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xiv非夕百臺自適應機器人在佛山投產下線 - 新產品 - 中國高新...

2020-12-16 中國高新網

  11月17日,Flexiv非夕首批百臺自適應機器人在位於佛山的非夕華南製造中心順利投產下線,自適應機器人正式邁入規模化量產階段。同期,以「新生拂曉·非夕智造」為主題的非夕華南製造中心百臺自適應機器人投產下線儀式暨力控機器人高峰論壇在中國(廣東)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非夕工廠內順利舉行。

  此次活動邀請佛山政府領導、機器人及人工智慧領域專家學者、機器人產業鏈生態夥伴、社會媒體一同見證自適應機器人規模化量產的階段性成果,並共話力控機器人的未來。

  非夕科技CEO王世全博士、世界機器人研究基金會(IFRR)主席、史丹福大學智慧機器人實驗室主任Oussama Khatib、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飛飛、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常委伍志強、瑞松科技董事長孫志強、綠的諧波總經理左晶出席活動並致辭。

  佛山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薛立偉、佛山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潘東生、廣東省機器人協會執行會長任玉桐、浙江大學控制學院機器人實驗室主任熊蓉教授、暨南大學機器人與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柳寧教授、上海交大-非夕聯合實驗室主任盧策吾教授等受邀出席。

  新生拂曉 百臺自適應機器人投產下線

  非夕科技CEO王世全致歡迎詞,並分享了非夕自2016年創立至今的歷程。

  「從幾年前第一臺自適應機器人樣機在美國實驗室組裝完成,到今天第100臺機器人在佛山投產下線,非夕經歷了無數次技術突破,這是一條充滿艱辛、也充滿了成就感的創新之路。」王世全表示。「而這些成績,離不開佛山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對非夕華南生產基地的大力支持,今後,非夕將進一步加強與佛山的緊密合作,與眾人一道,為中國高科技智能製造業的騰飛全力以赴、攜手共進。」

  由非夕科技自主研發和生產的自適應機器人——Rizon拂曉,深度融合了工業級力控、機器視覺和AI技術,突破了傳統機器人只能在結構化環境中完成基於軌跡的固定任務的局限,自適應機器人可以適應不確定的工作環境,通過像人一樣的手眼配合來完成複雜的工作任務,以此來大幅增強生產過程中的柔性和生產力,為汽車、電子3C、一般工業、醫療、物流等行業的企業用戶提供插拔裝配、曲面作業、物料處理等應用場景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非夕在底層傳感器、伺服系統、核心機構部件、安全主控板、機器人作業系統、AI系統等不同層面技術實現高度自研,並完成供應鏈的高度國產化。成立至今,已申請百餘項國內外技術專利。

  自2019年4月在漢諾瓦工博會上正式發布自適應機器人拂曉後,非夕科技在近一年內完成了核心技術、產品及工業解決方案的發布,與不少國際頭部企業達成了合作,完成了自有工廠的建造和啟用,在產品設計、技術研究、解決方案等多方面獲得了來自市場、政府、行業協會和知名認證機構的認可。2020年,非夕已成功與3C電子、汽車製造等領域的龍頭企業達成業務合作,部署並應用自適應機器人於精密裝配、打磨拋光等生產環節,有效提升產線良率和柔性程度,部分應用已實現批量化複製。

  作為機器人力控領域技術的核心奠基人,世界機器人研究基金會(IFRR)主席、史丹福大學智慧機器人實驗室主任Oussama Khatib對非夕科技的發展和百臺自適應機器人投產下線表示了祝賀。「力控是新型機器人的重要能力,是機器人領域新興應用場景的實現基礎,非夕研發的自適應機器人代表著新一代機器人的未來方向,我非常期待在未來加深與非夕的合作,共同帶來更多技術創新、為社會增益。」

  政府支持 佛山南海助力創新企業蓬勃發展

  近年來,佛山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而南海區作為佛山聚焦機器人先進位造業的核心創新區,在引進智慧機器人企業,鼓勵機器人研發、生產和應用,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飛飛在致辭中表示,在南海區,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國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已頗具規模,而非夕科技就是佛山機器人先進位造業築巢引鳳行動中引進來的佼佼者。非夕團隊不僅擁有國際頂尖的技術和人才,還具有堅持自主創新、研發、製造、銷售的超凡勇氣和堅定信心,佛山願意與非夕這樣堅持創新、科技引領的企業一起,通過更加緊密的合作,共創美好佛山、共襄中國先進位造業盛舉。

