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唐朝著名山水田園派詩人,有「詩佛」之稱。
與其他田園詩派詩人不同,王維的詩句中總是充滿了佛家的禪意,空靈飄渺,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藝術美感。王維信奉佛家,與他母親有很大關係。因為他的母親信佛。所以,王維從小也篤信佛教。這種禪意和佛性就對他後來的詩文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是王維田園詩的代表作。在山水田園詩歌的發展史上,這首詩是繼陶淵明之後的又一座高峰,在唐朝無人能超越。這首詩就是《鳥鳴澗》。在詩句中,王維帶著佛性來觀察和描繪周圍的自然風景,賦予了山水與眾不同的韻味。這首詩繼承和發展了以往山水田園詩的傳統,吸取了陶淵明田園詩的清新自然,使山水田園詩在唐朝達到了一個高峰。整首詩的大意是說:山谷寂靜無人,只有桂花在無聲地飄落。春夜的寂靜使得山中更顯空蕩。明月悄然初升,驚動了深山中的飛鳥,於是,鳥兒時不時在山澗中發出一陣清脆的叫聲。在王維的《輞川集》中有組詩20首,全部都是五言絕句。每首絕句都像是一幅精美的繪畫小卷,靜靜地描繪了王維閒居輞川別墅時的生活場景以及周圍的山光水色。就如這首《鳥鳴澗》,全詩就只有20個字,沒有任何其他複雜的詞語,詩句裡面的意象也很簡單:閒人,桂花,靜夜,春山,明月,山鳥,山澗。詩人心靈安靜平和,遠離了世事的紛擾,獨自一人身在寂靜的春山夜色。身心寧靜,所處的環境自然就會顯得很寂靜。因而,詩人連桂花花瓣墜落這樣小的動靜都能感知到。此時明月出聲,驚動了林間酣睡的山鳥。但是,也只是讓鳥兒名鳴叫罷了,並未讓它麼們飛走。這樣的一切遠離了喧囂,根本看不出絲毫世俗的煩惱。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寂靜完全地相契合了,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王維擅長寫靜景,即便是動態的景物,在他的詩文裡也很容易染上安靜的神韻。讀王維的詩,能讓人安靜下來,心靈放鬆。這與佛教的禪意是一脈相承的。禪宗教化人們要擺脫世事的煩惱,求取精神上的寧靜恬淡。於是,在王維的詩中常常可見一種清新淡雅的韻味,帶著超然物外的出世之感,處處都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感。
我們總是容易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陷入思緒的漩渦:
一會兒想到人際關係的複雜,
一會兒糾結自己難堪的遭遇,
一會兒感嘆這些年的碌碌無為
……
長期陷負面情緒裡終日鬱鬱寡歡,無心工作,生活頹廢,甚至陷入焦慮、抑鬱。
掃碼進入「情緒能量加油站」
你的心事有人懂,你的煩惱有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