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座山雕:三個絕技稱雄東北土匪界,面對日軍想耍就耍

2021-01-19 WarOH協虎

文/洛博陽

2014年,著名導演徐克(中國香港)翻拍了經典紅色電影《智取威虎山》,這部電影真實地講述了我人民解放軍在面對以悍匪"座山雕"為首的軍匪集團時,有勇有謀、英勇抗敵的故事,以恢弘的場面、緊湊的情節徵服了大批的觀眾,贏得了口碑與票房雙飛的榮譽。

在這部電影中,英雄楊子榮以其堅強的鬥爭意志、過人的智慧與膽魄徵服了無數的觀眾,但除了這位英雄人物,梁家輝飾演的"座山雕"同樣也給觀眾帶來了非常大的震撼,人們很難想像這樣的一個暴戾的草寇,居然是如此的機敏,也有著如此之深的城府,那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歷史上真正的悍匪"座山雕"。

一、"座山雕"確有其人

《智取威虎山》是一部根據真實發生的戰爭所改編的經典紅色主題電影,裡面的人物和情節都是真實存在、發生的,"座山雕"這一角色便是由真實存在創作而來。

"座山雕"本名張樂山,家裡是實打實的匪幫,其祖父和父親都是因為打家劫舍而被官府抓獲,由於罪行嚴重,直接被判了死刑,其母也由於受到了驚嚇,在其父身亡後不久,便撒手人寰,家裡只剩了張樂山自己一個人。

迫於生計,年輕的張樂山跟著歲數大一些的鄉友闖了關東,由於年輕力壯,落得了一份替人看家護院的差事。只是張樂山本身兇悍,又受不得被人呼來喝去,便狠下心來搶了主顧的錢財,入了附近的山頭,當起了真正的土匪!

那時候,世道混亂,土匪也有吃不飽飯、要靠下山務農來填飽肚子的日子,這時候,土匪們都會去取一個名號,下山去便用本來的名字,進得山頭便用名號,避免被官府盯上,類似於梁山泊那時的"及時雨"宋江、"小旋風"柴進,而張樂山給自己取的名號便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座山雕"!

二、"座山雕"的絕技

在電影《智取威虎山》中,有一個情節,是藉由小匪嘍囉的口,來帶出"座山雕"本人作為一個悍匪,不僅僅是說心狠手辣、漠視手足之情,更加是武藝過人。

"座山雕"初入山頭,頗受當時當家的匪頭子的重視,而他非但不顧兄弟之情,更是因為一時利益之長短,而痛下殺手,直接將匪頭子殺之而後快,自己取而代之,而這一切,土匪們都是敢怒不敢言,原因無他,皆是因為"座山雕"本人武藝高強。

"座山雕"有三個為他人所稱道的絕技:夜能視物、槍法卓絕、身輕如燕。所謂夜能視物,指的是他常年混跡也各大山頭,有時深夜也需要趕路前行,早已練就了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也能做到目若觀火,穩步前行;此外,常年上山入林,攀爬各處險要山崖,使得他腿腳穩健,即使是翻山越嶺,對他而言也是如履平地。

而他的槍法更是不用多說,為匪多年,與官軍抗爭無數,早已是身經百戰,練就了一手百發百中、神乎其技的槍法。

三、大帥庇護,日寇退讓

其實,"座山雕"能夠出頭,也是因為受到了張作霖無意的恩澤和日本人的"獎勵"。

"座山雕"之所以能夠在東北佔據一席之地,說來也是軍閥張作霖無意中為其做了保護傘。"座山雕"作匪為禍四方之時,也正是日本侵略者野心勃勃,想藉由侵佔東北,打開全中國的大門的時候。

而此時,張作霖雖是一個軍閥,但不失為一個中國軍人,他力保東北,阻擊日寇,並且在東北大興重工,這對匪徒"座山雕"來說,卻是有人保著自己不被迫害,而且重工發展,他也能從中牟取利益,所以這時候"座山雕"可以說是歪倒正著,得了庇佑。

到後來,張作霖身死,少帥張學良雖然領軍阻敵,但還是無奈退出了東北。亂世出梟雄,"座山雕"借天下大亂之時,大肆為禍,收斂錢財,壯大聲勢,這時候的"座山雕",已然成了東北匪幫的第一把交椅,雖然這時的東北已被日寇侵佔,但"座山雕"卻依然是樂得逍遙。

日寇多次的圍剿,都被"座山雕"根據險惡的山勢排兵布陣、全部擊退了,日寇無奈,只能是另行安排,派人招安"座山雕",卻偏偏被"匪性難改"的"座山雕"騙了招安的獎勵之後,將日本人又趕下了山,叫日本人賠了夫人又折兵!

