一家4口人,除了母親外,都患有漸凍症,母親:照顧20多年了

2021-01-19 社會講談

現在的生活都提高了,很多朋友們遇到的壓力也變大了,壓力不僅是來源於自己,也來源於家庭,來源於工作。俗話說得好,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很多朋友們在家裡得不到安全感,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在外面受到了欺負,都想回到家裡,讓丈夫安慰安慰自己,得到家庭的保護,有很多的男性朋友在外面碰壁了,想要回家,讓妻子安慰安慰自己,但是都得不到彼此的安慰,所以鬧得不可開交,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原因,最終走上離婚。其實再好的家庭,都會有難言之隱,也應對了那句話,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其實夫妻之間的感情並不是一日就能形成的,俗話說得好,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這些話都是從老祖宗那一輩傳下來的,能傳下來,就證明很有道理。

此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夫妻在一起得有相當大的緣分,有一句老話說的是,百年修得共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在茫茫人海中,你們兩個能夠相識,那也是非常大的緣分,相信很多朋友們也參加過婚禮,也看過婚禮的視頻,每當最後,司儀都會詢問新郎新娘幾句話,這幾句話的意思基本上是,不要嫌棄對方,不管對方發生了什麼事情,兩個人都不能拋棄對方,最後男方和女方都會表示,我願意。

此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麼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說的這個事情呢,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這個事情相當的偉大,一般的朋友肯定是做不出來的,一家4口,除了母親外,都患有漸凍症,母親表示,照顧20多年了。在這麼一個農村,有一家4口,原本過著幸福的日子,但是天有不測風雲,這家的主人,也就是頂天柱,丈夫不不幸患了漸凍症。相信很多朋友們不是很了解漸凍症,其實漸凍症就相當於是植物人,比植物人還要嚴重。漸凍症的第一個患者就是霍金,漸凍症就是身體各個地方,各個器官開始萎縮,得了漸凍症的朋友,如果沒有他人照顧,只能等死。

此圖片來源於網絡

沒有辦法,所以,母親當起了家裡的頂梁柱,照顧自己的孩子,照顧得了漸凍症的丈夫。據母親回憶,自己的丈夫是因為早年長期在外打工,導致得了這種病的,慢慢的,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了,母親的希望又重新點燃了,畢竟孩子大了,就可以工作了,就可以賺錢了,可以給自己的母親減少一份負擔。但是沒想到的是,這兩個孩子都陸續的得了漸凍症。跟自己的丈夫一樣的情況,光給自己丈夫治療就已經花了不少的錢了,家裡的拖拉機都已經賣掉了,兩個孩子又得上漸凍症,這無非就是雪上加霜。沒有辦法,生活還得繼續,所以母親一個人在家中照顧3口人。有很多村民勸這位母親,放棄吧,3個人,你不可能照顧一輩子的。但是這位母親卻表示,我相信我能行,我一定能照顧好他們,母親在村子裡打了3份工,每天都非常的忙,而且回去還得給他們做飯,洗衣服,我們可以想一下,一個人照顧3個人,肯定是非常的累,但可能這就是母愛,這就是對自己丈夫的愛。

此圖片來源於網絡

母親這一照顧就是20多年過去了,我們可以想像,這位母親在20年的期間內,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磨難,我們通過照片可以看出,雖然這位母親的臉上被歲月用刀劃下了傷痕,但是這位母親卻笑得非常的開心,母親表示,雖然自己的家人都得了漸凍症,但是他們還在我的身邊陪著我,我只要能看到他們一眼,我就非常的幸福,我就能感覺到幸福從我心底湧上心頭。對於這件事情,有很多網友表示,現在這樣的女性朋友是越來越少了,相信很多朋友們也都聽說過這樣的成語,良家婦女。

現在的良家婦女被網絡用語給用壞了,在古代,很多朋友們都願意取良家婦女,在家裡洗衣,做飯,勤勤懇懇,因為在古代都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但是在現如今社會,有很多女性朋友不會做飯,只會定外賣,不會洗衣服,只會買衣服。向這位母親的女性現在是少之又少,對於這個母親來說,她現在最大的快樂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雖然家裡的人都得了漸凍症,但是只要有自己的一口飯吃,她家裡人就會餓不到,現在有很多村裡的朋友們都會給她們家一定的幫助,比如自己家吃不了的大米,都會給她們送去,村裡也給她們辦了低保,小編也希望有愛心人士能夠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一下他們。

