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敵人屍體築工事,志願軍1個戰鬥小組,南朝鮮軍死傷246沒攻下

2020-12-15 看北朝

1952年10月14日,在經過長期的周密準備之後,美軍向朝鮮中部的上甘嶺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攻勢,敵人以猛烈的航空兵和炮兵火力對上甘嶺2個山頭陣地實施了密集的火力準備,將山頭削低了好幾米,隨後敵人以大兵力連續向我軍的連級部隊發起猛攻,企圖奪取這2個五聖山的門戶陣地。

▲上甘嶺部隊依託坑道堅守陣地▲上甘嶺部隊依託坑道堅守陣地

在敵人預有準備的連續攻擊下,堅守上甘嶺山頭的15軍部隊傷亡很大,為了保存15軍的力量,避免其全軍拼光,上級命令12軍從11月開始逐步接替15軍的防務,繼續在上甘嶺迎擊敵軍的進攻。

▲我軍反擊上甘嶺敵軍

11月12日凌晨4時,南朝鮮軍在連續以密集的集團衝鋒向我軍陣地攻擊無效後,改變了打法和戰術,改用小分隊以分散隊形向我軍展開攻擊,以避開我縱深炮兵的打擊。堅守在6號陣地右側一個凹部的12軍93團3營9連戰士高良倫指揮著戰鬥小組已經連續擊退了敵人的多次攻擊,他感覺到敵人改變打法必然會有新一輪的火力準備,他於是命令小組將陣地向右側移動了10米,果然避開了敵人的火力直射。

▲志願軍戰士在戰鬥

高良倫沉著冷靜地指揮小組戰鬥,他往往等敵人靠近了再打,而且每擊退一次敵人的攻擊,就會和戰友們討論一下剛才的戰鬥有哪些地方打得好,可以再接再厲,哪裡還能再繼續改進等,同時利用戰鬥間隙抓緊時間搶修工事。在缺乏工具的情況下,他們就用手挖土裝麻袋,並且把敵人的死屍也一併壘起來,形成一個簡易的工事。高良倫的戰鬥小組就在工事裡堅持戰鬥,擊退了敵人一次次的攻擊,敵人在他們的陣地前遺屍數層,卻仍然不得前進一步。

▲在後方集結的南朝鮮軍新兵

由於我軍陣地遭到了敵人的嚴密封鎖,後方的物資經常運不上來,每一發彈藥和餅乾、或者是水都是後勤冒著極度的危險送上來的,而且代價很大。為了減輕後勤的壓力,高良倫還冒險離開工事,到敵人的屍體上和廢棄的陣地上收集了100多枚手榴彈和爆破筒等彈藥。這使得他們的陣地成為了一個敵人難以下咽的硬骨頭,橫亙在敵人和主峰之間。

▲南朝鮮軍乘車開赴前線

敵人不斷增兵,對我軍陣地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攻擊,9連在激戰中傷亡也很大,陣地上只剩下高良倫和另外1名戰士。他們雖然殺紅了眼,但沒有衝出去硬拼,而是繼續堅守在工事內與敵人進行周旋,等待戰局的轉變。

在戰鬥最白熱化的一天,高良倫等2人擊退了南朝鮮軍多達7次攻擊,最後因為彈藥不足,而且左右友鄰陣地都已經失守,他們完全被敵人孤立,才被迫退入坑道繼續戰鬥。

▲美軍炮兵向我軍陣地射擊

南朝鮮軍首先以強大的火力將他們的工事夷為平地,見毫無動靜,隨後又是一陣炮擊,仍然不見有任何反應,就在敵人得意地認為已經將我軍殲滅,大搖大擺地走上來準備佔領陣地的時候,高良倫等2人迅速從坑道裡衝了出來,和敵人對拼手榴彈,並且向敵人投擲爆破筒,劇烈的爆炸將敵人炸的魂飛魄散,在丟下大片屍體和傷員後,狼狽地逃回山下。

