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戰鬥英雄」呂學敏:上甘嶺打退敵人13次反撲,殲敵100餘名

2021-01-11 佛系說史

1952年10月14日凌晨4時,一場由「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批准,駐韓「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司令範佛裡特負責實施的「攤牌行動」在朝鮮戰場的上甘嶺地區展開,他們最初的目的只是想派出美第7師和韓第2師的2個營,突襲搶佔上甘嶺的主峰五聖山前沿的597.9和537.7高地沒想到卻引發了一場震驚中外、被載入世界戰爭史冊的戰役——上甘嶺戰役。

這場為期43天的高地爭奪戰中,志願軍15軍的戰士們浴血奮戰、前赴後繼,擊退了「聯合國軍」4萬多人的900多次衝鋒。成功的扭轉了白馬山之戰的敗局,並且迫使「聯合國軍」了停止進攻;

戰役中,湧現出了孫佔元、胡修道、黃繼光等各級戰鬥英雄12347人,他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與聯合國軍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使得上甘嶺成為英勇頑強的代名詞,上甘嶺的精神成為一代又一代國人學習的榜樣;「特級戰鬥英雄」呂學敏就是他們其中之一。

呂學敏,四川中江人,1933年4月出生,和另一位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是同村人;1951年志願軍在中江縣徵兵的時候,他和黃繼光一起報名參加,進入部隊後,黃繼光被分配到15軍45師135團2營6連當通訊員,而呂學敏被分配到45師134團2營第5連當機槍手。

1952年10月14日凌晨4時,慘烈無比的上甘嶺戰役開始了,美軍320門大口徑火炮、47輛坦克、50餘架飛機對只有志願軍15軍135團2個連防守的五聖山597.9和537.7高地展開了猛烈的轟擊,接著美軍第7師的衝鋒。志願軍135團的戰士們拼死防守,白天丟掉的陣地,晚上再組織兵力奪回,就這樣反覆爭奪,付出了極其慘烈的代價,但最終美軍第7師還是攻佔了597.9和537.7高地。志願軍戰士被迫進入坑道作戰。隨後15軍45師師長崔建功又命令134團團長劉佔華率部增援135團重新奪回兩座高地。

10月19日夜,志願軍派出3個連的兵力在44門重炮和1個喀秋莎火箭炮團的強烈炮火支援下,展開了反擊,重新奪回了陣地,隨後轉入了更為艱難的防禦作戰。

呂學敏所在的133團是10月29日15軍再次發動大規模反擊的時候參戰的,當時他們排的戰鬥任務是拿下537.7高地的7號和8號陣地;呂學敏帶領兩個新戰士和1挺機槍,最先衝上了8號陣地,消滅防守此地的韓軍(此時美第7師傷亡慘重,範佛裡特已經將進攻部隊換成了韓第2師),隨後轉入了防禦作戰。只有呂學敏和他的21名戰友防守的8號陣地卻迎來了韓軍從早到晚,從排到營的多次反撲,雖然呂學敏他們成功的守住了陣地,但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全排40多人僅剩下了包括呂學敏在內的3人。

趁著敵人再次組織反擊的間歇,身為副班長的呂學敏和他的2名戰友周如炎和毛傳起一起將8號陣地上的機槍、手榴彈全都搬到了7號陣地上,隨時準備迎接敵人的再次反撲。

當敵人再次反撲的時候,毛傳起也身受重傷,被周如炎(輕傷)背回了坑道。陣地上只剩下呂學敏一個人了,但他也身負重傷,左眼被彈片擊中,眼球都翻出來了,簡單包紮後,忍著劇痛的他再次投入了戰鬥,機槍、手榴彈輪換著招呼敵人,韓軍整整13次的反撲都被呂學敏一人打退了,山下100多具血肉模糊的韓軍屍體,顯示著剛才戰鬥的殘酷、激烈,直到晚上8點多,援軍趕來,才將再次負傷(右小腿被打穿)的呂學敏替換下來。

為表彰呂學敏在上甘嶺戰役中的功績,戰後,志願軍領導機關給他記特等功一次,成為上甘嶺戰役中26名特等功獲得者之一,朝鮮政府授予了他二級國際勳章。

1957年冬,呂學敏從部隊轉業,被分配到了湖北革命老區來鳳縣,在當地鄉糧管所工作;從此呂學敏便脫下軍裝,隱藏功名,開始默默無聞的為人民服務,幾十年如一日,從不曾談起自己的戰鬥功績。

