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志願軍戰士發威,上百南朝鮮軍喪膽,敵人軍官威脅踢打全沒用

2020-12-15 看北朝

1953年6月,雖然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進入了尾聲,但敵我雙方之間對一些重要的制高點的爭奪戰的烈度不但沒有相應降低,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態勢。在朝鮮中部北漢江東岸的魚隱山西北的883.7高地,是南朝鮮軍第5師團的防區,這裡是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密蘇裡」防線的重要支撐點,敵人在此苦心經營了2年多,構築了極為堅固的工事,並且還得到了後方強大的炮兵支援,易守難攻。但為了動搖敵人在朝鮮中部地區的防線,迫使其早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我軍決心對883.7高地進行一次攻堅戰。

▲志願軍夜襲敵軍

60軍181師擔負其攻擊任務,181師前身是我軍著名的「皮旅」,擔任主攻任務的542團和543團在經過周密的準備和部署後,於1953年6月10日20時20分發起攻擊,在猛烈炮火支援下,我軍很快將南朝鮮軍大部工事摧毀,隨後再進行了2次假延伸,將其有生力量騙出工事殲滅,在經過20分鐘的猛烈炮擊後,我軍一舉攻下了陣地,全殲守敵。

▲志願軍突破敵軍防線

由於「密蘇裡」防線被突破,使得美軍異常惱怒,為此第8集團軍司令泰勒中將和「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上將都先後過問此事,南朝鮮軍的壓力極大,不得已集結了大批部隊,對883.7高地進行反撲,企圖趁我軍立足未穩將我軍趕回去。

從6月11日開始,敵人每天在航空兵、炮兵和坦克的支援下,先後投入3個團的兵力向我軍陣地進行反擊。543團3營8連堅守883.7高地的主峰,也遭到南朝鮮軍不計成本的輪番攻擊,陣地前敵人遺屍累累,但每次都是剛剛擊退一波,又很快湧上來另外一波,戰鬥非常激烈。

▲坑道中的志願軍

6月12日下午,南朝鮮軍再次對陣地發起攻擊,200多敵人直直地朝著8連3班的陣地撲來,密集的敵人已經完全顧不得什麼戰鬥隊形,只是在軍官的驅趕下黑壓壓地衝了上來,3班最初有8名戰士,但在優勢敵人面前,傷亡很大,副班長首先負重傷不得不被抬下去,戰士潘正光接替了副班長繼續戰鬥,但很快班長也犧牲了,於是潘正光就負責指揮3班。

▲我軍在阻擊敵人

雖然3班得到了補充上來的4名戰士,但是這點人面對著優勢的敵人,如同杯水車薪。潘正光靈活地在陣地來往來穿梭,及時地出現在敵人將要突破的地方,協助其他戰士將敵人打回去。

隨著陣地上人數越來越少,敵人感覺到已經成功在望了,面對著來勢洶洶的敵人,潘正光把一根爆破筒投進人群之中,劇烈的爆炸掃倒了一大片敵軍,絕大部分敵人畏懼不前,只剩下少數人還在往前衝,潘正光又輪番使用手榴彈和衝鋒鎗,將殘存的敵人擊退。

▲志願軍將紅旗插上敵人的陣地

眼見死傷無數卻寸步難行,南朝鮮軍即使在軍官的拼命踢打和威脅下也開始畏懼不前了。潘正光趁著這個機會立即飛奔回連部報告情況,並且要求增援,但連部此時也實在是抽不出哪怕一個人去增援3班了,潘正光只得帶著1名衛生員返回陣地,想至少請他幫忙搶救幾名傷員。

但他們在返回的路上遭遇到了大群敵人,衛生員丟下藥箱轉身就跑,潘正光眼明手快撿起藥箱丟向敵人,敵人以為他丟來的是炸藥包,嚇得全部臥倒在地,並且使用機槍向這個不明物猛烈射擊,等到敵人發現這玩意不是炸藥包後,潘正光早就跑遠了。

▲被志願軍俘虜的敵軍

潘正光退入工事,依託著一個機槍掩體與上百敵人展開周旋,他一面射擊一面大喊戰友的名字,使得敵人搞不清陣地上到底有多少人,不敢對陣地發起總攻,潘正光就是靠著計謀和勇敢,與敵人對峙了2個小時,一直堅持到援軍抵達將敵人擊退。從而保證了883.7高地完整地落在了我軍手裡。

編輯/周洪新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看北朝,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

