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談南通傳統柞榛家具

2021-03-04 明清家具之家


  中國傳統家具選材極為講究。尤其明清兩代的硬木家具,材料決定了家具的品質。我們今天熟知的紫檀、黃花梨、雞翅木、紅木、鐵力木等都是使用廣泛的家具良材,至今仍為研究者及收藏者津津樂道。


▲清中期 柞榛木圈椅

  在古代家具良材中,還有些地域性極強的品種過去鮮為人知,其中柞榛木最具代表性。柞榛木的「柞」字,多音多解。一讀zuò(作) ,比如東北常見的柞木,俗稱高麗木,屬山毛櫸科的麻櫟;一讀zé(責) ,意為砍伐;一讀zhà(炸) ,原指水名,在陝西。榛為灌木或小喬木。柞榛一詞,未見典籍記載,在江蘇讀zhà (炸針) ,約定俗成。


▲清 柞榛木燈掛椅

  柞榛家具多出自江蘇南通,地域性極強。多年以來,其他地區少有發現。由於南通近百年交通不便,地域較封閉,柞榛家具在做工上獨樹一幟,風格彰著。柞榛木尚有多種寫法,柞楨、柞針、柞晶等。值得一提的是與之不光是讀音相近,其木質紋理也相似的樹種—拓木。它在長江中下遊的安徽、江蘇一帶及山東等地均有種植,也是製作家具的良材。柘木,桑屬,落葉喬木,葉可飼蠶,雌雄異株,木芯黃色,可提取赤黃色料,古代用序以染制皇帝的龍袍。故南通地方稱之為「柘黃」或「柘桑」 。其木質堅韌,可制彎弓、扁擔。柘木家具與柞榛家具頗易混淆, 仔細觀察才能分辨。南通地處淮南江北海西頭,遼闊的江海平原屬亞熱帶氣候,地表是長江衝擊層,土壤肥沃,喬木、灌木及藤本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其中,柞榛木就是南通及周邊地區特有的珍稀木種,曾經廣為種植。但是因為生長緩慢,又極易蟲蛀,素有「十柞九空」之說,且多彎曲,故柞榛木材十分難得。


▲清中期 柞榛木無束腰方臺

  柞榛屬常綠小喬木,葉呈鳳眼形,木質細密堅韌,木紋清晰雅致,倒伐後經數十年自然脫水,成材不易變形。南通地區有大量的明清家具存世,用材包括紫檀、黃花梨、雞翅木、紅木、楠木,及本土的柞榛、 柘木、 柏木、 櫸木、 樸木、 黃楊等等。而用極難取材的柞榛木細算精打出來的家具尤為珍貴。目前所能看到的柞榛家具,其製作年代除少數可定為明末清初外,大多為清中期以後所做。其製作款式卻能承上啟下,如臺座式家具延續到晚清仍有製作。


▲清·柞榛木玫瑰椅 (一對)

  柞榛家具早期選料嚴格, 絕少帶白皮,凳椅的座面板、靠背板,床榻的圍板,櫥櫃的門板皆選紋理優美如行雲流水者,讓人坐臥其間有山林之思。線腳非圓即方,而方線又多起渾面,或打凹槽,榫卯結構合理,做工精細,總體造型簡練古樸、圓渾靈秀。柞榛家具風格的形成與其地域特點吻合。南通自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建城,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在這千年中有過數次民族大融合,使得南通地域文化既有江南水鄉的靈秀美,又有北方大漠的粗獷豪放。這與柞榛家具所散發的氣息不謀而合。三四百年來,柞榛家具像一位隱士或隱於山林,或隱於市井,養在深閨人未識。隨著中國古典家具收藏蔚然成風,南通傳統柞榛家具被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和收藏家所關注。柞榛家具出南通。它作為一種歷史文化遺存,在中國傳統家具中佔有重要一席。對其進行研究發掘,研究其所用的本土木材,探討其風格和樣式的異同,當有助於認識當地文化、社會民生以及經濟的發展。

