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期廿載 中國木作——澳門回歸盛典中的傳統家具

2020-12-23 騰訊網

一、 風華物典,文脈傳承

澳門之於中國,之於歐洲,乃至之於世界,關鍵詞在於融匯與發展。自16世紀起澳門率先開始與傳統中國以外的世界保持著不間斷地聯繫。從傳教活動開始,歐洲的傳教士們以點點星火之勢帶了西方的自然科學、人文宗教信息,而古老中國的世界觀也得以通過他們,展現在啟蒙運動中的歐洲大陸,反之又在歷史的進程中影響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1970年代的議事亭前地

▲老澳門街景

或許正是在相對「持久且平穩」的社會環境中以及浸染著地域文化基因,在展望整個大南洋地區的時候,我們總能驚訝的發現,華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堅守是我們這個民族諸多文化形態中最突出和醒目的一部分。那麼文化的堅守又在於何處呢?

在於文脈的延續,載於煌煌理器、風華物典。

▲昔日爛鬼樓(老古玩街)

▲澳葡政府時期澳門人保留傳統文化的生活

特殊的地緣環境造就了獨特的文化審美。背靠嶺南,又處於以歐洲為主導的世界近代化歷程中的澳門,此時廣式家具正在醞釀興起。尤至明清,兩廣地區成為中國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門戶,明清家具在這樣的背景下以「中西結合」等特點漸成一格。而家具一物不只是日用產品,傳統家具更載有時代流變之印記,藝術文化的映射,都能從中得以一觀。

二、 歸期廿載,中國木作

澳門雖小,百年分離之間卻從未中斷中華文明的血脈連續,傳統家具也在澳門回歸盛典之時以歷史和文化「見證者」身份,以國之重器的分量壓軸登臺,再次佐證了器物與文化的密不可分。

▲中葡澳門政權交接儀式

▲澳門居民歡迎駐澳部隊進入澳門

一九九九年,盛世蓮花綻放澳門,中央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以及全國各兄弟省和自治區紛紛獻禮,澳門政府舉辦了盛大的瑰寶呈祥賀回歸展覽,中國根公司甄選出60餘件中式古典家具布置在澳門政權移交大典場館籤署場地和貴賓室。以代表著中華文明的傳統家具,為舉世矚目的回歸盛典,再添異彩。

▲澳門政權移交大典場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國根公司是受澳葡政府之邀,參與到盛典中重要場所的家具布置。這不僅反映出中國根公司作為一家以文化藝術為主旨的品牌影響力,更從另一個側面驗證了澳門中國根公司在對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努力上所取得的被廣泛認可的成就。家具,在擔當盛典使用的同時,正在默默的向觀眾敘述著中國傳統藝術之美。

▲澳門政權移交大典場館

▲清中期 榆木夾頭榫平頭案

▲晚明 黑漆榆木圈椅一對

在盛典的正門入口處,澳葡政府於正門左右各陳設了中國根公司甄選的清中期榆木夾頭榫平頭案和晚明黑漆榆木圈椅一對。

這列組合,獨據華屋正堂,給整場氛圍奠定了傳統文化基調。平頭案屬經典造型,其相若之類例可見於王世襄《中國家具賞鑑—明代與清代早期》。平頭案造型源自古代中國建築大木樑架,其突出的簡潔造型為兼顧實用而設,為作畫、操琴、揮墨等不同的使用途徑提供自由且充足的空間。兩端圈椅,體現出明式家具的典型特點: 著意為先,線條流暢,簡練大方,不飾繁縟。以此對黑漆圈椅為例,僅在獨特的C型背板上飾浮雕雙螭紋,冰盤簡練。四足穩重分張,正面腿組間裝有曲勢壺門牙板。此對圈椅的獨特之處在於扶手不出頭,圈椅與鵝脖委婉相交。對傳統家具製作技藝來說,這裡的榫卯結構是非常關鍵且考研製作功力。

