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七個晝夜,未曾後退半步——專訪原志願軍65軍195師583團團長...

2020-12-11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轟炸投彈時我要不出去,現在咱們倆見不了面了。」97歲的志願軍老戰士齊金炳,回憶起朝鮮戰場上與死亡擦肩而過的一瞬間。這位百戰餘生的老八路,被認為是電影《英雄兒女》中志願軍團長的藝術原型之一。

百戰餘生,身先士卒三次負傷

齊老是河北高陽人。他14歲那年,日軍佔領高陽縣城,他瞞著家裡參加遊擊隊打日寇。因為上過六年小學,他先是到連裡當文書,16歲就當上連副指導員。「打仗多少次我不記得了,負傷一共三次。」齊金炳首次負傷是在1941年初,他帶主攻排攻打日軍據點時,被手榴彈炸得渾身流血,好在冬天穿著棉衣,樣子怕人但傷得不重。輕傷不下火線,他的精神鼓舞戰士們拿下了據點。

第二次負傷也在抗戰時期,第三次負傷就是抗美援朝時了。1951年11月,志願軍65軍發動保衛開城的掃蕩作戰。戰鬥打響前,志願軍65軍195師583團團長齊金炳,帶偵察排十多位戰士到前沿偵察美軍部署時被炮彈炸傷。「輕傷不下火線,我說不疼,也不能說一點不疼,但我那麼說,戰士就高興了。」齊老笑言,當時聽說團長帶隊,戰士們都高興得很,倒是回來後他因為冒險挨了批評。這次偵察後,志願軍兩個連順利攻克敵軍據點。

1953年的一天,團裡在前沿一處連指揮所召集作戰會議,齊金炳帶一名參謀、一名警衛員外出,離開不到十分鐘,指揮所就遭到美機投彈轟炸。「飛機炸了後,土都翻過來、工事都平了,我回去都找不到指揮所了。指揮所裡還有營長、參謀、股長等7人,全部犧牲。」齊老嘆了口氣,「我要不出去,現在咱們倆見不了面了。」

堅守七天不退,佛國山上大功連

「在朝鮮最厲害的就是敵人的炮火。」齊金炳舉例說,美軍一個炮兵連有7門炮,還有汽車拉炮,我方最多只有5門;最開始志願軍沒有飛機,對付飛機的只有少量高射炮,主要靠戰士架著機槍對空射擊。

對手不僅裝備強大,狡猾程度也是空前的。1951年第五次戰役時,「聯合國軍」摸到志願軍「禮拜攻勢」的規律,針對性策劃了陰謀。「志願軍那會兒打仗有個特點,背的糧食最多夠吃五六天,第七天可能就沒吃的了,後勤跟不上。美國抓住這個特點,我們也知道自己的弱點,不撤不行。」齊老回憶,部隊打到漢城時後勤達到極限,只能主動後撤。敵軍見志願軍停止攻勢,緊緊追擊,企圖不讓志願軍喘息,向後壓迫志願軍。

為掩護主力部隊整補再戰,583團承擔了防禦任務。「軍長師長命令,你們團守佛國山,5天不能撤。」齊金炳領受任務後,立即率部趕到佛國山。這裡有多條公路鐵路通過,位置緊要,志願軍只能依託臨時構築的野戰工事堅守。

1951年5月4日起,美騎1師一部在十多架飛機、數十輛坦克和火炮掩護下進攻佛國山,發動13次進攻均被擊退,七個晝夜毫無進展。齊老說,敵人有重炮,我軍最大的是八二迫擊炮,其他都是六零炮等小炮,卻讓敵人不能前進一步。特別是最後一天的13個小時內,敵方連續衝鋒7次,次次敗退。

1951年6月3日《人民日報》專文稱讚《佛國山上的英雄們》,其中這樣記述阻擊戰最艱難的時刻:「當戰鬥進行到最後時,九連的六零炮彈打光了,只剩下些手榴彈。勇士們就用手榴彈打垮了敵人兩個連的第七次衝鋒。第二班和一個機槍組據守在靠山角的工事中,敵人借著煙幕從三面衝到了工事前沿。這時連手榴彈也無法使用了,勇士們就跳出工事和敵人拼刺刀,把衝上來的敵人一個一個地挑死在陣地前沿。」

