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

2020-12-18 悠一格

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就開始影響孩子的每一步的成長,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父母都教會了孩子什麼。

父母需要教給孩子的東西很多,那麼,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呢?

一、自食其力的獨立生存能力

父母賦予了孩子生命,養育孩子長大,但是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都陪在孩子身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愛都是以團聚為目標的,但是,唯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是以分離為目標的。

如果孩子在成年之前,沒有教會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生存的能力,已經成年的孩子如果依然不能離開父母去獨立的生活,那麼父母的教育可以說是失敗的。

所以,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孩子學會自食其力的獨立生存能力。包括會做基本的家務,會照顧好自己的生活,會基本的溝通和交往,能夠適應學習和工作的環境,能夠獨立生活。

雖然現在各種服務都很發達和便捷,吃飯可以叫外賣,幹家務活可以請鐘點工,但有人幫忙做當然方便,但是如果沒有人幫忙的時候怎麼辦呢?所以,父母應該早早教會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自己會生活,自己能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二、愛的能力

愛的能力包括愛自己,也會愛他人。

父母的愛和陪伴是我們能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和最大的財富。父母用愛滋養孩子,用自己良好的榜樣給孩子做示範,讓孩子在充滿愛的家庭氛圍裡長大,會愛自己,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也懂得愛他人,會表達對他人的愛。

因為懂得愛自己,所以孩子會學會自尊;因為愛他人,也會表達對他人的愛,所以孩子會對外界釋放很多的善意,同時也會得到愛與被愛的反饋,有利於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收穫友誼、愛情和親情。

因為懂得愛自己,所以孩子會客觀地認識自己,既追求更好的自己,也會接納不足的自己。

因為懂得愛自己,所以孩子會學會保護自己,保持有底線的善良,避免因為無原則的忍讓而使自己遭受身心的傷害。

三、自律的能力

據美國心理學家統計的結果表明:自律的孩子,不僅成就更高,而且不容易早孕、吸毒、犯罪、離婚,並且自律的孩子健康狀況更好,平均壽命更長。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按照自己想要的樣子去發展,那麼就要儘早教會孩子學會自律,因為孩子只有做到自律,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

四、堅持的毅力和能力

很多聰明人往往最後沒有成功,是因為他們只有三分鐘的熱情,常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事情不能堅持,然看著這山望著那山高,雖然做了很多事,但都是半途而廢,最終一事無成。

所以,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學會堅持,肯於下笨功夫,相信從量變到質變堅持的力量。

五、眼界和定力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眼光長遠的父母,不會讓孩子囿於狹隘的格局,而成了井底之蛙,父母會教育和引導孩子走出去,開拓思維,大開眼界,多見世面,增長見識。

在紛繁複雜的現實世界裡,在開眼界和長見識的過程中,孩子會面臨各種各樣的誘惑和陷阱,父母應該教會孩子正確的三觀,在明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指導下,教會孩子知道做人和做事的原則與底線,懂得什麼是不忘初心,不改初衷,怎樣面對誘惑保持有定力,怎樣去堅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要做到上面這些,父母還要教會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多思考,多踐行。才能讓孩子學會如何用理論聯繫實際,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得到終身成長。

你認為還有哪些方面的東西是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呢?歡迎留言、討論和交流!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悠一格」,和我一起探討與分享育兒路上的感悟與心得。