相關焦點

  • 志願軍12勇士奇襲白虎團團部,敵人王牌團軍官幾乎被全殲
    1953年7月13日夜,志願軍千炮齊發,向前沿南朝鮮軍發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攻擊,南朝鮮軍第一王牌首都師首當其衝,該師號稱南朝鮮戰鬥力最強,也是最能打的部隊,戰前由南朝鮮首都警備司令部改編而來,其下轄的第一團則是南朝鮮軍隊歷史最為悠久的步兵團,並且還有一個響噹噹的綽號「白虎團」。
  • 用敵人屍體築工事,志願軍1個戰鬥小組,南朝鮮軍死傷246沒攻下
    堅守在6號陣地右側一個凹部的12軍93團3營9連戰士高良倫指揮著戰鬥小組已經連續擊退了敵人的多次攻擊,他感覺到敵人改變打法必然會有新一輪的火力準備,他於是命令小組將陣地向右側移動了10米,果然避開了敵人的火力直射。
  • 被譽為萬歲軍的志願軍38軍,初入朝鮮卻接連失利,被彭老總痛罵
    志願軍首長根據目前戰場最新態勢決定集中38軍和40軍兩個師,再加上42軍一個師,共六個師的兵力全殲熙川之敵。同時派39軍至雲山西北地區阻擊南朝鮮第一師的支援,命志願軍66軍阻擊美英軍隊的支援。彭老總要用其最為器重的38軍做拳頭,一舉捶垮敵人右翼,打開缺口後將西線敵軍消滅在清川江以北,這場戰役的成敗關鍵就要看38軍的了。
  • 志願軍靠一雙腿追上汽車,生俘一美軍軍官,事後回憶仍然心有餘悸
    1950年11月7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打響,志願軍先期入朝的6個軍配合入朝的志願軍第9兵團,取得了全面的勝利,雖然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裝備上確實要優於我軍,但我軍的戰鬥意志,也是敵人所無法比擬的,而這一戰中,志願軍50軍生俘美軍一名軍官,後來這名軍官回憶起來這件事兒的時候,仍心有餘悸
  • 志願軍38軍血戰白馬山,卻因一叛徒功虧一簣,無奈吞下一場敗仗
    志願軍炮兵部隊 事情果然如江擁輝所擔心的那樣,戰後據南朝鮮陸軍上將金鐘五回憶:「在白馬山戰鬥打響前的兩三天,一名敵人軍官前來投誠,據他的口供,敵人將會在白馬山發起大規模進攻
  • 1個連抗擊2個南朝鮮聯隊,堅守陣地五天四夜,只剩5人斃傷1800
    1951年10月,在朝鮮板門店進行的停戰談判上,美方代表提出的無理要求被中國方面拒絕。為了迫使中國方面接受美方的不平等條款,美軍集中兵力,對志願軍的防區發起了規模空前的「秋季攻勢」,企圖在朝鮮的冬天到來之前將志願軍逼退到三九線附近。
  • 朝鮮戰場上的「常勝將軍」 被「聯合國軍」總司令稱「可怕的人」
    1950年10月,侵朝美軍及「聯合國軍」長驅直入,兵鋒直指中朝邊界。總司令麥克阿瑟狂妄地叫囂:「要在感恩節以前飲馬鴨綠江,佔領全朝鮮!」從1950年10月19日至1952年11月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吳信泉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十九軍軍長入朝作戰。
  • 志願軍打阻擊戰:全連僅剩7人!19歲戰士吹軍號,嚇退一個營敵軍
    1951年1月的一天,志願軍第39軍某團7連向漢城公路邊的一個高地展開進攻。說實話,經過連續3次戰役的實戰,這些年輕的中國軍人一點點的認識了聯合國軍真實的戰鬥力:就拿美軍而言,論單兵作戰意志,美軍不如志願軍。
  • 志願軍第38軍揚眉吐氣,精彩故事拍成了電影,「38軍萬歲!」
    然而,結果大大出乎梁興初意料,彭老總在會議上「火光沖天」,一點面子都沒給,劈頭蓋臉狠狠罵了梁興初和38軍。 「豆腐軍」、「鳥主力」、「鼠將」,就像一聲聲悶雷,「炸」在梁興初的頭頂之上。 志願軍第38軍由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38軍改編而成,是「四野」乃至人民解放軍全軍中數得著的王牌部隊。
  • 跨過鴨綠江:一戰揚名朝鮮!38軍贏得「萬歲軍」稱號之由來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 志願軍對陣的左翼是南朝鮮軍隊,其行軍也比較緩慢,可能是畏戰,也可能是行軍慢,便成了志願軍正面進攻需主要吃下的
  • 喀秋莎首秀朝鮮戰場,志願軍戰士慨嘆:這威力足可以毀天滅地
    隨著志願軍首長一聲令下,203團的24門喀秋莎火箭炮一起發出怒吼,瞬間384枚火箭彈拖著無數條火龍衝向了敵人防禦陣地,劇烈的爆炸將陣地上的美軍完全覆蓋,打完一輪齊射後,志願軍步兵趁勢發起猛攻,進攻過程異常順利,當戰士們攻上敵人陣地時被眼前的慘烈景象給驚呆了,只見美軍陣地上面屍橫遍野,就像被大火焚燒過一樣,據戰後統計,美軍的這兩個營有700多人是死於志願軍火箭炮的攻擊之下。