編輯:羅寧

文章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王奕程做客《收藏馬未都》 幽默學傳統文化
    王奕程    日前,主持人王奕程作客廣西衛視《收藏馬未都》欄目,作為明星領隊帶領觀眾與馬未都先生一起猜寶鑑寶,以其高大俊朗的形象和幽默風趣的話語引得現場觀眾笑聲連連    當日,王奕程以一身瀟灑的西裝馬甲亮相節目錄製現場,不僅與馬未都先生及臺下觀眾熱烈互動,還積極參與古董鑑定的相關知識問答。王奕程在臺上風趣幽默回答馬未都先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妙語連珠更是逗趣現場,讓現場的氣氛充滿了歡樂的氛圍,雷鳴般的掌聲不斷。    《收藏馬未都》是廣西衛視與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合作的一檔收藏類金牌電視欄目。
  • 《收藏馬未都》相約第九年丨馬未都收藏生涯裡的第一次出手!
    距離《收藏馬未都》節目第九年首播倒計時僅剩兩天啦!過去的八年中,每周六晚馬先生都堅持在廣西衛視與您相見,秉承著「老傳統,新收藏。學國學,愛文化」的原則,將無數傳統文化與收藏趣事分享給我們。今天,小編將繼續為您梳理一段去年在節目中發生的趣事。
  • 《收藏馬未都》相約第九年丨馬未都手中的九大「尖貨」!
    《收藏馬未都》節目第九年首播就在明晚!明晚!明晚!在過去的八年中,每周六晚馬未都先生都堅持在廣西衛視與您相見,秉承著「老傳統,新收藏。學國學,愛文化」的初心,將無數傳統文化與收藏趣事分享給我們。前兩天小編為您盤點了馬先生這些年最開心的一次撿漏(《收藏馬未都》相約第九年丨馬未都的這次撿漏,至今還偷著樂!)和第一件啟蒙藏品(《收藏馬未都》相約第九年丨馬未都收藏生涯裡的第一次出手!),不過重量級的選手總是最後登場——今天的「九大珍藏」是本系列的壓軸篇!
  • 陳夢家:世人皆知馬未都,卻不曉他才是中國家具收藏首席「男神」
    至於當代家具收藏首席大腕馬未都,收藏界都有人說了,「馬爺再努力100年,也許夠得上40歲的陳夢家」,呵呵。在明式家具的收藏與研究方面,他在國內也是先行者。後來在這個領域堪稱巨擘的王世襄先生,也是在他的影響下得以成就的。所以,王世襄一生感念陳夢家的深情厚誼,敬稱他為「啟蒙老師」。
  • 馬未都直播談人生感悟:有知識時才覺得生活充實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4日電(記者 上官雲)3日晚,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開啟個人首場直播,聊文物,聊新書《國寶100》,也談人生感觸。他有著「多重身份」:曾經是文學編輯,作家……創辦的觀復博物館,也是文博圈的「網紅」。豐富的人生經歷,讓馬未都聊到很多話題時都能侃侃而談,並講出自己的道理。直播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也談到了與閱讀有關的話題。
  • 馬未都:日本刀客反手出刀,順勢就是一刀,中國刀客出刀講究回勢
    馬未都:日本刀客反手出刀,順勢就是一刀,中國刀客出刀講究回勢刀在冷兵器時代,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短兵相接的時候,一把稱手的刀可以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在國人心目中,最能夠引起共鳴的兩類刀,就是日本刀和中國刀。
  • 成龍:我的收藏有幾個億,但在馬未都眼裡都是垃圾
    但蔡瀾打擊他,木器很難學,要玩就要玩大件的,從紫檀家具開始。 蔡瀾教他怎麼去看,怎麼去收。沒想到入門後,成龍深深迷上了。 他家裡擺著從各地買來的古董家具:有18世紀洛可可風格的鏡子和桌子,有19世紀的歐洲沙發、紫檀食盒和水晶吊燈,讓人眼花繚亂。
  • 馬未都:大馬士革刀使用烏茲鋼,經反覆鍛造,刀刃鋒利、使用輕快
    馬未都還真就有這個資格來評價大馬士革刀,因為他本人就收藏過一把大馬士革刀,還用來切過西瓜。馬未都的那個瓜究竟是什麼瓜,竟然要用大馬士革刀來切,暫且不說這個問題。馬未都收藏的大馬士革刀不長,也就比我們平日裡用的菜刀要長一點。不過,大馬士革刀畢竟是大馬士革刀,長得還是很另類的。
  • 馬未都:送我都不要!
    於是,帶著房祖名結交馬未都,惡補古董知識。(馬未都:成龍的收藏有幾個億,但他要是給我,我一個都不要!)熟悉馬未都的人都知道,他曾在08年登上《百家講壇》,也正是因為這個契機,成龍認識了馬未都,當時成龍就稱讚不已,說這個人很了不起,隨後就生了拜訪的心思。
  • 當代收藏家馬未都,10幅鋼筆字作品欣賞,網友:他的字還沒入門
    馬未都馬未都的鋼筆字,或是他的毛筆字能不能稱之為書法,我想還有待商榷。書法是什麼,是不是用毛筆寫得出的字都叫書法呢?今天我們帶給大家的是馬未都的鋼筆字,從字體上我們可以看出馬未都的字,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筆法雜亂無章,結字更是看不出力量。當然了馬未都的字還是值得讚揚的,他沒有仿照一些明星精選書法創新,搞個不倫不類的字體來,給自己鍍金,把自己當作文化人。書法的含義,是按五千年中華文明為標準,方塊字,公正,端莊,秀氣,靈動。不是以某些人的形式為標準。
