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鳥鳴澗》膾炙人口,但是有人說,這首詩的格律有問題

2020-12-14 老街味道

幾天前,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王維的《鳥鳴澗》格律有沒有問題?

前言

首先,絕句是指四句的詩,大多是五言或者七言,也有少量的六言詩。絕句也分古體絕句與近體絕句。

七言絕句中,古絕句非常少,大部分是近體絕句。但是五言絕句中,卻存在大量的古體絕句。

另外,在格律詩的發展中,很多古體詩也受到格律的影響。而格律詩自己也經歷了「古律」到」今律「的過程。

而王維的《鳥鳴澗》,就是這種律化的古絕句。

一、《鳥鳴澗》有一處出律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首詩的第2句是」三平尾「:春山空。結尾三個字都是平聲的現象被稱為三平尾或者三平調。

三平尾是格律詩的大忌,出現這種平仄組合的詩都被認為是古體詩。

第一句,人閒桂花落,是常見的律詩句式。平平仄平仄,這是平平平仄仄的變格,被叫做錦鯉翻波。

月出驚山鳥,」出「是入聲字,仄仄平平仄,這句也是標準的律句。

時鳴春澗中,平平平仄平,這句也是標準的律句,第三個字,平仄不限,這裡用了一個平聲字:春。

可見,整首詩,其實只有一個字出律了,就是【春山空】中的春字。

二、古律與今律

嚴語在《滄浪詩話》中提到古律與今律:

有古律(陳子昂及盛唐諸公多此體),有今律。《滄浪詩話·詩體》

陳子昂算初唐人,初盛唐諸公的五七律中,常有不合律的現象,例如崔浩的《黃鶴樓》上半首幾乎就是古體詩,下半首才是律詩。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是一首失粘的七律,其《夜泊牛渚懷古》是一首完全沒有對仗的五律,而其《送孟浩然之廣陵》則是出律的七絕 。

王維的《鳥鳴澗》,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其實很相似,都是只有一個字出律: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假如【人】改為友,這首詩就合律了,但是對於詩人來說,合律與否並不重要,畢竟不是參加科舉考試。

三、為什麼五言絕句古體這麼多?而七絕大多是格律詩

我們熟悉的李白《靜夜思》, 孟浩然 《春曉》,賈島的《尋隱者不遇》等等五絕名作,都不是格律詩,屬於古體絕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尋隱者不遇》

而七言絕句,大多是近體詩(格律詩)。您試著想一下自己能夠背誦的七絕,幾乎都是律絕句。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二首·其一》

但是您試著背誦一下五絕,幾乎一半是古絕句。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其實也簡單。

在格律詩定型之前,詩人們很少做七言詩,大部分詩歌都是五言詩。而這個時期的五言詩,當然大部分是古體詩(也有極少的標準律詩)。

在七言詩開始流行的時候,格律也已經定型了。所以七言絕句中,近體詩佔了大多數。

而五絕在格律定型以前就很普遍了,自然古絕句多。在格律定型以後,很多詩人喜歡擬古,因此五言古絕依然數量眾多。

四、優秀的詩篇,未必一定是格律詩

古體也好,近體也好,詩體並不能反映詩歌的質量。所以近體詩並不見得比古體詩好。

現代人學詩,格律是入門的基礎知識,一定要掌握。我們常見到有些不通格律的朋友,自稱做的是格律詩,而實際上,不同格律的人,即使做一首五言近體絕句,合律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這種現象常常被人指出錯誤。

