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著名的戰役——上甘嶺戰役中,湧現出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其中有一位志願軍排長孫佔元,雙腿被打斷仍堅持指揮戰鬥,最終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孫佔元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鬥中屢立戰功。1951年,孫佔元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打響,敵人對上甘嶺發動大規模進攻。在上甘嶺戰役第一階段作戰中,作為排長的孫佔元帶領突擊排反擊597點9高地2號陣地。戰鬥異常慘烈,激戰中孫佔元的雙腿被美軍炸彈炸斷。當戰友要背他離開陣地時,他堅定地說:「我是排長,我不能離開崗位!」
孫佔元忍著傷痛,來回爬行指揮,掩護戰友炸毀了敵人3個火力點。突擊隊繼續向前,而敵人從陣地側後反撲過來,孫佔元用繳獲的兩挺機槍輪流射擊,一連打退敵人兩次衝擊,斃傷敵80多人。最後子彈打光,敵人湧上陣地,孫佔元拉響了最後一枚手榴彈,滾入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自己壯烈犧牲,年僅27歲。
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一級英雄」的光榮稱號,並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一級國旗勳章、金星獎章。
河南省林州市烈士陵園主任 魏曉峰:孫佔元短暫的一生都是在極其艱苦的戰鬥歲月中度過。無論是解放戰爭、還是抗美援朝戰爭,他始終表現出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黨忠誠,用生命和鮮血打出了軍威,譜寫了一曲永遠傳唱的英雄讚歌。
孫佔元侄子 孫廣英:不畏艱難、不怕犧牲,這種精神激勵了我們後代人一代一代這樣傳下來。受孫佔元英雄形象的影響,我們自己家從1965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七個人在外面參軍,現在還有三個在部隊服役。我們一定不能辜負他的期望,不管在哪個崗位上應該積極地做出自己應該做的貢獻。
為紀念這位英雄,孫佔元的家鄉河南省林州市臨淇鎮三弓水村於1953年改名為佔元村。地處太行山深處的佔元村交通不便,曾是省級貧困村。近年來,當地政府全力支持佔元村脫貧攻堅,修築公路、發展風力發電,並利用山水和人文資源發展鄉村旅遊。2017年,佔元村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在孫佔元烈士故居旁建成了「孫佔元故居紀念館」並修建了孫佔元烈士廣場。緬懷英烈、尊崇英雄,成為佔元村的村規家風。
佔元村原黨支部書記 孫軟鎖:我們在佔元村已經形成一個家風,每年的清明節、八一建軍節,我們村裡面男女老少來到他的這個紀念館廣場進行祭拜,全部都是自發的。發揚他的英雄主義氣概,不怕苦、不怕犧牲這種精神。在英雄精神激勵下,一步一個腳印,脫貧了繼續奔小康,在小康路上前進。
(編輯 吳夢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