高良倫在戰友負傷後,便獨自一人繼續在陣地上陣地,最終他堅守陣地20多小時,擊退了敵人6次衝鋒,先後殲敵246人,而他自己安然無恙,成了個奇蹟。

高良倫的英雄事跡在戰後被通報全軍,12軍為他記特等功一次,並授予他二級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

參考資料

《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譜》

編輯/周洪新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

相關焦點

  • 一名志願軍戰士發威,上百南朝鮮軍喪膽,敵人軍官威脅踢打全沒用
    在朝鮮中部北漢江東岸的魚隱山西北的883.7高地,是南朝鮮軍第5師團的防區,這裡是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密蘇裡」防線的重要支撐點,敵人在此苦心經營了2年多,構築了極為堅固的工事,並且還得到了後方強大的炮兵支援,易守難攻。但為了動搖敵人在朝鮮中部地區的防線,迫使其早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我軍決心對883.7高地進行一次攻堅戰。
  • 志願軍步兵有多牛?三三式戰術伏擊,3個戰鬥小組打垮美軍2個排
    在敵人以2個排的兵力發起第4次攻擊時,張勝坤巧妙的迂迴到敵軍側翼,配合另兩個戰鬥小組以伏擊戰術殺傷敵軍30多人。在另一陣地上的一個班炸毀了敵坦克2輛,並殺傷了30多個敵人。這一天敵人的炮火雖然空前猛烈,但是敵步兵沒有一個能夠爬上山。經過了10天的激戰,我軍大量地殺傷了敵人,僅美軍遺棄在我陣地前無法拖走的屍體就多達102具之多。
  • 志願軍戰鬥英雄手榴彈快過機槍,2個連沒拿下的陣地,1個排攻下
    由於在第一階段未能大量殲滅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有生力量,志願軍在第二階段將主要打擊對象對準了南朝鮮部隊。我12軍35師103團在第二階段的任務就是突擊南朝鮮軍的堅固防守據點加裡山。加裡山山腳下的洪揚公路,是一條橫穿朝鮮半島的主要交通線,敵軍在加裡山不但有重兵把守,而且還構築了堅固的工事,並且得到後方炮兵、裝甲兵的支援,整個防禦體系堪稱堅不可摧。
  • 15軍1個連頂住3個南朝鮮營猛攻,2人奪回前沿陣地,咋做到的?
    在敵人的猛攻下,我軍阻擊部隊承受了極大的壓力。5月31日,134團的阻擊戰才剛剛打了2天,在樸達峰地區防禦的1營1、3連就因為傷亡太大,無力繼續戰鬥,被迫由3營7、9連接替繼續防禦。接防部隊在抵達防禦陣地後,發現敵軍以南朝鮮軍為矛頭,企圖從樸達峰西北的一處無名高地繞過我軍阻擊陣地,對我阻擊部隊側後進行迂迴,以達到迫使我軍放棄陣地的目的。
  • 志願軍38軍血戰白馬山,卻因一叛徒功虧一簣,無奈吞下一場敗仗
    ,當突擊連戰士衝過敵人炮火封鎖區後全連戰士僅剩十餘人了,連長也身負重傷,但是志願軍戰士在指導員高潤田帶領下繼續向敵人主峰突擊,然而卻遭到了南朝鮮軍八挺重機槍如狂風驟雨般地猛烈射擊,將高潤田等人死死壓制在主峰下面動彈不得。
  • 1個連抗擊2個南朝鮮聯隊,堅守陣地五天四夜,只剩5人斃傷1800
