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中正紀念堂」遭「獨派」潑漆 工人淚訴:1年辛勞2分鐘被毀

2021-01-19 中國臺灣網

臺北「中正紀念堂」遭潑紅漆。(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7月21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獨派」團體成員李嘉宇、陳俞璋20日上午偕同3名同夥,強行闖入臺北「中正紀念堂」潑紅漆。對此,負責修復工程的工人在社交網絡發文淚訴,「我們工作的信仰與執著都被你們毀了。」

桃園地方法院原本要在20日下午審理今年2月28日發生的「大溪慈湖蔣介石陵寢潑漆」事件,涉案的李嘉宇及陳俞璋本應到庭說明,卻在當天上午闖入「中正紀念堂」朝蔣介石銅像丟擲裝有紅色顏料的雞蛋,此外,部分修復工程也慘遭潑漆。警方到場後將在場5人函送法辦。

負責「中正紀念堂」修復的「原儀古蹟修復」發文表示,看到對方的所作所為,感嘆「這就是你們所謂的民主」?他提到,他們為此風吹日曬1整年,卻被對方2分鐘內潑漆破壞,「我們工作的信仰與執著都被你們毀了。」且當時還有施工人員在現場,「這樣你們怎麼潑得下去?希望你們都能平安回家,晚上都睡得著。」

其中一名工人的哥哥也在「爆怨公社」發文表示,弟弟這一年的辛勞全被毀掉,「你們這些年輕人,書都讀到哪裡去了?用這種形式實踐你們的理想,撥油漆到底有什麼快感?鞭屍嗎?」他氣憤地說,「我老弟在做的工程今天被一群雜碎給破壞'、"他X的真的很難過,希望你們都能平安回家。」

針對「獨派」製造的潑漆事件一再發生,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20日發出「嚴厲譴責」,他表示,過去兩年多來,民進黨當局操弄「去蔣化」,一味以所謂「轉型正義」扭曲和忽略事實,根本是「假正義、真清算」。洪孟楷表示,國民黨要鄭重向民進黨當局要求,尤其是負責「中正紀念堂」的相關主管單位,嚴懲此次失職人員,並且對激起民眾一再地衝突犯罪,負起最大的責任。