直到2002年檔案局在整理資料時才發現了這位隱居了近50年的上甘嶺特等功臣,至此呂學敏老英雄的戰鬥事跡才逐漸被人熟知。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浴血鏖戰上甘嶺:他一天內打退敵41次衝鋒,還殲敵280餘人
    他是著名作者楊朔在他的名篇《金星英雄》的主人公,文中寫道在上甘嶺戰役中「胡修道」創造了一個人一天之內擊退敵人41次進攻,殲敵280餘人的奇蹟。如果「胡修道」活著,看了戰狼2可以笑著說,這算什麼,我年輕時候比他牛逼多了。
  • 中國「兵王」一戰封神,上甘嶺獨守兩陣地殲敵280人
    在43天的血戰中,湧現出了許多英雄人物,用身體堵塞敵人機槍眼的黃繼光,雙腿被打斷仍堅持指揮戰鬥的孫佔元,用身體連接被打斷的通信線路的牛寶才,還有一位創造了戰爭史奇蹟的胡修道,他一人殲敵280餘人,最後全身而退,其單兵作戰能力堪稱志願軍第一,是真正的「兵王」。胡修道1931年生於四川金堂縣, 1950年10月,19歲的胡修道報名參軍,成為志願軍第12軍的一名戰士。
  • 這才是真戰神,單兵戰鬥力最強:1人打退敵人41次衝鋒,殲敵280人
    胡修道是一位真正的戰神,他是第12軍第31師第95團第5連戰士,參與了抗美援朝戰爭,胡修道可以說他單兵的戰鬥力是志願軍中最強的,曾經一人打退敵人的41次的衝鋒,還殲滅了敵人280
  • 上甘嶺戰役:志願軍新兵一戰封神,一天內退敵41次,殲敵280人
    在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的韓戰上甘嶺戰役中,我國湧現出了許許多多戰鬥英雄,他們頑強作戰、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永遠銘記。而今天我們也要給大家再介紹一位上崗嶺戰役中的一級戰鬥英雄,他以一個新兵的身份一戰封神,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
  • 1人消滅280餘名美軍,中國單兵之王獨守陣地,打退40餘次進攻
    他是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單兵作戰之王,在上甘嶺戰役最猛烈的進攻中,創造了一人一天擊退敵人41次進攻,殲敵280餘人的記錄,本期為大家帶來一級戰鬥英雄胡修道的故事。1951年1月5日是美國總統大選的日子。戰場上安靜了片刻,南朝鮮軍很快發動了第二次進攻,這次他們出動了兩個排,胡修道、班長李峰和新戰士藤士生三人商量了一下分工,決定由藤士生供應彈藥,班長李峰打頭,胡修道打尾,三人一起配合著把彈藥扔向敵群,只打得敵軍抱頭亂竄,三人越戰越勇,連續作戰三小時,打退了敵人10餘次進攻。
  • 英雄的他單兵作戰能力有多強?一天擊退敵人41次進攻,斃敵280人
    提到單兵作戰能力非常強的人,大家心裡可能會想到:邱少雲、黃繼光、伍先華、楊根思等戰鬥英雄,無疑,他們的確作戰勇敢,萬裡挑一,是一等一的英雄。但今天要講的這位英雄更引人注意,他曾在上甘嶺戰役中,牢牢地守住了我方陣地,經過一天激戰,他共擊退敵軍40餘次進攻,殲敵280餘人,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他的名字就是胡修道。
  • 哪位志願軍戰士朝戰創造殲敵280餘人紀錄
    核心提示:在上甘嶺戰役中,第三十一師是主力盾牌之一,第九十一團五連戰士胡修道在堅守上甘嶺597.9高地3號陣地時,打退敵人十餘次衝擊,創造了志願軍戰士一人一天殲敵280餘人的紀錄,守住了陣地。羊山集戰鬥,趙蘭田爭得主攻任務。他超前指揮,解決了主攻部隊間的協同問題,攻佔了羊山主陣地。  1951年,趙蘭田率第三十一師隸屬志願軍第十二軍戰鬥序列。在5月進行的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作戰中,趙蘭田帶兩個團突破當面敵人陣地後,向縱深穿插發展,在三巨裡地區受到美軍坦克集群的阻擊。趙蘭田當機立斷,繞過美軍,天亮前插到楊洪公路。
  • 上甘嶺「尖刀連」 用生命築起鋼鐵防線|烈火戰歌唱英雄
    這其中,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戰鬥英雄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烽煙散盡,英雄永存,志願軍戰士的赤膽忠心,永遠值得中華兒女銘記和懷念。   《烈火戰歌唱英雄》系列報導的老兵,是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2軍34師106團3營8連指導員米玉崗,在上甘嶺戰役中,米老和戰友所在的「尖刀」連,死守陣地,連續擊退敵人從一個排到一個加強營的20餘次進攻,用生命築起鋼鐵防線。
  • 「喀秋莎」參戰居然是秘密,上甘嶺之戰,炮兵殲敵12800餘人
    在敵我都困難的時候,最後應該使用強些的力量將陣地全部奪取,爾後加重前沿的火器,決心打退敵人的反撲,爭取時間給予敵以更大的殺傷打擊,在陣地來說,應該把戰鬥的焦點往敵方推。這樣既可縮小戰鬥面積,又可積極爭取時間,鞏固主陣地加築工事,當然這樣打法,可能在開始幾天中代價會大些,但不經過決戰是不可能將敵人的進攻停止下來的。
  • 浴血鏖戰上甘嶺:他一天內打退敵41次衝鋒,殲敵280餘人