多年以後,抗戰勝利,日寇退出了東北,"座山雕"乘勢而起,不僅繳獲了大量日本人的軍事裝備,更是佔據了一座更有地勢的山頭——威虎山,從此為惡一方,成了東北的大禍害,中國和平進程的阻礙!

四、不識大勢,終為大勢淘汰

抗戰勝利之後,中國的和平並沒有隨之到來。國民黨雖然退而佔據臺灣,但是依然幹擾著大陸的政局,加上歷經時代的動亂之後,"座山雕"這一類的悍匪依舊是盤踞一方,破壞人民的財產,阻礙社會的進步。

兩種不良勢力更是暗中勾結,造成了非常之惡劣的影響,為人民所不能容忍,大家都知道,如果對"座山雕"們再不給予嚴肅的處理,將對中國這個動亂稍緩的千瘡百孔的國家,造成進一步的傷害,所以,以武裝部隊肅清以"座山雕"為首的匪幫勢力,這一舉動刻不容緩。

楊子榮,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就這樣浮現在了歷史的眼光中。因其在抗戰中表現出來的英勇善戰、謀略過人,使得他當之無愧地成為了肅清"座山雕"匪幫勢力的指揮隊長。

電影中的"智取威虎山"情節畢竟是經過藝術再創作的。真實的歷史上,楊子榮有勇有謀,於深山老林之中,多次指揮了針對以"座山雕"為首的匪幫勢力的圍剿。在經歷了多次的成功圍剿之後,"座山雕"身邊不過剩下了二十餘人。最後一次的圍剿中,楊子榮率隊,在一番激戰過後成功活捉了"座山雕"張樂山。

無疑的,"座山雕"張樂山的故事,是對當時那個窮苦的時代的一個特殊的視角,或者說,是當時那個時代的悲哀的一面。無論是窮人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只能落草為寇,還是張樂山這般的趁亂起勢、為惡一方,其實質,都是因為那個積貧積困的時代所帶給人們的傷害,使得人們要麼甘受貧苦、要麼走入錯誤的道路,無論是哪一種,無疑都是可悲……

眼下的我們正處於一個美好的時代,所以請不要再抱怨生活的不易,就讓我們好好地享受這一份不易的平凡的生活吧!