相關焦點

  • 不想讓孩子吃虧,父母就要教會孩子「自私」,否則會活得很累
    所以,父母就要教會孩子「自私」,雖然,自私這件事任何父母都不喜歡孩子擁有,因為,自私的性格很難融入到集體當中,但是身為父母卻應該從小就教會孩子仔細,因為不懂得自私光會分享的孩子,為了會生活得很累,很痛苦。
  • 我們到底教會孩子什麼了
    都是初為父母,都說教育孩子,可最終我們要教會孩子什麼呢?其實有時候竟是孩子的行為給了我們更多的反思,讓我們有所改變。孩子嬰兒時期的本領是不用教的,吃,喝,玩,坐,爬,走,說,其實都是天生的,到了一定的時間他就有了內心渴望,要獨立。
  • 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是父母的重要責任,這三個方面對孩子很重要
    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和父母最重視的事情,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基礎,對孩子的未來及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給孩子充足的愛,引導孩子不斷成長,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明辨是非,對孩子也非常重要。沒有人能夠永遠的順風順水,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難題,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善惡,孩子將來總要獨自行走社會,沒人能永遠陪伴和幫助他,教會孩子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是父母的重要責任,這3個方面,一定要教給孩子。
  • 孩子從家裡偷錢,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孩子從家裡偷錢,父母應該怎麼辦呢?孩子從家裡偷拿錢,其實是一個很常見的事情,很多人小時候都幹過這事。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父母如果處理不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籤,打罵很顯然也是不合適的。
  • 別再讓孩子當「聖母」,吃虧不一定是福,父母該教會孩子「自私」
    例如家長從小就會教育孩子,要尊老愛幼,「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已經被父母們教爛了。但是家長們想過沒有,孩子在學習這些知識,禮儀和思想時,是否真的能夠領悟到呢?會分享的孩子不一定懂得謙讓的美德多麼偉大,他們只是不想讓父母失望,不敢拒絕,不敢自私罷了。
  • 不想孩子被人欺負,父母要教會孩子「站起來」,不然靠誰都沒用
    在孩子入學後,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學校裡挨欺負,尤其是在時下孩子們的個性都很鮮明,如果孩子淪為被欺負的對象,那麼想必他們的校園生活會因此而蒙上一層黑色。那麼父母如何才能夠教會孩子保護自己不被他人欺負呢?顯然,僅僅靠父母出面,並不能夠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 孩子總愛哭怎麼哄?聰明的父母這樣做,4招教會孩子不要哭
    孩子總愛哭怎麼哄?聰明的父母這樣做,4招教會孩子不要哭生活中,孩子大哭大鬧的現象可以說是隨處可見,面對肆意哭鬧的寶寶家長們總是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哄停。那麼,如果遇到孩子特別愛哭,家長應該如何應對?下面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 教會孩子發自內心地說「謝謝」
    這時候孩子才會蹦出一句「謝謝」,而這種謝謝不知是否發自內心,這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父母不僅僅要教會孩子說謝謝,更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說謝謝,並且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1、教會孩子在什麼情況下該對別人說謝謝當別人幫助了自己,當別人關心了自己,當別人誇獎了自己,當別人教會了自己,當別人給自己帶來了快樂,當別人為自己趕走了煩惱……只要是別人為自己做了什麼事,都應該發自內心地對別人說一聲真誠的「謝謝」,這不需要別人提醒。
  • 孩子是個「玻璃心」,父母想讓孩子越挫越勇,得教會孩子蘑菇定律
    但實際上我們也應該清楚任何事情都有最優者以及最差的人,在這個過程之中,我們並不能保證自家孩子永遠是第一名。所以當孩子出現比較明顯的錯誤之時,爸爸媽媽應該以安慰的態度去鼓勵他們,而不是隨意地訓斥。只是現在很多父母對於自家孩子的期望較高,自然而然不願意接受孩子好的一面。
  • 孩子靦腆不愛說話?父母教會孩子這4點方法,讓孩子勇敢說出來
    現在這個時代,許多家長都困惑為什麼我的孩子性格內向,還不愛說話,送去幼兒園還是沒有任何效果,就喜歡自己一個人待著,怎麼做才能改變孩子靦腆呢?父母學會這4點方法教給你的孩子,能讓孩子勇敢說話。二、給孩子報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興趣班家長可以看看自己孩子喜歡的興趣是什麼然後給孩子報適合孩子的興趣班,孩子在自己喜歡的興趣道路上就會變得越來越愛與人交流,因為那全是志同道合的孩子,孩子們交流就有話題性,孩子慢慢就會變得活潑了,或者更愛說話了。
