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這2句處世忠告,句句經典,耐人尋味

2020-12-14 琢磨君專欄

琢磨君專欄——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歡迎大家訂閱專欄,閱讀更多精品文章!

《圍爐夜話》和《菜根譚》、《小窗幽記》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大處世奇書。在之前的專欄文章中,我向大家講述了很多關於《菜根譚》的處世智慧(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查看專欄往期文章)。

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圍爐夜話》的處世智慧!

《圍爐夜話》屬於一本儒家通俗讀物,是明清時期王永彬所寫的文學品評著作。《圍爐夜話》分為221則,以「安身立業」為總話題,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安貧樂道、教子、忠孝、勤儉等十個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業」為本的深刻含義

王永彬在《圍爐夜話》中留下的這2句處世忠告,非常耐人尋味!

《圍爐夜話·第五七則》寫道: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勝於靠他人。

翻譯過來的大概意思就是:敬重他人,便是敬重自己;依賴他人,倒不如靠自己去努力。

這兩句話雖然淺顯易懂,但是仔細品味一番後,又會發現它用意深刻,充滿著處世大智慧。

先說「敬他人,即是敬自己」!

孟子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中國人很重視面子,你敬重他人,他人才會敬重你,這是最基本的人情世故!

儒家思想講究仁愛之心,而具體的表現形式就是敬重他人,謙卑有禮。你尊重他人,才能為自己贏得來他人的尊重,正所謂是「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你待我不如玉,我視你如糞土」。

其實,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在為人處事方面,也是相通的,都是要自己先付出,然後才能收穫。比如,老子《道德經》第36章說: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一個「敬」字就是告訴你待人接物的時候,要懂得主動付出,不要被動等待他人來對你好,而是自己主動尊敬他人,他人也會對你還以恭敬。這就好比是「笑容是一面鏡子,你對他人微笑,他人也會對你還以微笑」。

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生活中,如果你懂得主動與人打招呼,友善微笑,你的人緣也必定會越來越好,最後受益的也是你自己。正所謂是「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曾國藩更是從養生的角度,悟出了「敬他人」可以強健自己身體,於是將「主敬」二字作為自己修身十二條款的第一條。他說:主觀上對人對事對物態度恭恭敬敬,整齊嚴肅,就能使身心強健。聰明機智的人,因為都能夠做到對人對事對物態度恭恭敬敬,所以總能夠給別人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機會也更多。

主觀上對人對事對物態度莊重嚴謹恭恭敬敬,就會一天比一天壯大自己。主觀上對人對事對物態度傲慢無禮肆意而為,就會一天比一天消亡自己。如果能做到無論對誰都態度恭恭敬敬,那麼自己身體和內心的強健,還用值得懷疑嗎?

其次,即使是我們的敵人或者對手,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因為我們越是重視他們,越不會麻痺大意,然後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縱觀歷史,很多牛人因為輕敵,太不把對手放在眼裡,最後吃了大虧。

所以說,人際交往中,與人相處時候,離不得一個「敬」字。敬,即使一種分寸和氣度,更是一種為人處世的高級智慧,屬於一種大智慧的陽謀。而且,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你真心付出去的恭敬,最終都會換回來他人的尊敬。

再說「靠自己,勝於靠他人」!

如果我們總想著「多一個朋友,多一條出路」,在人脈和社交維護上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最後真正遇到困境的時候,便會被現實狠狠打臉——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當你順風順水的時候,跑過來錦上添花的人很多;但是當你遇到了挫折磨難,需要有人幫忙的時候,雪中送炭的幾乎沒有。正所謂是: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歲月不寒冷就無從知道松柏的堅毅挺拔,事情不危難就無法知道誰是真君子、真朋友。

曾經在網上看一視頻:一群朋友喝酒吃飯,一哥們喝多了,不小心摔倒在地,其他朋友見狀,頓時都跑光了,估計是怕惹上麻煩、承擔責任。最後,這哥們硬是自己強撐著身體,緩慢地站立起來,然後環顧四周,心拔涼拔涼的。