參考資料:1、《真實座山雕並非被楊子榮槍殺,而是病死監獄?》,江軒、魏頔2、《張作霖傳》

相關焦點

  • 歷史上座山雕的真實原型是誰?與謝文東之間又存在著何種聯繫?
    座山雕在當時東北所有的土匪中算不上最大的,但是他家裡三代土匪,有家族傳承,自己也幹了幾十年,經驗老到,機警狡猾,想要抓捕他也並非易事。曾經日本軍隊多次圍捕,均被他逃出生天,後來只得放棄。解放戰爭時期,國內忙於混戰,無力治理土匪,所以座山雕也是那個時期土匪中的代表,反映出那時普遍的歷史現象,匪亂四起,民不聊生,可以這麼說,小說寫的座山雕,並不僅僅是他張文樂一個人,而是以張文樂為載體,刻畫出眾多土匪形象。
  • 東北真實的「座山雕」,靠「三絕」躲過圍剿,最後為何栽了?
    或許是因為張樂山天生就是幹土匪的料,3年不到,18歲的張樂山就當上了土匪頭目,人稱座山雕。張樂山的勢力不大不小,在當時亂世橫行的東北卻安然無恙的存活下來。被圍剿期間,座山雕安然無恙日本人佔領東北時期,下令通緝逮捕東北的土匪,但座山雕因勢力不夠連通緝名目都沒上。
  • 揭秘真實的東北土匪「座山雕」,如若沒有楊子榮,還真抓不住他
    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座山雕」本名張樂山,15歲進山當土匪,18歲便當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歷經清末、北洋軍閥、偽滿三個時期。此人陰險狡詐,兇殘至極,給解放區造成了巨大破壞,在匪徒中頗有聲望,內部人稱「三爺」。當年,張作霖和日軍都曾想消滅他,但都沒成功。
  • 真實座山雕:誓做東北王,作惡五十多年,卻被楊子榮一句話出賣?
    生為土匪,幼時作惡 其中《林海雪原》之中的座山雕就是如此,真實的座山雕要比小說中所描寫的要更厲害些,而座山雕也只是一個人物的綽號罷了
  • 歷史上最真實的座山雕到底有多厲害,聽老兵談起,你就知道了!
    大家都看過由林更新,佟麗婭演的電影《智取威虎山》,裡面有一個反派人物叫座山雕,這個人是個土匪頭子,很是兇狠,這個角色源於歷史,那麼歷史上的座山雕是什麼樣的呢
  • 東北老匪座山雕幹過抗聯打過鬼子?得多不靠譜才能說出這種話
    而東北的綠林,和抗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有一種傳言頗引人注目,稱座山雕曾是「抗日英雄」,幹過抗聯,打過鬼子,所以被捕後並沒有槍斃,而是在某個公園養猴終老一生。 讓座山雕養猴?這實在是個和讓孫猴子管桃園一樣異類的思路啊。 關於座山雕的很多說法與事實偏差甚大。
  • 三代慣匪「座山雕」,真的有那麼厲害?帶你了解真實版林海雪原
    他的本名叫做張樂山,在當時東北的土匪中不算大的股匪,但是他家是三代慣匪,自己為匪數十年,經驗豐富,要抓住他是很不容易的。  日軍佔領東北期間,曾經多次試圖捕捉他,都沒有 成。功張樂山的山林功夫相當厲害。後來日軍認為沒必要和他糾纏,決定「招安」他。  張本來就是一個沒有立場的土匪,當即允諾,並且按照日軍邀請到牡丹江喝酒盟誓。
  • 「座山雕」歷史原型:從軍長變成匪首
    【導言】提起謝文東這個名字,人們一定會覺得很陌生,但是要提出「座山雕」恐怕那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據考證《林海雪原》裡的土匪頭子「座山雕」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而他的原型之一就是謝文東。如果說「座山雕」謝文東,曾經加入過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出任第八軍軍長,而且還是中共黨員,您能相信嗎?
  • 他是東北土匪的老大,他比座山雕還厲害,卻當了無恥漢奸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靚坤也有老大,烏鴉也有老大,座山雕同樣也有老大,他的「老大」,就是本文要說的謝文東。
  • 真實的座山雕,到底是啥樣的?不但三代為匪,還有四大絕活
    所以東北土匪的崛起,其實是隨著「闖關東」而進入爆發期——人口的暴漲,清廷統治的腐敗,再加上東北自然條件的適合,提供了「土壤」。其中最著名的來自於山東的土匪,便是大名鼎鼎的座山雕!座山雕的本名叫張樂山,是山東人,家裡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三,所以後來人們便叫他「三爺」。他跟張作霖、杜立三等人不一樣,是屬於「土匪世家」,自爺爺那輩開始到張樂山這裡,是三代為匪。
  • 《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原型是原抗聯軍長謝文東嗎?
