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三年——油印處和交通站(一)

2021-02-07 大薈師紅色文化

我在信庾康邊地區工作時,還負責一個油印處和交通站的工作。

那時,我們印刷文件和學習材料的條件是很差的。特委的油印處雖然設在山上,但由於群眾條件好,我們一直圍繞上樂村子周圍轉,與群眾成為上下鄰居。

油印處有三個人,一個叫譚延年,廣西人,20多歲,是一個多才多藝的青年知識分子,一手字寫得很漂亮,刻鋼板刻寫得清清楚楚。

天晴時用竹子當臺子來寫,下雨時就在棚子內,行李上面墊上一塊板來寫,油印也是如此。

塔下山邊有個小土地廟,情況好時,那裡就成了我們的油印室,刻寫、油印都在那裡,那算最好的工作條件了。

譚延年同志工作是很辛苦的,我在那裡可幫他校對,我不在,就全靠他自己寫自己校對。

他還喜歡雕刻,經常用竹筒刮去竹青,畫上一枝花,刻上幾個吉祥的字,送給群眾,很受歡迎,上樂村家家戶戶都有他的作品。

一個叫黃老伯,吉安人,年近50,是一個勤勞樸實會做手藝的人。

他每天除做飯和幫助印發文件外,就砍些竹子,做些群眾喜愛的器,無代價地送給群眾。

還有一個叫郭洪傳,他是本地的一個農民,年近30,是我們聯繫上樂群眾的橋梁。他負責油印、發行和採購。

山區有紙棚,紙張可以就地解決,但是油墨、蠟紙的來源卻很困難。一般託群眾去買,容易暴露目標。

起初靠各地的保長、小學教師以及抓來的土豪去購買,後來找到了一個同我們有關係的、在新城開店的董和昌老闆幫助購買,解決了油墨、蠟紙的供應問題。

這個董老闆不但幫遊擊隊購買許多物資,還保釋過許多革命群眾。就這樣,油印處按上級要求,把一批批宣傳品和學習材料印好,分送到各遊擊區。

交通聯絡是遊擊隊與敵人作鬥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敵人想盡一切辦法企圖割斷我們遊擊隊上下之間的通信聯絡,從而把我們一個點一個點孤立起來,各個擊破,所以建立絕對可靠的交通線,可以說是我們生存發展的生命線。

基於這一情況,特委決定以油山為中心,建立三條交通聯絡的幹線,一條經梅山,通過雄庾公路伸到北山,一條經南雄烏逕地區通向三南,一條經信豐的上樂、蓮花窩,到南康龍回和贛縣的大龍。

每條線在相隔二三十裡的山頭上設立交通站,每站設交通員三人左右。交通員是從遊擊隊中挑選最勇敢、最能吃苦又最堅定的同志擔任。

交通總站設在潭塘坑的山上,站長李緒龍。他是搖錢排人,30歲左右,身體強壯,機智靈活。

紅軍長徵經過油山時,他在長安區委工作,曾經護理過100多名紅軍傷、病員。

項英同志由北山轉移到油山後,由劉符節同志找李緒龍同志談話,要他擔負特委的交通聯絡工作,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務。

以後,他不分春夏秋冬,不管狂風暴雨,日夜奔波在高山密林間,傳送著特委的指示和各地上下來往的信件。

做交通工作是非常艱苦的。上樂交通站有二男一女,一個是福建人,一個是瑞金人,一個女同志是信豐人,都很年輕,工作很負責任,一有任務,就不分白天黑夜,也不管颳風下雨,單槍匹馬出沒在深山老林,爬山涉水,穿越平原去完成通訊任務。

