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停地要買玩具怎麼辦?學會這五招教會孩子如何節制

2020-12-17 百科教育1

做父母的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帶孩子經過商場玩具局域的時候,孩子總會不停地要買玩具,明明家裡已經有很多了,甚至還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孩子還是會大哭、大鬧、甚至在地上打滾就是要買。相信很多家長經歷過這種事情都會特別的苦惱,那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幾招。

面對孩子哭鬧買東西,家長學會四不要

當小孩子面對玩具的誘惑,迫切想要得到,哭鬧打滾時,這時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給孩子做正確的引導。在面對小孩子很多無理的請求時,適當地採用一些強硬的手段也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說在孩子哭鬧買玩具的時候,在不傷害孩子的同時強制性拉回家,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關在臥室,讓孩子自我安靜下來,切記不要讓孩子跟其他長輩接觸,要做到一對一教育指導。

1.千萬不要罵孩子

很多家長在教育小孩時都會或多或少責罵孩子,須知在一個小孩子的世界觀裡很簡單,你的一句句責罵可能給他傳遞一個信息:「你不愛他了」,這樣會使小孩子慢慢的疏遠你,害怕你。

2.千萬不要打孩子

可以適當地給小孩子一些懲戒,但是一定不能打孩子,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但是方法卻不能太過粗魯,打孩子會給還年幼的小孩子身心發展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3.不要說教

在小孩子還在哭鬧的時候,這個時候不要著急跟他講道理,跟他說教原則,因為他根本聽不進去,反而會因為你的說教哭得更大聲,你越說孩子可能會鬧得越兇。所以這個時候安靜地陪著孩子,看著他哭鬧等他自己安靜下來是最好的選擇。

4.不要走開

這個時候孩子父母也儘量不要走開,就陪在小孩子身邊,不要跟他說話,繃著臉看著他,讓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孩子安靜下來之後要循序漸進

上文說了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要做到四不要,目的是為了讓小孩子安靜下來,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等到了孩子安靜下來之後,等孩子從哭鬧轉化成安靜下來之後,父母就要開始說教和講道理。

並且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你這樣哭鬧著買玩具是不對的,如果你要鬧就一直鬧吧,我是不會給你買的」這種思想。然後一臉嚴肅的等著孩子看孩子的反應,如果還是哭就默默的看著地,如果不哭了在接下來慢慢的安慰講道理,適當的時候也要給孩子一個擁抱。

一定要在這過程中告訴孩子,想買玩具靠這麼哭鬧是沒有用的,但是又不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不愛他了,所以要軟硬兼施。