相關焦點

  • 臺灣新聞晚播報:臺北「中正紀念堂」遭「獨派」潑漆
    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7月23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獨派」團體成員李嘉宇、陳俞璋20日上午偕同3名同夥,強行闖入臺北「中正紀念堂」潑紅漆。對此,負責修復工程的工人在社交網絡發文淚訴,「我們工作的信仰與執著都被你們毀了。」
  • 蔣介石陵寢遭"臺獨"潑漆 綠媒主持人叫囂以此為榮
    摘要:今年2·28紀念日,臺灣桃園慈湖蔣介石靈柩遭3位「臺獨」大學生潑紅漆。臺灣綠媒三立電視臺在其節目事後邀請3人分享如何闖進靈柩潑漆的過程,主持人廖筱君聽完,竟然叫囂「我以輔大的學生,有這樣的學弟為榮」,引發網友熱烈強烈譴責。
  • 偌大臺灣容不下「中正」二字 建築物和機構或被改名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民進黨當局再度借著「二二八事件」紀念日大搞「去蔣化」,「獨派」團體不斷出擊,中正大學首當其衝。與此同時,一些人還提出,蔣介石作為「二二八事件元兇」,後人都不能從政。  據臺灣《中國時報》3月1日報導,「獨派」團體「阿扁聯誼會」要求當局全面拆除蔣介石銅像,並更改以其名字命名的街道、建築物和機構,包括中正大學、中正紀念堂等。
  • 臺北中正紀念堂「空間解嚴」 輿論擔憂會被徹底抹去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臺北中正紀念堂11日確定「空間解嚴」,放寬維持39年的周邊建築物高度限制。有輿論稱,「中正紀念堂能不能保持歷史原貌,未來會不會被徹底抹去,的確令人擔憂」。  中正紀念堂於1980年落成,主建築物標高76米,曾是全臺北市最高建築,當時基於「尊敬蔣公」、維護周邊景觀,1978年劃定周邊50米為特定專用區,限制建築物高度不能高過53米。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擬放寬維持39年的周邊建築高度限制,全案11日首次進入臺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多數委員表示認同,最後決議信義路一段、愛國東路從53米的「絕對高度」,放寬到65米。
  • 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心,以中國庭園為主要設計!
    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心,以中國庭園為主要設計,窗稜古典而幽雅,建築則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中正紀念堂建肅穆莊嚴,風格採天壇之頂、金字塔之體,主體部分為白色大理石牆,藍瓦金黃琉璃寶頂為八角形,代表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聚於寶頂,上與天接,以寓「天人合一」之思想。
  • 臺北「中正紀念堂」突發砍人案:60歲婦人持刀行兇砍傷路人
    海外網6月16日消息,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當日,臺灣知名景點——位於臺北市的「中正紀念堂」發生一起隨機砍人案。據報導,行兇者是一名年約60歲的婦女。事發當時,她在「中正紀念堂」廣場持菜刀朝路人揮砍,隨後走到馬路旁時,甚至還將手上的菜刀丟向路過民眾,一名婦女的腰部,當場遭刺傷。
  • 「獨派」要求中正建築物全改名 中正大學回應尊重
    海外網2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針對島內部分「獨派」團體發起228遊行,要求臺當局全面拆除所有蔣介石銅像,並更改以其名字命名的街道、建築物或機構,包括中正大學、中正紀念堂等,臺灣中正大學今天(28日)回應,校方堅守政治中立,學術自由,對於各方意見,表示尊重。
  • 去臺北難以忘記的是北投溫泉浴,還有中正紀念堂
    北投溫泉浴場建於1913年,是臺北廳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而構建的,是日治時期著名的公共浴場。一樓設有大、小青磺溫泉浴池裝設櫥面,二樓為瞭望臺,臺灣光復後,開放給民眾浸泡溫泉浴。溫泉浴場的建築構造是以磚木及鋼筋混凝土為主的。屋頂為了透氣設有通風窗,整座建築走英式風格,外觀典雅,與新北投公園融為一體。近年來經規劃恢復舊貌,闢為溫泉博物館供民眾參觀。
  • 臺北「中正紀念堂」發生隨機砍人案:60歲婦人持菜刀行兇砍傷路人
    來源:海外網圖源:臺媒海外網6月16日電據臺灣東森新聞16日報導,本月5日,臺灣知名景點——位於臺北市的「中正紀念堂」曾發生一起隨機砍人案。據報導,行兇者是一名年約60歲的婦女。事發當時,她在「中正紀念堂」廣場持菜刀朝路人揮砍,隨後走到馬路旁時,甚至還將手上的菜刀丟向路過民眾,一名婦女的腰部,當場遭刺傷。隨後,大馬路旁引發一陣騷動,警方、路過民眾等通通圍了上來,路人大喊「就是她」,要警方趕緊上前抓人。
  • 中國臺灣中正紀念堂,值得好好看一看
    過去,大陸遊客到臺灣旅遊的時候,中正紀念堂是一定要去打卡的景點之一。中正紀念堂所處的這處廣場,原本就叫做中正紀念堂廣場。2007年被臭名遠揚的阿扁倡導的所謂「正名運動」,硬生生地將中正紀念堂廣場大牌坊上的的「大中至正」牌匾拆下,掛上了「自由廣場」的名字。
  • 臺北「中正紀念堂」周邊確定放寬限高至65米可多蓋四層樓
    臺北「中正紀念堂」【環球網綜合報導】臺北「中正紀念堂」周邊50米在臺灣戒嚴時期被劃設為「特定專用區」,規定建物高度不得超過53米,蔡英文當局上任後推動所謂「轉型正義」,臺北市政府也計劃放寬周邊建築的限高,該案11日被送進臺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審議,委員一致同意,核准將信義路及愛國東路兩側限高提升到
  • 「原創」「航拍臺灣」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位於臺北市中心,分別以杭州南路、中山南路、愛國東路、信義路的周界,佔地75000平方米。中正紀念堂為紀念蔣介石於1976年籌建,工程於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77年11月動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並於是年4月4日舉行落成典禮,4月5日起對外開放參觀。 中正紀念堂包括紀念樓、中正紀念公園、牌樓、圍捕、瞻仰大道、兩側為劇院及音樂廳。紀念樓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是中國宮殿式建築,整體建築則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
  • 中正紀念堂前的自由廣場,是臺北民眾假日休閒的最佳去處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自由廣場原名「中正廣場」,是臺灣地區的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自由廣場四周為杭州南路、中山南路、愛國東路和信義路,以中正紀念堂為主體,分布中正公園、自由廣場牌樓、瞻仰大道、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等公共建築。
  • 臺灣:國父紀念館VS中正紀念堂
    將國父紀念館和中正紀念堂放在一篇文章裡,不僅僅是因為參觀遊覽的順序,更是因為放在一起寫比較容易對比。 中正紀念堂需要爬上一段臺階,內部相對比較簡單就是蔣介石塑像和銘文,倒是頭頂天花板的裝飾挺有意思的。
  • 臺灣自駕旅行之六:來到臺北繞不過去的國父紀念館和中正紀念堂
    臺北國父紀念館的換崗儀式孫中山之於大中華就像華盛頓之於美利堅一樣,是中國的國父。每年十月一日國慶節的北京天安門廣場一如既往會矗立起孫中山的巨幅畫像,他超越了政黨之爭,受到了兩岸人民共同的尊敬和愛戴。著名建築師王大閎設計的臺北國父紀念館是為紀念孫中山誕辰百年而建,該館1972年落成,呈正方形,是個頗具唐宋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整個建築散發著中國古典主義的大氣與威嚴。國父紀念館距離我入住的飯店僅十五分鐘的腳程。早晨獨自一人走在臺北冬春慣有的陰鬱裡,與晨練的人碰面送給彼此一臉由衷的微笑,心裡便也迅速陽光起來。
  • 臺北的中正紀念堂,臺北的紀念館,你真的沒有興趣嗎?
    導語: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臺北吧。我們從九份回到臺北,去了國父紀念館和中山紀念堂,這兩個地方就不多說了,臺北旅行必打卡的地方,都是坐地鐵出門就到,國父紀念館每到整點有帥帥的軍哥哥交接儀式,大概持續十分鐘,帥的我和羽毛球大眼瞪小眼,大家可以接近整點的時候去,還是值得一看的。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臺北101大樓,帶你逛遍臺北的夜市
    臺北市是我國臺灣省的省會,是當地第二大的城市,面積有271.8平方千米,現在居住的人口有超過275萬。當地的歷史非常悠久,從舊石器時代就有人在這裡生活,直到1875年的時候,這裡正式有了城市的雛形,也正是因為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在臺灣的北部,才有現在的市名。
  • 潑漆蔣介石靈柩9人已獲釋 僅交幾千保釋金還嫌貴
    海外網3月6日電 位於臺灣桃園大溪區慈湖的蔣介石靈柩2月28日遭人闖入潑漆,臺警方通知涉案10人到案說明。據臺媒報導,臺警方5日拘提6人、1人主動到案,臺「地檢署」5日晚間依「毀損」等罪嫌裁定7人以5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08萬)交保。隨後,5日晚間另有2人主動到案,以3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6498元)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