    在楊子榮智取威虎山後,曾繳獲了一份謝文東發給座山雕的命令,命令中提到「今特命五旅長崔,四旅長徐,率部假正月初七夾皮溝山神廟會,全力合擊,一網打盡。」——這裡很明顯,「五旅長崔」即上文點出完全身份的「中央先遣挺進軍濱綏圖佳保安第五旅旅長崔老三」,即座山雕本人。
  • 為啥說座山雕之死標誌關東綠林的結束?看他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就知道了
    在新發現的日軍關東軍作戰地圖上,我們在五常縣拉林河上遊,九十五頂子山附近找到了一個像釘子一樣的黑圈,無論時間變化,牢牢地釘在一張一張日軍的地圖上。日軍記錄的這個黑圈,標誌的是一支抵抗武裝,經過考證,這是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的殘部建立的一塊根據地。 這支部隊在我們自己的記載裡也有涉及,但只是一個非常模糊的痕跡。
  • 東北悍匪「座山雕」後人狀況如何?
    楊子榮和座山雕都是有原型人物的,楊子榮原名楊宗貴,山東牟平人,而座山雕是山東新泰人,沒想到兩人還都是山東老鄉,而在《新泰崔氏族譜》中有一段關於座山雕的記載「守宗,行三,又名振聲,字鳴遠。元配陳氏,繼配臧氏,均無所出,又繼配李氏,子一家魁。此支在口外凌源縣。」
  • 東北鬍子座山雕的三樣絕活到底多厲害,連張作霖和日本人都無奈
    座山雕在東北話裡的本來意思是禿鷲,就是那種腦袋光禿禿的不長毛,日常主要吃腐爛動物屍體的猛禽,看起來就非常喪氣,之所以給他起這麼個個外號,估計也是對座山雕的厭惡和恐懼。
  • 東北大土匪座山雕,1947年被捕後結局怎樣?其實並沒有病死在監獄
    1947年2月初,盤踞在東北幾十年的大土匪「座山雕」被解放軍活捉,在經過公審後關進了監獄,最後病死在牡丹江監獄中。 但一直以來,座山雕的真正死因都頗有爭議,但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 坐擁八大金剛,藏於深山老林,歷史上真實的座山雕是怎麼死的?
    在死前,座山雕淡淡地說民國時期,要說土匪中名氣最大的,那當屬座山雕崔三爺。《林海雪原》講的便是楊子榮智擒座山雕的故事。「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楊子榮身處虎穴,鬥智鬥勇,最終從內部瓦解了座山雕一夥。座山雕原名崔玉琳,後更名為張樂山,是一名山東大漢,在家排行老三,後常被人稱作「崔三爺」。張樂山出身土匪世家,爺爺與父親皆土匪出身,現在土匪圈子的名氣,並不大,屬於草根土匪。在一次打家劫舍過程中,被官府抓住,最終被處死。張樂山成為了一名孤兒,無奈之下只得跟隨親戚共同闖蕩關東,以求得能夠填飽肚子。
  • 座山雕歷史原型是誰?他到底是怎麼死的?
    五十年的土匪生涯座山雕從清末至民國,再到解放戰爭時期,共度過了五十多年的土匪生涯,他帶領著自己的手下一步一步壯大起來,就連土匪出身的張作霖在治理東北的時候,都曾經幾度派兵前去清剿座山雕,可惜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張作霖還沒有除掉座山雕,自己就先被日本人炸死了。
  • 東北最牛的7大土匪:座山雕只能墊底,最後一個曾控制半個中國
    東北歷史土匪排行榜:座山雕只能墊底,有一個曾控制半個中國 其實土匪這個事情並不是說像我們電視劇看到那樣,但是確實有這樣的一類人存在過,他主要是存在於中國的兩個地方而且是非常出名的兩個地方,一個就是湖南的湘西,一個就是東北。而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土匪是來自於後者!
  • 「座山雕」張樂山,1947年被楊子榮活捉,他的最終結局如何?
    闖關東的時候很多山東人都去往了東北,那個時候的東北局面也是很混亂的,張樂山就是闖關東中的一員,他本是山東濰坊人,但是因為家庭的變故最後逃到東北,甚至還成為了匪首,人們又稱他為「座山雕」。以張樂山為代表的土匪們每天燒殺搶掠,周邊的百姓們民不聊生,民國政府也無力剿滅他們。
  • 頂級CEO座山雕的組織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剛剛從電影院回來的路上,腦中一直盤旋著「智取威虎山」裡的鏡頭。徐克導演詮釋這部老題材影片的手法新穎獨特,人物的動態表情刻畫細膩,角色帶入感強。此刻,我閉上眼似乎還能感受到林海雪原的冰冷嚴寒,還有威虎山的陰森恐怖。故事的結局依舊很老套,壞人被好人打敗了。但現實生活中,座山雕這樣的團隊和企業組織很難被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