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東的時候很多山東人都去往了東北,那個時候的東北局面也是很混亂的,張樂山就是闖關東中的一員,他本是山東濰坊人,但是因為家庭的變故最後逃到東北,甚至還成為了匪首,人們又稱他為「座山雕」。以張樂山為代表的土匪們每天燒殺搶掠,周邊的百姓們民不聊生,民國政府也無力剿滅他們。
不過,匪首張樂山最終還是遇到了自己的對手,那就是楊子榮。楊子榮參加過上百次戰鬥,還有「偵察英雄」的稱號。放任無度的張樂山最終被楊子榮拿下,那麼「座山雕」張樂山最終的結局如何呢?
張樂山向來粗暴,打劫更是他的常態,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張樂山自然心狠手辣。張樂山本來一直生活在山東,但是因為他們一家人總是為非作歹,最終他的父親因為打家劫舍而被定下了罪名,被判死刑。張樂山的母親因為過度驚嚇也隨之而去,只留下了張樂山一個人。
張樂山生性冷血,對於父親的死,張樂山並沒有悲痛的情緒,而是轉頭跟著親戚一起去闖關東了。因為張樂山從小的生活就和土匪無異,所以他很快就融入到了新環境裡面,並在土匪之中脫穎而出。
要說張樂山有多麼厲害,連張作霖都治不了張樂山這件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為張樂山很有心計,又善於利用地形,所以張作霖根本無法接近張樂山,如果輕舉妄動就會落入張樂山的圈套裡,反而會被張樂山倒打一耙。
當然,正是因為沒有人能夠治得了張樂山,他才成為東北「著名」的土匪的。不過他地位的上升還應該是抗日戰爭結束後。抗戰勝利,蔣介石急需擴大自己的隊伍,於是他把目光轉向了土匪們,看到張樂山頗有實力,就連日軍都無法搞定他,於是他破例收編了張樂山。
有了這一身份,張樂山更加為非作歹了,他的胡作非為甚至有了「正當」的理由,沒有人能夠抓他。所以當地的人們生活更加艱難,動不動就一陣騷亂,周邊的村民們為了苟活也只能討好他。而好景不長,邪惡永遠不會戰勝正義,抗戰結束後不久東北民主聯軍第一時間把目光放在了土匪身上。不過土匪們不以為然,畢竟國民黨和日軍拿他們都沒轍,就算是解放軍又能如何。
然而楊子榮主動請命,想要捉拿張樂山歸案,雖然上級也是將信將疑,但是楊子榮卻信心滿滿,並不把張樂山放在眼裡。楊子榮深入林海雪原,但是張樂山隱藏得很深,楊子榮和他的隊伍待了二十多天一無所獲,就快要沒有糧食的時候,楊子榮終於找到了張樂山的老巢,並且孤身犯險,瞅準時機活捉了張樂山。張樂山被關進監獄之後,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一概不認,他的行為著實讓人恨得咬牙切齒。
1947年11月,組織公審了「座山雕」張樂山。之後叱吒一時的「座山雕」張樂山被關進牡丹江監獄服刑,沒過多久後病死在監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