    他是著名作家楊朔以他的名篇《金星英雄》的主人公,在上甘嶺戰役中,《後都道》創造了一個人,每天擊敗敵人41次,殲滅280多名敵人的奇蹟。如果《後都道》還活著,看《戰狼2》就可以笑著說。這算什麼,我年輕的時候比他牛逼多了。
  • 楊姓四人獲得朝鮮「共和國英雄」稱號
    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30多萬英雄模範人物和功臣,集體立功單位(班至團)5953個,其中榮獲"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的志願軍將士12名,各級英雄模範419名(特級英雄2名,一級英雄51名,一級模範4名,二級英雄287名,二級模範75名),他們是祖國的英雄兒女,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
  • 上甘嶺戰役,他獨自一人擊退敵軍40多次進攻,殺敵多達280餘人
    上甘嶺戰役中,就有這樣一位英雄,獨自鎮守兩個陣地,擊退敵軍40多次進攻,殺敵多達280餘人,怎一個「牛」了得。 經過激烈的戰鬥,他們打退了敵軍十幾次的衝鋒。 這3名戰士分別是一位名叫李鋒的班長以及新兵胡修道、騰土生。
  • ...特等功臣和特級英雄哪個含金量高?在我們心裡都一樣,人人都是英雄
    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共有30萬名志願軍將士立功,但有兩個人格外突出,他們是楊根思和黃繼光。因為他們二人不僅是「特等功臣」,還是「特級英雄」,這樣的「雙特」人物,在志願軍中也僅有他們兩人。
  • 志願軍排長孫佔元:上甘嶺戰役視死如歸的戰鬥英雄
    在抗美援朝著名的戰役——上甘嶺戰役中,湧現出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其中有一位志願軍排長孫佔元,雙腿被打斷仍堅持指揮戰鬥,最終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孫佔元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鬥中屢立戰功。
  • 唱響英雄讚歌⑩|堅守上甘嶺,「我們加強班21名戰士,19名犧牲了」
    除了由五連、六連各一部分對敵方兩陣地同時發起攻擊外,五連還組織數十名戰士組成精幹小分隊,對597.9高地東北「馬鞍山」守敵發起進攻。戰鬥打響後僅數十分鐘,我軍就殲敵一個排,佔領了馬鞍山高地。當時韓戰停戰談判剛破裂不久,為了在談判桌上撈取資本,美軍悍然向我志願軍堅守的上甘嶺陣地,發動了異常猛烈的進攻。
  • 老兵回憶上甘嶺戰役:範弗裡特彈藥狂轟濫炸,志願軍拼死堅守陣地
    就連主陣地的山頭都被美軍的炮彈削平兩米,兩軍在 此陣地使用的炮彈,據統計達到230萬發,美軍為首的聯合軍投彈190萬枚,我軍投彈40餘萬枚,此次戰爭是史上空前絕後的消耗戰,下面我們來聽聽參加過此次戰役的英雄人物對上甘嶺的回憶。
  • 請回答1952: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為什麼是從上甘嶺開始?|百年百篇
    在激烈的戰鬥中,當天傍晚時分,志願軍以傷亡500餘人的代價,殲敵1900餘人,537.7高地北山、597.9高地再次被15軍奪回。秦基偉。但是這場戰鬥並沒有因此結束,連美軍也沒想到,這兩座連名字都沒有的高地,會被志願軍如此重視和堅守,快速取勝的計劃也因不斷拉長的作戰時間而化為泡影。
  • 特等功老兵唐章洪 靠著一門迫擊炮 殲敵420餘人
    特等功老兵唐章洪 靠著一門迫擊炮 殲敵420餘人   自1951年4月入朝作戰起,他先後參戰上百次,榮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兩次。特別是在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他靠著手中的一門82毫米迫擊炮殲敵420餘人,有效阻滯了敵人的進攻。  10月22日,成都天晴,草木扶疏的老小區內,唐章洪把獲得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舉到眼前,細細端詳。
  • 上甘嶺戰役|讓世界從新認識中國軍隊的「分水嶺」
    隨手抓一把沙土,就有一半是鐵屑、彈殼,為了與後方取得聯繫,報告陣地情況,135團一連13次試圖用步談機與營部取得聯繫,但是每當步談機天線伸出坑道,立刻就被橫飛的彈片打斷了。至10月20日,與經過7晝夜與聯合國軍拉鋸式的反覆爭奪,志願軍第45師傷亡3000多人,殲敵7000多人。
  • 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狙擊手用442發子彈,殲敵214名!
    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狙擊手用442發子彈,殲敵214名! 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狙擊手用442發子彈,殲敵21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