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路遙的巔峰之作《平凡的世界》在1991年獲得了茅盾文學獎,1992年,他因肝硬化住院治療,沒過多久就英年早逝了。
在臨終前3個月,路遙的妻子林達來到了病床前,給了他一紙離婚協議,路遙百般挽留卻毫無用途,最後痛苦地籤下了離婚協議。生命之中最後的日子,路遙一遍遍回憶起成名前的貧窮日子,好友前來探望,他總是止不住流淚,痛恨自己的高知妻子:"我那老婆怎就跑了呀!"
看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一定會被故事之中的愛情所感動,他作品之中的愛情模式大多是富家姑娘和貧困小子的理想模式,但就算是在書中也大多難以實現,很難有皆大歡喜的結局。
這樣心酸而悽美的愛情,帶著路遙自己的愛情印記,因為嘗過愛情的甜美,也嘗過失去的痛苦,才會將所有的感情細節完美表達。
在路遙和死神抗爭之時,林達毫不猶豫地放棄了他,路遙離世之後,很多讀者和媒體都將路遙的不幸歸結在他婚姻的不幸之上。
但林達和路遙在一起20多年,結婚14年,在路遙最窮最艱難的時候都沒有拋棄過他,在他獲得茅盾獎之後毅然離開,可見林達並非是貪慕虛榮的女人。
路遙的好友海波回憶起當年路遙和林達的婚姻,對林達是抱有理解和同情的。路遙最窮困的時候林達義無反顧和他訂婚,為了供路遙上大學,她省吃儉用,路遙上學的一切費用都是林達提供的。
林達為了他的體面,幾乎不給自己購置新衣。從路遙的角度來看,林達的確符合他當年對妻子的要求,而對林達而言,這場婚姻卻代表著無盡的犧牲。
長此以往,林達肯定無法接受,她默默支撐著這個家,似乎也就只有她一個人在支撐著這個家。在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時,他的身體狀況已經非常糟糕,只能勉力支撐。和妻子林達婚姻似乎也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弟弟王天樂也在勸說路遙,乾脆娶個大字不識的陝北媳婦,聽話乖巧還懂得照顧人。
路遙是怎麼想的呢?他在《平凡的世界》之中也安排了孫少安和不識字的賀秀蓮結婚,這似乎已經反映了路遙心中的掙扎。
孫少安在多方阻撓和身份懸殊之下,忍痛「拋棄」了和青梅竹馬的大學生田潤葉的愛情,贏取了大字不識一個但是懂得操持家計賢惠能幹的文盲妻子賀秀蓮。
早早夭折的初戀和千瘡百孔的婚姻,讓路遙在創作《平凡的世界》之時充滿了孤單和悽涼,他急需要感情上的支撐和慰藉,所以孫少平和田曉霞的動人愛戀就這樣誕生了。
他們不在乎社會地位的懸殊,不論物質上的匱乏,這是路遙最理想的愛情狀態,他擁有過,丟失過,但他願意將這最美好的一面呈現給人們,溫暖人們。
正像路遙的童年一樣,他的愛情也是他短暫生命之中不可躲避的部分。《平凡的世界》之中有他對愛情的瘋狂,也有他對婚姻的理性思考。路遙筆下的愛情是迷人的,但也是充滿力量的,它不是時代的靡靡之音,而是給人以為愛而勇敢的力量。他向我們展示的那最好的世界,就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講述的是一個個平凡人的故事,但他們擁有的人生都不平凡。
在書中路遙塑造了上百個人物,所有的人物都處於一個社會的變局之中,誰也無法預料下一步情節的發展。
在生命的長河中,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他們所有人沒有守舊,而是都有勇氣改變自己,邁出自己人生中新的一步。這就是對歷史性變化的追蹤,也是當代青年選擇人生道路的情緒體驗,由此引起了共鳴。
潘石屹:"《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我一共看了七遍,每一次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我就讀上一遍《平凡的世界》,以至於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
馬雲:"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讓我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我現在還在蹬三輪車呢。"
《平凡的世界》可以概括為一句話:為普通人立傳,為奮進者揚帆。這是這部作品不斷受到讀者追捧和喜歡的原因,也是我們應該對這部作品保持敬意的理由。
裡面上百個人物中,既有農民、工人,也有學生、幹部等等,他們不同的人生經歷會引發讀者的深切共鳴,帶給我們源源不斷的精神鼓勵。無論你是什麼樣的身份,都能在書裡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前進的力量。
找到人生的精神力量,感興趣一起點擊連結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