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戰鬥英雄手榴彈快過機槍,2個連沒拿下的陣地,1個排攻下

2020-12-18 看北朝

1951年5月初,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進入到第二階段。由於在第一階段未能大量殲滅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有生力量,志願軍在第二階段將主要打擊對象對準了南朝鮮部隊。我12軍35師103團在第二階段的任務就是突擊南朝鮮軍的堅固防守據點加裡山。加裡山山腳下的洪揚公路,是一條橫穿朝鮮半島的主要交通線,敵軍在加裡山不但有重兵把守,而且還構築了堅固的工事,並且得到後方炮兵、裝甲兵的支援,整個防禦體系堪稱堅不可摧。在103團2營6連投入戰鬥之前,已經有2個連先後對其展開攻擊,但都失利了。

▲五次戰役期間向前線集結的志願軍部隊

面對這個難啃的硬骨頭,6連1排主動向上級要求擔任突擊排,再次突擊加裡山。副排長劉鳳勇親自帶領尖刀班走在最前面,當天晚上月朗星稀,能見度很高。在經過急行軍後,1排接近了敵人的前沿陣地。借著微弱的星光,劉鳳勇發現一道鐵絲網橫亙在尖刀班的前面,他立即命令部隊隱蔽,然後開始仔細觀察四周的敵情。

▲志願軍迫擊炮掩護步兵攻擊

此時正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他隱隱約約地聽見在夜暗中有人在低聲地對話,他判斷這是敵人的哨兵,於是他命令3班長帶著3名戰士沿著鐵絲網向前摸去,自己則帶著其他人埋伏在草叢中,等待時機。

▲五次戰役期間志願軍穿插敵後

當敵人的哨兵毫無警覺地走到3班長他們附近時,3班長舉起衝鋒鎗,一個準確地短點射打的這個哨兵一頭栽倒在地,當場斃命。聽到了槍聲的敵人立即驚惶失措地使用各種輕重武器向前沿陣地猛烈射擊,其中主要攻擊目標就是槍聲傳來的地方。

▲志願軍重機槍陣地

劉鳳勇利用敵人被吸引過去的那個短促的機會,迅速把自己的軍大衣脫下來鋪在帶刺的鐵絲網上,然後帶頭跳過鐵絲網,滲透進了敵人的防線,其他戰士也紛紛效法,越過了鐵絲網。

但就在他們向敵人防禦縱深穿插時,被敵人發現了。

清醒過來的敵人立即調轉槍口,準備向他們開火,但劉鳳勇的動作比敵人的機槍射手更快,在敵人來得及瞄準我軍之前,劉鳳勇手裡的手榴彈已經出手了,手榴彈準確地落入了敵軍的機槍掩體,當場將機槍和射手崩上了天。

▲志願軍機槍手在戰鬥

趁著敵人火力中斷之際,1排迅猛攻擊,一路橫掃敵人的掩體和工事,打得南朝鮮軍抱頭鼠竄,丟下武器和工事,頭也不回地向夜暗中逃竄。但就在1排接近加裡山主峰的制高點時,一個敵人的主地堡開火了,這個地堡的火力特別強,敵人像不要錢一樣地向夜暗中潑灑著子彈,壓得1排無法前進。

2名戰士企圖上前將其炸毀,但敵人的火力太猛,他們先後倒下了,劉鳳勇和其他戰士不得不退到一塊大巖石後面重新組織攻擊。他藉助照明彈的光線,看清了一條可以通往敵人主地堡的迂迴路線。於是他告訴爆破組,跟隨自己前進。

▲志願軍在後送傷員

他趁著敵人的機槍手在更換子彈的那一剎那,率先躍出巖石,爆破組的其他人也緊隨他衝了出去,在敵人的機槍重新開火之前,他們已經消失在夜暗之中,劉鳳勇帶著爆破組很快迂迴在主地堡的側翼,將炸藥包安置在地堡邊上。隨著一聲巨響,敵人的地堡被徹底摧毀,1排衝上主峰,控制了制高點,保障了團主力迅速突破加裡山,切斷了山下的公路,順利地完成了上級交待的任務。