此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一句歌詞唱的好,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間就會充滿愛,小編也希望,不要讓這個母親再這麼受累了,所以我們能幫一點是一點,獻出自己的愛心,自己不穿的衣服,或者是穿不上的衣服,都可以捐給她們,或者是自己每個月省下3塊錢,2塊錢,也可以捐給她們,對於她們來說,就是很大的幫助了,像這樣的家庭在我們生活中肯定還有,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所以說,如果我們知道了這樣的事情,一定要獻出自己的愛心。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各大網友們,你們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或者有什麼想說的,都可以在下方評論出來。

相關焦點

  • 皮斯科蒂患病母親離世 小熊隊投手捐款研究漸凍症
    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5月8日,效力於奧克蘭運動家的史蒂芬-皮斯科蒂(Stephen Piscotty)的母親因為身患漸凍症於當地時間上周日離世
  • 大學生自強之星:救救我漸凍症昏迷的媽媽
    6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2019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該校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劉鴻基,其身患漸凍症的母親病情惡化,在家鄉南漳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目前情況並未好轉。他告訴記者,自己一定要挺過去,也希望得到幫助。劉鴻基和母親合影母親身患漸凍症,他肩挑重擔樂觀求學劉鴻基年幼時,父母外出工作,這讓他很早明白要努力自強。
  • 漸凍症患者中秋心願:希望能把漸凍症納入醫保
    「如果沒有父母幫忙,我想動動就都得這樣。」坐到床上的郭明亮說著,鏡片背後的眼神有些複雜。  鄭州晚報記者 張翼飛 文/圖  幼兒園體檢時就發現異常,但被誤診  「冰桶挑戰」讓「漸凍症」廣為人知。狹義的「漸凍症」是特指運動神經元病的俗稱,廣義的「漸凍症」則涵蓋30多種神經肌肉病。
  • 漸凍人症的誤診解析
    中國約有十萬漸凍人,但漸凍人症的診斷情況不容樂觀。誤診通常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其他疾病被誤診為漸凍人症;另一種是漸凍人症被當成了其它疾病治療。不少漸凍人症易被誤診為頸椎病。很多患者,做了頸椎病手術後,症狀仍不見緩解,才發現原來是漸凍人症。從臨床情況來看,被誤診的現象比較普遍,約有20%!
  • 湖北鍾祥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武漢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他是全球最知名的漸凍症患者,也是存活時間最長的漸凍症患者,他的勇氣與堅持鼓舞了全世界。他強韌的生命力、堅強的意志力、樂觀豁達的性格、以及良好的醫療條件等等,一起創造了奇蹟。然而,絕大多數的漸凍症患者沒有那麼幸運。「漸凍症」是一種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受損的慢性進展性疾病,學名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英文縮寫為ALS),也稱運動神經元病。
  • 世界漸凍人日:請給予漸凍症患者和家庭多些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頭腦清楚,感覺正常,身體卻仿佛被冰雪慢慢凍住一樣,最後全身肌肉逐漸萎縮,無法行動,最終甚至無法呼吸而不得不離開這個世界,他們被稱為「漸凍人」。今天(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專家呼籲給予漸凍症患者和家庭多一些關愛。
  • 張定宇學醫是為照顧媽媽 身患漸凍症的他立志要救更多病人
    張定宇學醫是為照顧媽媽 身患漸凍症的他立志要救更多病人時間:2020-12-07 10:24   來源:女模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張定宇學醫是為照顧媽媽 身患漸凍症的他立志要救更多病人 日前,一篇張定宇學醫是為照顧媽媽 的報導在網際網路上引發熱議。
  • 徐州33歲「漸凍人」小夥,用三根手指「敲」出一家網店!
    在徐州有一個被醫生預言活不過18歲的「漸凍人」董振振他今年已經33歲雖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身只有3根手指頭可以動彈但憑藉這3根指頭他卻「敲」出了一家網店9歲時他被查出患有「漸凍症」董振振說,在與記者說話時,他無法轉頭,因為全身肌肉萎縮,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一日三餐都需要母親親自餵到嘴裡,挪動時也需要母親抬動。茂蘇俠說她早就全職在家照顧兒子,這麼多年,沒有一個晚上睡過整覺,因為孩子的身體原因,需要每隔兩三小時就翻一次身,而隨著病情發展,孩子已經無法大聲說話,所以特地在床頭配了個手鈴。鈴聲一響,茂蘇俠就趕緊爬起來給兒子翻身。
  • 西吉苦命母親在外流浪20多年,終於回家了!
