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點點和大家聊一聊關於普通人該不該買商業保險這個話題。
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接觸過保險,但每個人的態度不一樣,有的人認為保險就是花冤枉錢,也有人認為已經購買了社保就沒必要買其他保險等。
大部分人或多或少會對保險有一些偏見,其原因就是對於保險不了解,或者被保險銷售的行為冒犯到。
下面點點就跟大家聊一聊關於保險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要買商業保險以及購買商業保險要如何避免入坑。
保險的好處
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
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伴隨這各種各樣的風險,例如人身意外、健康疾病等,雖然風險的發生率很低,但是依然有可能發生的可能性。
一旦風險發生就很容易出現損失,損失可能是金錢上的,也可能是人身健康方面。
而保險則是屬於能夠在風險發生時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屬於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所以買保險是非常有必要。
國家也強制我們需要買社保,但是社保畢竟帶有全民的福利性質,這也就造就了社保的兩個短板:保基本、低水平。
因此就出現了商業保險,來完善我們的保險需求。
為什麼要買商業保險
我們的社保有養老、醫療、生育、工傷、失業五個險種,這裡小編以社保的醫療保險為例和商業醫療保險對比。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醫保的報銷是有起步線和封頂線的。
起步線說白了就是門檻,商業保險也會有,一般就是幾百塊錢到一兩千。
封頂線一般是當地工資水平的幾十倍,大概20~40萬之間,也就是說,醫保主要報銷中間的區間。
而商業醫療險的封頂線則會高得多,市場上就有很多百萬醫療險。
接著是醫保的報銷比例相對於商業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是偏低的,一般是在50%~70%。
實際上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高,需要自費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
而最主要的是醫保能報銷的藥品和治療方式是比較少的,目前醫保能報銷的藥品佔總藥品數量的2%左右。
大量的自費藥和進口藥以及一些比較好的治療方式或者治療方法是不能通過醫保報銷的。
而當我們真的遇上大病的時候,肯定會想要用上最好的醫療方式和最有效的藥品的。
那麼假如這些是醫保所不能報銷的,你又沒有購買其他商業醫療險的話,你也將會花費大量的金錢。
相比較之下,商業醫療保險的出現,使得我們在遇到重大疾病的時候,能夠享受到的醫療條件的範圍擴開了。
所以單從醫療方面,我們就有必要購買一隻商業醫療險,作為醫保以外的補充。
並且,點點認為,除了商業醫療險以外,還有幾種商業保險是我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酌情購買的,例如:人壽險、意外險等。
一般來說,醫療保險加上人壽險或者意外險,基本可以解決掉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絕大多數隱患。
當然啦,保險公司不怎麼會推廣醫療險和意外險,畢竟這兩款保險不怎麼賺錢,但這才是對我們普通老百姓最最實用也最需要的險種。
買保險要怎麼避坑?
那麼保險究竟要怎麼買才不會被保險銷售忽悠呢?
1、普通人不用花太多錢買保險
首先,普通人沒必要花那麼多錢去買保險,小編認為醫療險是唯一一個人人都要購買的保險。
一般的醫療商業險一年花費只需要幾百塊,再搭配一個意外險的話,一年下來一千元以內就足夠了。
除非有自身需求的可以酌情購買其他保險,普通人就沒有必要在保險上花費太多的錢了。
2、儘量線上購買保險
隨著網際網路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保險在線上也可以購買了,也有很多平臺會提供購買保險的渠道,線上購買保險是比較方便的。
通常我們遇到的銷售保險都會把產品誇大和放大你的危機感,對於小編這種不喜歡別人推銷的性格,只有靜靜的通過對比和考量才能選擇最合適自己保險。
並且你在購買產品的過程中,銷售人員也會給你進行很多捆綁操作,或者誤導,如果對於保險沒有足夠了解的話,也容易出現多花錢的情況。
線上買保險就不會遇到以上的情況,也方便自己了解清楚,在貨比三家的同時,價格也比較便宜。
3、正確的投保對象
我們購買保險的時候,要儘量覆蓋經濟來源,也就是誰賺的錢多,就給誰買,大人賺錢就多配點,老人小孩不賺錢就少買一些。
你身上的責任越大,保險就要多,這樣哪怕你倒下了仍然可以照顧到家人,確保家人的生活。
特別是意外險、重疾險和壽險,有條件的話都可以給家裡的頂梁柱買上,小孩反而不太需要,小孩在讀書階段購買醫療險就足夠了。
4、不要想著通過買保險賺錢
告訴你能賺錢的保險,小編建議不要買。
要知道保險始終是一款消費品,想要通過保險來賺錢是很不實際的,保險的本質就是一個消費品。
所謂「有病治病,沒病返錢」。有些理財型保險會告訴你,購買保險期間可以享受保險服務,持續購買一定年限,會每個月定額返現給你,相當於不花錢就能夠享受保險服務。
聽起來是不是很划算呢?
然而實際上理財型保險的價格會比較高,並且凍結年限比較久,通常都是十幾以上,在這期間你就需要不間斷地每月交齊保費才行。
也就是回報周期長、流動性差。
站在理財的角度上看,理財型保險的年化收益率是比較低的,如果你精心計算一下,通常理財型保險的收益率只有2%~3%。
2%~3%的收益率跟銀行存款有什麼區別嗎?連通貨膨脹都跑不贏,並且銀行存款還能隨時取現呢。
試想一下,隨著每年通貨膨脹的上升,幾十年後你拿到手的錢價值是否高於你當初購買保險的錢呢?
現在市場上的理財產品那麼多,只要你掌握一定的理財知識,年化收益率達到6%以上是完全沒問題的。
把這買理財型保險的錢,拿去做基金定投它不香嗎?
並且國家對保險公司的要求也很高,保險公司的投資都是低收益低風險的類型,國家對於保險行業的定位就是穩定不出亂子。
也就是說國家都不允許保險公司做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那麼保險公司又要怎麼給用戶帶來高回報呢?
所以各位小夥伴們,保險就是為了保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風險發生,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想要通過保險獲得高回報的都是不切實際的。
以上就是點點對於普通人需不需要買保險以及保險要怎麼買的看法了,或許你們有其他不同觀點也可在評論區留言,和小編一起討論。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可以關注點亮商學堂,學習更多理財知識和投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