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智勝佛坐禪十劫,終成佛道

2020-12-16 普通人看世界

釋迦牟尼佛告訴法華會上的比丘及其他弟子:「在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的阿僧祇劫時中,曾經有一位神通廣大智慧殊勝的佛陀,名叫大通智勝如來,他的國土名叫好城,而他在世時代的劫名則為大相。

大通智勝佛涅槃以來,經歷的時間已十分久遠。譬如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土地,有人盡都取來研磨作墨,從東方千國開始,每越過一其他千國大地寫下一墨點,每墨點大小僅如一粒微塵,這樣一千國又一千國地輾轉寫下墨點,直到寫盡大地研磨而成的所有墨汁,你們認為墨點能計算清楚嗎?這千國大地及墨點,即使是數學家或他們的弟子一起計算,能窮盡其邊際,得出一個數字嗎?」

「不能!世尊。」眾比丘及其他弟子齊聲回答。

「各位比丘,這個人所經過的國土不管點上或未點上墨點,再把它們全部取來磨成微塵,一粒微塵就是一個劫時,而大通智勝佛威度以來經歷的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時,還超過了這難以計數的微塵的數字。我之所以能像觀察今天那樣,觀察大通智勝佛的久遠過去,就是因為憑藉了佛的無上智慧力量和知見。

釋迦牟尼佛接著告訴各位比丘及其他弟子:大通智勝佛壽長五百四十萬億兆劫時。他本來也端坐道場,又經過了破除一切外道邪惡的考驗,很快就要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德行和智慧,然而種種佛法尚未在眼前出現。大通勝智佛結跏趺坐,在禪定中過了一小劫時又一小劫時,如此身心凝然不動,到十小劫之時仍未證得佛法。這時,忉利天上的天神為他在菩提樹下敷設了獅子座,獅子座高約四十裡,坐在上面就會獲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就佛道。就在大通智勝佛在獅子座上坐下入定時,天上的梵天王下起了天花雨,天花散落在方圓四千裡的地方,陣陣香風襲來,吹去了菱謝的花瓣,新的天花雨又紛紛從天上落下,這樣是足滿了十小劫時,梵天王還在反覆不停下天花雨供養佛。直到大通智勝佛涅槃後,天花雨依然飛飛揚揚落個不停。與此同時,為了供養佛,四王諸天鳴擊天鼓,其他天神則演奏天樂,鼓聲樂聲充滿十小劫時,直至大通智勝佛滅度時也餘音嫋嫋、尚未停止。

「各位比丘弟子!經歷十小劫時後,佛法才出現在大通智勝佛的面前,他才真正獲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佛。」

大通智勝佛尚未出家時,共有十六個兒子,其中長子名叫智積。每個兒子分別都有種種珍奇玩好,然而聽到父親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性智慧後,立刻都捨棄了自己的珍奇玩好,前去尋找父親登佛成道的地點。母親哭泣著為他們送行。祖父轉輪聖王帶領百名大臣以及百千萬億人民,簇擁著他們一起來到道場,人們無不親近大通智勝佛,對他恭敬供養,尊重讚嘆。他們走進佛所,五體投地,頂禮膜拜,然後繞佛三圈,心意虔誠地合上手掌,閆不轉睛地仰望著大通智勝佛,並以偈頌讚佛。

釋迦牟尼佛繼續告訴比丘子弟們:就在大通智勝佛獲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佛的時候,分處在十方世界中的每一方五百萬億佛國世界無不大地震動,一切日月照射不到的幽暗之處都一時大放光明,生活在黑暗的眾生在光明中突然相見,無不驚問對方是從哪裡而來,為何突然出現這麼多眾生。在十方佛國的範圍內,所有的天上宮殿,甚至一切梵宮,都發生了震動。這時瑞祥光明普照,整個世界一片通明,勝過一切天上人間的日月光輝。

「在瑞祥光明的照耀下,東方世界的五百萬億國土上的梵天宮殿,顯得比往常更加璀璨。所有的梵天王都心生疑念:今天宮殿如此光明,過去從未見過,究竟是何因緣才出現這樣的瑞相。於是梵天王們紛紛約見,共同商議此事。這時他們中有一個叫『救一切』的大梵天王,當眾為大家說了一首偈:我等諸宮殿,光明昔未有,此是何因緣,宜各共求之,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而此大光明,遍照於十方。

