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資源回收 「兩網融合」融出垃圾分類新成效

2020-12-14 新民晚報

每周定時定點,一部寫有「兩網融合回收車」的專用車如約而至,家住金山區山陽鎮紅樹林小區的陳阿姨,把收集在陽臺邊的快遞紙盒、飲料罐和廢玻璃、廢織物等收拾後,送到兩網融合回收服務點交售,既換了錢,又清理了居室。「垃圾分類後,再把生活垃圾細分回收利用,還是政府想得周到。」她說。

圖說:奧任公司內垃圾分類處理 山陽鎮供圖(下同)

走進位於金山區山陽鎮板橋東路777號、負責該地區生活垃圾細分回收利用的上海奧任環境服務有限公司,3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內,廢紙、廢泡沫、廢塑料、廢玻璃……應有盡有,按類堆放,在不同設備的處理下,被壓縮打包成塊。比如,他們把成千上萬隻飲料罐壓縮成1噸多重的鋁塊,把成千立方米的泡沫塑料壓縮成不到1立方米、堅如石塊的泡沫壓塊。

據山陽鎮綠容所負責人楊金輝介紹,這是金山區最大、最先投入使用的垃圾分類「兩網融合」回收服務站。所謂「兩網融合」,即城市環衛系統和再生資源系統的融合,可有效解決垃圾分類後,可回收垃圾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中的可回收物產生量日益增長。面對垃圾分類後出現的新情況,山陽鎮依託第三方建起垃圾分類兩網融合回收服務站,採取定時定點回收、上門回收、線上預約等方式,既為可回收物找到歸宿,也給居民帶來一定的經濟回報。

圖說:飲料罐被壓縮成鋁塊

為使更多的可回收物逐漸做到在前端全品類「兜底」回收,山陽鎮在鎮域內設立了64個「兩網融合」回收服務點,涵蓋10個村和50多個居民小區,惠及14多萬居民。隨著服務點陸續投入使用,山陽鎮的垃圾分類工作正從源頭上實現垃圾的「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

在資源回收的同時,奧任公司先後投入幾百萬元購置可回收物處置的成套設備,把廢棄的垃圾進行加工利用,在末端發展多元化處置和再生產品市場。同時,利用大數據,自主開發全流程智能化垃圾分類回收監管平臺,這也是金山區唯一一個擁有智能化垃圾分類回收大數據的平臺,可以看到任一服務點當天收購的各類可回收物的種類、數量、價格等,真正做到垃圾分類回收數據管理精細化、智能化。