編輯/周洪新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看北朝,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

相關焦點

  • 他是志願軍英雄排長,連續拿下三個陣地,最後全排全軍覆沒
    歷史客棧這幾天介紹了很多志願軍戰鬥英雄,大多數是普通戰士,或是班長,今天介紹的這位戰鬥英雄,級別高一些,是一位排長,在上甘嶺戰役中與美軍同歸於盡。這位排長,名叫粟振林,是河南安陽林州市人。1951年,粟振林隨部隊入朝作戰,時任志願軍第15軍135團1營3連1排排長。1952年10月,著名的上甘嶺戰役打響了,粟振林隨全連攻擊五聖山537.7高地北山陣地,他的排被賦予了前哨攻擊的任務。戰前,連隊得到情報,敵人8號陣地防守薄弱,應作為率先攻擊的陣地,可當粟振林帶領大家攻上陣地時才發現,要想攻下8號陣地,必須先拿下7號陣地。
  • 15軍1個連頂住3個南朝鮮營猛攻,2人奪回前沿陣地,咋做到的?
    5月31日,134團的阻擊戰才剛剛打了2天,在樸達峰地區防禦的1營1、3連就因為傷亡太大,無力繼續戰鬥,被迫由3營7、9連接替繼續防禦。接防部隊在抵達防禦陣地後,發現敵軍以南朝鮮軍為矛頭,企圖從樸達峰西北的一處無名高地繞過我軍阻擊陣地,對我阻擊部隊側後進行迂迴,以達到迫使我軍放棄陣地的目的。7連主動將自己的防線延伸了500米,堵死了敵人迂迴我軍的路線。
  • 志願軍連長:2排來了嗎?倖存戰士:我有4顆手榴彈,我代表2排
    遼寧籍烈士超1.3萬人,著名戰鬥英雄很多,有第一個擊毀美軍坦克的秦永發,第一個用步槍擊打下轟炸機的趙寶印,擊落7架擊傷2架美機的「空戰之王」趙寶桐,16歲就奔赴戰場的女護士朱勇。還有漢江防禦戰的英雄連長,趙連山。
  • 志願軍有哪些以英雄命名的連、排、班?
    1950年11月29日晚,在第二次戰役下碣隅裡戰鬥中,他奉命率該連3排堅守小高嶺陣地,在激戰中,他率全排連續打退美軍的8次集團進攻。當美軍發起第9次進攻時,陣地上僅剩下他1人,在敵軍蜂擁而上的情況下,他毅然抱起炸藥包衝入敵群,與40多個敵人同歸於盡,用鮮血和生命踐行了「人在陣地在」的誓言!
  • 志願軍半個連阻擊美軍加強團6晝夜,打出16:800傷亡比
    戰鬥經驗豐富的郭恩志逐一檢查每位戰士的土工作業成績,只要他覺得不合適的,便讓立即返工,一直要做到讓他滿意為止。 6月4日夜,187師奉軍部命令撤出一線。第二天一早,蓄勢已久的188師開始迎接戰鬥的洗禮。位於高臺山最前沿的563團3營8連首當其衝。美軍騎兵第1師出動2個連兵力在空地火力掩護下,向位於山梁腿部的8連2排發起了猛攻。
  • 全國54名志願軍「一級英雄」「一級模範」山東籍就有14人,一文了解...
    抗美援朝開始後,卜廣德擔任志願軍第20軍某團排長,先後榮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1951年4月,卜廣德所在的連隊奉命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他負責帶領全排擔任尖刀排,攻下503高地的5個山頭。這個任務非常重要,能不能完成決定著後續部隊能否順利通過,準時進入陣地。
  • 用敵人屍體築工事,志願軍1個戰鬥小組,南朝鮮軍死傷246沒攻下