齊金炳說,他們最終以傷亡70多人的代價守住陣地,超額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9連因此被授予「佛國山上的大功連」榮譽稱號,指導員赫玉忠等4人榮記一等功。如今,「佛國山上的大功連」轉隸成為陸軍第81集團軍某旅爆破連,正向新質作戰力量轉型,「決死忠誠,拼命勝利」仍舊是這支部隊的口號。

前沿危險,艱苦也超乎想像

佛國山阻擊戰的故事,9連指戰員們曾向著名作家巴金講述過。1952年4月的一天,巴金來到9連陣地,與佛國山戰鬥立下一等功的機槍手範鼠兒交談時,攝影師李書良還拍下《巴金採訪戰鬥英雄範鼠兒》的生動照片。後來在掩體裡,巴金認真在筆記本上記下勇士們的故事。

對巴金選擇583團作為訪問部隊,齊金炳至今很自豪,認為這是對583團戰績的肯定。齊金炳帶著巴金實地查看交通戰壕、綁紮所、反坦克陷阱、避彈室,體驗指戰員的戰鬥生活。看到戰士們穿著溼透的鞋幾天幾夜守在潮溼冰冷的戰壕裡,巴金感動地說:「我想到了戰士很危險,沒想到這麼苦、這麼堅持,我待幾天就走了,戰士們要長期守在前線,太不容易了。」

巴金在583團採訪10天,4月29日晚還專門聽齊金炳談自己的經歷,隨後去了兄弟團582團。回國根據戰地採訪,巴金創作小說《團圓》,後被改編為家喻戶曉的電影《英雄兒女》。影片中志願軍團長張振華的原型之一,就是齊金炳。對此,齊老很謙虛:「電影有擴大、拔高,有五六分像就不錯了。」

1953年10月,齊金炳佩戴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勳章、三級自由獨立勳章,與部隊一同班師回國。 本報記者 陳月飛

