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老匪座山雕幹過抗聯打過鬼子?得多不靠譜才能說出這種話

2021-01-19 騰訊網

從座山雕說起——東北的抗聯和綠林

01.「平南洋」牡丹江坦克平叛

2014年,第一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過後不久,徐克導演的新版《智取威虎山》便開始公映,這部以黑土地綠林為背景的影片以其新穎的風格、獨特的視角在院線電影中引起熱議。一時之間,「楊子榮」「威虎山」「座山雕」都成了大家關注的名詞,人們開始打開那段塵封的記憶。

▲ 電影《智取威虎山》劇照

當我們真正走進那段歷史,會發現一個不滅的番號在隱隱閃現,那就是被稱作「抗聯」的東北抗日聯軍。而東北的綠林,和抗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有一種傳言頗引人注目,稱座山雕曾是「抗日英雄」,幹過抗聯,打過鬼子,所以被捕後並沒有槍斃,而是在某個公園養猴終老一生。

讓座山雕養猴?這實在是個和讓孫猴子管桃園一樣異類的思路啊。

關於座山雕的很多說法與事實偏差甚大。比如,他被抓時的秘密營地,至今保留在海林市。曾有專門考察智取威虎山經過的作家前往海林,參觀他這座著名的老巢,過後頗為失望。因為這座山雕的巢穴不過是個半地下式,大一點的地窨子,當年老匪帶人在這附近種大煙,隱蔽倒是隱蔽,可是和小說中赫赫堂堂的威虎廳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 海林發現的半地下秘密營地,推測座山雕的「威虎廳」形制和大小於此相似

所謂座山雕參加抗聯的說法也是如此。黑土地的綠林豪傑許多比張大帥的兵更有血性,他們在九一八之後投身抗日救國的陣營,血灑白山黑水之間,不枉中國男兒之名。今天,在官方史料中,對這些敢打鬼子的「鬍子」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叫做「山林隊」。

▲ 電影《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

座山雕活動的牡丹江地區也是抗聯的老根據地之一,但筆者採訪過的抗聯老人無不感到迷茫——抗戰後剿匪中被打掉的謝文東、李華堂都幹過抗聯的軍長,但座山雕……沒聽說他和抗聯有什麼關係。

從日本公文書館提供的檔案來看,日軍當時也不認為座山雕(報號「樂山」)是抗聯。當時日軍在文件中把東北與日軍交戰的武裝統稱為「匪」,「共產匪」指的是東北抗日聯軍,「共匪」指的是和抗聯合作的義勇軍和山林隊,「政治匪」指的是傾向於國民政府的部隊,「純匪」或「土匪」則是地地道道的土匪。從日軍把座山雕列入「純匪」來看,他雖然也跟日軍作過對,但並無政治傾向。

歷史上的座山雕雖然沒幹過抗聯,但一度接受過我軍的番號。抗戰勝利之後,新設立的牡丹江軍區為迅速穩定局勢,曾收編相當數量的地方武裝。根據原鐵道兵政治部主任徐誠之回憶,抗戰中接受過日軍「招安」的座山雕為了尋找新的靠山,曾經接受過東北民主聯軍牡丹江軍區的收編,列入我軍序列。

但是,隨著國民黨軍進入東北,座山雕認為「土八路」肯定不是國民黨軍的對手,於是迅速反水,重新為匪而且接受了國民黨方面挺進軍的番號。

《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是一位親身參加過東北剿匪作戰的青年軍官,1946年初,他所在的部隊遼東軍區三縱第二支隊便奉命率部前往牡丹江增援守城部隊。根據他的戰友董仁棠(後擔任東北邊防處處長)回憶,此時,國民黨政權還有相當的號召力。因為幹部不足,尚未來得及對收編的武裝進行有效改造,牡丹江地區叛變頻發,形勢十分危急,一度守軍只剩一個半團的兵力。