    (下集) 6月18日,西吉當地誌願者提供了一條尋親信息,甘肅省定西市救助站一年前收留一名流浪婦女,口音疑為西吉當地口音,小編立即聯繫到定西救助站工作人員王先生了解情況,初步判斷,流浪婦女是西吉人可能性較大。 6月19日,本平臺發布了一則題為《定西救助站收留一名婦女,曾多次提到西吉這些地方,你可能認識她!》
  • 除了張定宇,我國還有20萬人被漸凍症禁錮,漸凍症的治療方向究竟在...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就是漸凍症患者,並因漸凍症於2018年3月14日去世。 漸凍症是最常見的一種運動神經元病,我國大約有20萬漸凍症患者,大多數為散發,少數為家族性,發病年齡大多為30-60歲之間,男性多於女性。
  • 霍金患漸凍症堅持超50年,生物學家從中找到治療方法
    在2013年下半年,「冰桶挑戰」風靡全球,許多明星和企業家都加入其中,冰桶挑戰除了是一個活動外,更引起了人們對漸凍症的關注。漸凍症學名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患者會肌肉萎縮缺乏生活能力、呼吸困難,患者確診後往往壽命只有3~5年,能超過10年的不到10%。
  • 讓患者生不如死的「漸凍人症」
    「漸凍人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簡稱ALS),這讓武漢同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旻教授感到欣慰,她從事相關疾病的治療和研究多年,深刻領教了這一疾病的殘酷:它不明原因,無法治癒,治療費用高,很多患者消極放棄,多數活不過兩年。
  • 什麼是漸凍症 漸凍症的早期症狀
    保守估計,我國目前至少應有10萬名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如果包括診斷不明確的其他和此病相類似的患者,這個數字將超過20萬人。由於缺乏認識,很多漸凍人得不到及時的、正確的診治。其中,頸椎病是運動神經元疾病的首位誤診疾病。1997年,「漸凍人」協會國際聯盟把每年6月21日定為全球「漸凍人日」,由於我國的公眾,甚至醫務人員,都還對「漸凍人」比較陌生。
  • 關愛漸凍症患者 水滴籌助力"漸凍人"延續生命
    隨著冰桶挑戰風靡全球,"漸凍症"這個詞第一次廣泛的為人所知。漸凍症全稱,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叫運動神經元病(MND),是一種罕見病,會導致腦和脊髓中的某些神經細胞逐漸死亡。這些神經細胞被稱為運動神經元,它們能控制肌肉,使身體做出各種動作。漸凍症會使運動神經元逐漸受到損害,導致肌肉無力、僵硬、就像是人被"凍住"一樣。
  • 闖過鬼門關:荊州一家四口感染病房互相照顧,母親成功摘掉人工肺
    高暢是湖北荊州人,在疫情期間,他的父母以及他和妻子一家四口都感染上新冠肺炎。高暢一家四口先後入院,他和母親劉子香一度雙雙病重,他的母親劉子香還一度上了「人工肺」。所幸,歷經近三個月的生死救援,日前在荊州市中心醫院她終於脫下「人工肺」,經過控制感染和出血,目前已能自主吃飯。「母親病情危急之前,還在我病床旁邊給我剝橘子,儘管她比我病得還重。」
  • 了解漸凍症,關愛漸凍人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醫學名稱叫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大腦和脊髓中與運動相關的神經細胞,造成運動神經元死亡,令大腦無法控制肌肉運動。主要臨床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無力,患者最後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 漸凍人霍金的中國「忘年交」
    志願者許虹被王甲稱作「虹媽」,她是王甲的博友,也是王甲筆下和心中的另外一個母親。虹媽幾乎每天都來照看王甲,協助他完成設計作品,並帶他治病,在生活上給了王甲一家很多幫助。但虹媽卻說王甲帶給自己精神上的東西更多。
  • 關愛漸凍症患者 水滴籌助力「漸凍人」延續生命
    隨著冰桶挑戰風靡全球,「漸凍症」這個詞第一次廣泛的為人所知。漸凍症全稱,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叫運動神經元病(MND),是一種罕見病,會導致腦和脊髓中的某些神經細胞逐漸死亡。這些神經細胞被稱為運動神經元,它們能控制肌肉,使身體做出各種動作。漸凍症會使運動神經元逐漸受到損害,導致肌肉無力、僵硬、就像是人被「凍住」一樣。
  • 霍金21歲患漸凍症,大半生都在輪椅上,他的家庭如何?
    作為漸凍症患者、不得不與輪椅相伴為生的他,家庭生活又怎麼樣呢? 霍金的一生 1942年,霍金降生在一戶英國牛津的高級知識分子家中,良好的家庭環境為霍金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 照顧「漸凍人」13年 他無微不至撐起妻子的天
    13年來,劉恆把「漸凍人」妻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特派鐵嶺首席記者趙天乙攝「漸凍人」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俗稱,因為患者大腦、腦幹和脊髓中運動神經細胞受到侵襲,患者肌肉逐漸萎縮無力,以至於癱瘓,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俗稱「漸凍人」。這種病並不影響患者的智力、記憶及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