  新品發布 Rizon 4s帶來更加極致的力控表現

  活動上,非夕科技同時發布了自適應機器人拂曉系列的新成員——拂曉4s(Rizon 4s)。

  拂曉4s在拂曉4的基礎上內置了更多新型的先進傳感器,使得機器人具備了更精細的力覺感應和控制能力、更強的抗幹擾,以及多點力控的能力。拂曉4s拓寬了自適應機器人可適用的應用場景,幫助非夕更好地服務於更廣泛的行業、滿足更複雜的客戶需求、打造高性價比高柔性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拂曉4s適用於對力控要求更高、環境複雜,甚至是空間受限下的操作任務,比如高精密零部件的複雜裝配、高曲率表面處理、高擾動複雜環境下的操作等一系列複雜的應用場景。它的發布是非夕研究和發展力控技術進程中的一項重要成果,也為非夕下一步的商業擴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投產下線儀式和高峰論壇結束後,出席嘉賓們參觀了非夕華南生產基地,對自適應機器人的研究、發展、生產製造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責任編輯:韓夢晨)

相關焦點

  • Flexiv非夕百臺自適應機器人投產下線儀式暨力控機器人高峰論壇在...
    11月17日,Flexiv非夕首批百臺自適應機器人在華南製造中心順利投產下線,自適應機器人正式邁入規模化量產階段。同期,以「新生拂曉·非夕智造」為主題的非夕華南製造中心百臺自適應機器人投產下線儀式暨力控機器人高峰論壇在中國(廣東)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非夕工廠內順利舉行。
  • 湖南九翊雲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批機器人下線生產
    紅網時刻8月18日訊 (通訊員 胡志鋒 胡懿)8月18日,湖南九翊雲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批機器人下線生產,今後將會運用到安全檢測、醫院等諸多領域,標誌著臨武智能製造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湖南九翊雲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湘粵(臨武)高新電池產業集聚區中的重點企業之一,是深圳市德瑞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打造的全國智能智造中心,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中心的技術成果轉化基地。該公司自主攻克開發完成安防巡檢機器人於2017年11月獲批國家發明專利、著作權專利及公安部一所檢測認證,入選公安部安防產品標準起草單位。
  • 佛山製造業轉型:全國每5臺機器人1臺產於佛山
    中新網佛山11月19日電 (記者 程景偉)2020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新聞發布會19日在佛山舉行。據悉,近年來,佛山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步壯大,目前全國每5臺機器人就有1臺是生產於佛山。
  • 「空中掃地機器人」來了,佛山首個院士法人項目丹灶投產
    5月17日上午,在丹灶鎮聯東U谷中科雲圖公司舉行了院士地理空間無人機自駕系統項目投產暨丹灶鎮5G網聯無人機智能化城市網格管理項目啟動儀式,由佛山中科雲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科雲圖」)自主研發的無人機自駕系統項目將實現量產。 作為佛山首家由院士擔任法人的企業,中科雲圖項目的快速推進,為丹灶智能安全產業發展拼上重要的一塊拼圖。
  • 中科院與崑山市政府合作,首臺安全可靠伺服器下線
    9月10日,由中國科學院和崑山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安全可控信息技術產業化基地——中科可控產業化基地首臺安全可靠伺服器下線,宣告中科可控智能化產線正式建成投產。
  • 首臺磁共振醫療車下線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溫利 通訊員王超、李禹攝影報導)昨日,由佛山國家高新區、佛山中國發明成果轉化研究院、佛山瑞加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建設的開放式磁共振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取得了又一裡程碑式進展——「世界首創、佛山製造」的首臺磁共振醫療車正式下線,標誌著開放式磁共振系列產品在佛山朝著產業化的目標跨出了關鍵的一步。
  • 全國每5臺機器人,就有1臺佛山造!機器人產業如何發展?大咖這樣說……
    在下午場論壇致辭環節上,佛山市政府副秘書長吳文志表示,近年來,佛山搶抓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的機遇,在機器人整體製造、關鍵零部件等方面已經取得系列成果。德國庫卡、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和安川電機等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已全部進入佛山,新鵬、利迅達、嘉騰、隆深、博智林等一批佛山本土的機器人企業快速崛起。
  • 新時達又一萬臺工業機器人工廠投產!今年擴增產能已超2萬臺
    新鬆緊急加碼2萬臺產能應對面對新時達的快速發展,本土機器人龍頭企業新松機器人也在默默積攢內力,於2020年8月15日正式啟動位於天津港保稅區的新松機器人研發生產基地,新松計劃將其打造為其工業機器人全國性總部,年產能設計為
  • 2020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開幕
