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春山空」:王維的《鳥鳴澗》賞析

2021-01-08 梧桐樹邊羽

《鳥鳴澗》 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岀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是一首小詩,屬於《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一首,是王維去皇甫嶽的雲溪別墅做客時的作品,也是組詩中最出名的一首。

時值開元盛世,政通人和,社會安定,歲月靜好。王維的這首小詩正是一首閒適、靜謐的寫景作品,沒有大的思想寓意,沒有所謂志氣高昂,只有對山水和自然的入微觀察和靜心體會。

相對於李白的詩「處處有我」,「字字皆我」的「有我境界」,王維的詩就是「無我」之境。作為一個山水畫家,王維深刻地懂得如何構建一幅「詩中畫」,或者說如何寫一首「畫中詩」,他是他作品之外的畫家,寫作品的時候就凌駕於作品之上,作品完成後則把筆一丟,人已不見。我們讀李白的詩代入感極強,會隨著詩仙的感情波動起伏,但我們讀王維的詩,代入的是畫外觀者的身份,只會跟隨著詩佛的眼光去感觸他要表達的一切,至於領悟到什麼程度,全憑自己。

《鳥鳴澗》在格式上是一首古體詩。王維的詩基本上都不按平仄關係來,讀起來卻通順清朗,抑揚頓挫,毫無發音滯塞的問題。在格律剛剛形成的盛唐,這非常正常。因為平仄格律是一套不完全歸納法,多的是四聲標註平仄搭配合理的發音組合未被收入平仄四套基本格律中去的情況。

我們從作品可以看出來,王維基本上是不甩格律的,而杜甫是格律的重要旗手,至於李白,他可能自己也搞不大清楚,反正有沒有格律對他寫詩毫無影響,寫七絕他是高手,寫歌行他更是高高手。這三位大詩人正是盛唐詩壇亂象中詩人們的三種態度代表。最終是杜甫一錘定音,決定了中國詩壇的走向。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賞析王維的詩,講究的是用心體會。

「人閒桂花落」,這一句一直以來有歧義,因為下一句是「夜靜春山空」,那麼春天裡哪來的桂花呢?這裡有幾個說法,一說是「春桂」,也就是山礬,這種解釋是最務實的。另有一說就是文藝修辭了,認為藝術高於生活,金桂飄香,唯美至極,有何不可?但是這裡還真不可。因為這是組詩,在內容上是寫實的,不能全憑想像造成邏輯混亂。你要這要說的話,我還認為「春山空」也就是因為覺得這山太美了,就用「春」字來形容呢?

所以我們這裡應該理解為「春桂」,文學想像在意識層面上可以汪洋恣肆、縱橫九天,但是在世俗事物和自然景觀上面必須要務實、細緻,建立起基礎的邏輯可信,才能說高於生活。李白的天姥山之文神鬼莫測、虛無縹緲,可他不也要在標題《夢遊天姥吟留別 》中寫清楚只是一場夢嘛,文藝創作高於生活,但絕不能脫離生活。

不過不管是什麼「桂」,王維都沒看見。因為這是深夜,他這兩句詩實際上是在用聲音寫景色。他是聽到的。此時的詩人應該是進入了冥想的階段,因為實在太安靜了,落花這種無聲的變化都被他感知到了,從側面描寫山裡的寂靜。同時,用「春山空」這種春喧的意境反襯出「空」了之後的靜謐。花開花落,都屬於天籟之音,唯有心真正閒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摯著迷戀,才能將個人的精神提升到一個「空」的境界。

這裡就很有「禪心」的味道了。

後兩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還是在寫安靜,只不過換了景色,用的是更能襯託幽靜的鳥鳴。這種以動寫靜的手法用的人很多,如王籍「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同樣是以動寫靜,以聲寫景。月亮出來了,驚醒了山中的鳥兒,偶爾一兩聲的鳴叫更讓山澗增加了空幽的感覺。