《林海雪原》中馬希山(真名馬喜山)等匪軍竟糾集數萬人圍攻牡丹江市,一度攻入街裡,那些叛軍中就有座山雕這一支。而此時增援部隊還在從遼寧出發的路上。

然而,這數萬土匪卻最終沒有拿下牡丹江,相反在戰鬥中傷亡慘重,原因是他們在牡丹江遇到了一個熟悉的剋星——同樣出身綠林的東北抗日聯軍宿將,牡丹江軍區司令員李荊璞。

▲ 「平南洋」李荊璞

李荊璞,吉林寧安人,性情剛烈,勇武過人,九一八事變後拉起一支綠林武裝參加抗日,報號「平南洋」。

「報號」是東北綠林的特色,每一支隊伍拉起來後,都要給自己起個類似綽號的名字,以便對外作為本山頭的象徵,如同今天的名片一般。這些「報號」五花八門——有叫「壓五營」的,表示跟附近某個番號五營的部隊是世仇;有叫「穿山甲」的,表示善於隱蔽;有叫「滾地雷」的,表示不怕死;還有叫「宋子文」的,這個……就不能理解了。

抗聯將領中頗有一些有自己的報號,反映了他們的獨特出身。有報號的通常都曾經當過綠林好漢,而派到東北抗戰的共產黨員,除了極少數出於工作目的設立報號以外,一般是沒有報號的。

在東北抗日聯軍裡,有很多這樣出身綠林,最後獻身國家的英雄。例如——第十軍軍長汪雅臣,本來報號「雙龍」(因為雙手打槍彈不虛發而得名);第十一軍軍長祁致中,曾報號「明山」;第六軍第五師師長劉振聲報號「中俠」,參謀長邱金海報號「助國」;……他們都是致死沒有投降日本侵略軍的好漢子。

▲ 報號「雙龍」的抗聯第十軍軍長汪雅臣

李荊璞也是他們中的一員。他起兵時本想給自己定個「平東洋」的報號,但用江湖手段一算,這三個字放在一起筆畫數不夠吉利,於是改名「平南洋」——反正日本在寧安的東邊,也在南邊,這樣起名字也沒錯。

很快,「平南洋」因為勇猛善戰,無論在對手還是在周圍的綠林豪傑中,都打出了威名。在日軍的檔案資料裡,是把他和東北抗聯二路軍總司令周保中並列在一起的。

對李荊璞來說,幸運的是他的隊伍中一開始就有共產黨人存在,使他很快成為抗聯的一員。1935年,李荊璞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第一師師長,曾率部徹底摧毀了日軍在寧安一帶建立的大型殖民機構鏡泊學園。他的傳奇始終在黑土地流傳,以李荊璞將軍戎馬生涯為主題的電視連續劇《平南洋》還曾經獲得國家金獎。

正因為抗聯五軍一師一直活動在牡丹江地區,所以李荊璞回到這裡輕車熟路,接收牡丹江工作十分順利。面對「平南洋」這樣一位在江湖上堪稱大哥級的人物,謝文東、座山雕等叛變攻打牡丹江時肯定也會猶豫。

但此時牡丹江守軍中原來報號「九江」的王小丁(二十五團三營營長)叛變,洩露布防情況,引各路匪軍於1946年5月15日會攻牡丹江,叫出了「打開丹江城,活抓李司令」的口號。一開始匪軍驕橫之極,進城匪軍竟然用機槍封鎖軍區司令部的窗戶,李司令只好藏在桌子底下,借著手電看地圖,用電話指揮戰鬥。

結果呢?

李荊璞是抗聯中碩果僅存的幾位開國將星之一,作戰極為潑辣,又熟悉土匪的作戰模式,怎麼會讓他們討到便宜,竟然硬生生靠一千多城防部隊把數萬匪軍打得落花流水。

這其中的絕招,倒是和徐克導演的電影異曲同工。

有人認為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頗為雷人,因為其中不乏坦克飛機和重炮的鏡頭,難道當年剿匪的戰鬥中,怎麼可能動用這樣豪橫的家什兒?