在對小孩子的教育中,其實有著很多的方式方法,科學有效的方式能讓你更快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成長觀,對孩子的成長和以後的發展都有著巨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孩子不停地要買玩具,家長到底應不應該拒絕?
    一提起孩子買玩具這件事,家長們簡直有一籮筐的話要講:陽陽媽媽:我懷疑我兒子立志要建立一個玩具王國,不然他怎麼對買玩具執念那麼深。吃飯時,「媽媽,我好好吃飯你會不會買玩具給我?」說實話,對孩子的買玩具來者不拒的家長,現實中真的不多見。不過,誰不想有一個這樣的爸爸呢?真·寵女兒狂魔! 小護知道,在買玩具這件事上,就算各位家長明白不能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也還是無法忽視孩子渴望更多玩具的天性。
  • 如何正確地處理孩子搶玩具的問題
    比如說當你帶孩子去玩具店或商超,孩子哭著鬧著要一個玩具,就是不走。你會怎麼辦?自從我國放開了二胎政策以後,現在很多家庭都有兩個孩子,當孩子們之間打架、搶玩具時,或者當你的孩子打了其他孩子或者搶走了其他孩子的玩具時,你會做何反應?當你的孩子不聽話,或者不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事,你會怎麼說?
  • 孩子看到玩具就想買,拎得清的父母用這幾招給孩子挑玩具
    爸爸媽媽們是不是經常被網上、商場裡各式各樣的玩具種草,一發不可收拾地買買買,買回家才發現有些玩具寶寶根本不喜歡,有些玩具寶寶玩幾次就不玩了,有些玩具撞型太厲害,都有好幾個了。如何防止家裡變成玩具「停屍間」?如何避開玩具的「坑」?如何挑選真正適合寶寶的玩具?最重要也最基礎的是了解寶寶的發展規律,才能知道寶寶各個階段的發展需求。
  • 洪蘭談育兒腦心理:當孩子吵著要買新玩具,90%的家長都做錯了
    如果一個孩子在嬰兒期的全面自戀不滿足,他或她長大後會隨心所欲,強求別人。任性在心理學上也被稱為「哭著要認可」。 坦率地說,孩子們渴望得到關注和陪伴。孩子哭著要玩具,可能只是為了驗證他的父母是否愛他,「我很壞,但你仍然愛我」。 3.對身份和滿足感的渴望 在幼兒園,有新玩具的孩子總是焦點。這個年齡的孩子想要得到別人的關注和認可,他們會錯誤地認為這些都是新玩具帶來的。
  • 孩子玩具太多怎麼辦?給孩子買玩具切記2大原則
    大部分玩具都承載著父母的期待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變得越來越好,孩子們再也不像從前那樣每天只能玩泥巴。只要孩子想要,父母幾乎都是竭盡所能地滿足孩子。商場裡面琳琅滿目的玩具隨時隨地都能夠讓孩子駐足,看得心花怒放。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教孩子會說話,家長需要從小教起。1.教會孩子「察言觀色」簡單來說,就是教會孩子如何處理情境下的對話,在說話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對方的表情,注意對方的心情,探究對方的心理想法。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尊重別人,包括別人的言論自由、穿著自由等等,不在背後隨意議論別人。教孩子會說話、會表達,這套《愛上表達系利繪本》就很不錯。它用故事的形式教會孩子自信,變得堅強勇敢,同時也學會表達。
  • 玩具打敗手機,還是手機戰勝玩具?爸媽買這4種玩具孩子更聰明
    孩子愛看手機怎麼辦?現在十個孩子有九個孩子愛看手機,手機的魅力不可阻擋。一拿起來就放不下,可是父母手頭也有很多工作要幹,沒有足夠的時間陪娃,讓娃看手機又擔心養成壞習慣。
  • 3~6歲孩子面對的這五種挫折,教會你如何應對!
    孩子面對的五種挫折一.如何面對拒絕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帶著自己的孩子去遊樂園或者小區樓下的公園,孩子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在一起玩,很想加入他們,但是孩子們不知道該怎麼加入,要麼眼巴巴看著,要麼鼓起勇氣然後被拒絕,當孩子被拒絕後
  • 孩子專注力太差怎麼辦?家長試試這幾招,讓孩子做事不拖拉
    有些孩子做事拖拉,總是喜歡磨蹭。比如讓孩子寫作業,孩子很難靜下心來寫作業,不是玩一會橡皮,就是看看窗外的風景,作業量其實不多,可是孩子卻要寫很久,如果家長不在身邊陪著,孩子可能就跑去看電視了,把寫作業這件事忘在腦後。
  • 孩子總愛哭怎麼哄?聰明的父母這樣做,4招教會孩子不要哭