  • 相比郭敬明和於正,家長更應該教會孩子學習貝林格爾的誠實
    無論他們倆是網傳的「被迫致歉」,還是他們是發自內心的愧疚,作為父母,我們要藉此機會,教會我們的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一課:誠實。01 錯誤產生的根本點郭敬明和於正的長文不約而同地提到,自己其實很想道歉,可是自己虛榮,不好意思,所以一拖再拖,十幾年後,自己覺得不道歉不足以給自己一個交代。
  • 女生上課來「例假」怎麼辦,父母教會孩子這三招,再不用坐立不安
    父母教會孩子這幾招,就會讓孩子儘量避免尷尬。沒有衛生棉可以暫時用衛生紙抵擋一下,父母教會孩子這個技巧,孩子突然來例假也不會坐立不安了。這些應對突如其來的大姨媽的小技巧,寶媽們一定要教會孩子。這時父母不應該著急也不要打罵,因為這都是正常現象,想要教育好青春期的孩子,了解他們的性格特徵非常重要。
  • 致父母:最高級的家庭教育,是教會孩子這件小事
    那些不懂得表達的孩子,成年以後,內心都藏著壓抑和痛苦。知乎上有人問:一個不會表達感情的人是什麼體驗?底下的每一條回答,都透露著心酸。為人父母,怎麼教給孩子愛的表達這門重要的功課呢?結果,父母的回應很是讓人尷尬。有的父母說:出什麼事了?是不是沒錢了?有的父母說:你個小東西,有毛病啊。
  • 孩子情緒起伏大,父母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學會「情商管理」是重點
    孩子情緒起伏大,就是眾多家長面臨的一個難題。有的父母抱怨自家孩子陰晴不定,前一秒還在哈哈大笑,後一秒可能就在哇哇大哭,帶孩子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對於那些情緒起伏大的孩子,需要父母及時給予他們正確的教育,教會他們自我"情商管理"。
  • 公益課程丨教會孩子遵守紀律是教會孩子「自律」的前提
    本月開設的課程有《多子女家庭的挑戰和教養模式》《教會孩子遵守紀律是教會孩子「自律」的前提》《情緒調節,每個家長都要學習的功課》《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密碼》這五門,家長們注意收聽。如果不能及時收聽也沒關係,隨時打開我們的微信,有音視頻哦!
  • 「高甜+高燃」《冰糖燉雪梨》,教會父母正確引導孩子的愛情觀
    我們都知道,如今的孩子都偏早熟,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應該扮演一個引路人的角色,引導孩子擁有正確的三觀,並對孩子愛情起到指導作用。便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應該做到以下三點:(一)告訴孩子如果要談,就談一場比肩而立的戀愛在情感方面,這部劇最讓我感觸頗深的是夏夢歡這個女孩子,即使在熱戀時期也沒有迷失自己,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在談戀愛時堅持經濟獨立,精神獨立。她不希望男友圍著自己團團轉而放棄自己喜歡的事情,她渴望的是比肩而立,旗鼓相當的愛情,她不希望感情會成為男友未來的絆腳石。
  • 孩子成長需要的是什麼?面對託管教育,父母應該權衡利弊
    父母不可能希望他們的孩子被訓練成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按規定做事情的機器,實行固定託管教育,不適合兒童成長。三、 不利於孩子的思維養成也有一些家長已經開始意識到這種教育的不足,但由於社會工作繁忙,他們無法照顧好孩子。
  • 作為父母你最該做的是教會孩子怎麼面對錯誤
    昨天我在文章當中提到了要讓孩子把犯錯誤看作是一個學習的機會。犯錯不是什麼壞事。作為大人,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觀察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人往往會願意逃避承認錯誤。如果我們把犯錯誤看成是一件壞事,我們會傾向於覺得自己無能感到灰心喪氣,並且會為自己辯解和推脫,那樣孩子在你身上學到的就是逃避責任。
  • 孩子常說「我不行」,父母應該培養孩子的成長思維,讓其無所畏懼
    或者簡單一點來說,這樣的孩子是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他們想問題會比較全面,不會往死胡同裡面想,這樣的孩子以後會發展得更好!成長型思維是什麼?作為父母應該跟孩子多說一些正面的話,不僅可以讓孩子吸收更多政能力,對於孩子的思維方式也有一定的影響。2、讚揚孩子的時候不要隨意,注意講究技巧在讚揚孩子的時候,家長應該善用自己的高情商,不要隨便就對孩子說你很棒這種話,而是婉轉地表達自己對孩子的認可。
  • 孩子教會每個成年人「從心」看待世界
    育鄰夢孩子教會每個成年人「從心」看待世界。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生活中的任何作用力都是相互的,老師【包括家長和學校老師】教導孩子學習成長、教導孩子習得適應社會生活的技能。同樣,孩子也會在諸多方面幫助老師實現人生中第二次跨越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