真實的歷史中,座山雕的確沒有這麼闊,但這其中每一樣兵器都曾出現在剿匪作戰中。李荊璞指揮部隊剿匪,曾報告在柞木臺子殲滅土匪一個營,繳獲150毫米重炮兩門——淞滬戰役幾十萬國軍只有24門這種「十五榴」,一個師攤不到一門,土匪可比老蔣闊氣多了。

土匪的確沒有飛機和坦克,但剿匪部隊曾使用過。用飛機剿匪是合江軍區司令員方強,1946年5月7日,利用東北航校剛修復的幾架飛機誘騙匪軍,使其誤以為是國民黨大員前來空中巡視,在集合接收檢閱時予以圍殲,用坦克的就是守牡丹江的李荊璞。

李荊璞在自己的回憶中這樣寫道:「我把敵人進攻的目標弄清了,又把個主要單位採取防禦方法都安排了,就開始部署兵力,圍殲敵人……命令作戰科長帶領坦克隊(修好了日軍四輛小坦克)在前面開路,步兵跟在後面衝出去!」

土匪搶劫,綁票在行,單打獨鬥戰鬥力也不弱,但是看到坦克這類高科技武器卻真正傻了眼,結果就是「匪陣大亂,潰不成軍的拼命逃跑」。坦克部隊一鼓作氣,又帶著警衛營衝向被包圍的保安團部,同樣如同刀切豆腐一般順利。

戰鬥結果:匪軍全線潰散,敵總指揮王超自殺,叛徒「九江」被活捉,殘敵天亮時逃走。坦克隊的隊長在戰鬥快結束時因為興奮打開頂板探出身子,遭到殘匪射擊犧牲,是坦克部隊的唯一損失。

這種「日軍小坦克」推測是日本關東軍丟下的九五式輕型坦克。儘管它的火力有限,但從心理上沉重打擊了土匪的士氣,對牡丹江保衛戰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也是人民解放軍最早使用坦克進行作戰的戰例之一。

