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八地菩薩到這個世界來,是穿著衣服來的

2021-03-02 踐道修行歷練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就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對無能勝這位大菩薩說,「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阿逸多!我現在告訴你!我在說如來壽命長遠的時候,有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數這麼多的眾生,他們都證得無生法忍了;也叫「悟無生忍」──忍這種「也不見有少法生,也不見有少法滅」。證四果阿羅漢,這才能得到無生法忍。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又有一千倍像前邊所說那麼多的菩薩摩訶薩,他們得到「聞持」陀羅尼門。聞,是聽聞;持,是受持。聽聞了之後,他就能受持;受持什麼呢?這陀羅尼門。陀羅尼是梵語,翻譯為總持,所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得到這種陀羅尼門。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又有一個世界,在這一個世界裡邊,每一粒微塵作為一個菩薩,就有微塵那麼多的菩薩,得到樂說無礙辯才。樂說,就是歡喜說法;無礙,就是沒有障礙。無論任何人來和他辯論,他都勝利,誰也辯論不過他。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又有一個世界有微塵數這麼多的大菩薩,都得到百千萬億無量那麼多「旋陀羅尼」。旋,是旋轉;轉,也就有一個「捻」的意思。旋轉陀羅尼,就是能會用這個陀羅尼了;這百千萬億這麼多的陀羅尼門,他都懂了,都可以受持了!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又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的菩薩摩訶薩,他們可以轉大法輪。轉什麼大法輪?轉不退的法輪!他們只往前轉,不向後退的;就是只有精進,而不懈怠、不懶惰,這叫轉不退法輪。

什麼是三千大千世界?

就是一個須彌山、一個日、一個月、一個四大部洲,這叫一個世界。積集成一千個世界,有一千個須彌山、一千個日、一千個月、一千個四大部洲,這是一個小千世界。再積集一千個小千世界,這是一個中千世界。再積集一千個中千世界,這是一個大千世界。因為說三個千的緣故,所以為「三千大千世界」,並不是三個大千世界。

我們佛教講堂這兒,也是轉不退法輪呢!你們知道嗎?所以你們不要退;你一退,那就不是轉不退法輪,而是「轉退法輪」了!所以我們這兒這麼忙,就是代諸佛來轉不退法輪呢!不過我們這是凡夫轉法輪,人家這一些都是大菩薩在那兒轉不退法輪呢!我們學著轉不退法輪,不等於是轉不退法輪,你要認清楚這一點!

「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有二千個中千世界,那麼多國土的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轉清淨法輪;清淨法輪,就是妙法輪。前邊是轉不退法輪,現在是轉清淨妙法輪了!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有一個小千國土(一千個日月、一千個須彌山、一千個四部洲)微塵數那麼多的菩薩摩訶薩。怎麼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什麼菩薩?這是四地的菩薩。由四地到佛的果位上,這要經過八生(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的果位,應當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有四個四天下(四個日月、四個須彌山、四個四大部洲),微塵數那麼多的大菩薩(八地菩薩),他們在八地上,再經過四生(九地、十地、等覺、妙覺)的果位,應當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有三個四天下(三個日月、三個須彌山、三個四大部洲)微塵數那麼多的大菩薩(九地菩薩),他們在九地上,再經過三生(十地、等覺、妙覺)的果位,當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有二四天下(兩個日月、兩個須彌山、兩個四大部洲)微塵數那麼多的大菩薩(十地菩薩),他們在十地上,再經過兩生(等覺、妙覺)的果位,應當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有一個四天下(一個日月、一個須彌山、一個四大部洲)微塵數那麼多的菩薩摩訶薩(等覺菩薩),他們從等覺的果位,再經過一生(妙覺)的果位,應當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有八個世界(八個須彌山、八個日月、八個四大部洲)微塵數那麼多的眾生,在這個時候,他們統統都發菩提心了,都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心、發求成佛的心。

我們修習佛法的人,一定要發菩提心,才能結菩提果;你若不發菩提心,就不會結菩提果的。不是就說:「哦!人人都是佛!」人人都是佛,你不發心成佛;你就光念,念來念去,那就等於「說食數寶」一樣。