郭洪傳雖然不是交通站的交通員,但是有特別重要的任務,我還是交給他去完成。

有一次,敵人告訴他這封緊急信是特委關於反搜山的工作部署。

必須天黑之前送到,大搜山,我把一封緊急信交給他,要他送到賢女埠(今浮石)區委。我天亮以前帶回賢女埠區委的報告來,不能出任何差錯。

郭洪傳接受任務後,說了一聲「堅決完成任務」,立即起身就走,從上樂到賢女埠區委駐地往返近百裡,經過深山密林,日夜兼程趕路,才能按時完成任務。

他雖然走了,我心裡總是不踏實,因為時間緊,敵情嚴重,信豐、大庾、南康三縣的保安團已經開始行動。

萬一出了問題,賢女埠區委得不到上級指示,就可能出險。但是我的顧慮是多餘的,第二天天亮時,郭洪傳就出現在我的面前。

我看到他衣服被掛破,雙腳還有血跡,可想而知,他是冒了多大的風險才完成任務。

交通站不僅是聯絡站,也是情報站,又是物資供應站。

除此之外,各個地區還有不脫產的聯絡點,由地下黨員或群眾中的積極分子擔任,一段一段短距離地聯繫。

這種脫產與不脫產相結合的辦法,保證了上下暢通,也保證了各地區之間的聯繫。

同時還可以利用交通站,開開小型會議和小型的短期訓練班,因此搞好交通站的工作非常重要。

相關焦點

  • 《地下交通站》為什麼沒被噴成神劇?
    但是《地下交通站》,我每集都喜歡看,因為它是很純粹的喜劇,不煽情,不講大道理,不上升高度,劇情簡單,吃虧上當的總是壞人,讓觀眾捧腹大笑、神清氣爽,是這部劇唯一的目的。《地下交通站》,我的催眠和下飯神器。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我就會打開電視或者手機播放這部劇,聽著男神賈貴耍橫或者被欺負得嗷嗷叫的聲音,很快便可以入眠。
  • 富平縣文化和旅遊局黨員幹部赴米家窯地下交通站故址景區開展主題...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揚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12月10日,富平縣文化和旅遊局90餘名黨員幹部前往剛剛建成開放的米家窯地下交通站故址景區,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重溫紅色記憶」主題活動。
  • 經典劇《地下交通站》選男主角始末
    英壯導演在籌拍《地下交通站》時,吳樾跑去面試男主角,結果卻沒被選上。後來有一次,吳樾去參加一檔節目《明星大講堂》,主持人是英達,英達覺得吳樾在節目中的表現很是不錯,於是就問他:「我們現在有部戲正在選男主角,叫做《地下交通站》,我覺得挺適合你的,你有沒有興趣來試試?」
  • 紅色記憶,紅色豐碑渭北5個「紅色交通站」立牌
    8月17日,陝西省紅色文化研究所紅色交通線項目工作站、陝西省崇德紅色文化研究院陝東工作站,在渭北五個紅色交通站村黨支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隆重舉行了立牌揭牌儀式。臨渭區故市鎮橋馬村黨支部書記淡志敏、渭南綠海花卉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董事長胡代民同志為紅色交通站揭牌。此次立牌活動將永遠激勵渭北青年一代沿著革命先驅的足跡。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 ...局黨支部在川陝紅色交通線黎壩交通站開展「滋養初心、淬鍊靈魂...
    7月4日,市統計局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到鎮巴縣川陝紅色交通線黎壩交通站舊址參觀學習、座談交流,開展「滋養初心、淬鍊靈魂」主題黨日活動。在交通站舊址,全體人員參觀了紅四方面軍在陝南及鎮巴的革命鬥爭歷史專題陳列,瞻仰了再現當年交通站工作生活場景的基礎陳列,聆聽了講解員講述的巴山烈士們的英雄故事。一幅幅照片、一張張圖表、一件件遺物,吸引大家不時駐足沉思,革命先烈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壯舉讓大家深深為之動容。
  • 青山橋鎮花園村女戰士、梅樹坳秘密交通站站長劉石三嫂
    在她的表哥,當地農協委員、共產黨員戴迎祥的帶領下,1926年,她和丈夫積極參加農民協會和婦女會的活動,開始走上革命道路。 1930年冬,紅二師在寧鄉、安化、湘鄉三縣交界的紅霞大山建立了根據地。為了溝通根據地和周邊縣市的聯繫,紅二師決定在附近建一個秘密交通站,並指定戴迎祥負責籌建工作。
  • 國企榮耀 | 廣州公交交通站場中心下屬兩企業榮獲「2020年全國市場...
    國企榮耀 | 廣州公交交通站場中心下屬兩企業榮獲「2020年全國市場質量信用AA等級 (用戶滿意服… 2020-12-14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哲系友|翟奎鳳:大哉一誠天下動——難忘南大哲學系三年
    大哉一誠天下動——難忘南大哲學系三年我是2002年從安徽大學中文系跨專業考上南大哲學系的。在安大四年,雖然學的是中文,但更多時間都是隨著興趣看了很多跟中國哲學有關的書了。實際上,當時看的好多都不是正經的中國哲學專業方面的書,從學術的角度來看,都是些「雜書」。