如果說酒肉朋友不可靠,那麼過命的朋友靠得住嗎?其實不然!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的忠告:為人處世,牢記三句話,餘生順風順水!
    做事先做人;先交朋友,後做生意;小勝憑智,大勝靠德:……這一句句的俗語,無不說明了為人處世的重要性。可以這樣說:一個人,會不會為人處世,將決定其事業的成敗、未來的成就。所以,作為一個現代人,想要成大事、立大業,必先學會正確地為人處世。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總覺得做人好難、人際交往能力弱,那就來聽聽老祖宗的告誡吧?老祖宗的忠告:為人處世,牢記三句話,餘生順風順水!
  • 老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處事準則
    我們的老祖宗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歷史傳統文化,還給後人們留下了非常多與為人處世相關的俗語老話,他們留下來的很多為人處世準則、道理都十分精闢,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認真領悟學習。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則這樣的經典語句,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句話。「得饒人處且饒人」絕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語。字面意思很簡單,說的就是與人相處,能饒旁人的地方,就不要太過追究。
  • 老祖宗忠告:人到四十,身上有這兩個跡象,往往是發達的徵兆
    一、「至長反短,至短反長」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一個人能夠看到自己的長處,是一件自我認識的初步體現。學會利用自己的長處,做到張弛有度。老祖宗的一言一行都有一定的意義,能留到至今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所以只有我們認真去體會,才能夠真正開拓眼界,讓自己的靈魂得到升華。一個人要想成功,首先要「識」,其次就是「穩」。這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忠告,也是一種珍貴的文化寶藏。
  • 俗語「伸手不打笑臉人」,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俗語「伸手不打笑臉人」,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我國的歷史很悠久,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而俗語,作為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是世世代代的農民們根據自己的畢生經歷總結而來的。
  • 老祖宗的處世忠告:做人,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
    正如處世奇書《菜根譚》中所說「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菜根譚》還有一句處世忠告,指出了做人的最高境界,非常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即——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書中原文是: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 人不能太過於單純,鬼谷子留下的3句忠告,悟透後能少走彎路
    古人給後人留下了很多的為人處世智慧,這些處世智慧對後人們產生了很大影響,今天主要跟大家聊聊鬼谷子的處世智慧。鬼谷子是戰國時期的謀略家,他培養出了很多傑出的弟子,比較知名弟子有張儀、龐涓、商鞅等人。鬼谷子的智慧也被如今很多人借鑑,成為了現在很多人的為人處世理念。
  • 牢記老祖宗的忠告
    其實如果這樣理解就錯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很多俗語其實都來源於生活,是數代人的人生經驗和總結得出來的,而這些智慧可以說是經歷了歷史的驗證和考驗,留下的大多是真理,哪怕細細參悟,就能讓我們受益匪淺。自古以來,健康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健康是最重要的。無論你有多少財富,你都無法與健康的身體相比。
  • 老祖宗留下的處世之道
    老祖宗留下的處世之道古人作為我們的老祖宗,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不少的俗語來告誡後人,俗語作為老祖宗每一輩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給後人帶來了不少的教育作用。雖然這些俗語聽著很簡單,但其中包含了很多深刻的寓意和為人的處世之道。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很好理解,腮幫子上沒有什麼肉的人,最好不要深交。而古人的這句話流傳至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這句話的後半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下半句就是「滿臉橫肉為兇相」。「滿臉橫肉為兇相」臉上長著橫肉的人,這種面相往往是那種不好招惹的人,也可以說是面帶兇相,這樣的人做事情往往比較心狠。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很多人只知道這句「兩腮無肉不可交」,但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滿臉橫肉為兇相。一臉橫肉的人,往往都是些兇狠額角色,這樣的人給人一種不好相處的感覺。這句俗語的重點就在一個「橫」字,古人更是將「橫」描述為「兇紋」。