▲明 月牙桌陳設在貴賓室通道兩側

▲明 月牙桌

步入貴賓通道,兩面月牙桌分陳兩側。此月牙桌素麵髹黑漆,圓腿直足,承襲自清早期,但依然明顯的保留了明代月牙桌不施雕飾的特點。月牙桌形制的家具,普遍出現在中西文化中,或許是因為它衍生自圓桌,除兼具實用與裝飾的效果外,還多了一分靈動、秀氣的氣質。作為獨特的「造景」工具,多用於室內空間格局上的點睛裝點。在貴賓通道中,月牙桌與牆面和條幅結合,自成一景,傳統文化中所強調的素雅細節,在現代建築之中以精緻小品的形式躍然而現。

▲清晚 羅鍋棖方凳一套

接著在會場的主室即國家主席與葡國總統的貴賓室內,一整套清代羅鍋棖方凳點綴在西式沙發之間,中西合璧之風最為明顯。此時此地,傳統與西方相得益彰,家具的搭配再次強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席之地,展現出屬於澳門的歷史記憶和特點。錦藤軟屜,素冰盤沿,四矩足款款垂落,四面羅鍋杖提升了整體造型的舒朗大方之感,尤其是內翻馬蹄的更增兜轉委婉之感。在色彩出挑的西式沙發之間,更顯一番中國傳統文化的歷久彌新、經典永恆的審美意趣。

▲清 榆木百子櫃

在貴賓休息室內,還陳設一件清代榆木百子櫃,中醫藥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代表,因其實用價值,百子櫃在目前仍具有廣泛的使用流通性,多用於存放中藥材。在百子櫃的櫃面依然可見中藥方劑的使用遺存。文化的烙印,被深深的襯託在厚重古樸的家具上,功用之外,傳統木作在向我們深沉的講述曾經的藝術之美。

三、 擁抱傳統,著眼當代

▲馮美玲女士小時候與弟弟在澳門政權移交大典場館

▲馮美玲女士紐約蘇富比藝術管理學碩士畢業典禮

回首往昔,澳門已回歸祖國懷抱二十載,盛典之中的小姑娘已修讀完成北京清華大學及紐約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管理學碩士,深耕於文化藝術領域,如今已是中國根公司的總經理。一路走來,中國根公司見證了諸多重要的歷史時刻,立足濠江,致力於承繼中華傳統文化為要旨,發揚古董文化,為提升古董藝術價值提供專業的藝術交流平臺。

一九九三年澳門的中國根公司正是在此要旨下成立,自創始之初便將文化的傳承視為己任。早在八十年代,創始人馮連華先生便開始從事古典家具的修復及研究,在三十餘年的從業積累中,馮連華先生始終致力於傳統中國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其經手收藏、修復及保護的古家具不計其數。

▲前澳督夫人祝賀中國根公司成立(前耀華古玩家俬)

▲馮連華先生與合作夥伴慶祝分店開業

▲馮連華先生與夫人早年經營

▲中國根庫存

從遙遠時代中走出的文明器物,如何能在當下生活中重新綻放異彩,回歸盛典中出現的傳統家具已經給了我們指向性的啟示。古董家具在其實用性不減的同時,更需要以文化的眼光審視先人們加諸在其之上的審美意識,感受代中華文化所展露出的審美價值。擁抱傳統,著眼當代,兼具實用與藝術傳統家具,其價值必當加倍顯現。

▲中國根進駐美獅美高梅

▲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長及執行董事簡博賢先生(中)

祝賀中國根美獅美高梅店盛大開業

SEE YOU AT

澳門路氹體育大馬路 [美獅美高梅]