  • 「翻譯官」劉金山:憑藉《地下交通站》走紅,如今57歲依舊活躍
    13年前一部《地下交通站》火遍了全國,這部劇它主要採取抗日情景喜劇的模式在當時由於題材新穎一經播出就受到了很多觀眾的追捧。今天就就和大家好好聊聊,這位演技高超的黃金配角劉金山。劉金山出生於北京一個梨園之家,他的童年時光是在京劇院度過的,他的父親是中國著名京劇大師袁世海的徒弟一直都已經聚為營生,父親自然希望兒子能夠接過這衣缽傳承下去,為此父親每天都讓劉金山練功,然而練功對於當時還幾歲的孩子來說猶如體罰一般。
  • 難忘戰友兄弟情
    戰友戰友 親如兄弟難忘戰友兄弟情文/老兵當年入伍今難忘, 李桂強先生為某部連隊題字有三年,有五年, 吃苦受累也有甜。有了Q Q 和微信, 戰友距離又拉近。 上校中校和少校,進群一律都無效。上尉中尉和少尉,戰友一場無所謂。 就算職務不帶長, 進群都得鼓鼓掌。
  • 情系墨竹 | 這三年,他終生難忘
    今日南京日報A2版  「墨竹工卡百姓熱情善良,風景優美如畫,3年的工作經歷,是我終生難忘的記憶。」朱志宏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朱志宏上任不久,就有一位學生找到了他的辦公室。第四批援藏幹部花了3個月的時間,撲下身子走村串戶,深入調研把脈問診,最終凝聚了全縣上下發展的共識——在調整優化一產、積極發展二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發展三產,墨竹工卡把旅遊業作為重中之重。
  • 2020好聽又難忘的微信暱稱
    別羨慕別人好聽又難忘的微信暱稱了,你也可以擁有的,因為,今天小編整理了2020好聽又難忘的微信暱稱,大家一起來看看吧!2020好聽又難忘的微信暱稱1笑灼如花雨、其實也美天晴,雨依舊低吟、幸福小情歌牽著你的手、看著日落。
  • 《大夢難忘》講述基層民心和時代潮流
    由謝政輝執導,夏天、張聖鵬主演的電影《大夢難忘》取材於重慶市南川區水江鎮探索試行、並在全區全面推行、重慶市積極倡導、全國反響熱烈的鄉鎮人大季會制。鄉鎮人大季會制,即是鄉鎮每個季度召開一次人代會的制度。水江鎮人大季會制的探索實踐在全國首開先河,具有鮮明的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
  •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南方三年遊擊戰爭的艱苦歲月
    面對國民黨軍隊的清剿和血腥鎮壓,紅軍遊擊隊和革命群眾一起,進行英勇頑強的抵抗,表現了無比堅毅的英雄氣概。三年遊擊戰爭,陳毅和項英帶領部隊紅24師獨立團及地方遊擊隊1.6萬,再加上機關工作人員和紅軍傷病員共3萬餘人。這部分力量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他們既要掩護紅軍主力的撤退,還要保護革命根據地,賦予的任務非常重。
  • 難忘雲端畢業季:牽掛你的人是「他」!
    難忘七月畢業季,驪歌輕響,執手淚望。曾經,吾輩一起懵懂青澀,一起意氣風發。 難忘偉大的時代,總書記諄諄囑託:「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 老兵張貴一:難忘在朝鮮駐紮的日子
    老兵張貴一:難忘在朝鮮駐紮的日子 2020-10-27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鳳凰山,一嘗難忘的口福
    《一嘗難忘的口福》,一篇記載還原上世紀八十年代鳳凰美食的文章,將幾百年來鳳凰先民智慧的結晶展現而出,取大自然之食材,造一味地道的美味,一嘗便難忘
  • 難忘的入伍儀式:魂牽夢縈軍旅情(一)
    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樹立了正確的革命人生覌,養成了良好的軍人素質,從來自五胡四海的戰友們身上學到了各民族的先進生活習俗,身高從入伍時的1.56米長到1.73米,體重從86斤長到138斤,並從一個17歲的農村懵懂少年逐步成長為合格戰士和基層幹部。如今雖已年逾花甲,始終難忘與來自五胡四海的戰友們朝夕相處、齊心奮戰結下的深厚情誼,更難忘部隊各級黨組織和敬愛的首長們對我的精心栽培和教誨之恩。
  • 苑忠學||難忘老黃瓜湯
    難忘老黃瓜湯文/苑忠學  現在的生活,在我們這代人看來,就相當於共產主義了。記得初中時,政治老師講過,共產主義的顯著標誌是物資過剩。我們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完了補補再給老二穿,老二穿完了再補補給老三穿……直到穿的不能再補了。你看現在,垃圾箱裡經常有八成新的衣服鞋子。
  • 難忘金秋 瀋水競渡
    上海SRC賽艇俱樂部連續三年派隊伍參加中國賽艇大師賽·瀋陽站比賽,該隊在所參加的四項大師組比賽中斬獲全部冠軍,而且18日的四人雙槳1000米決賽還創造了隊伍的歷史最好成績。選手們難忘沈城美食美酒在18日女子四人雙槳6800米的頒獎儀式上,獲得冠軍的上海澱山湖俱樂部隊四名隊員手持烤串和啤酒領獎的場面,歡樂熱烈。隊員李響說:「瀋陽的烤串真是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