    ▲志願軍戰士合影在朝鮮中部戰線,志願軍68軍204師替下了朝鮮人民軍5軍團,在魚隱山一線陣地展開,其中612團負責204師的右翼陣地,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知道我軍在魚隱山一線有堅固的防禦陣地1連沉著應戰,將敵軍放到近距離才猛烈開火射擊,打的敵人丟下無數屍體和傷員,一次次地將敵人的攻擊擊退。
  • 韓戰志願軍打的如此艱苦,朝鮮軍隊哪裡去了?戰鬥力如何?
    關於韓戰,我們的關注點絕大部分都是中國志願軍身上,那麼朝鮮人民軍在那3年裡幹嗎了呢?戰鬥力又是怎樣呢,今天就來聊一聊朝鮮人民軍的事。 首先要知道,發起朝鮮半島戰爭的是北朝鮮,金日成想要統一朝鮮半島,1950年初就來曾到北京和毛主席商討統一朝鮮半島的事。
  • 美軍回憶韓戰:志願軍的屍體漫山遍野,每走一步都要踩到屍體
    11月27日晚上,正當美步兵第7師和美陸戰第1師在山間行走,突然間聽到了吶喊聲和軍號聲。原來是宋時輪和陶勇指揮20軍和27軍向自己發起了進攻。就這樣,美軍還沒來得及準備,就突然遭到了襲擊。分割包圍的計劃很成功,到了11月28日,9兵團將美步兵第7師和美陸戰第1師分成了五部分。這麼順利的原因,主要是美國軍隊中出現了兩個軟弱的軍官。
  • 被譽為萬歲軍的志願軍38軍,初入朝鮮卻接連失利,被彭老總痛罵
    1950年10月27日,志願軍入朝首戰已經打響了兩天,出人意料的是敵人仍然沒有意識到中國已經出兵,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仍然在分兵冒進,南朝鮮第六師主力已到達熙川,第一師還在攻擊雲山以北的志願軍阻擊陣地。美24師、英27旅則分別竄到了泰川、定州。
  • 二十軍在朝鮮(中)
    美第二十四師沿機山裡、西坡公路退卻,敵坦克、汽車搭載大量步兵南竄,並以其後衛部隊一個營作掩護。由於兵力不足,六十師採取「放頭掐尾」的戰術,集中攻擊敵人後尾部隊。一七八團火箭筒連是二次戰役後專門成立的反坦克連,一舉擊毀敵坦克、裝甲車20餘輛,重創了美軍。副班長潘澤明率領的反坦克小組,用火箭筒和反坦克手雷連續擊毀敵坦克五輛。戰後,潘澤明被志願軍總部授予「反戰車英雄」榮譽稱號,該小組也榮獲集體一等功。
  • 韓戰,到底是誰在使用「人海戰術」?兼論志願軍的「六個最」
    烈士們的屍體保留著各種各樣的姿勢,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頭的,有掐住敵人脖子把敵人摁倒在地上的,還有和敵人燒在一起的。有位戰士手中緊握手榴彈,彈體上沾滿腦漿,和他死在一起的美軍士兵,腦漿迸裂,塗了一地。另有一位戰士,嘴裡銜著敵人的半塊耳朵。
  • 38軍傳奇英雄:帶戰鬥小組出擊,成功奪回我軍新式火箭炮
    38軍的火箭炮部隊則是在第三次戰役結束後的漢江防禦戰才開始大顯神威的。1951年1月25日開始,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為了奪回漢城,挽回面子,先後集中了美軍5個師、英軍1個旅和南朝鮮軍2個師團的兵力,在飛機、坦克和大炮的不間斷火力支援下,從西起水原東至原州一線,組成多個突擊群,向堅守在漢江沿線的我50軍、38軍112師、42軍125師和朝鮮人民軍第5軍團發起了空前猛烈的攻擊,攻擊矛頭直指漢城。
  • 入朝突遇南朝鮮襲擊,志願軍臨陣不亂,首戰便告捷
    ,北朝鮮依靠自身優勢成功把南朝鮮打得節節敗退,當時我國領導人分析當時局勢曾多次告誡北朝鮮領導人注意美國等外部勢力介入,小心要地如仁川等可能美軍登陸地,但是北朝鮮被快速獲得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沒有將這些建議放在心上。