王維的作品,大都喜歡營造一種靜謐的感覺,和他的山水畫特別契合。這首小詩也就是這樣,通過落花、月出、鳥鳴這些細小入微地觀察和描寫,反襯出大的環境、整座春山的幽靜。

而這些動態的存在,讓整個作品安靜卻不枯寂。

和平仄格律之類的規則相比,古詩詞這種意境營造方法才是我們最應該體會、學習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王維《鳥鳴澗》:春山夜靜,再無俗事掛心頭
    《鳥鳴澗》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的《鳥鳴澗》是一首悠閒寧靜的詩。夜宿在山中,正由於內心的閒適,再無俗事掛心頭,感覺也就格外細緻敏銳,看到桂花的隨風飄落,在這春天寧靜的夜晚,除了自然的音韻,不曾聽聞其他,整座山仿佛是空的。
  • 詩詞攝影:「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出自唐代王維的《鳥鳴澗》。這首詩描寫了一幅寂靜山谷裡安靜的景象。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魔」白居易;還有這首《鳥鳴澗》的作者——王維,被稱為「詩佛」。王維被稱為「詩佛」並不是憑空捏出來的,在王維創作的唐詩當中,他總會反覆地用到「空」字和「無」字。而且,王維的母親也信佛,曾給王維取字為「摩詰」。
  • 桂花的花期是秋季,為什麼王維說,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見到一個關於桂花的問題:「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桂花的花期是秋季農曆八月十五左右,何來「春山」?前言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出自於王維的五絕《鳥鳴澗》。這可是一首家喻戶曉的詩歌,不過,您有沒有想過,時令在春,何來桂花呢?
  •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可是桂花多開在秋天,作何解釋?
    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可是桂花多在秋天開啊,怎麼解釋?這個問題,題主不是已經自行回答了麼?「桂花多在秋天開啊」,只是「多」,又不是全部。四季桂分布在南方江浙一帶,而王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正是他到朋友皇甫嶽的雲溪別墅做客時寫的一系列組詩的第一首。這個雲溪別墅就在今天紹興東南的五雲溪(大名鼎鼎的若耶溪),地理位置來說是正兒八經的江南,所以他這裡寫的桂花,說是四季桂沒有一點問題。另外還有一種山礬,二、三月間開花,看起來也像桂花,又有別名「春桂」。
  • 王維的《鳥鳴澗》格律有沒有問題?
    王維的《鳥鳴澗》格律有沒有問題? 首先回答,《鳥鳴澗》的格律是有問題的。 為什麼說王維的《鳥鳴澗》不合格律呢? 《鳥鳴澗》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岀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人閒桂花落」,平仄為「平平仄平仄」,學習格律的朋友就知道,這實際上是「平平平仄仄」的變格,即「錦鯉翻波」。
  •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賞析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 胎教詩詞 | 鳥鳴澗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賞析 這首寫春山之靜。「靜」被詩人強烈地感受到了。為什麼呢?是由於「人閒」,也就是人靜。人靜緣於心靜,所以覺察到桂花的墜落。 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景,襯託出春澗的幽靜。 鳥鳴澗,是一處風景極優美的地方。
  •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桂花的花期在秋季,為何春天落桂花?
    見到一個關於桂花的問題:「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桂花的花期是秋季農曆八月十五左右,何來「春山」?
  • 唐詩來了|王維《鳥鳴澗》: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鳥鳴澗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 鳥鳴澗古詩的意思 鳥鳴澗是哪位詩人寫的?
    鳥鳴澗是指鳥兒在山中鳴叫,其中的澗是指兩山之間的小溪。全詩的意思為,春天寂靜無聲,桂花不知不覺地凋落。寂靜使春夜裡的山更讓人覺得空空蕩蕩。月亮出來了,小鳥竟然被月光驚動。時不時在山澗中,傳出一陣陣清脆的鳥鳴。這首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於「動」、「靜」對比襯託的詩情畫意。