怎麼叫說食數寶?就說這個東西最好吃了,麵包好吃、牛油好吃、豆腐好吃,馬鈴薯 potato 好吃,tomato(蕃茄)也好吃──這是吃齋的人這麼樣念;但是你不吃,空著肚子,不會飽的,這叫說食。怎麼叫數寶?就是給人家數錢。就一百萬、兩百萬、一千萬、一萬萬、十萬萬⋯⋯,這麼數了一天,數了很多,但都不是自己的。你光說「人人都是佛」,可是你一點也不修行,人一說你這麼自私,你就受不了了;說你貪心這麼大,你就覺得「你怎麼罵我呢?」不發菩提心,就是「說食數寶」;所以才有那麼幾句說:

終日數他寶,自無半錢分;

於法不修行,其過亦如是。

你一天到晚給旁人數錢,你自己一點都沒有;你若不修行,也就和給其他人數錢是一樣的。

我講經講到這個地方,就有人提出來一個問題想要問,但是又不敢問;為什麼?他找不到正當的理由來問。什麼問題呢?他就想:「哦!這個世界就一個世界,怎麼會有小千世界?又有中千世界?又有個大千世界?我現在在這兒,就看見這一個世界、這麼多星球;我沒有看見其他多一個日月、一個須彌山。這個世界的須彌山,我都沒有找著呢!怎麼還有另外一個世界?」他想問這個問題。我現在不答覆這個問題,我先講另外一件事情。

有這麼一個鄉下佬,就只知道自己鄉下那個世界;每一天所看見的,不是三叔,就是二大爺,再不就是他那姑姑、媽媽、婆婆的。他就以為只有這麼一些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因為他沒到過其他的鄉村。以後,他不知道為什麼離開這個鄉村,走走走,就看見另外一個鄉村、或者城市。他一看,哦!這個城市怎麼這麼大呢?比我那個鄉下還大呢!以前他沒見過,他不相信有另外一個鄉村、另外一個城市;現在他看見了,知道了。

他由這兒,又把整個國家的鄉村、城市都走遍了,知道有這麼多地方,但他還不知道另有其他的國家。好像現在這個世界上,有幾百個國家;譬如法國人,他就知道法國的領土是這麼多;等他到了德國、英國,走了很多國家:「哦!怎麼還有另外的國家?」他沒到的時候,他就認為沒有;他到了之後,就知道有另外的國家。

這些世界也是這樣子;你還沒去,你不知道有這麼多。等將來到的時候,那時候我就不告訴你,說是有另外的世界,你也知道有了;現在告訴你,你沒看見,你不會相信的。所以這問題,你先不用提出來問,還是在你自己腦裡保留著;等你將來到了其他世界,那時候這個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昨天講的經文,本來我想馬馬虎虎地講過去就算了;但是你們這些個聽經的人,就有人很多事,就來問。以後有人要提問題,應該在第二天;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來問,不要連一天晚間都等不了了。這太著急了!所謂「緊了繃、慢了松,不緊不慢才成功。」你現在太緊,這是太過;你太松,又是不及。在這一品的經文,這有授記──給法身來授記,又有流通;昨天所講的經文上,「十住、十行、十回向,初地、二地」都在這裡邊包含著。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這就是說的「十住」。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這就是「十行」;證得十行的果位,才能得到樂說辯才。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這就是講的「十回向」;證得十回向的果位,才能得到這種「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得到旋陀羅尼門。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這叫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得到這三不退;這就是證得初地的果位,才能得到這種的轉不退法輪。

「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這就是證得二地了。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這個地方,一開始,就是從二地上來,由二地、三地,證得四地;圓證四地,這是圓教了!證得到圓教四地上,就經文上說的「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叫「增道損生」。增道,就是增一分這個中道;這個「增明中道」,就是增加明白了中道。損生,損什麼生呢?就減損一次的變易生死。在證得二地以後的果位──就不是在二地以前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和初地;這都是增道損生的,有這種的功能:增明中道的這種智慧,損變易生死的這個生死。證得二地,沒有分段生死了,只有變易生死;這個變易生死,由二地那兒開始。等證到四地果位,這要「圓證四地」,不是通教、別教那個四地。「十地」,在通教上是怎麼樣個程度、在別教上是怎麼樣個程度、在圓教上是怎麼樣個程度,都不同的。

