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898個字,閱讀2分鐘
以京東為代表的B2C電商格局基本已定,新入局者已經很難很難了,因為線上獲客成本已高過電商盈利空間,現行中小電商平臺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啦,為此大家都一直在思考新的流量入口在哪裡。
無論傳統的百貨公司、大賣場、購物中心,還是電商或社交電商,流量是零售業的根本,當無流量可用或流量獲取成本高出盈利的時候,零售相關的商業模式也就失效了。其中,生鮮是社區生活的一款剛需產品,過去的幾年有很多生鮮電商做得不溫不火,大家依然喜歡到線下超市或菜市場去買,所以線下依然是生鮮流量的大入口。
「多、快、好、省」是新零售的標誌性符號,也是關鍵性的指標,尤其「快」和「省」是至關重要的。不妨來看看盒馬生鮮是如何從2017年底策劃與異軍突起的,從早期就定義了三個戰略目標,其實也是業務指標,即線上收入大於線下收入,線上每天的訂單要大於5000單,3公裡半徑內實現30分鐘送貨。而消費者看重的兩個點是快和省,即高性價比的大海鮮是盒馬生鮮的切入點,30分鐘的鮮活配送、高性價比的海鮮堂吃和商品,都是實實在在的差異化優勢,容易激發自傳播。
除了物美等超市之外,目前比較流行的社區商超有兩個,一個是盒馬生鮮的線上線下結合的倉式門店,另外一個是環境優美的果蔬好門店。起初盒馬生鮮銷售的海鮮等商品比物美要貴,後來慢慢地比物美便宜了,同時通過一些線上優惠措施慢慢地讓社區消費者養成線上下單習慣,30分鐘內送達是非常誘人的線上消費習慣養成重要因素。天氣不好或親戚朋友來了要加碼菜等時候,大家會優先考慮使用盒馬生鮮送,30分鐘內送達完全不影響招待客戶等。天氣好的時候,大人一般會帶著孩子逛逛果蔬好超市,線下環境好是親子購物體驗的重要優勢,一般蔬菜類商品乾淨又便宜確實不錯的,但其他海鮮、肉等價格確實不低。
目前看來,除去幾米範圍內便利店之外,果蔬好和盒馬生鮮是社區超市中兩個互補性零售店,一個重線下溝通體驗,另外一個中線上購線下快送體驗,剛好解決了社區家庭兩種需求場景。
社區新零售能滿足家庭日常果蔬肉蛋奶鮮的兩種消費場景,即線下親子購物體驗和隨時下單即時送達,便是真正適合社區市場需求的新零售,果蔬好和盒馬生鮮便是最佳組合,線下體驗購物店和電商快送店共生的社區新零售組合。
* 筆者威廉宏(技術營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