    1952年10月14日,在經過長期的周密準備之後,美軍向朝鮮中部的上甘嶺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攻勢,敵人以猛烈的航空兵和炮兵火力對上甘嶺2個山頭陣地實施了密集的火力準備,將山頭削低了好幾米,隨後敵人以大兵力連續向我軍的連級部隊發起猛攻,企圖奪取這2個五聖山的門戶陣地。
  • 志願軍步兵有多牛?三三式戰術伏擊,3個戰鬥小組打垮美軍2個排
    在敵人以2個排的兵力發起第4次攻擊時,張勝坤巧妙的迂迴到敵軍側翼,配合另兩個戰鬥小組以伏擊戰術殺傷敵軍30多人。在另一陣地上的一個班炸毀了敵坦克2輛,並殺傷了30多個敵人。這一天敵人的炮火雖然空前猛烈,但是敵步兵沒有一個能夠爬上山。經過了10天的激戰,我軍大量地殺傷了敵人,僅美軍遺棄在我陣地前無法拖走的屍體就多達102具之多。
  • 「特級戰鬥英雄」呂學敏:上甘嶺打退敵人13次反撲,殲敵100餘名
    呂學敏,四川中江人,1933年4月出生,和另一位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是同村人;1951年志願軍在中江縣徵兵的時候,他和黃繼光一起報名參加,進入部隊後,黃繼光被分配到15軍45師135團2營6連當通訊員,而呂學敏被分配到45師134團2營第5連當機槍手。
  • 志願軍排長孫佔元:上甘嶺戰役視死如歸的戰鬥英雄
    在抗美援朝著名的戰役——上甘嶺戰役中,湧現出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其中有一位志願軍排長孫佔元,雙腿被打斷仍堅持指揮戰鬥,最終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孫佔元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鬥中屢立戰功。
  • 少年壯志不言愁——記志願軍「青年英雄」潘天炎
    畫面中,一位年輕的志願軍戰士面前的戰壕上擺滿了手榴彈,稚嫩臉上露著掘強和殺氣,正準備投擲手榴彈。他就是被志願軍總部授予"青年英雄"榮譽稱號(注)的志願軍第38軍112師334團6連一位剛滿17歲的小戰士一一潘天炎。筆者沒有查到所有獲得志願軍總部授予榮譽稱號人的年齡,但可以肯定的說:潘天炎是年齡最小的之一。
  • ...之路——追憶特級戰鬥英雄、志願軍第20軍58師172團3連連長楊根思
    1950年11月7日,楊根思帶領全連169人跨過鴨綠江。由於遭受敵機轟炸,志願軍口糧不能及時供應,3連戰士每人一天就靠幾個凍得硬邦邦的土豆充飢。最困難的時候,大家餓了就吃樹皮,從被炸彈炸開的凍土裡找草根吃。小高嶺戰鬥前,營部獎給3連一筐土豆,楊根思全部分給戰士,而他自己沒留一個土豆。
  • 燃燒瓶幹掉直升機,戰鬥英雄2人擊退1個排,把美軍堵在山洞全殲
    358團分到的燃燒瓶已經不多了,其中絕大部分又給了全團的攻擊矛頭1營1連,以加強該連的反坦克能力。 1連的1個戰鬥小組在組長韓勤忠的率領下,正風風火火地趕路,這時組長韓勤忠突然注意到,在我軍穿插道路左邊的一個山坡下,突然有1架美軍的直升機降落到平地上。雖然1連此時正在穿插,按照上級的命令是不得隨意攻擊敵人,但韓勤忠考慮到敵人的直升機距離我穿插部隊很近,如果不將其打掉,一旦起飛隨時可能會發現我軍,妨礙整個穿插的進行。
  • 堅守七個晝夜,未曾後退半步——專訪原志願軍65軍195師583團團長...
    齊金炳首次負傷是在1941年初,他帶主攻排攻打日軍據點時,被手榴彈炸得渾身流血,好在冬天穿著棉衣,樣子怕人但傷得不重。輕傷不下火線,他的精神鼓舞戰士們拿下了據點。第二次負傷也在抗戰時期,第三次負傷就是抗美援朝時了。1951年11月,志願軍65軍發動保衛開城的掃蕩作戰。