但是並不是說,近體詩就比古體詩高級。很多著名的詩人喜歡作古體詩,例如李白、李賀都以古體詩見長。

但是他們並不是不會近體詩,實際上,他們的近體詩名作傳世也不少。

結束語

王維的《鳥鳴澗》是一首古絕句,不是格律詩。但是不妨礙這首詩成為古代詩歌的典範之作。

王維《輞川集》中的很多名作都是古絕句,例如《竹裡館》、《鹿寨》、《辛夷塢》等。

另外,《鳥鳴澗》中,用了兩個春字。一首詩中用了多少重複的字與格律無關,只要不是在韻腳上就行。

@老街味道

晚唐韋莊七絕燕來,與中唐劉禹錫烏衣巷,同是寫燕詩卻有如此不同

相關焦點

  • 王維的《鳥鳴澗》格律有沒有問題?
    王維的《鳥鳴澗》格律有沒有問題? 首先回答,《鳥鳴澗》的格律是有問題的。 但是有問題,就不是詩,不是唐詩了,就不好了嗎? 當然不是的。 格律是從詩中歸納總結而來,只是方便近體詩初學者快速入門的一套音韻調整工具。而這種歸納總結,是不完全歸納。
  • 「夜靜春山空」:王維的《鳥鳴澗》賞析
    《鳥鳴澗》 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岀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是一首小詩,屬於《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一首,是王維去皇甫嶽的雲溪別墅做客時的作品,也是組詩中最出名的一首。時值開元盛世,政通人和,社會安定,歲月靜好。
  • 王維的《鳥鳴澗》與我們常見的絕句 在結構上有什麼不同?
    前言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鳥鳴澗》這首詩與我們常見的古詩在結構上有什麼不同?《鳥鳴澗》是王維描寫山水的一首五言絕句,在結構上與常見的古詩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如果細分的話,絕句有古絕句和律絕句。王維這首絕句不是嚴格的綠絕句,是一首律化的古絕句。聽起來挺拗口,其實也不複雜。一、什麼是古絕句?王維的古絕句舊體詩分為古體詩與近體詩,其中絕句也分古絕句(四句的古體詩)和律絕句(四句的近體詩)。下面以王維的幾首五絕為例,先說一下古絕句。
  • 《鳥鳴澗》王維
    王維的《鳥鳴澗》當作於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遊歷江南之時,其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此詩是王維題友人皇甫嶽所居的雲溪別墅所寫的組詩《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是詩人寓居在今紹興縣東南五雲溪(即若耶溪)的作品。關於這首詩中的桂花,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
  • 王維《鳥鳴澗》:詩中有畫,畫中有禪,心中有宇宙萬物
    這首詩寫於大唐天寶年,當時王維在朋友皇甫嶽的別墅中,此別墅在溪山,喚作雲溪別墅,一夜,靜坐的詩人感受到山間的種種微妙,創作了這首詩。唐末文學家司空圖在討論詩時,十分讚賞王維的詩歌,他在《與李生論詩書》中說:王右丞、韋蘇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
  • 王維這首詩寫得很唯美,真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晚年王維看透了人世,於是去到長安郊外的終南山隱居,過著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這一時期他的作品更加接地氣,創作出來的作品風格也更為多樣,我們所熟悉的《山居秋暝》、《竹裡館》、《鳥鳴澗》、《山中》、《鹿柴》等等,那都是寫於後期,這些詩風格簡練,但是卻美得令人心醉。
  • 《鳥鳴澗》--唐代 · 王維
    賞析  關於這首詩中的桂花,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傳說王維畫的《袁安臥雪圖》,在雪中還有碧綠的芭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事物,在文藝創作中是允許的。不過,這首詩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之一。
  • 心浮氣躁之時,讀讀王維這首《鳥鳴澗》,短短20字,使人回歸平靜
    導言:心浮氣躁之時,讀讀王維這首《鳥鳴澗》,短短20字,讓人回歸平靜情緒是一個對我們非常重要,並且又非常難控制的東西,控制好情緒,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不驕不躁,不悲不喜,或許我們的生活將充滿更多的快樂。
  • 《畫》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不是王維?王維的詩集中有這首詩嗎?
    說起來,我們在小學課本上曾經學過一首詩,也是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儘管這首詩標題只有一個字,全文更是只有二十字,但這首詩的意思卻少有人會細細品味。 但因這首詩出現在小學課本上的緣故,小時候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基本上只知道背誦,卻很少有人認真研究、品味過這首詩。縱觀這首詩,儘管只有短短二十個字,但卻跟他的《山居秋暝》、《鳥鳴澗》、《竹裡館》一樣,都通過詩句,將美景刻畫的淋漓盡致。讀之,腦海中自然而然會浮現詩句當中所描繪的景象。
  • 王維的這首詩,寧靜自然,短短4句就寫出「靜」的最高境界!
    小編在平時也時不時會煩躁,但是我自己會通過坐下來,沏茶閱讀調節情緒。因為在古詩詞中有很多作品讀後會讓人安靜下來,並且逐漸學會自我調節與自我舒緩,能夠將內心的躁動逐漸化解。唐詩中,說到令人讀後即能安靜下來的詩,毫無疑問要屬詩佛王維的詩。王維崇尚佛法,其詩作大多充滿了禪意,不僅意境優美且其中還含有豐富的哲理。