▲ 解放軍繳獲的日制九五式輕型坦克,推測牡丹江作戰中,李荊璞司令員使用的就是這種戰車

不久,曲波等所在的援軍趕到牡丹江,解放軍聲威大震,兵力日益雄厚。此消彼長,包括座山雕在內的牡丹江土匪們開始了東逃西竄的生涯。

相關焦點

  • 為啥說座山雕之死標誌關東綠林的結束?看他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就知道了
    相比之下,座山雕只是一個標誌,標誌著關東綠林的結束。 儘管座山雕張樂山並沒有在威虎山待過,但真實歷史中的他也頗有一些傳奇之處。 在尋找《智取威虎山》真實故事的經過中,我們漸漸發現,人稱座山雕的老匪張樂山在東北的土匪之中堪稱異類。這老匪年過六旬仍能奔跑如飛,令人稱異。
  • 「座山雕」歷史原型:從軍長變成匪首
    【導言】提起謝文東這個名字,人們一定會覺得很陌生,但是要提出「座山雕」恐怕那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據考證《林海雪原》裡的土匪頭子「座山雕」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而他的原型之一就是謝文東。如果說「座山雕」謝文東,曾經加入過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出任第八軍軍長,而且還是中共黨員,您能相信嗎?
  • 他是東北土匪的老大,他比座山雕還厲害,卻當了無恥漢奸
    靚坤也有老大,烏鴉也有老大,座山雕同樣也有老大,他的「老大」,就是本文要說的謝文東。 在原著《林海雪原》中,座山雕的身份是國民黨「中央先遣挺進軍濱綏圖佳保安第五旅旅長」,而「中央先遣軍濱綏圖佳保安總司令」,就是謝文東。 不要以為謝文東是個虛構的人物,在現實中,謝文東的官比「中央先遣軍濱綏圖佳保安總司令」更大,當過國民黨第15集團軍上將總司令,還是蔣介石親自任命的。
  • 土匪「座山雕」的實力有多強?張作霖都拿他沒辦法
    還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在東北就豎起自己的大旗,成為東北土匪大軍中戰鬥力最強隊伍之一。而座山雕張樂山就有三絕。第一是槍絕:他的槍法可謂是百步穿楊,一打一個準。這種槍法也是他在山中鍛鍊出來的技能。在槍桿子裡面出勢力的年代,槍法就是王道。第二就是眼絕,他的眼睛在夜裡就像貓的眼睛一樣,可以看到任何人和事務。當然這是吹的,要是貓眼還得了。但是槍法準的人,眼睛肯定不會差到哪去。
  • 東北大土匪座山雕,1947年被捕後結局如何,並非病死獄中
    為了能夠讓百信過上安居樂業的好生活,八路軍曾多次對土匪進行掃除行動,甚至是因為土匪太過狡猾而專門為此制定了嚴密的抓捕計劃。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東北最大的土匪頭子座山雕。
  • 真實座山雕:誓做東北王,作惡五十多年,卻被楊子榮一句話出賣?
    生為土匪,幼時作惡 其中《林海雪原》之中的座山雕就是如此,真實的座山雕要比小說中所描寫的要更厲害些,而座山雕也只是一個人物的綽號罷了
  • 他是東北土匪的老大,座山雕見了他得下跪,卻當了無恥漢奸
    《智取威虎山》不僅創造了無法完美的楊子英,還創造了經典的大反派、土匪頭子座山雕塑,還創造了囂張、陰險、惡毒、完整的黑道大哥形象。但是勳坤也有老大,烏鴉也有老大,座山雕塑也有老大,他的「老大」就是本文所說的謝文東。
  • 東北真實的「座山雕」,靠「三絕」躲過圍剿,最後為何栽了?
    東北「座山雕」——張樂山不過,以上描述的座山雕是一種鳥類。但今天,救生圈要介紹的座山雕卻不是動物。在東北話裡,座山雕其實是一個,特指一個人,他便是讓人感到陰森喪氣、畏懼厭惡的土匪頭目張樂山。當然,座山雕這個稱謂是貶義詞,不能當著張樂山的面說,若在張樂山面前,一般都得恭恭敬敬的稱呼一聲:「三爺」。張樂山的祖籍是山東的,但因自小就跟家人到了東北,便也漸漸成了東北人。因家境貧寒,張樂山沒上過學,小時候就開始跟著家人在深山老林裡伐木幹苦力。伐木的活又苦又累,還掙不了多少錢,張樂山漸漸地不願意幹下去了。
  • 揭秘真實的東北土匪「座山雕」,如若沒有楊子榮,還真抓不住他
    當時座山雕為國民黨東北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能被國民黨看上的,實力應該不小,起碼2000人是有的。在楊子榮去威虎山之前,座山雕已經被剿了一年了,大部分人馬被消滅,還剩下20多人跟著他,躲到了深山老林,繼續作惡。
  • 東北悍匪「座山雕」後人狀況如何?
    楊子榮和座山雕都是有原型人物的,楊子榮原名楊宗貴,山東牟平人,而座山雕是山東新泰人,沒想到兩人還都是山東老鄉,而在《新泰崔氏族譜》中有一段關於座山雕的記載「守宗,行三,又名振聲,字鳴遠。元配陳氏,繼配臧氏,均無所出,又繼配李氏,子一家魁。此支在口外凌源縣。」
