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洛博陽
2014年,著名導演徐克(中國香港)翻拍了經典紅色電影《智取威虎山》,這部電影真實地講述了我人民解放軍在面對以悍匪"座山雕"為首的軍匪集團時,有勇有謀、英勇抗敵的故事,以恢弘的場面、緊湊的情節徵服了大批的觀眾,贏得了口碑與票房雙飛的榮譽。
在這部電影中,英雄楊子榮以其堅強的鬥爭意志、過人的智慧與膽魄徵服了無數的觀眾,但除了這位英雄人物,梁家輝飾演的"座山雕"同樣也給觀眾帶來了非常大的震撼,人們很難想像這樣的一個暴戾的草寇,居然是如此的機敏,也有著如此之深的城府,那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歷史上真正的悍匪"座山雕"。
一、"座山雕"確有其人
《智取威虎山》是一部根據真實發生的戰爭所改編的經典紅色主題電影,裡面的人物和情節都是真實存在、發生的,"座山雕"這一角色便是由真實存在創作而來。
"座山雕"本名張樂山,家裡是實打實的匪幫,其祖父和父親都是因為打家劫舍而被官府抓獲,由於罪行嚴重,直接被判了死刑,其母也由於受到了驚嚇,在其父身亡後不久,便撒手人寰,家裡只剩了張樂山自己一個人。
迫於生計,年輕的張樂山跟著歲數大一些的鄉友闖了關東,由於年輕力壯,落得了一份替人看家護院的差事。只是張樂山本身兇悍,又受不得被人呼來喝去,便狠下心來搶了主顧的錢財,入了附近的山頭,當起了真正的土匪!
那時候,世道混亂,土匪也有吃不飽飯、要靠下山務農來填飽肚子的日子,這時候,土匪們都會去取一個名號,下山去便用本來的名字,進得山頭便用名號,避免被官府盯上,類似於梁山泊那時的"及時雨"宋江、"小旋風"柴進,而張樂山給自己取的名號便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座山雕"!
二、"座山雕"的絕技
在電影《智取威虎山》中,有一個情節,是藉由小匪嘍囉的口,來帶出"座山雕"本人作為一個悍匪,不僅僅是說心狠手辣、漠視手足之情,更加是武藝過人。
"座山雕"初入山頭,頗受當時當家的匪頭子的重視,而他非但不顧兄弟之情,更是因為一時利益之長短,而痛下殺手,直接將匪頭子殺之而後快,自己取而代之,而這一切,土匪們都是敢怒不敢言,原因無他,皆是因為"座山雕"本人武藝高強。
"座山雕"有三個為他人所稱道的絕技:夜能視物、槍法卓絕、身輕如燕。所謂夜能視物,指的是他常年混跡也各大山頭,有時深夜也需要趕路前行,早已練就了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也能做到目若觀火,穩步前行;此外,常年上山入林,攀爬各處險要山崖,使得他腿腳穩健,即使是翻山越嶺,對他而言也是如履平地。
而他的槍法更是不用多說,為匪多年,與官軍抗爭無數,早已是身經百戰,練就了一手百發百中、神乎其技的槍法。
三、大帥庇護,日寇退讓
其實,"座山雕"能夠出頭,也是因為受到了張作霖無意的恩澤和日本人的"獎勵"。
"座山雕"之所以能夠在東北佔據一席之地,說來也是軍閥張作霖無意中為其做了保護傘。"座山雕"作匪為禍四方之時,也正是日本侵略者野心勃勃,想藉由侵佔東北,打開全中國的大門的時候。
而此時,張作霖雖是一個軍閥,但不失為一個中國軍人,他力保東北,阻擊日寇,並且在東北大興重工,這對匪徒"座山雕"來說,卻是有人保著自己不被迫害,而且重工發展,他也能從中牟取利益,所以這時候"座山雕"可以說是歪倒正著,得了庇佑。
到後來,張作霖身死,少帥張學良雖然領軍阻敵,但還是無奈退出了東北。亂世出梟雄,"座山雕"借天下大亂之時,大肆為禍,收斂錢財,壯大聲勢,這時候的"座山雕",已然成了東北匪幫的第一把交椅,雖然這時的東北已被日寇侵佔,但"座山雕"卻依然是樂得逍遙。
日寇多次的圍剿,都被"座山雕"根據險惡的山勢排兵布陣、全部擊退了,日寇無奈,只能是另行安排,派人招安"座山雕",卻偏偏被"匪性難改"的"座山雕"騙了招安的獎勵之後,將日本人又趕下了山,叫日本人賠了夫人又折兵!
多年以後,抗戰勝利,日寇退出了東北,"座山雕"乘勢而起,不僅繳獲了大量日本人的軍事裝備,更是佔據了一座更有地勢的山頭——威虎山,從此為惡一方,成了東北的大禍害,中國和平進程的阻礙!
四、不識大勢,終為大勢淘汰
抗戰勝利之後,中國的和平並沒有隨之到來。國民黨雖然退而佔據臺灣,但是依然幹擾著大陸的政局,加上歷經時代的動亂之後,"座山雕"這一類的悍匪依舊是盤踞一方,破壞人民的財產,阻礙社會的進步。
兩種不良勢力更是暗中勾結,造成了非常之惡劣的影響,為人民所不能容忍,大家都知道,如果對"座山雕"們再不給予嚴肅的處理,將對中國這個動亂稍緩的千瘡百孔的國家,造成進一步的傷害,所以,以武裝部隊肅清以"座山雕"為首的匪幫勢力,這一舉動刻不容緩。
楊子榮,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就這樣浮現在了歷史的眼光中。因其在抗戰中表現出來的英勇善戰、謀略過人,使得他當之無愧地成為了肅清"座山雕"匪幫勢力的指揮隊長。
電影中的"智取威虎山"情節畢竟是經過藝術再創作的。真實的歷史上,楊子榮有勇有謀,於深山老林之中,多次指揮了針對以"座山雕"為首的匪幫勢力的圍剿。在經歷了多次的成功圍剿之後,"座山雕"身邊不過剩下了二十餘人。最後一次的圍剿中,楊子榮率隊,在一番激戰過後成功活捉了"座山雕"張樂山。
無疑的,"座山雕"張樂山的故事,是對當時那個窮苦的時代的一個特殊的視角,或者說,是當時那個時代的悲哀的一面。無論是窮人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只能落草為寇,還是張樂山這般的趁亂起勢、為惡一方,其實質,都是因為那個積貧積困的時代所帶給人們的傷害,使得人們要麼甘受貧苦、要麼走入錯誤的道路,無論是哪一種,無疑都是可悲……
眼下的我們正處於一個美好的時代,所以請不要再抱怨生活的不易,就讓我們好好地享受這一份不易的平凡的生活吧!
參考資料:1、《真實座山雕並非被楊子榮槍殺,而是病死監獄?》,江軒、魏頔2、《張作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