通訊員 王萍 新民晚報記者 毛麗君

相關焦點

  • 「你是什麼垃圾」闖出分類回收新風口
    (觀察者網 文/一鳴)垃圾分類處理設施集中開建、分類垃圾桶賣斷貨...隨著垃圾分類由上海向全國推進,相關產業也開始站上風口,一個個產業「新藍海」開始誕生。人工智慧助力「垃圾分類」進入「垃圾分類」時代,如何給垃圾分類也成了一門學問。由於每個類別的垃圾都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內容,人們在分類投放時僅憑經驗,難免會出現偏差。
  • 東京23區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處理指南
    儘管日本各個行政區的垃圾處理方法大同小異,但是如果您不清楚您居住的行政區的垃圾廢棄規則,丟垃圾將可能會很棘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日本情報醬) 日本對家庭垃圾和廢棄物的分類非常細、規定非常嚴格。 垃圾收集是由基礎自治體—市區町村所負責的,也就是說新宿區的垃圾分類準則和回收日都和澀谷區不同。
  • 超3萬名黨員齊參與,天河垃圾分類實現「一降兩升」
    為居民量身定製垃圾分類小程序,用腳步實測選定垃圾亭定點,使用中英雙語告知函推進工作,構建分、投、收、儲、運全流程體系,建設大件垃圾處置中心,綠化垃圾就近就地粉碎堆肥……記者12月10日從天河區獲悉,在超3萬多名黨員的帶頭參與之下,天河垃圾分類「新時尚」正向「新習慣」邁進,實現了「一降兩升
  • 「垃圾分類好處多」——青島福林小學垃圾分類活動
    垃圾分類回收利用是對垃圾進行前處置的重要環節。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把有用物資,從垃圾中分離出來重新回收、利用,變廢為寶。既提高垃圾資源利用水平,又可減少垃圾處置量。它是實現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分類設施改造年度目標接近完成。東城、西城、石景山區和行政副中心桶站規範化建設已基本完成。分類容器便利性合格率81.2%,環比提升13.9個百分點。
  • 再傳喜報,斑馬到家&91再生 籤約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信息化系統...
    7月22日,(甘肅)斑馬到家與91再生籤約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信息化系統服務,雙方就共同推進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信息化建設體系進行深入合作推動垃圾分類及處理產業升級,促進全社會向低碳環保智能化轉型。 (甘肅)斑馬到家秉承「分類前移,源頭減排」的垃圾分類理念,通過網際網路+方式,為社會各領域提供再生資源專業上門回收服務,改善傳統回收行業髒亂差現象。斑馬到家,到家服務,服務到家!
  • 龍泉四小:垃圾分類回收,定時定點投放
    新田新聞網(通訊員唐文雲 伍香梅)近日,龍泉四小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定時定點投放」的教育宣傳活動。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讓垃圾分類成為一種習慣,對學生進行環保宣傳教育,培養全民良好的衛生習慣。本次活動由校長牽頭,大隊部負責策劃。
  • 垃圾分類新政策,促進智能分類垃圾桶行業新需求
    智能分類垃圾桶已然成為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的新趨勢,在新技術的應用之下,繁瑣的垃圾分類也開始變得有序、方便,避免了再生資源的浪費和亂扔垃圾造成的不必要的環境汙染。按照國家發改委與住建部聯合下發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到2020 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 廣州垃圾分類再提速!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最快年底前基本完成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垃圾分類工作在有序開展中再度提速,在分類投放環節,將加快樓道撤桶和定時定點投放,力爭9月底見成效,年底前基本完成。這意味著,廣州垃圾分類工作加快步伐,樓道撤桶工作時間大幅前移。昨日大會上,更是首次提出要「將廣州打造成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推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 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廣州煥發綠色發展新活力
    北極星固廢網訊: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中城市面臨「垃圾圍城」壓力。垃圾分類成功與否,考驗的是城市治理的智慧和活力。12月10日至11日,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在廣州舉行。作為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之一,廣州垃圾分類探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 上海舉行一年來市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二是完善兩網融合體系。加快生活垃圾分類清運體系和生活源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有效推進可回收物的資源化回收。完成6000個可回收物服務點、170座中轉站和10座集散場標準化審核;培育一批功能型資源化利用項目,確保低價值可回收物出路穩定,實現全覆蓋回收、全品種利用、全口徑統計。  三是加快處置能力建設。
  • 陝西漢中再生資源回收中心引進智能垃圾分類箱案例
    陝西漢中市天天環保吧-再生資源回收中心引進德瀾仕ZFL-960L四分類智能垃圾箱+有害垃圾分類容器,紅色垃圾房,透明玻璃門,讓這個垃圾屋看起來別有風味,垃圾分類正向獨特分類發展,不僅要時尚,還要美觀得體。
  • 垃圾分類見成效 物業「三率」已達標
    檢查發現,垃圾分類成效明顯,針對媒體報導的「京城垃圾分類還有三個『差一點兒』」的問題,及時開展「設桶、盯桶、管桶」行動,推進問題解決,物業管理「三率」目標提前完成。報告還介紹了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並給出相關建議。
  •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益處多,環境保護靠你我——垃圾分類知識科普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微視嶺東「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現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宣傳語,但能真正清楚垃圾分類並以身作則的人屈指可數。垃圾為什麼要進行分類?又是如何分類?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照不同的類別分類投放,並分類地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從而減少資源浪費。
  • 上海垃圾分類一周年:全民參與 改變一座城
    靜安區城上城小區內,居民陳阿姨一手撐著傘,一手拎著幹、溼兩袋垃圾,趕在投放點上午9點關閉之前把垃圾扔掉。這樣的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的自覺行動,在過去一年裡早已成為她的日常習慣。   每個人的努力凝結成2000多萬人的合力,每戶人家的行為擴展到千家萬戶的踐行。
  • 廣東分類施策示範帶動垃圾分類
    去年,廣東召開全省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向省、市、縣區、街鎮、村居五級黨政「一把手」作全面動員部署,全省3.8萬餘人參會。此後,全省21地市均召開市級層面推進會,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五級聯動機制,形成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的格局。如廣州市開發使用市、區、街鎮、村居、責任人五級垃圾分類信息化管理程序,實現垃圾分類「一網統管、一號通辦、一鍵督辦」。
  • 下城區東新園小區垃圾分類在行動
    推進精細服務,使垃圾分類入人心為了更好地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東新園社區在小區內安裝智能垃圾袋發放機3臺,智能商品兌換機3臺,既滿足了居民日常垃圾袋需求,又提高了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同時以戶為單位,對所有的居民發放了10L綠色易腐垃圾和10L灰色其他垃圾桶,利於居民在家中實現準確分類,從源頭上實施垃圾分類投放。
  • 湖南長沙垃圾分類正式實施,貓先生充分發揮垃圾分類的專業性
    據長沙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袁海燕介紹,長沙市在生活垃圾分類回收中堅持源頭減量、全程分類、末端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2019年,長沙市建成廚餘垃圾處理廠,日處理量達到2000噸;至2019年底,長沙市以街道為單位,已配備分類運輸車輛1100餘臺。
  • 垃圾分類成大勢所趨 網際網路+垃圾分類能成功嗎?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二、垃圾分類成投資新風口行業市場前景巨大目前,我國正在不斷完善頂層設計,積極運用網際網路技術,由點到面大規模推動垃圾分類回收治理體系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在政策鼓勵和技術推動下,垃圾處理回收已成為一個前景廣闊的大市場,吸引了眾多先進企業的進入。當前,搜狗、支付寶、騰訊積極布局垃圾分類。
  • 可回收物分七類,有害垃圾分八類,上海這兩個小區探索垃圾分類新...
    不知不覺間,《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實施一年。在分類源頭,絕大部分居民都已經能將幹、溼、可回收物、有害四類垃圾較為準確地分類投放。那麼,接下去在分類源頭這一塊,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我們覺得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這兩個類別還大有可為,尤其是前者,所以在小區探索精細分類。此外,引導居民進一步認清垃圾分類的目的,在交投可回收物時只有積分榮譽,沒有物質或現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