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70年前,志願軍戰士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用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打敗了以美軍為首的所謂的「聯合國軍」,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這其中,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戰鬥英雄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烽煙散盡,英雄永存,志願軍戰士的赤膽忠心,永遠值得中華兒女銘記和懷念。
《烈火戰歌唱英雄》系列報導的老兵,是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2軍34師106團3營8連指導員米玉崗,在上甘嶺戰役中,米老和戰友所在的「尖刀」連,死守陣地,連續擊退敵人從一個排到一個加強營的20餘次進攻,用生命築起鋼鐵防線。
1950年6月,朝鮮半島戰火突燃,10月,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1951年3月底,米玉崗所在部隊接到命令,入朝參戰。
抱愛國的信念,以必死的決心,米玉崗抵達朝鮮戰場,住的是草棚子,吃的是米糊糊。敵強我弱,作戰之艱難,超出想像。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打響,更嚴峻的考驗來臨……
1952年11月18日,米玉崗所在連隊,接到上甘嶺537.7高地北山 4、5、6號陣地防禦任務。
戰士們士氣高漲,迅速向北山陣地開進,利用敵炮封鎖間隙,躍進到4、5、6號陣地下,進入兩個半截坑道內。到了晚上,藉助敵人探照燈、照明彈的餘光,在沒有進行炮火準備的情況下,戰士們突然出現在4、5、6號表面陣地,打得敵人措手不及。
米老回憶,當時他帶領隊伍,作為第三批衝鋒,到達時,陣地已被我方拿下。「三連的戰士,兩個膀子都打沒有了。他說,『你們不要管我,去守住陣地是主要的』。還有七班的班長,兩條腿被打沒有了,他也說不要管我。現在回想起來,戰鬥關鍵還是人,人還是靠精神,不怕死,為了這個精神,才能勝利。」
我方佔領陣地後,敵人開始反撲,炮彈一批接一批襲來,彈片石塊橫飛,陣地如同白晝。
在一天激戰中,米玉崗所在連隊,打退了敵人20餘次的瘋狂進攻,殲敵400餘名,守住了陣地。
戰後,連隊被評為上甘嶺戰役集體二等功連。犧牲的戰士,以身報國、永刻長空。米老今年94歲了,經歷炮火淬鍊,如今夢回戰場,依舊信念堅定:「窮國打敗了富國,沒有韓戰,就不可能有後來幾十年的和平,我們要好好珍惜他們的犧牲,把自己活著的應盡的責任盡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每晚18:30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欄目。或者下載荔枝新聞、我蘇APP。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汪樂萍 編輯/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