地下 104 鋪

相關焦點

  • 明式家具,傳統家具巔峰之作!
    指自明代中葉以來,能工巧匠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製作的硬木家具。造型優美,選材考究,製作精細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點。、杞梓木等為主要用材的優質硬木家具。明式家具一直被譽為我國古代家具史上的高峰,是中國家具民族形式的典範和代表。在世界家具史上也獨樹一幟,自成體系,具有顯赫的地位。
  • 明式家具中的細木作,顛覆你曾經的印象
    長久以來明式的家具似乎就是以簡潔樸素四個字出現在人們的眼中,似乎這已經是一種固有印象。但事實上細木作在明式家具中也是死無所不在的。而繼承了明式家具的衣缽,清式家具上仍然有其細木作的運用。除去雕刻,鑲嵌的工藝在明式家具中也有著非常多的使用。例如說是螺鈿嵌、雜寶嵌。這在明式家具的建造中也是非常有心意的領域。明式家具具有著歷史感,沉穩端莊,古樸大氣。
  • 圖森整體木作怎麼樣?圖森整體木作產品好不好?
    圖森整體木作正式發布了《圖森整木木作2019奢簡新品》,同時憑藉出色的生產工藝和設計,圖森整體木作一舉斬獲「2019年中國木門&木門+系統金星獎」。今年,圖森整體木作的「大動作」是推出了圖森自己品牌的家具家居,這是在原有的門、護牆板、衣帽間的空間基礎上,向家居產品的再延伸,讓家具家居更加容易融入整個空間。
  • 河北故事|一個人的木作博物館
    初春乍暖還寒,北京通州區臺湖鎮東下營村邊上,挨著六環路有一個掛著北京文旺閣木作博物館牌子的院子。推開大門,滿眼都是明、清時期的傳統木作老物件兒,大到木製車船、門樓,小到鍋碗瓢盆……涉及民間生活實用器物的方方面面,簡直就是一座民俗博物館。
  • 晉作家具
    中國家具起源於夏朝,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家具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古典家具是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承載體,它的製作,一榫一卯,一刀一斧,都承載了古老傳統技藝的精髓,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表現出獨有的特殊氣韻,讓人起敬生愛。
  • 馬未都談南通傳統柞榛家具
    中國傳統家具選材極為講究。尤其明清兩代的硬木家具,材料決定了家具的品質。
  • 海南黃花梨——家具中的貴族
    中國古人運用海南黃花梨木製作家具,更有登峰造極之歷史。最近幾年,隨著傳統文化回歸,人們的民族文化情結日益深厚,大家對紅木家具的認同感變得越來越深切。在對家具的選擇上,越來越多的高端人士正在擯棄歐式家具板式家具,回過頭來傾心於高品質的中式家具,因此海南黃花梨家具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
  • 木忘初心 | 在他心裡有座木作的城
    「魯班學堂」創始人黃俊傑先生心中的城,從公東高工築基,以木為材,以「善工、頂新、傳承、匠德」為向,以傳統師徒制木作教習方式為模,從1973年開始著手,於今,已逾44年。從承教於師到桃李天下,他還是如初般,沉醉於一事。
  • 老船木家具——猶如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
    如果把老船木家具比喻成人,那它一定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經歷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在海水的衝刷和沉澱,讓它更具有成熟的魅力。它象徵的是一種傳統的古老文化,承載的是匠人的精神,傳遞的是對大自然的敬愛以及對生活的追求。
  • 板與木的結合?一文帶你認識板木家具
    一、板木家具概念根據我國《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可知,板木家具隸屬於「實木家具」,廣義上可將其定義為:利用實木與木質人造板混合製作而成的一類家具。二、板木家具的特點板木家具綜合了木材和木質人造板二者的材料特性。例如木材具有很好的縱向抗拉和抗壓能力,在板木家具中適合用做線型純實木構件或板木構件。但由於木材本身存在各向異性的問題,容易發生變形開裂等問題,不適宜做面型構件。
  • 山西傳統家具的分類與特點
    發展歷史      在遠古時代山西就是人類重要的發祥地之一,自古就有經商和貿易的傳統。商人資本的發展,促進了山西手工業的發展。山西是全國最早生產和使用家具的地區之一。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墓地發掘出土了中國迄今最早的木質家具。大同出土了金代的木床、椅子、塌等木質家具。出土的元、遼、北魏的璧畫也有家具出現。
  • 郭強格鬥曲木溪福連戰連捷,挺進武林風全球功夫盛典澳門站
