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上映,同名的革命樣板戲也又一次回到人們的視野,成為近日的熱點。說到[詳細]
核心提示: 因此,《林海雪原》中的「座山雕」,其原型與謝文東無關,而應該是雜取了張樂山、張雨新等匪首特點的,認為塑造出的一個中小匪首的形象。
(電影《智取威虎山》劇照)
本文來自:鳳凰網綜合,作者:蘭臺
隨著《智取威虎山》的熱映,楊子榮與座山雕的故事又重新為人津津樂道。近來有這樣一種說法,稱座山雕的原型是遠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軍長謝文東。事實是這樣嗎?
如果我們仔細讀原著《林海雪原》的話,就會發現,這是一個誤讀。
首先,書中的「座山雕」是什麼人?書中曾給過明確的交代,他是「國民黨中央先遣挺進軍濱綏圖佳保安第五旅旅長崔老三(即慣匪座山雕)」(括號內內容為原書所有)。也就是掛了一個保安旅旅長的銜頭崔姓匪首。
那麼謝文東呢?《林海雪原》原書中,是有匪首「謝文東」這個人物的。也就是說謝文東本人在《林海雪原》中已經出現了。
《林海雪原》中的匪首「謝文東」,也介紹了他的身份。在楊子榮智取威虎山後,曾繳獲了一份謝文東發給座山雕的命令,命令中提到「今特命五旅長崔,四旅長徐,率部假正月初七夾皮溝山神廟會,全力合擊,一網打盡。」——這裡很明顯,「五旅長崔」即上文點出完全身份的「中央先遣挺進軍濱綏圖佳保安第五旅旅長崔老三」,即座山雕本人。
而這份命令的結銜是「中國國民黨濱綏圖佳黨務專員侯殿坤中央先遣軍濱綏圖佳保安總司令謝文東」,謝文東是「中央先遣軍濱綏圖佳保安總司令」,很明顯是「座山雕」崔老三的頂頭上司。
而歷史上真正的謝文東是個什麼樣的身份呢?
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政府迅速派員到東北接收,蔣介石還委任東北元老莫德惠為「東北宣慰使」,從重慶飛赴長春,以政府的名義對東北各地的原抗日首領和一些知名人士進行封官、慰問和安撫。國民黨北滿特派員武康親自找到了謝文東,對謝文東說,中央政府希望謝文東能出來重組軍隊,對抗已深入北滿的共產黨軍隊,謝文東接受了國民黨的邀請。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報請國民黨中央政府,蔣介石親自任命謝文東為國民黨第十五集團軍上將總司令,武康任參謀長兼總指揮。
當時在北滿的合江和牡丹江地區,主要有謝文東、張雨新、李華堂、孫榮久四大國民黨土匪部隊,號稱「四大旗杆」,共有匪部1萬餘人。謝文東在軍部設立了8大處和1個警衛團,下轄2個師、6個團,總人數近4000人,成為北滿地區最大的國民黨土匪隊伍。
可見,歷史上真實的謝文東,其身份是「第十五集團軍上將總司令」,手下指揮的土匪超過萬人。與小說中相比,「中央先遣軍濱綏圖佳保安總司令」或可勉強相當,可以說小說《林海雪原》中的匪首「謝文東」,其原型就是歷史上真實的謝文東。而座山雕的「中央先遣挺進軍濱綏圖佳保安第五旅旅長」的身份,與歷史上真實的謝文東相比,實在差距太遠,不可能以後者作為原型。
那麼座山雕的原型究竟是誰呢?
一號原型,是張樂山。張樂山,15歲進山當土匪,18歲便當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此人老謀深算,詭計多端,在匪徒中頗有聲望,內部人稱「三爺」。當年,張作霖和日軍都曾想消滅他,但都沒成。日本投降後,他接受國民黨的委任,當上了「國民黨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中共剿匪部隊進駐牡丹江地區後,曾對這股土匪進行多次圍剿。
從外號「三爺」,到只被任命為「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這個與掛名保安旅旅長差不多大小的官銜看,小說《林海雪原》中的「座山雕」,其原型應該有張樂山的一部分。
另一個原型是張雨新。張雨新,綽號張黑子,日本投降後,他被任命為國民黨第十五集團軍先遣軍中將軍長。張雨新率領手下到處殘殺共產黨的基層人員,並將他們開膛破肚、暴屍街頭。
張雨新的「先遣軍」實力強大,甚至還裝備了大炮,佔據著一個建有完整工事的土圍子。負責剿匪的東北民主聯軍為了順利剿滅這股土匪,從東北航校找來兩架飛機,在飛機上塗上國民黨的青天白日徽,飛到張雨新匪巢上空。丟下一封信,內容是:國民黨東北行營主任熊式輝為嘉獎張雨新,某日將來視察。信上面蓋著國民黨東北行營的大紅印章,印是用肥皂刻的。張雨新對此深信不疑:一來東北民主聯軍不會有飛機,二來大紅印章總不會錯。到了約定的日子,張雨新集合隊伍,在臨時機場上等候熊式輝的到來。日到中午,兩架飛機緩緩從北面飛來,對著土匪群就是一陣狂轟濫炸,打得土匪鬼哭狼嚎。隨後,早已埋伏在四周的東北民主聯軍趁勢發動進攻,全殲了這股土匪。
張雨新是「第十五集團軍先遣軍中將軍長」,也就是謝文東的直接部下。而且其所部佔據著一個建有完整工事的土圍子,也與小說中「座山雕」所部佔據威虎山,擁有完整工事的情況類似。但張雨新的官銜「中將軍長」也遠遠超過了小說中「座山雕」保安旅長的等級。可以說,他可能也是「座山雕」的原型之一。
因此,《林海雪原》中的「座山雕」,其原型與謝文東無關,而應該是雜取了張樂山、張雨新等匪首特點的,認為塑造出的一個中小匪首的形象。
[責任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