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州地區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大會召開。會議明確,要進一步凝聚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強大合力,推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取得新突破,將廣州打造成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廣州地區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大會召開。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垃圾分類工作在有序開展中再度提速,在分類投放環節,將加快樓道撤桶和定時定點投放,力爭9月底見成效,年底前基本完成。這意味著,廣州垃圾分類工作加快步伐,樓道撤桶工作時間大幅前移。
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對垃圾分類工作部署,將垃圾分類納入廣州文明城市創建範疇,納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要內容,列入2019年市十件民生實事,把生活垃圾分類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
昨日大會上,更是首次提出要「將廣州打造成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推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當前全市全面鋪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重點創建600個精準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社區),湧現出天河區穗園小區,越秀區廣九社區和都府社區,花都區秀全社區,增城區碧桂園小區等樣板小區,以樣板小區作示範,向全市所有社區、城中村拓展覆蓋;醫療、酒店、餐飲、外賣等重點行業推行源頭減量,取得良好效果。
近一個月來,廣州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推力不斷增強,建立健全了市、區、街道三級生活垃圾分類聯席會議制度,部署開展教育、醫療、酒店、快遞、物業等12個重點行業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行動,重點推進農貿市場「限塑」、綠化廢棄物源頭減量、快遞包裝物逆向回收、黨政機關綠色辦公、生產環節包裝治理、酒店減少一次性用品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垃圾分類源頭減量工作,部門聯動合力不斷加大。將垃圾分類納入廣州市文明城市建設考核和市區兩級績效考核體系,進一步壓實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主體責任。
同時,在打造50條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示範村基礎上,實行城鄉統籌,因地制宜同步推進全市農村地區垃圾分類工作。湧現出花都區錦山村餐廚垃圾傳統回田漚肥,從化區西塘村、蓮麻村美麗鄉村建設帶動等特色亮點。
值得留意的是,廣州市在垃圾分類制度體系上持續發力,《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一年來,以條例為主的「1+3+12」的垃圾分類制度體系不斷豐富完善。制定《廣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提出9大項60小項重點工作任務,紮實推動垃圾分類工作落實。
新修訂頒布《廣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制定《關於進一步強化重點行業領域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方案》,設計了廣味濃厚的社區垃圾分類「十二步工作法」,努力把各項小事想細想具體,便於基層抓落實。
樓道撤桶工作時間大幅前移
廣州正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原本按照《廣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明年底廣州各小區全部樓道撤桶。如今,這一撤桶時間再度提速,昨日會議明確,提升分類投放水平,加快樓道撤桶和定時定點投放,「力爭9月底見成效,年底前基本完成。」
這反映出廣州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的決心和信心,對於樓道撤桶也是採取「勢在必行」「事不宜遲」的堅決態度。
今年8月24日,廣州市海珠區已率先在全市公布轄區內社區「11月30日前普遍完成樓道撤桶、9月30日前分類樣板小區全部落實樓道撤桶」的安排,廣州不少行政區其後亦對樓道撤桶定下相關工作安排。
對於樓道撤桶工作,昨日會議指出,要引入智能化分類設施,各區要選好桶、配好點,確保合理配置、便民美觀,並做好配套服務,在社區、居住小區顯著位置設置公示欄,包括容器分布示意圖、分類收集去向、責任人、諮詢舉報電話等內容;加強日常管養,環境清潔;深入細緻做好做實發動宣傳和培訓指引工作。
針對目前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狀,會議指出仍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如體系還不夠健全、覆蓋面還不夠廣、參與度還不夠深等問題,需要全社會加快解決和形成突破,為垃圾分類工作提速增效。會議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針對短板和不足,要加大力度,持續發力,提質增效,推動廣州市垃圾分類工作實現新突破,通過三年努力,到2021年,力爭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達到98%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0%以上、與生活垃圾分類相匹配的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2.8萬噸/日以上,形成具有廣州特色的政策完善、機制健全、技術先進、全程閉環、共同參與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新格局,加快建成生活垃圾處理樣板城市。
全鏈條提升要有新突破
優化了分類投放,不斷加大收集桶點配置,全面開展定時定點投放,加強培訓和入戶發動,不斷提升分類投放精準度……昨日會議繼續聚焦如何實現垃圾分類全鏈條提升,提高垃圾分類的效率和順利運轉。