  • 《英雄兒女》背後的英雄故事:志願軍兩個連,被韓軍當成幾千人
    從10月3日凌晨4時30分至中午12時30分,韓軍陸戰隊以2個排到4個排的兵力,在美軍飛機、坦克和榴彈炮的掩護下連續向67高地發動了3次反撲。戰鬥異常殘酷激烈。樸天雷中尉指揮的第2中隊在5連面前被打的一敗塗地,他自己也身受重傷,全中隊可戰之兵只剩下20人。韓軍第1大隊被迫準備換上了高文甲中尉指揮的第3中隊繼續反撲。
  • 他犯紀律用輕機槍打下敵機,一個人堅守陣地兩天三夜,被連升三級
    引言抗美援朝時期,我們的英雄。因為有這些前輩,才有今天幸福生活。1951年的韓戰令人記憶深刻,在1951年的2月,我們的志願軍處於參戰後最艱難的時候,前方戰事吃緊,後方物資跟不上,缺少糧食、彈藥等等。不知大家是否聽過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 兼論志願軍的「六個最」
    此時,美2師大部隊正準備通過松骨峰下的公路向南逃竄,但領頭的汽車、坦克卻被3連派出的戰鬥組打癱在公路上,堵塞了道路。急於逃命的美2師在炮火掩護下,向松骨峰發起了集團衝鋒。前三輪攻勢均被挫敗後,美2師用凝固汽油彈將松骨峰炸成了一片火海,隨後趁著倖存的志願軍指戰員忙著撲滅棉衣上燃起的火苗之時,衝上了3連2排4班的陣地。
  • [獻禮九十]解放軍十大戰鬥英雄
    就在敵人衝上山頂的危急關頭,楊根思毅然抱起最後的1個炸藥包,拉燃導火索,衝向密集的敵群……  楊根思(1922年11月6日~1950年11月29日)原名羊庚璽,江蘇省泰興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鬥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戰鬥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 志願軍一級英雄,復員甘於平凡,因救人而殉職,年僅56歲
    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餘新發 在餘新發的槍口下,美軍兩個排30多名敵人,沒有一個活著回去! 在艱苦惡劣的戰場環境中,餘新發患了痢疾,陣地上又沒有藥可用,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一天要拉十幾次,人都幾乎要虛脫了。為了不影響戰鬥,他索性拉在工事裡,甚至還拉在褲子裡,一刻也沒離開戰位。
  • 1個連抗擊2個南朝鮮聯隊,堅守陣地五天四夜,只剩5人斃傷1800
    ▲志願軍在進行陣地戰938.2高地在204師612團的防線是處於中心位置,當時1營1連堅守這座高地。1連進入陣地後,立即在連長高成山的指揮下搶修工事,配置火力,進行戰前準備工作。戰鬥越來越激烈,陣地上的戰士不斷傷亡,而補充卻很少,因此高成山也非常注意節省兵力,他故意將一段陣地的戰士撤出,埋伏的陣地的兩側,但敵人的試探性攻擊發現這裡防備「薄弱」時,立即欣喜若狂地發射信號彈,隨後1個排的敵軍喊著罵著衝了過來,當敵人接近陣地前沿時,隨著高成山一聲令下,幾十枚手榴彈隨後在敵人人堆裡紛紛爆炸,南朝鮮軍1個排除7人僥倖逃脫外,全部倒在山坡上,後面的敵人見狀完全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