  • 韓戰中制空權有多重要,志願軍老兵回憶:被敵人飛機炸慘了
    美軍轟炸機對志願軍陣地狂轟濫炸 當志願軍官兵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後,天上的美軍飛機便成為了志願軍最大的威脅,入朝初期的志願軍官兵武器裝備極為簡陋
  • 39軍在朝鮮一敗難求,官兵笑言:38軍是萬歲軍,咱就是常勝軍
    為了抵抗美帝國主義的入侵,為了保住朝鮮人們獲得獨立和自由。毛主席決定立即出兵,組建強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打擊美國野心狼,我軍可謂精銳並出,熊虎之將齊赴朝鮮。首批入朝的軍隊,以熟悉東北亞地情、民情和軍情的第四野戰軍為主,他們分別是38軍、39軍、40軍和43軍。這四支部隊都是四野老牌部隊,能徵慣戰,是從東北一直殺到南方的勁旅。
  • 韓戰:土耳其軍「王牌旅」兵敗如山倒
    這時我們2營也隨1營投入了戰鬥,衝向了山下的土軍的炮陣地,炸毀了4門榴彈炮,解除了土軍火炮對我攻擊部隊的威脅。3連3排攻下第3個山頭後向下一看,全是懸崖峭壁,還有土軍的機槍封鎖著,攻擊第4個山頭,大家感到有些為難了。指導員孫永昌看出戰士們有些猶豫,便站在3排跟前喊道:「同志們!立功的機會到了!英雄好漢衝啊!」
  • 戰士在雪地裡赤腳追擊150裡,俘虜美軍顧問,團長要獎勵他一雙鞋
    韓戰爆發後,志願軍入朝作戰發動了兩次戰役,給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和韓軍以重創,敵軍利用「三八線」的既設陣地進行防禦和休整補充。為了不給敵人喘息之機,1950年12月31日,彭德懷下令發起第3次戰役,志願軍和人民軍突破「三八線」,全線轉入追擊作戰。
  • 韓戰:志願軍反情報戰開展的有聲有色
    在第二次戰役開始前,美軍對於志願軍規模的判斷是12個師,5萬人至7萬人,加上朝鮮軍隊約8萬人。而實際上,僅美軍第8軍正面的志願軍就有6個軍以上,共計24萬人。此外,在東線的志願軍第9兵團也有大約15萬人,實際兵力是美軍估算的3倍。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美軍在第二次戰役前,情報不準,判斷謬誤百出,慘敗是理所當然的。
  • 喀秋莎在朝鮮戰場首秀,志願軍戰士慨嘆:這威力足可以毀天滅地
    隨著志願軍首長一聲令下,203團的24門喀秋莎火箭炮一起發出怒吼,瞬間384枚火箭彈拖著無數條火龍衝向了敵人防禦陣地,劇烈的爆炸將陣地上的美軍完全覆蓋,打完一輪齊射後,志願軍步兵趁勢發起猛攻,進攻過程異常順利,當戰士們攻上敵人陣地時被眼前的慘烈景象給驚呆了,只見美軍陣地上面屍橫遍野,就像被大火焚燒過一樣,據戰後統計,美軍的這兩個營有700多人是死於志願軍火箭炮的攻擊之下。
  • 朝鮮戰場中美士兵有何不同?志願軍:人在陣地在,美軍:人在就好
    在後來收斂烈士遺體時在一名名叫宋阿毛的戰士身上找到了一封絕筆信,信上這樣寫道:「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絕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志願軍這種寧願凍死也要堅決執行命令的強大精神給予了美軍極大的震撼,他們對志願軍也表現出了由衷的敬佩。
  • 中央廣電總臺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第四集:志願軍入朝首戰告捷
    10月25日上午,兩輛中型卡車載著全副武裝的士兵向北駛來,來者正是南朝鮮軍第6師第2團的先頭尖兵。  負責阻敵的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第354團團長褚傳禹採取攔頭、截尾、斬腰的戰法,對他們發起猛烈攻擊。
  • 慘烈的長津湖之戰,志願軍全連129人凍死在陣地上,沒有一人畏縮
    更殘酷的是,由於戰況緊急,列車停靠時間短,物資還沒等送上車,火車就在載著志願軍戰士向朝鮮駛去,後續物資只能依靠汽車送往戰場。11月7日,第九兵團先頭部隊進入朝鮮,對於很多從小在南方長大的士兵是人生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後一次見到這樣的大雪,長長的隊伍除了行軍外,一切都被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