通訊員 楊新東

攝影攝像 張 琦

相關焦點

  • 志願軍半個連阻擊美軍加強團6晝夜,打出16:800傷亡比
    不過,如果說半個連的志願軍能成功阻擊美軍1個加強團6晝夜,最終竟然還能全身而退,是不是聽起來像是神話?不過您還甭不信,這事還真在著名的鐵原阻擊戰中發生過。創造出這一令人不可思議奇蹟的,是志願軍第63軍188師563團3營8連。
  • 傅崇碧:志願軍63軍軍長,鐵原阻擊堅守12天打出國威軍威
    一時間,敵我全線相持不下,「聯合國軍」開始向西線漣川、鐵原方向增加反撲兵力,這一方向成為「聯合國軍」的主攻方向。5月28日,美第1軍、第9軍集中4個師的兵力,猛攻第65軍陣地,佔領了漣川以南金谷裡、永平、漢灘川一線,直逼漣川、鐵原。正如楊得志指出的,「漣川、鐵原一線是朝鮮西部地區的重要交通線,既有公路又有鐵路,而鐵原又是我屯積物資的主要供應站。
  • 志願軍抗美援朝打的第一個阻擊戰,一個團堅守陣地五晝夜!
    在志願軍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中,梁興初的38軍接連兩次沒有完成截斷聯合國軍南逃退路的任務,讓彭總大為惱火。不過,38軍在第一次戰役尾聲也有亮點,那就是113師335團進行的承上啟下的「飛虎山阻擊戰」。
  • 志願軍鋼鐵營營長曹玉海:敵人已包圍我營部,我跟你告別了團長
    志願軍在阻擊敵人 敵人也看到了志願軍38軍這枚釘在自己眼皮底下的釘子,在西線幾乎所有的敵軍都將攻擊的矛頭指向了38軍,美騎一師、24師、英國27旅、希臘營等,從四面八方氣勢洶洶的向
  • 韓戰:志願軍189師幾乎打光,2營在種子山陣地全軍覆沒!
    就是在這樣雙方懸殊兵力和裝備的對比下,志願軍566團2營4連的將士們依然在種子山堅守了整整三天的時間。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第五次戰役期間,志願軍戰士們最難熬的時段就是缺少吃的,而後勤部運送到作戰前線的一次炒麵,只能維持戰士們吃個三四天。等到種子山戰役打響的時候,炒麵早就已經吃完了,戰士們只能餓著肚子堅持戰鬥。
  • 志願軍27個軍,哪個被譽為常勝軍
    40軍以運動戰出名,一次戰役三個師一周殲滅韓軍六師團三個聯隊+八師團一個聯隊。二次戰役迂迴軍隅裡,突擊安州,痛打美第九軍。四次戰役以兩翼迂迴,正面強攻的戰法殲滅了韓軍第八師。陣地戰階段,40軍120師打了馬踏裡東山——梅峴裡西山攻堅戰,以傷亡三百人的代價殲滅美陸一師一千餘人。
  • 志願軍全殲北極熊團,27軍兩個主力師被打殘,上萬人傷亡
    面對戰局的變化,中國立刻調在山東整訓的三野九兵團入朝,以彌補入朝兵力不足的狀況,志願軍司令部準備以先期入朝的6個軍在西線對抗美軍第8集團軍,新銳的九兵團則在東線的長津湖地區迎擊美第10軍的進攻。志願軍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副司令陶勇,由20軍,26軍,27軍組成,在入朝之前,三個軍都做了調整,各個團,各個營都是四四制,甚至是五五制,九兵團入朝總兵力達到了15萬人。
  • 三十八軍在漢江南岸血戰十八晝夜,傷亡過半,無奈缺席第五次戰役
    蘇聯派駐北京的軍事顧問沙哈諾夫將軍曾和解放軍代總參謀長聶榮臻探討過,1月25日以來,聯合國軍在漢江南岸偵察進攻很頻繁,有趁機攻佔志願軍漢江南岸橋頭堡的跡象,而我中朝軍隊,主力過於靠北,只伸出志願軍五十軍和三十八軍一一二師及人民軍第一軍團等少量部隊在前,正面連不成防線,很容易被敵人擊破當面防守,而且還是背水而戰,局面堪憂。
  • 詹大南要來個甕中捉鱉,於是北極熊團團長被擊斃,團旗被繳,為何
    韓戰第二次戰役,東線戰場,第9兵團於1950年11月27日,全線反擊,一夜之間,美陸戰1師被切成5段。第27軍的任務是同時向被包圍的敵人發起攻擊,副軍長詹大南負責指揮第80師(加上242團),圍殲新興裡的美軍。
  • 27軍79師236團解放嘉興縣城
    解放嘉興這一戰是27軍79師236團打的,而解放嘉善是兄弟團237團。早在4月20日,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時,在浙江的國民黨軍隊曾準備死守浙江。4月27日,蔣介石將國民黨暫編第九師調到嘉興。29日,從長江防線上撤下來的第123軍等部也相繼退到嘉興一帶,準備保衛上海西南的安全。
  • 砥平裡之戰,6個血的教訓,師長不識團長,鄧華做檢討
    42軍等4個團參與外圍助攻。 2月14日,志願軍39軍115師兩個團加入攻堅,參戰部隊達到8個團。 砥平裡戰場 二、戰鬥力強大的美2師23團 志願軍40軍119師是原東野3縱9師,來自山東軍區獨立旅。
  • 【抗戰英雄】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6軍33師195團團長雍濟時