現在這是證圓教的四地,到這時候,剩了這無明。本來有見惑、思惑;見惑有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最後是十二品微細的無明惑。到四地,把這無明惑還剩了最後那八品微細微細的無明;這微細的無明,斷一分的無明,就多證一地,斷一分無明,就多證一地──這是「損生」,損「變易生死」這個「生」,不是「分段生死」的「生」;所以斷一品的無明,就往前進一地。由四地這兒,斷了八品的無明,證得妙覺的果位,所以說「八生」;而那個「四生」,就是從八地那兒開始算起。中間五地、六地、七地,經上沒有講它;因為到第八地,八地菩薩和七地菩薩這種的程度,又不同了!

證得八地的果位的人,假如他發菩薩心願意到這個世界來教化眾生,再來入胎,他是穿著衣服來的。怎麼叫「穿衣服」呢?就好像虛老,他一生出來是一個肉彈,這就是叫「穿著衣服來」的。但是這種八地的菩薩到這個世界來,就很少再入這個輪迴;所謂「菩薩有隔陰之迷,羅漢有住胎之昏。」就是八地菩薩到這個世界上來,經過這種胎藏,他也會迷了,所以要再修;因為這個,所以虛老到五十六歲才正式開悟;這開悟,是返本還原了,知道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

在昨天所說這個數目,雖然說是證得四地;但是從二地那兒開始,證得到四地的果位,這叫「圓證四地」;還有,最後那八品的微細無明要斷盡了,才能成佛,這八品的無明很微細的。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淺釋