  • 《鳥鳴澗》--唐代 · 王維
    鳥鳴澗唐代 · 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 直言王維的《鳥鳴澗》應刪
    近日,某市五年級的一位家長在檢查孩子的語文作業,有一道作業是翻譯王維的《鳥鳴澗》,全詩是這樣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詩中既然寫了「夜靜春山空」,點明了時間是春天的話,前面卻說是「桂花落」,的確有些不太合適。但是想想,王維被世人稱為「詩佛」,這麼寫會不會有他的邏輯在裡面?比如,桂花有很多品種,不都是秋天開花的呢?
  • 王維鳥鳴澗:一個靜字統全篇,一個空字見神韻,歲月靜好意無限
    王維青年時代,曾在江南一帶遊歷。有一年的春天,好友皇甫嶽邀請他去雲溪別墅做客,王維欣然前往。五雲溪一帶山青水秀,風景如畫,王維詩興大發,寫下了一組詩《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其中第一首,名叫《鳥鳴澗》。若耶溪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接下來,山楓說文化與歷史與各位朋友一起詳細解讀這首五言絕句。
  • 王維《鳥鳴澗》:詩中有畫,畫中有禪,心中有宇宙萬物
    縱觀《鳥鳴澗》全詩: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都在表達自己在春夜山中所見之景,這首詩出奇的地方不在結構上,而是在平淡的表述中製造出驚奇的表達效果和優美的意境。與其糾結結構,不如進入意境審美。
  •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進士。累官至給事中。《鳥鳴澗》作於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遊歷江南之時,其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是詩人寓居在今紹興縣東南五雲溪(即若耶溪)的作品。為王維青年時代的作品。《鳥鳴澗》作於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遊歷江南之時,其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是詩人寓居在今紹興縣東南五雲溪(即若耶溪)的作品。為王維青年時代的作品。
  • 王維的《鳥鳴澗》膾炙人口,但是有人說,這首詩的格律有問題
    幾天前,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王維的《鳥鳴澗》格律有沒有問題?前言首先,絕句是指四句的詩,大多是五言或者七言,也有少量的六言詩。絕句也分古體絕句與近體絕句。七言絕句中,古絕句非常少,大部分是近體絕句。而王維的《鳥鳴澗》,就是這種律化的古絕句。一、《鳥鳴澗》有一處出律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首詩的第2句是」三平尾「:春山空。結尾三個字都是平聲的現象被稱為三平尾或者三平調。
  • 王維的這首詩,寧靜自然,短短4句就寫出「靜」的最高境界!
    包括昨天感剛剛賞析過的一首唐詩七律的壓卷之作《積雨輞川莊作》:而今天,我們在給大家分享一首王維的「更靜」的詩《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首詩是王維為他的好朋友皇甫嶽的雲溪別墅題寫的組詩《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之首。
  •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讀王維《鳥鳴澗》人閒桂花落,賞平和安定的盛世和諧之美
    同理,我在讀王維《鳥鳴澗》詩時,感受到了一種平和、安定、閒適、細膩的盛世和諧之美。鳥鳴澗唐 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701-761年),字摩詰。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第。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 王維的《鳥鳴澗》與我們常見的絕句 在結構上有什麼不同?
    前言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鳥鳴澗》這首詩與我們常見的古詩在結構上有什麼不同?《鳥鳴澗》是王維描寫山水的一首五言絕句,在結構上與常見的古詩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如果細分的話,絕句有古絕句和律絕句。王維這首絕句不是嚴格的綠絕句,是一首律化的古絕句。聽起來挺拗口,其實也不複雜。一、什麼是古絕句?王維的古絕句舊體詩分為古體詩與近體詩,其中絕句也分古絕句(四句的古體詩)和律絕句(四句的近體詩)。下面以王維的幾首五絕為例,先說一下古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