「這時,東方五百萬億國土的梵天王們、就帶著自己的宮殿在天上飛行,同時還帶著盛滿了天花的花籃,一起來到西方,尋找佛陀出世的光明瑞相。他們看見在成佛道場的菩提樹下,大通智勝佛端坐在獅子座上,天神、龍王、香神樂神蟒神以及其他一切神鬼世人,都在恭敬地圍繞著大通智勝佛又看見十六位王子正祈求佛宣說佛法,為眾生轉妙法輪。

「於是,梵天王們都五體投地,跪拜頂禮,並繞佛行禮數百千周,把天花散在佛的身上,天花紛紛墜下,數量有如須彌山。他們又用天花供養佛的菩提樹,菩提樹高四百餘裡。供養完畢後,他們又將自己的宮殿進獻於佛前,並且對佛說:『請佛慈悲哀憐我們,惠益我們吧!我們敬獻的宮殿,請佛收下吧!』接著,他們就跪在佛前,滿心虔誠地齊聲用偈頌讚嘆,對佛說:祈願世尊轉妙法輪,救度一切眾生,開示涅槃智慧的大道。隨即十方世界的梵天王們也一起來祈願佛說法。

這時,在十方世界的梵天王及十六位王子的請求下,大通智勝佛就開始先為他們開示苦、集、滅、道四諦法門,後說每一諦時都要示其所在,勸以修行,並以自身為證。無論出家人,婆羅門,或者天神、魔鬼、梵眾,甚至一切世間外道大眾,他們都不能轉四諦法輪,只有佛才能以方便智慧為眾生開示什麼是苦、集、滅、道的法門以及如何修習的方法。

佛還廣說十二因緣一在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因果循環鏈中,由愚痴無知產生種種善惡行為,由前世各種善惡行為,產生投胎時的現世精神狀態,由投胎時的精神狀態生長為胎中的心身狀態,由胎中的心身狀態,發育至胎兒將生時的眼、耳、鼻、舌、身、意等攝受器官逐漸完備的狀態,又由這一狀態發展至幼兒時的與環境接觸,由與環境的接觸而生出苦樂等感受,由苦樂等感受引起貪愛欲望,由貪愛欲望產生追求執取,由追求執取引起種種善惡果報行為,由種種善惡性果報行為導致來世的再生及其思想行為,以來世的再生為緣又會重新產生老死憂悲苦惱,如此生死輾轉流動,輪迴永無終期。

又有修道證涅槃的辦法——愚痴無知斷滅則善惡行為斷滅,善惡行為斷滅則心識斷滅,心識斷滅則胎中心身發育之位斷滅,胎中身心發育之位斷滅則幼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攝受活動斷滅,六根攝受活動斷滅則苦樂感受斷滅,苦樂感受斷滅則貪愛欲望斷滅,貪愛欲望斷滅則追求執取斷滅,追求執取斷滅則善惡行為斷滅,善惡行為斷滅則來世之生斷滅,來世之生斷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斷滅,這樣才能擺脫十二因緣束縛,跳出生死流轉輪迴。」

佛在天神、世人及其他大眾中宣說四諦法和十二因緣法時,有六百萬億那由他的人棄捨了一切外道惡法,獲得了斷盡煩惱的無漏智慧和身心安穩的解脫善法,通過無漏和解脫的證得而進入深妙的禪定境界,在禪定境界中獲得了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獲得了六通—如意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證得了八解脫——觀內有色外亦觀色解脫、觀內無色外亦觀色解脫、內外諸色解脫、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處解脫、滅受想處解脫。以後大通智勝佛又第二第三第四次說法,此時又有成千上萬億恆河沙數般的眾生也棄捨一切外道惡法,獲得了斷盡煩惱的無漏智慧和身心泰然安穩的解脫善法。從此以後,修習聲聞乘的大眾,無量無邊,多得難以計數。