  • 韓戰:土耳其軍「王牌旅」兵敗如山倒
    團長孫洪道把我們全團的營長、教導員都叫到3營,做了戰鬥部署:以7連從正面進攻;8連往側後迂迴,形成夾擊,壓下埡口;9連、機槍連為預備隊,伺機加入戰鬥,發展戰果。我們2營作為團的預備隊。戰鬥部署確定後,8連開始迂迴,隱蔽接敵。7連1排悄悄接敵至20米,1班突然用手榴彈投進烤火敵群,2、3班乘機發起衝鋒,向工事內的敵人猛烈射擊。
  • 攻下漢城後彭總下令休整,金日成不滿,毛澤東:朝鮮軍可自行追擊
    仁川登陸戰結束後,美國陸戰第1師、第3步兵師、第7步兵師,以及當地的韓國第1軍團組成聯合國軍,開始對北朝鮮人民軍進行戰略反攻。此時的朝鮮戰場再次出現一邊倒的態勢,只不過這次恰好與上次相反,戰場的天平偏向於韓國。聯合國軍一路勢如破竹,迅速向北推進,很快便推進至中朝邊境的鴨綠江。
  • 志願軍27軍:美軍王牌的剋星
    志願軍在新興裡夜戰李昌言感到不能與「北極熊團」硬拼,必須講究戰術。於是,他在正面留少數戰士牽制敵人,主力從兩側包抄過去。夜幕下,各戰鬥小組利用地形地物接近敵人的屋子,將一顆顆手榴彈從窗戶投進室內,用機槍向屋內猛掃,美軍被這種貼身戰術打蒙了,有的舉手投降,有的抱頭鼠竄,有的躺在地上裝死,負隅頑抗的統統被擊斃。
  • 南朝鮮為何沒參加《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
    美軍4個師、韓國7個師的兵力主動收縮到洛東江以東的大丘、釜山地區依託有利地形建立起環形防禦。此時朝鮮人民軍已佔領朝鮮半島90%的土地、92%的人口,但在經過和強敵連續長達2個月的作戰後也付出了近50%左右的傷亡。朝鮮人民軍從後方緊急補充了大量新兵,但這些新兵的戰鬥技巧和經驗是無法同參加過抗日戰爭的朝鮮族老兵相比的。
  • 抗美援朝戰場上,他們用"鐵腳板"跑過了敵人的車輪子
    「到達朝鮮之後,我們看到村裡的房屋都被炸塌了,百姓死傷慘重,因此就地開展動員教育,堅定大家為朝鮮人民報仇、保衛祖國的決心。」1950年10月,19歲的陳生秀作為志願軍第38軍113師338團3營機槍連指導員,隨部隊入朝。「吃了敗仗,受了批評,我們當時都憋著一口氣,發誓要打漂亮仗,打翻身仗。」
  • 詹大南要來個甕中捉鱉,於是北極熊團團長被擊斃,團旗被繳,為何
    韓戰第二次戰役,東線戰場,第9兵團於1950年11月27日,全線反擊,一夜之間,美陸戰1師被切成5段。第27軍的任務是同時向被包圍的敵人發起攻擊,副軍長詹大南負責指揮第80師(加上242團),圍殲新興裡的美軍。
  • 朝鮮戰場上的「常勝將軍」 被「聯合國軍」總司令稱「可怕的人」
    發起總攻前4小時,前沿偵察員突然發現,雲山街附近敵人運動頻繁,雲山外圍敵坦克、汽車、步兵開始向後移動。吳信泉接到此敵情後,從凳子上一躍而起,走到作戰地圖前,用手往雲山的位置一指:「想跑?沒那麼容易!」戰至黃昏,配屬三十九軍的炮一師二十六團及軍屬火箭炮營進入陣地。在隆隆的炮聲中,戰士們越過山溝、塹壕,冒著密集的炮火前進,直插雲山街內。戰鬥進入短兵相接的巷戰階段,後續部隊衝入街內,用爆破筒炸毀敵人當作堡壘的重型坦克,用刺刀、手榴彈消滅拿著卡賓槍依託房屋進行頑抗的敵人。美軍從未遇到過如此神速的猛撲,爭先恐後地沿著公路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