    孩子總愛哭怎麼哄?聰明的父母這樣做,4招教會孩子不要哭生活中,孩子大哭大鬧的現象可以說是隨處可見,面對肆意哭鬧的寶寶家長們總是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哄停。那麼,如果遇到孩子特別愛哭,家長應該如何應對?下面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 女生上課來「例假」怎麼辦,父母教會孩子這三招,再不用坐立不安
    而且大姨媽來的時間也不確定,有時在上課時突然來了,又不能上廁所,女孩只能尷尬地坐立不安。父母教會孩子這幾招,就會讓孩子儘量避免尷尬。沒有衛生棉可以暫時用衛生紙抵擋一下,父母教會孩子這個技巧,孩子突然來例假也不會坐立不安了。
  • 孩子自私霸道,父母著急又無奈,怎麼辦?5招讓孩子學會分享
    案例 緣緣今年3歲,特別喜歡恐龍,每一次緣緣聽話的時候,爸爸都會到玩具店買一隻恐龍模型作為獎勵。漸漸的家裡也有許許多多各個種類的恐龍了。
  • 孩子在學校人緣不好,家長該怎麼辦?這3招助力孩子「好人緣」
    1、 父母言傳身教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與他人進行人際交往、不知道如何聊天、如何相處。父母要做好榜樣作用,良好的人際關係源於尊重和理解,好的社交禮儀可以讓人與人之間更好的相處。父母扮演孩子的同學,模擬在學校中會發生的場景,教會孩子在不同的境況下應該如何處理和同學的關係。比如,爸爸忘記帶橡皮了,向孩子借橡皮,媽媽就可以告訴寶寶,要樂於助人,將自己的橡皮分享給同學,爸爸要和孩子說「謝謝」,孩子說「我們是朋友,不用謝。」
  • 這家孩子不會吵鬧著要買玩具,原因竟然是……
    「雙十一」過後,一摞摞的快遞紙箱該如何處理?在嘉定工業區越華社區,有一位媽媽,用自己的創意讓紙箱「72變」,成為孩子喜愛的玩具。「剛做好的時候,孩子坐在這裡整整玩了三個小時。」邵燕笑著說,見孩子非常喜歡,她還用橡皮泥捏出了各種蔬菜的模樣。雖然比不上店裡買的玩具高檔精緻,但是這些已經能基本滿足孩子「過家家」的需求。
  • 三歲以內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買這三樣玩具,益智又好玩
    只要孩子對什麼玩具多瞄一下,只要鄰居家孩子有什麼自己沒有的玩具,父母一定二話不說買回家,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然而,父母花費這麼多錢買回家的玩具真的對孩子有好處嗎?父母的策略是買買買,只要孩子看上的,孩子沒有的,就必須買回家,但這樣做的結果卻是家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玩具,孩子卻依然沒有玩具可玩。
  • 如何讓孩子學會提防壞人?人民日報建議:這7件事要儘早教會孩子
    人民日報在「如何讓孩子學會提防壞人?」這件事上多次向家長們提出建議和方法,以下這7件事家長們一定要教會孩子,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保護孩子的安全。01:不向陌生人透露信息孩子的心思單純,在與陌生人交談時很容易洩漏自己的信息。
  • 孩子亂發脾氣怎麼辦?父母學會這幾招,幫孩子改掉壞脾氣
    當孩子看見自己喜歡吃的零食,玩具啊都愛亂發脾氣,反正就是父母不給買就是坐地上哭,鬧。要麼就是不給孩子買,就不走了。4、單純地調皮。這種情況大多數出現在獨生子女中,父母平時太溺愛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在家中那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覺得父母比自己的地位低,就覺得每天不搞出點新花樣那都對不起自己的地位。
  • 玩具過多不利於孩子專注力,如何正確挑選玩具,三大原則要牢記
    看著這樣的寶寶,小張只覺得這都是家人給寶寶慣壞了,不斷給寶寶買新玩具,讓寶寶不懂得珍惜玩具,小張真怕繼續下,寶寶養成更壞的習慣。 相信很多寶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的玩具堆成山,家人不斷給孩子買新玩具,孩子索要也無條件妥協。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怎麼辦?有些家長會採取說教式的方法,也有的家長會另闢蹊徑。
  • 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
    如果孩子在成年之前,沒有教會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生存的能力,已經成年的孩子如果依然不能離開父母去獨立的生活,那麼父母的教育可以說是失敗的。所以,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孩子學會自食其力的獨立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