相關焦點

  • 法華經:為什麼大通智勝佛坐十小劫,諸佛法都不能現前(38)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趺坐,身心不動,而諸佛法猶不在前。】佛陀告訴諸比丘說:「大通智勝佛的佛壽有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
  • 微縷供佛,得成佛道
    微縷供佛,得成佛道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為求無上佛菩提,精勤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佛接著廣說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波羅蜜之清淨行相與所成就之功德。佛告舍利佛: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波羅蜜時,其行相無量,今為大眾宣說。過去無量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時,有佛出世,名號旁耆羅私如來,十號具足。
  • 無門直指 第六十三節 無佛可成(1)
    百丈曰:「前際無煩惱可斷,中際無自性可守,後際無佛可成,是三際斷,是三業清淨。」黃檗曰:「為汝心作佛見,便謂有佛可成。作眾生見,便謂有眾生可度。起心動念,總是汝見處。若無一切見,佛有何處所?如文殊才起佛見法見,便貶向二鐵圍山。」又曰:「慈者不見有佛可成,悲者不見有眾生可度。」長沙岑,有僧問:「本來人還成佛也無?」
  • 《法華經》華光佛住世十二小劫
    供養無數佛,具足菩薩行,十力等功德,證於無上道。過無量劫已,劫名大寶嚴,世界名離垢,清淨無瑕穢。以琉璃為地,金繩界其道,七寶雜色樹,常有華果實。彼國諸菩薩,志念常堅固,神通波羅密,皆已悉具足。於無數佛所,善學菩薩道,如是等大士,華光佛所化。佛為王子時,棄國舍世榮,於最末後身,出家成佛道。華光佛住世,壽十二小劫。其國人民眾,壽命八小劫。佛滅度之後,正法住於世,三十二小劫,廣度諸眾生。
  • 走心文案|終是莊周夢了蝶,你是恩賜也是劫
    得而不喜,失而不憂,則幸福常在;成而不驕,敗而不餒,則快樂常存。三. 很多時候,我們想要的只是一個肯定的眼神和一顆理解的心,僅此而已。四. 終是莊周夢了蝶,你是恩賜也是劫。五. 簡單的喜歡最長遠,平凡的陪伴最安心,懂你的人最安心。六.
  • 518.菩薩依定起咒,持咒神驗,能除眾生的災患丨具足十波羅蜜【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行動時、住息時、靜坐時、睡臥時,甚至夢中,都不會忘失這些大乘佛法;就是在睡夢中,也沒有蓋障、煩惱障來擾亂這些大乘佛法,因他終不忘卻殊勝的佛道。【此菩薩於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羅蜜。何以故?念念皆以大悲為首,修行佛法,向佛智故。所有善根,為求佛智,施與眾生,是名檀那波羅蜜。能滅一切諸煩惱熱,是名尸羅波羅蜜。慈悲為首,不損眾生,是名羼提波羅蜜。
  • 佛道長遠 廣積資糧
    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痴,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二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慾瞋恚愚痴,得阿羅漢果,煩惱無餘,入於涅槃。
  • 《淨土答疑-039》~三大阿僧祇劫,又指的是什麼呢?
    換句話說,你要修學這些內容需要第一大阿僧祇劫,所以總共有分為三大階段。那麼第一大阿僧祇劫要怎麼入?要從信位開始入。因為我們的問題是「你從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時間?」從信佛開始,就是等於我們講的信位,也就是在十住位前面的十信位,那你從十信位要怎麼入於十住位呢?你入於十住位以後你才能入於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道。
  • Lolita私影,終是莊周夢了蝶,你是恩賜也是劫
    Lolita私影,終是莊周夢了蝶,你是恩賜也是劫
  • 《風雲》漫畫,易風掌握的七種武功,邪王十劫並非最強
    4.邪王十劫。 我們都知道大邪王中蘊含著一門頂級武功,那就是邪王十劫,這是一套殺傷力極強的刀法,絕心掌控大邪王的時候,僅僅悟出了兩三招,而易風成為邪王后,則是悟出了完整的邪王十劫,只不過不知道是因為什麼,易風很少使用邪王十劫。
  • 坐禪能開悟嗎?開悟了的法師這樣教人「開悟」
    因為釋迦牟尼佛,是以禪坐的姿勢開悟的,所以後來修行的人也都希望,通過坐禪的方式來達到開悟的目的。但對於坐禪究竟能不能開悟,歷史上還是有爭議的。唐朝六祖慧能的大弟子南嶽懷讓法師,就認為坐禪不可能開悟。懷讓禪師回答:「我要把磚磨成鏡子。」道一疑惑地看著懷讓禪師:「師傅,磚怎麼能磨成鏡子呢?」懷讓禪師問道一:「那你天天在這裡坐禪,又為了什麼呢?」道一回答:「我是坐禪成佛啊!」
  • 本性禪師在馬六甲主講《坐禪與念佛:超越生老病死》
    本性禪師在馬六甲釋迦院主講《坐禪與念佛:超越生老病死》(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王楓濤)當晚19:00,由馬佛總甲州分會主辦,馬六甲慶祝衛塞節委員會和馬六甲佛教居士林聯辦,題為《坐禪與念佛:超越生老病死》的佛學講座在馬六甲釋迦院拉開帷幕,約400名聽眾齊唱《三寶歌》,迎請主講嘉賓本性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