首先在促進垃圾源頭減量上,會議提出,要控制好生產流通環節,限制過度包裝,倡導低碳生活。當前正在開展12個源頭減量專項行動,推動綠色採購、綠色辦公,推廣使用可循環利用物品,做好產品包裝物減量,促進快遞包裝物的減量化和循環利用,推廣使用環保購物袋,推動賓館、酒店、餐飲、娛樂場所不主動提供一次性消費用品,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力爭年底前取得明顯成效。
其次在分類投放環節,要求提升分類投放水平,加快樓道撤桶和定時定點投放,引入智能化分類設施。
接下來是完善收運體系。會議指出,要求配足分類收運車輛和隊伍,提升機械化作業水平和分類收運能力,確保配備滿足生活垃圾分類清運需求、密封性好、標誌明顯、節能環保的專用收運車輛;持續開展生活垃圾運輸車輛收運秩序整治,加強車容車貌、汙水撒漏、規範運輸作業等方面管理,合理規劃線路,增加運輸頻次,落實「專桶專運、專車專運、專線專運」,確保及時清運,確保乾濕垃圾分類收運,杜絕「混收混運」。
據悉,城管部門優化了收集運輸,增加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車輛、調整優化收運路線,向社會公布1321條收運線路信息,接受監督。
再有就是如何提高分類處理能力,加快終端處理二期設施建設。根據昨日會議部署,力爭2022年我市焚燒處理能力達到3.3萬噸/日,餐廚垃圾處理能力達到5000噸/日;同時鼓勵大型機團單位、企業、大中型農貿市場就近就地配套建設餐廚垃圾脫水處理設施。
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指出,當前優化了終端處理,新建成第三資源熱力電廠、廣州東部生物質綜合處理廠,到2019年年底,廣州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將達到15500噸/日,生化處理能力2700噸/日,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需求基本匹配,形成「焚燒為主、生化為輔、填埋兜底」分類處理格局。
對於如何高效推動資源化利用,昨日會議指出,將擴展再生資源回收系統與環衛收運系統「兩網融合」深度,加大資源回收網絡建設,優化網點布局,用好低值可回收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參與;加快建設廣州市綜合資源(大件家具)回收拆解處理中心項目,推進番禺會江低值可回收物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
全社會參與要有新突破
在昨日的會議上,廣州垃圾分類再次全員動員,要求持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進單位、進校園、進社區、進樓棟、進家庭宣傳活動,開展全員動員,發動全民參與,形成人人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成為全民共識。
會議要求,機團單位示範引領,中直駐穗單位、省直機關、駐穗部隊和廣州市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率先開展強制分類,把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本單位一項重要工作抓好抓實,與本單位精神文明創建和機關黨建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自覺接受媒體和人民群眾監督,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同時,行業管理各負其責,各級行政管理部門按職責落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發揮共青團、婦聯、工會、行業協會等組織的作用,凝聚廣大群眾力量,有關行業協會負責制定行業自律規範,倡導成員單位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當前開展的源頭減量12個專項行動,各牽頭部門要抓實抓好,力爭年底前取得明顯成效。
幸福社區共同締造,以社區(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為切入點,強化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責任,充分發動志願者和群眾,發揮環衛專業隊伍作為「宣傳員、指導員、監督員、服務員」的作用,提高公眾參與度和配合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區生活垃圾分類模式。
重點場所強化管理,加強對機場、旅遊景點等重點區域的現場督促引導,教育市民群眾在各類公共場所能夠自覺和準確地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農村地區同步推開,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對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農村地區,建立與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銜接協同的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對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農村地區,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同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會議要求,黨建統領合力推進,壓實各級黨組織責任,將垃圾分類納入基層黨建內容,納入「令行禁止、有呼必應」清單,納入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服務工作內容,建立共建共治共享協調聯席機制,整合社區黨員、志願者和專業隊伍等力量,帶領引導社區居民開展垃圾分類。
教育培訓堅持不懈,堅持生活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將生活垃圾分類常識和基本要求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學生(幼兒)必須掌握的知識內容;把分類知識納入幼兒園到高等院校、黨校培訓、社區教育和黨群組織教育體系,發揮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設施的宣傳教育功能,分片區、分區域、分批次組織轄區內黨員幹部參觀生活垃圾分類教育示範基地。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全傑 實習生 張雨歆 通訊員 成廣聚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楊耀燁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張曉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