    其中,在57KG級的較量中,「彝族小霸王」曲木溪福狀態火熱,他連戰連捷,挺進該級別冠軍金腰帶決賽之爭的同時,更是獲得了直通橫琴之巔武林風2021全球功夫盛典的參賽機會。曲木溪福來自於四川大涼山,現受訓於三門峽郭強格鬥俱樂部,師從我國站立格鬥名將、世界自由搏擊冠軍郭強先生。
  • 黑檀木家具怎麼樣?家具品牌有哪些?
    今天中華整木網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黑檀木家具屬於什麼檔次,另外再給大家說一下黑檀木家具品牌排行榜有哪些? 黑檀木家具屬於什麼檔次 即使這紅木黑檀木家具是公認的高端黑檀木家具之一,在我們的紅木黑檀木家具中依舊是存在著優質劣汰的等級之分的,即使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雞翅木這些也是有好木頭和壞木頭之分的,這印尼黑檀木家具
  • 中國傳統家具裡的「人體工程學」
    中國傳統家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幾千年的積澱,不僅形成了一門獨特的家具藝術體系,還成為了高貴與經典的代名詞。古典家具除了在造型上的美觀、獨特,作為家具,其設計亦要符合時代審美要求,更要充分考慮其實用性和合理性,即人們在使用時的習慣與舒適度。人體工程學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就是為了充分滿足這一要求。
  • 重點講座 | 赤尾建藏:日本木作工藝及木作實踐
    of Arts)Good Design Award,2009年,公益財団法人日本デザイン振興會阿保昭則  有限會社「耕木杜」代表1956年日本青森縣出生。2000年成立有限會社「耕木杜」,致力於以傳統手工技藝進行現代木構住宅建造及家具製作。享有日本「大工棟梁」稱號,日本木工工藝技術非遺傳承人。著有《大工が教えるほんとうの家づくり》等著作。木作工具研究是古代建築技術史研究中重要的一環。
  • 澳門回歸20年,他們的獨家記憶
    10月中旬,澳門回歸升旗儀式總策劃、總指揮程志強在實地考察後將升旗儀式的「現場」搬到了北京。這些年來,每到香港、澳門回歸的紀念日,熟悉的場景總會在他腦海浮現,那份關於國旗與國歌的記憶,也已融入他的血液,烙在心裡。99名大學生,接力騎著49輛變速自行車,象徵著1999年澳門回歸的年份以及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年份。
  • 百年古船老船木家具獲央視專訪 打造有靈魂的家具
    說起老船木,作為高檔家具中的一株奇葩,很多人看不懂它的美。但懂它的人卻視若珍寶,愛不釋手,因為世界上每一件老船木家具都是孤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並被賦予了闢邪與吉祥的含義,所以收藏價值要遠遠大於其本身的使用價值。
  • 工匠精神·薪火相傳-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中國傳統家具藝術展暨技藝傳承口述史首發式
    本次大展是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首次正式對外開放,館藏的千餘款黃花梨系列臻品,集中展現了伍炳亮先生作品「型精韻深,材藝雙美」的藝術特色,更是伍大師潛心於中國傳統家具的設計、創新、恢復和製作的成果展示。本次大展由中國臺山伍氏興隆明式家具藝術有限公司主辦,大展的隆重開展受到業內外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
  • 徐澤成:榫卯結構打造老船木家具
    四年前在琅琊鎮胡家山碼頭,恰逢有人拆卸退役老船,當得知船木的去處是「燒火」時,他心疼不已,連說「太浪費了」。作為一個祖祖輩輩與木頭打交道的匠人,他認為這種結果對老船木不公平:風裡來浪裡去幾十年,早就有了靈性,怎麼可以當廢柴呢?徐澤成鍾愛老船木家具的創造。木頭情結長驅不散。每一塊船木都是孤品    西海岸琅琊鎮,這裡的古蹟和傳說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
  • 回歸|熱烈慶祝澳門回歸21周年!
    從此,澳門回到祖國的懷抱,中國人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中又邁出重要的一步。在雷鳴般的掌聲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宣告: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從這一刻起,澳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從這一刻起,中葡兩國人民的友誼和兩國的友好合作也將在新的起點上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