相關焦點

  • 八地菩薩到這個世界來,是穿著衣服來的(宣化上人)
    八地菩薩到這個世界來,是穿著衣服來的宣化上人慈悲開示:「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有八個世界(八個須彌山、八個日月、八個四大部洲)微塵數那麼多的眾生,在這個時候,他們統統都發菩提心了,都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心、發求成佛的心。我們修習佛法的人,一定要發菩提心,才能結菩提果;你若不發菩提心,就不會結菩提果的。不是就說:「哦!人人都是佛!」
  • 5.一地菩薩到十地菩薩的境界有什麼差異?【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宣化上人)
    彌勒菩薩將來要在這個世界成佛的。所以到八地的菩薩,才有真正的定力,才真正不動。第一地,歡喜地,到這個果位上,一切時、一切處,都歡喜教化眾生。因為歡喜,第二就離垢;所以二地叫「離垢地」。八地以前,都還談不到真正寂光不動的定力;到第八地,就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雖然不動,可是能「八相成道,百界作佛」。那時候,也可以到八地的果位上;也可以現身到其他的世界教化眾生;甚至於成佛,都可以了。
  • 【恭迎地藏菩薩聖誕】為什麼要念地藏菩薩?因為現在世界災難太多了(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 開示於萬佛聖城萬佛寶殿一九八二年三月七日至十二日何謂地藏菩薩?這位菩薩,猶如大地,含藏萬物。沒有真正了解到為何來到這個世界?來做什麼?來為吃飯?來為穿衣?或者來為騙人?來為享受?這是人生一種迷,誰也打不破這種迷。
  • 大勢至菩薩成佛的名號是什麼?丨大勢至菩薩的化身(宣化上人)
    在末法時代,所有的經都沒有了,都滅了,只有《阿彌陀經》在世界上多住一百年,度人無量;等到《阿彌陀經》也沒有了,那時候就是只剩「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又多住世一百年;等再過這一百年,這個世界上佛法都沒有了,只剩「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在世界又多住世一百年;以後,佛法就都滅了,沒有人懂得佛法,沒有人知道了。所以念佛法門是最妙的。
  • 正信佛教 ‖ 日光菩薩咒與月光菩薩咒各有什麼作用(宣化上人)
    你念念,又不念;不念,等一等又念,這就斷絕了「著淨衣服」:穿上潔淨的衣服。所以我們人啊,拜佛、念經的衣服、鞋,最好不穿著到廁所裡;雖然抽水的廁所是很清潔的,但是那也是放屎尿的地方。到廁所,把衣袍脫下來,把鞋也換一換。我以前對你們講過,印光老法師要到廁所去的時候,把鞋襪都換了,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換下來;去過廁所,回來再把衣服換過來。他在普陀山十八年,都是這樣的行持。
  • 觀世音菩薩才是觀自在菩薩嗎?(宣化上人)
    一九七○年十一月十五日開示於舊金山佛教講堂宣化上人我們現在開始坐禪,就是觀一觀你自在不自在?你若自在了,那你就能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了!● 人人都要觀自在南無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菩薩為什麼先教化惡的眾生?(宣化上人)
    恭錄自《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菩薩對一切眾生,不作主人,不左右眾生,不指揮眾生。對待眾生,一視同仁、一律平等,沒有親疏的分別,沒有遠近的思想,也沒有好惡和美醜。這就是「無所適莫」。菩薩教化眾生,無有所求,無有所得,沒有企圖,沒有希望。
  • 【佛根地】14.傳授你一個最妙的咒(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專弘平臺陸續連載。上人:這個咒,是最妙的咒。我現在教你們,是有聲教你們。你們念的時候要無聲念,不要說出口來。因為這是秘密的咒,你要說出口來,就不秘密了。你行、住、坐、臥要常常念這個咒,這個咒的力量可就大了。
  • 誰要是相信這一位菩薩,就可以得到地裡的寶藏 (宣化上人)
    消釋名題(1)◎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於舊金山佛教講堂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三日這個藏也可以說是藏起來,藏起來就是隱藏起來,一切寶藏萬物,一切的東西,都可以在地裡埋藏起來。而這一位菩薩,就像大地一樣,能生長一切的萬物。又有無量無邊這麼多寶藏,在地裡邊,任人去發掘;誰要是相信這一位菩薩,就可以得到其中的寶藏。這個寶藏要什麼都有什麼;名貴的如:鑽石、金、銀、琉璃、玻璃、硨磲,無所不具,什麼都有的。如果你得到一塊大鑽石,有三百磅那麼重,那就成了世界第一大富翁了。
  • 誰是觀自在菩薩?(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1、人人都要觀自在。 南無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在聖人的地位上就是自在,在凡夫的地位上就不自在。為什麼在聖人的地位上就會自在?因為聖人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他能得到自在。凡夫為什麼沒有自在?因為凡夫又有人相、又有我相、又有眾生相,壽者相那更不用提了。學佛法的人學來學去,也是有人相,也是有我相,也是有眾生相,也是有壽者相。