  • 老祖宗的忠告
    除了生產生活外,在為人處世上,老祖宗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其中有一句俗語你應該知道,那就是「男怕三搖頭,女怕闊步走。」 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俗語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男人害怕搖頭三次,女人害怕走大步。
  • 老祖宗留下的警示絕句,「人不得全,瓜不得圓」,每一句都很現實
    我們都知道我們是走在前人為我們鋪的道路之上的,我們生活的地方和條件也是前人為我們打造的,我們深受前人的影響,而前人有多前,只能說,那是老祖宗和先輩,我們雖然靠著自己的雙手去生活,卻也是享受著老祖宗為我們創造的果實,特別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也是讓我們受益無窮。
  • 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這句話大家都聽過,意思是不能以貌取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可是有些古人偏偏喜歡"觀人":觀人於酒後、觀人於忽略、觀人於臨財臨色。通過這些細枝末節,來預測一個人未來的走向。諸葛亮就曾留下"觀人七法"的口訣,比如"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意思就是說詢問關於計謀方面的問題,從而觀察一個人的學識、見識。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句話的意思是,男人嘴巴大,就能混得很好。
  • 古人云:人過50,窮不管2事,富不管2人!老祖宗留下的處世智慧
    人不管是在那個年紀,不論是為人處世方面還是生活常識的方面,但都要遵循活到老學到老的原則,只有這樣才會在每個階段走好自己的路。在古人看來,三十而立與五十歲知天命同等重要。在這方面,古人有自己獨特的智慧。因此,先祖留下了這樣一句話:「人過50,窮不管2事,富不管2人」。
  • 古人云「有錢能使鬼推磨」,後半句更耐人尋味,佩服古人處世智慧
    為了告誡後代,老祖宗會根據日常生活經驗,總結出一句句膾炙人口的俗語諺語流傳下來。而這些俗語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總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損失遺忘,明朝時間有一位馮夢龍先生,集半生心血,創作了一本匯集老祖宗俗語智慧的千古謀略之書《智囊全集》。
  • 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忠告
    但是卻有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這究竟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釣一下魚就要窮三年,玩個鳥就會毀一生呢?這句俗語下半句甚至比上半句都要經典,你們一定沒聽過,一起看看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吧。俗語是「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是挺有意思的一句俗語,但是其實下半句才更經典,你們一定沒聽過,那就是「一朝學會狗攆兔,從此踏上不歸路。若是戀上鷹,兩眼含淚望天空。」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牢記老祖宗的忠告,受用無窮
    千萬不要有幾個糟錢找小姐,最後像西門慶一樣洩盡殘精死於馬上風,落下為老不尊的名聲,這讓後代子孫的臉面往哪擱?何謂「少不食壯火」這句話中的「壯火」,指的是是一種使人亢奮的病理之火,壯火能損耗人體正氣,言外之意指代那些能消耗人體正氣的食物。
  • 老人言「子女不孝,沒有福報」,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生道理
    有句俗語叫「子女不孝,沒有福報」,意思是說,如果作為子女不好好孝順父母,將來就不會有福報。這句話是一種告誡,也是一種教誨。對於為我們操勞一生的父母,孝順是理所應當的回報。關於孝敬父母,很多古人也給我們做了很好的典範。
  • 老祖宗6句格言,句句大實話,受益無窮!
    靜下心來,翻開《格言聯璧》,隨便翻了幾頁,竟然感同身受,感慨萬千,老祖宗的話,句句實話,真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所以發出來與大家共享。一、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閒談酒謔,慎勿形言。感言:為人處世,一定要慎言,凡是關係他人一生名譽的事情,即便是自己親眼所見,也不要到處張揚,否則人家會恨你一輩子。
  • 老祖宗留下的10句經典歇後語,妙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
    老祖宗留下的10句經典歇後語,妙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1. 蘇秦遊說韓國——雞口牛後。寧當雞嘴巴,也不當牛屁股。比喻寧在小範圍裡獨立自主,發揮才幹,也不在大的範圍裡受人擺布,無所作為。2. 磨坊裡的驢——眼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