  • 馬未都的起家史:為啥偏偏不收中國字畫?王朔:撿破爛的能沒點數
    馬未都不僅寫了好幾本關於收藏的書,最有名的就是馬未都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馬未都說收藏》,其他作品還有《醉文明》、《瓷之色》等都曾暢銷一時,而且馬未都還一度登上央視的《百家講壇》講述收藏那些事,這不僅增加了馬未都本人的熱度,也使更多人了解到了收藏這個行業。
  • 「撿漏王」馬未都:為何從不收古字畫?王朔:撿破爛的能沒點數?
    馬未都,聽了這個名字,也許最初有些人會覺得有點陌生,但如果問到那些搗鼓文物收藏的朋友,肯定是耳熟能詳的這個名字。作為一位文化學者,他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私人博物館,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古董收藏有深刻而獨到的見解,也因此,他在2008年首次參加了央視著名的講座類節目,「百家講壇」,如此種種,在古董界他自然是聲名鵲起。
  • 馬未都:打桌球都是下意識,解說員全是瞎說
    馬未都不僅談收藏,還跨界大談特談其他,比如,他還談起了如何打桌球——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藝術是相通的」嗎?馬未都是如此談桌球及其解說的:「人一定得有大智小技,就跟打桌球似的。連馬未都自己也承認,如果那樣,你只能打敗身邊的人,卻無法戰勝職業選手。
  • 馬未都收藏價值百億,為何卻不敢收字畫?你看看他怎麼說的
    馬未都收藏價值百億,為何卻不敢收字畫?你看看他怎麼說的眾所周知,馬未都是一個收藏大家,瓷器、玉器、古木家具等多有涉獵。據保守估計,馬未都的收藏價值百億。然而,馬未都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不收字畫。這是為何?
  • 馬未都有一件青玉臥牛,玉質青中閃黃手感油潤,價值不得而知
    馬未都有一件青玉臥牛,玉質青中閃黃手感油潤,價值不得而知牛在漫長的中國古代史中,具有獨特的地位。早在西周時期,我國就已經萌生了保護牛的意識。在那個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裡,牛意味著財富。馬未都指出,青玉臥牛採用了圓雕技法,雕造一牛呈俯臥姿態,給人以安靜祥和之感。在這裡需要補充一點,圓雕亦稱立體雕,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這就要求工匠從前、後、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雕刻難度相當之大。
  • 山西傳統家具的分類與特點
    一、山西傳統民間家具的定義與分類      山西傳統民間家具是指明末至民國初期,使用以核桃木
  • 馬未都:我買古董有「三藏三不藏」,讀懂了你也能成為內行人!
    馬未都:我買古董有「三藏三不藏」,讀懂了你也能成為內行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馬未都大量收集古董,那是一個辭舊迎新的年代,人人都想過上富裕的生活,而那個時候,富裕的生活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可馬未都偏偏反其道而行,人們不要的舊家具,他統統收回家,人們不要的舊瓷器,他也來者不拒,也正是因為這樣,馬未都現在達到了百億身價,可見他的眼光有多麼的長遠。
  • 馬未都的解釋,可謂一針見血切中要害
    馬未都的解釋,可謂一針見血切中要害擺地攤貌似是一種傳統,並且影響極為深遠。眾所周知的劉皇叔,就是通過擺地攤成為了蜀漢開國皇帝。看來擺地攤也是一種歷練人的方式,值得我們深思。那麼,擺地攤的本質是什麼?又有什麼特色?估計大多數人也是雲裡霧裡不知所云,馬未都的解釋倒是一針見血切中要害。
  • 馬未都:中國刀客正手出刀,動作就會慢,日本刀客則是反手出刀
    馬未都:中國刀客正手出刀,動作就會慢,日本刀客則是反手出刀馬未都搞收藏也確實是搞出了境界,不僅收藏有大量的瓷器、家具、玉器等,而且也收藏了不少冷兵器。比如大名鼎鼎的戚家刀,馬未都就收藏有。因而,馬未都所言「中國刀客正手出刀,動作就會慢,日本刀客則是反手出刀」,也是有一定依據的。那麼,馬未都為何要這麼說?筆者先從一個耳熟能詳的詞說起,那就是亮劍。「亮劍精神」指的是遇到什麼困難不要慫,就算是明知不敵,也要敢於以命相搏去比劃比劃。然而,在刀客對決中的「亮劍」卻是另外一種意思。馬未都指出,中國不直接去回擊對方,而是做出一個勢來,把勢頭給做足。
  • 劉江逝世,馬未都發文悼念:他的一生,唯獨沒學會這一個字!
    劉江逝世,馬未都發文悼念:他的一生,唯獨沒學會這一個字! 提起劉江,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但如果說起大名鼎鼎的《時尚》雜誌,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劉江就是這本中國第一本高端雜誌的創始人,在3月9日晚間,他因為急性白血病在北京逝世,娛樂圈眾多明星都發博悼念,而身為劉江好朋友的馬未都,自然也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