  • 唐代大詩人王維的《相思》膾炙人口,這首詩裡的「君」究竟是誰
    他寫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相思》,詩的內容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首五絕寫出了詩人心中的相思之情,隨著《唐詩三百首》流傳之今,幾乎家喻戶曉。很多人認為這是作者思念自己所愛的人而寫得一首詩,其實不然,這首詩還有一個不為人熟知的名字叫《江上逢李龜年》,可見這是眷懷友人之作,所以詩中的「君」應當指的是李龜年,而不是他的妻子。
  • 詩詞 王維最美的10首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析:這首《辛夷塢》是王維《輞川集》詩二十首之第十八首。這首《辛夷塢》猶如一幅幅精美的繪畫小品,從多方面描繪了輞川一帶的風物。王維寫輞川詩時是在晚年,即安史之亂以前。全詩用比的手法,有優美生動的形象和樂府民歌的韻味,詩意極其含蓄。宋人方回認為此詩是輞川詩中的佳篇,「有一唱三嘆不可窮之妙」(《瀛奎律髓》)。我想,其妙不在「幽極」,應在它的精巧寓意。
  • 直言王維的《鳥鳴澗》應刪
    這與常識明顯不符啊,這不是教壞小孩嗎?於是上家長群「質問」語文老師,但是語文老師的回覆是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不要鑽牛角尖,儘管這位家長據理力爭,但是在家長群的回應冷淡、語文老師的「文藝大於生活」下,最後不了了之。春天開桂花有錯嗎?
  • 王維很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20個字,真正達到了詩中有畫的境界
    王維在晚年選擇隱居無疑是正確的選擇,這一時期他又迎來了創作生涯的爆發期,寫下了更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譬如這首《鳥鳴澗》,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得也是很有節奏,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把山中的美景,還有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 王維最唯美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0個字,但是怎一個美字了得
    王維是盛唐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位可以比肩李杜的大文豪,他的詩意境唯美,往往可能只是寥寥數語,但是字裡行間充滿詩情畫意,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譬如《相思》、《終南別業》、《竹裡館》、《鳥鳴澗》、《鹿柴》等等,那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每一首都很唯美,寫得也是生動有趣,從而成為了唐詩裡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作
  • 王維《鳥鳴澗》:春山夜靜,再無俗事掛心頭
    《鳥鳴澗》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的《鳥鳴澗》是一首悠閒寧靜的詩。夜宿在山中,正由於內心的閒適,再無俗事掛心頭,感覺也就格外細緻敏銳,看到桂花的隨風飄落,在這春天寧靜的夜晚,除了自然的音韻,不曾聽聞其他,整座山仿佛是空的。
  • 唐代詩最著名的隱居詩人是王維,但這個詩人、這首詩是王維的榜樣
    但是當這一條路被堵死了之後,他們會轉而走向山林之間,走向山河湖海,在大自然的本真的面貌當中尋求到更加真實的自己。在這一點上做得最出色的莫過於王維。王維最讓人欽佩的一點就是,他已經在世俗生活當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還選擇歸隱山林。十幾歲的時候就拿到進士,而後一路升職到右丞相。40歲之後隱居山林,也還是一直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 王維鳥鳴澗:一個靜字統全篇,一個空字見神韻,歲月靜好意無限
    王維青年時代,曾在江南一帶遊歷。有一年的春天,好友皇甫嶽邀請他去雲溪別墅做客,王維欣然前往。五雲溪一帶山青水秀,風景如畫,王維詩興大發,寫下了一組詩《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其中第一首,名叫《鳥鳴澗》。鳥鳴澗詩意圖首先解釋一下詩題《鳥鳴澗》,通行的解釋是「鳥兒在山澗中鳴叫」,其實,這是錯誤的。
  • 王維最佛性的一首詩,是山水田園詩的一座高峰,唐朝無人能超越
    與其他田園詩派詩人不同,王維的詩句中總是充滿了佛家的禪意,空靈飄渺,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藝術美感。王維信奉佛家,與他母親有很大關係。因為他的母親信佛。所以,王維從小也篤信佛教。這種禪意和佛性就對他後來的詩文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是王維田園詩的代表作。在山水田園詩歌的發展史上,這首詩是繼陶淵明之後的又一座高峰,在唐朝無人能超越。這首詩就是《鳥鳴澗》。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佛王維的哪首詩最得你心
    唐朝文化的重要體現之一就是唐詩,在詩的創作方面可謂是詩人如星,佳作如雨。誕生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傳唱千古的名句。有很多很有特點的詩人,也被後人冠之以特殊的「冠冕」,如詩仙、詩聖、詩鬼、詩狂等。而王維也是這群特殊的人之一,他被稱為詩佛。王維的詩多詠山水田園,且頗具禪意,意境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