    位於三龍灣的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吸引超300家企業攜國際上技術最先進、最前沿的機器人產品亮相,分為「工業機器人與智慧物流」「服務機器人與智能生活」「特種機器人與無人系統」等板塊。《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報告》也在當天開幕式上正式發布。此外,展會期間,2020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峰會、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同步舉行。
  • 睿住住工佛山綠建科技產業園投產佛山裝配式產業再上臺階
    11月24日上午,美的置業睿住科技旗下第三家裝配式園區——睿住住工佛山綠建科技產業園(以下簡稱「佛山產業園」)舉辦裝配式工廠投產開放日活動,展示作為佛山市順德區裝配式產業園示範基地的創新面貌。佛山產業園是睿住住工第三個建成並投產的裝配式產業園,總投資超3.24億,佔地 89畝,總建築面積28343.2㎡,年產能達10萬立方平米。
  • 「渭南高新製造」陝西帝亞小維新能源汽車正式量產下線
    「渭南高新製造」陝西帝亞小維新能源汽車正式量產下線 2020-12-06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松攜系列創新技術與產品亮相2020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
    中國發展網訊 科技助力,智啟未來。12月3日,2020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暨2020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峰會在佛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啟。展會以「全球變局下的合作與共贏」為主題,囊括「工業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服務機器人與智能生活」等五個展區。
  • 各省工業機器人產量排名 上海:中國工業機器人一哥
    尤其是發那科,已經完整布局汽車、家電、食品三大製造領域,自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開發了超過260個機器人產品系列,涵蓋裝配、搬運、焊接、鑄造、碼垛等全系列產品類型。 今年12月2日,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正式奠基,建成後總建築面積約為269976平方米,是現有一期、二期面積之和的4倍之多,總投資額高達15.8億元。
  • 新松鋒芒亮相2020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
    12月3日,2020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暨2020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峰會在佛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啟。展會以「全球變局下的合作與共贏」為主題,囊括「工業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服務機器人與智能生活」等五個展區。
  • 佛山250個重大項目今日集中開工投產
    今天上午,佛山2020年上半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投產活動舉行。今年上半年,全市計劃集中開工177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570.6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90.04億元;計劃集中投產73個重大項目,總投資402.9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4.15億元。
  • 國內首臺「巨無霸」強夯機在長沙下線
    國內首臺「戰虎」巨無霸履帶式強夯機正式下線。紅網時刻11月2日訊(通訊員 肖奇 記者 黎鑫)90噸重的夯錘,輕鬆舉到20米高度,然後脫鉤砸向地面,把鬆軟的地面土壤瞬間砸實……近日,位於長沙市寧鄉高新區夏鐸鋪工業園的湖南博邦重工有限公司廠區(以下簡稱博邦重工),集百項專利技術於一體、國內首臺「戰虎」巨無霸履帶式強夯機正式下線。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騰訊四足機器狗Jamoca首次亮相...
    安川(中國)機器人有限公司:第5萬臺機器人出貨近日,安川(中國)機器人有限公司第5萬臺機器人出貨儀式在武進國家高新區舉行。副市長、武進區委書記李林出席活動並講話。株式會社安川電機創立於1915年,總部位於日本福岡縣北九州市,是全球四大機器人企業之一。
  • MTU玉柴合資公司生產的第500臺MTU S4000發動機下線
    MTU和玉柴的合資公司成立於2017年2月,2018年4月投產。從第1臺到第500臺發動機,歷時僅兩年半。今年雖然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但玉柴安特優的產品訂單仍然突破了300臺,市場布局和營售渠道不斷拓寬。未來,玉柴將全力做好技術、製造、管理、品牌建設等工作,為玉柴安特優的發展營造最好的環境。」
  • 中國長城天津基地第一臺自主安全電腦下線
    原標題:年產30萬臺!中國長城天津基地首臺自主安全電腦下線7月24日,中國長城天津基地第一臺自主安全電腦下線,京津冀首臺自主安全電腦誕生。今年6月,中國長城天津基地籤約落戶天津濱海高新區海洋科技園,7月開建,僅用近20天就完成了項目建設、投產工作。項目一期計劃投資1億元,年產自主安全電腦30萬臺,預計年產值18億元。
  • 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召開
    中國網訊 「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簡稱:IIRE)將於12月3日至6日在佛山拉開大幕,這將是2020年機器人領域最大規模的行業盛會。 觀眾可通過官方網站(http://iire.cie.org.cn/)在線註冊報名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