    後進入黃埔軍校第四期,1926年10月畢業後,在國民革命軍中,由排長逐步升遷,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已是33師195團上校團長。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抗日戰爭全面爆發。33師當時正在河南信陽整編,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爆發後,第33師奉命從河南信陽開赴淞滬戰場。9月23日,雍濟時率部進入滸浦陣地,隸屬第三戰區第十一軍團,擔任上海外圍防禦任務。
  • 志願軍27軍:美軍王牌的剋星
    它由3個步兵營、1個坦克連編成;主要武器裝備除步槍、卡賓槍、輕重機槍外,還有大量60、90火箭筒,57反坦克炮,60迫擊炮和22輛坦克。此外,還有配屬的各種火炮46門、坦克37輛。同時,「北極熊團」每天作戰都能得到航空兵2-8架次的航空火力支援。而志願軍1個團既沒有坦克又沒有飛機,只有少量的小口徑火炮和60火箭筒。兩軍裝備天壤之別。
  • 長津湖2場關鍵戰鬥,圍困美國陸戰1師,團滅北極熊團
    1950年11月27日晚18點30分,埋伏在長津湖地區的志願軍9兵團20、27軍10萬大軍迅猛進攻,一舉將美陸戰1師25000人兵馬切成5段,分別包圍在新興裡、柳潭裡、下碣隅裡、古土裡、真興裡。在朝鮮「裡」就是村的意思。美陸戰1師插翅難逃,被圍困的消息也很快傳遍全世界。
  • 【少數派報告】聞道漢軍新破虜—116師348團高陽岱西山進攻戰鬥(1952.9.18~9.24)
    此時只剩下L連殘部仍堅守在高地前方,而另外2個連則損兵折將,士氣低落。L連還有兩個班在高地南坡的一個戰壕裡,Cordero上校在9點20分命令L連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維持現有陣地。嚴峻的戰場形勢迫使Wills中校越級將電話打給了美3師副師長Dasher準將,告訴他3營僅剩2個排還能戰鬥,Dasher迅速命令65團暫停進攻,將3營撤下進行整補。24日當天的戰鬥美軍第3營傷亡高達141人。
  • 韓戰的轉折點:志願軍6個團被敵軍6個營擊退!
    橫城失敗後,李奇微拼命調兵增援砥平裡,與此同時,志願軍圍攻砥平裡的部隊由於分屬3個軍,6個團,建制不一,作戰時發生了一系列混亂…… 東線反擊戰開始時,砥平裡只有一個法國營在堅守。這是赫赫有名的法國「外籍兵團」的一支部隊。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西線「聯合國軍」幾近崩潰之時,東線方向,在茫茫雪野中設伏六天六夜的志願軍第九兵團,開始向鑽入包圍圈的美第十軍發起總攻。 這就是著名的長津湖之戰。 與麥克阿瑟一樣,美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也是個狂妄之徒,一直把中國人稱為「洗衣工」。當時的十軍下轄美軍中裝備最精良、保障最充足的七師和陸戰一師。
  • 1500人浴血5晝夜,退敵57次,最後只剩800人,他們個個是神兵天降
    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也同樣意識到這裡的戰略重要性,下令我軍王牌部隊38軍沿清江左岸推進,對麥克阿瑟的「聯合國軍」實施阻擊。如果同時拿下价川和軍隅裡,那麼就能夠完全遏制住「聯合國軍」的退路。任務艱巨,梁興初命令王牌師112師335團執行這項重要任務,他命令團長範天恩要不惜代價攻佔飛虎山,然後憑藉飛虎山,對「聯合國軍」完成阻擊。
  • 「謎一樣的東方精神」——志願軍的戰鬥精神永不過時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面對強大的作戰對象、陌生的作戰環境和嚴酷的作戰條件,錘鍊出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革命精神;上下同心、堅守陣地、決不後退半步的上甘嶺精神;在任何艱難困苦面前都絕不低頭,敢於拼搏、勇於犧牲的「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精神;敢於亮劍、勇於勝利、無畏生死的「空中拼刺刀」精神。
  •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個團首任團長分別是誰?誰軍銜最高?
    八路軍最初下轄了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師長和旅長想必大家要熟悉一些,那你知道這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分別是誰,最後誰軍銜最高嗎? 楊得志1911年出生於湖南醴陵,1928年加入紅軍同年入黨,在紅軍時期最高做到紅2師師長,擔任685團團長期間率部參加了平型關戰鬥,後來職務隨著戰功攀升,先後擔任了344旅副旅長及代理旅長、第2縱隊司令員、冀魯豫軍區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