  • 如果身體多病、衣食不足,念一萬遍這位菩薩名號,逐漸就會好了(宣化上人)
    恭錄自《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複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或多病疾。或多兇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或諸橫事。多來忤身。睡夢之間。多有驚怖。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溢。乃至於睡夢中。悉皆安樂。
  • 《地藏經淺釋》|這個大鬼王其實並不是鬼,而是菩薩(宣化上人)
    《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閻羅王眾讚嘆品第八◎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舊金山佛教講堂鬼王白佛言。願不有慮。我畢是形。念念擁護。在他們休息的時間,你們不要休息,你們自己幫助自己,這一天有什麼事情,告訴不懂中文的人。你們要這麼樣做,就有一種團結的力量,不要到那個地方學完了,還什麼也不知道。可以說是頭一次,西方人有這麼多人去受戒,以前沒有過的。去到那裡受戒,把規矩禮法都學清楚了,回來好傳給美國人。我們明裡蘇達那個地方,你們今年受戒回來,明年、後年或者我們那兒也傳戒,在美國這個地方也開一個戒期。
  • 念這位菩薩名號,你的衣食總是多的,總是有餘(宣化上人)
    念地藏菩薩名號,你的衣食總是多的,總是有餘◎ 宣化上人【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虛空藏。怎麼十一口人,死了十三個人,又多出兩個來?有兩個送禮的,因為十一個人,大概死得不夠數,所以要再添上兩個。這兩個人,一個是他們家做工的工人,另一個是一個親戚,離得很遠,到這兒來探親,也跟著去湊數。所以家裡十一口人,三天死了十三個,這是傳染病。
  • 你一舉心動念,諸佛菩薩、護法善神都知道(宣化上人)
    你一舉心動念諸佛菩薩、護法善神都知道◎ 宣化上人我們人從無量劫以來,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在六道輪迴中轉來轉去,總也出不去這個輪迴圈。假如你不明白這個道理,盡做偽善,沽名釣譽,令人對你有好感,貪這個「善長仁翁」的好名;這樣,其中便雜了不清淨業。因為你貪圖人稱讚你,內有欺騙之意;這不是真善,而是偽善。
  • 這個大鬼王其實並不是鬼,而是菩薩(宣化上人)
    這個得戒和尚,你要是稱他源公,或道公,這又不恭敬了;你稱他得戒和尚,這是很尊重他,最恭敬了。因為你們跟著他受戒,所以叫得戒和尚。其他凡是老戒呢?都稱他一個字,不要稱他兩個字。還有見到一般出家人,談話都應該合起掌來,眼睛不要這麼樣看著人,要自己眼觀鼻,和任何人講話,都是收攝身心。因為現在剛去受戒,所以我把佛教的規律,傳給你們西方人,你們要特別注意。
  • 你想得到靈感,就念觀世音菩薩,比念阿彌陀佛功效更大(宣化上人)
    ◎一九七一年二月十八日宣化上人開示於舊金山金山寺念佛的法門,可以令人往生,又可以令人長生;不但可以令人長生,又可以令一切的畜生長生
  • 地藏王菩薩究竟是誰?為什麼他要在地獄裡做菩薩?(宣化上人)
    ◎ 宣化上人地藏王菩薩說:「我在地獄裡,接引一切的餓鬼,這些餓鬼一天沒有離苦得樂,我就一天不成佛;必須要地獄的餓鬼,完全都得到解脫了而地藏菩薩發這種願,這個願力按照我們現在科學家、哲學家來評觀,是不是最愚痴的一種行為?最愚痴的一種思想呢?為什麼說最愚痴的一種行為和思想?因為他這樣想而發於行,有了行為表現。可是這一種思想和行為,是不是太笨了?為什麼太笨呢?這根本就是辦不到的事情,地獄根本也不會空。
  • 542.菩薩修證到法雲地果位時,多示現作摩醯首羅天王【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每個時劫中,都是用種種上妙的供養品而供養諸佛。因之,諸佛也以神通智力加被於他,使他的智慧之光,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明。他在十法界中,無論誰有任何困難問題,來請問他,他都能詳詳細細,善言為他們解答,令來問者,得到滿意的解答。就是經過百千億的大劫,也沒有人能把他屈伏的。 【佛子。譬如金師以上妙真金作嚴身具。大摩尼寶鈿廁其間。自在天王身自服戴。
  • 你若想學觀世音菩薩,就要去做這件事(宣化上人)
    他願意一天到晚救度眾生,不怕工作多,不怕眾生困難多,所以可以說是最忙的菩薩;他不是懶菩薩,不是歡喜休息的菩薩,是最勤的菩薩。他一隻手,救人救得少;兩隻手,救人也有限,所以他就要千手千眼──千手,可以救大千世界的眾生;千眼,可以照顧大千世界的眾生。他所照顧的眾生,都是受苦的眾生;他所救度的眾生,也是有災難的眾生。「觀世音」菩薩的「觀」,就是觀看。觀看什麼?觀看這個世界。
  • 《地藏經淺釋》|墮到這個地獄,就有很多的鬼來罵你,一天到晚都罵你(宣化上人)
    《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地獄名號品第五◎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舊金山佛教講堂這種鳥看見犯罪的人來了,就飛到罪人的地方,兩個鐵爪一抓,就抓到罪人的兩個肩膀上。想把它弄掉,也弄不掉,然後它把頭往後一回,就專門叨罪人的兩隻眼睛,先把眼睛叨破,再把眼睛水吃了,又把罪人腦裡頭的水也喝了,這時罪人就死了。死了,它也飛了,等到罪人活過來,它再飛回 來。「復有地獄,名曰鐵丸」:又有一種地獄叫鐵丸地獄。這鐵丸像鐵蛋一樣,由四周圍都來打你,打你的頭,打你的身上,什麼地方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