  • 座山雕歷史原型是誰?他到底是怎麼死的?
    座山雕在我的腦海中就是土匪的代名詞,小時候在電視中看到他逃跑的時候,總是擔心他真的逃脫了,不過他還是逃脫不了人民的懲罰,說到懲罰,有心人會關心,那座山雕到底是怎麼死的呢?五十年的土匪生涯座山雕從清末至民國,再到解放戰爭時期,共度過了五十多年的土匪生涯,他帶領著自己的手下一步一步壯大起來,就連土匪出身的張作霖在治理東北的時候,都曾經幾度派兵前去清剿座山雕,可惜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張作霖還沒有除掉座山雕,自己就先被日本人炸死了。
  • 《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原型是原抗聯軍長謝文東嗎?
    近來有這樣一種說法,稱座山雕的原型是遠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軍長謝文東。事實是這樣嗎?如果我們仔細讀原著《林海雪原》的話,就會發現,這是一個誤讀。首先,書中的「座山雕」是什麼人?書中曾給過明確的交代,他是「國民黨中央先遣挺進軍濱綏圖佳保安第五旅旅長崔老三(即慣匪座山雕)」(括號內內容為原書所有)。也就是掛了一個保安旅旅長的銜頭崔姓匪首。那麼謝文東呢?
  • 歷史上座山雕的真實原型是誰?與謝文東之間又存在著何種聯繫?
    座山雕,是小說《林海雪原》中的角色。小說記載他本名張樂山,1882年在山東泰安新泰市龍廷鄉苗莊村出生,家中有兄弟七人,排行第三,所以又被稱為「三爺」。座山雕當了土匪數十年,霸佔威虎山,是山上的一把手,最後東北解放軍戰士楊子榮帶領剿匪小分隊將他生擒。
  • 東北最猖狂的土匪,「座山雕」見了他都得恭敬行禮
    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人送外號「座山雕」的張樂山,可他的出名是建立在以他為原型寫的小說《林海雪原》的廣泛流傳上。東北真正最猖狂的土匪並不是張樂山,而是另一人,「座山雕」見了他都得恭敬行禮。這個人名叫謝文東,地主之家出身,本是遼寧省丹東人,上過4年私塾,16歲就接管了家裡的產業,幹的也是風生水起。只不過後來買賣土地欠了一大筆債,就綁架了當地另一個富戶,沾染上官司被追捕。
  • 花甲老人單人獨槍擊斃二十三個鬼子——抗聯軍長親自為他撰寫祭文
    從前東北把槍法好的獵手尊稱為「炮手」。 1938年三月末,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用最隆重的儀式,安葬了一位姓李的炮手。 第五軍軍長周保中親自寫祭文祭奠: 李炮為寶清南山之獵戶,長射藝。參加抗日教國之五軍,譽父子從軍。
  • 東北鬍子座山雕的三樣絕活到底多厲害,連張作霖和日本人都無奈
    座山雕在東北話裡的本來意思是禿鷲,就是那種腦袋光禿禿的不長毛,日常主要吃腐爛動物屍體的猛禽,看起來就非常喪氣,之所以給他起這麼個個外號,估計也是對座山雕的厭惡和恐懼。
  • 歷史真相:一代悍匪座山雕,1947年被捕後結局如何?其實並沒有病死在監獄
    贔芒砲眗褘宄祰閦霑艂殃礩姣皀撂朐磦萰跇鐀氈靆敁韛髝嚗豔燛湪塜汍琩徧悡菆蜠聠煩唴輊漢莑釿簈紩蒿灓軱篍紤為了百姓的安居樂業,八路軍多次尋找並掃匪不成,鑑於敵人太過狡猾,就制定了一個秘密計劃來捕捉當地最大的土匪頭子――座山雕。
  • 東北抗聯中有一對親兄弟,且二人都是抗聯的軍長,弟弟35歲時犧牲
    今天,小編就要講講日本侵略者在東北的土地上都幹了些什麼?當年,日本關東軍在東北境內一共駐軍70萬人,再加上一部分偽軍和大量偽警察,總人數恐怕要超過上百萬。為了徹底統治東北,他們對我們中國人推行「奴化教育」,讓中國人讀日本書、說日本話,導致許多剛剛懂事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是一名中國人。另外,日本在東北推行王道主義、皇道教育和神道教育,把教科書中的「中國」字樣通通抹去。將「王道樂土」、「日滿不可分」、「忠君愛國」,當作為滿洲國的教科書內容,把日語定為偽滿洲國的政治國語,讓孩子從心底裡化敵為友,成為被馴化的亡國奴。
  • 東北大土匪座山雕,1947年被捕後結局怎樣?其實並沒有病死在監獄
    1947年2月初,盤踞在東北幾十年的大土匪「座山雕」被解放軍活捉,在經過公審後關進了監獄,最後病死在牡丹江監獄中。 但一直以來,座山雕的真正死因都頗有爭議,但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 東北抗聯1938年後的艱難歲月
    在最寒冷的季節,大小興安嶺的夜晚都是零下四五十度,白天尚可,太陽一落山,真是冷風刺骨,點篝火,火都不願意燃燒,只是吱吱啦啦地響著,火焰其微,被凌冽的寒冷所徵服了,雖有乾柴,而無烈火,人面相覷,無能為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