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薪火相傳-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中國傳統家具藝術展暨技藝傳承口述史首發式

2021-02-15 江門國昊會展策劃有限公司

南方有嘉木,南方亦有良匠。

良材與良匠的緣分,

或可以相期千年,

傳統器物悠遠的韻味,

則可以傳續百世。

翠柏、青石、綠草地,

嶺南的冬天不像北方那麼凜冽,

清晨的一場小雨,帶著微風,

也將今天的氣氛渲染得很是切題,

這是一場緣起冬日的盛會。

11月28日,「工匠精神·薪火相傳-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中國傳統家具藝術展暨技藝傳承口述史首發式」在臺山市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正式啟動。本次大展是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首次正式對外開放,館藏的千餘款黃花梨系列臻品,集中展現了伍炳亮先生作品「型精韻深,材藝雙美」的藝術特色,更是伍大師潛心於中國傳統家具的設計、創新、恢復和製作的成果展示。

本次大展由中國臺山伍氏興隆明式家具藝術有限公司主辦,大展的隆重開展受到業內外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應邀參加此次大展的國內傳統家具界、工藝美術界、文博界及收藏鑑賞領域的眾多大家、名家共赴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共同探討中國傳統家具所蘊含的傳統文化韻味、未來發展方向和傳承創新之路。

江門國昊會展策劃有限公司非常榮幸為本次活動提供全價值服務,從視覺設計、方案執行、設備供應專業性等服務,為本次活動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整合策劃及執行。

中國臺山伍氏興隆明式家具藝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伍豔玲致歡迎辭,對到來的嘉賓表示歡迎!

▼中共臺山市委副書記黃振中致辭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長周鄭生致辭

▼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徐祥楠致辭

▼北京非遺基金會理事長陳四光致辭

▼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明致辭

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中國臺山伍氏興隆明式家具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伍炳亮大師致辭

▼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授牌儀式

▼《伍炳亮中國古典家具製作技藝傳承人口述史》新書發布儀式

▼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中國傳統家具藝術展啟動儀式

伴隨著磅礴大氣的啟動畫面,藝博館兩側大門徐徐開啟,象徵著伍炳亮藝博館張開熱情的懷抱,以嶄新的風姿歡迎各界來賓蒞臨參觀。

依照大展日程安排,成功舉辦了伍炳亮藝博館典藏樓內館藏的千餘款黃花梨系列臻品展示、「藝博·緣冬雅集——伍炳亮作品藝術研討會」等系列活動。

步入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典藏樓,館內陳設展示的家具作品和圖片、文字資料如一幅幅秀美圖卷,展現在嘉賓面前,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家具文化的和諧共融,令人心生敬畏,心馳神往。

館內格調高雅別致,布局謀劃獨具匠心,最引人矚目的是伍先生收藏和製作的千餘件黃花梨系列臻品,置身這樣的空間之內,仿如走進舊時收藏世家的秘藏寶室,每一器物皆可品賞,每一細節皆引人玩味無窮。間以烹茶待客,操琴饗友,茗香滿室,餘音繞梁,濃鬱的文化氛圍油然而成。


和風熙日,可遊目以騁懷

天高雲闊,縱逸興而忘返

曲木為文,直木成賦

名士高朋,因緣聚會

賢達列座,共享雅集

一縷木香,陶醉賓朋

一坪青草,靜以待君


藝博·緣冬雅集——伍炳亮作品藝術研討會由著名文化學者、鳳凰衛視主持人王魯湘先生主持,就伍炳亮作品藝術細細品鑑,探幽發微,現材美以工巧,嘆型精而韻深……論壇精彩絕倫,精妙入神。

嘉木有緣,得良匠而成嘉器;良匠有緣,得嘉木以作嘉具。伍炳亮先生以赤子之心,歷四十年始終如一,潛心中國傳統家具的恢復、製作、改良,他所取得的成就,不僅需要對傳統家具文化的執著,有持之以恆的毅力,有近乎偏執的熱愛,更需要有熱愛生活的浪漫主義情懷。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一座宏館,和館藏的一千多件黃花梨傳統家具珍品,背後傾注了大師多少的心血,飽含了多少創業之初的艱辛,又揮灑了多少寒冬酷暑的汗水,而今天,我們看到的,只是伍炳亮先生對藝術最爛漫的追求和真正大國工匠的氣度、胸懷。


服務商

江門國昊會展策劃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薪火相傳 踵事增華 漫談拜師的意義與重要性
    然歲月如梭,如何遴選優秀的繼承人,將集大成、數十年心血凝成的技藝傳承下去?著書立說是其一,但事涉許多製作中的技藝,言傳固然不可少,但身教卻絕不能缺失,無身教就失去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個人體驗和品味,就難以得到製作的真諦。正如放翁《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循中國古老傳統,收徒拜師是不二選擇。
  • 許氏瓷塑220周年非遺傳承展暨「百福」作品首發式舉行
    中國當代藝術網訊,10月14日,許氏瓷塑220周年非遺傳承展暨「百福」作品首發式在德化縣城市規劃館舉行。 「百福」作品首發式揭彩。 當天還舉行了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德化瓷燒技藝)文化沙龍,就現代藝術瓷收藏現狀及遠景展望及德化瓷燒制技藝非遺傳承脈絡進行座談交流。
  • 「耕育匠藝」傳承耕育文化、工匠藝術和工匠精神
    「耕育匠藝」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揮「工匠精神」,把工匠藝術、民族技藝與古今中外文化和藝術融合,發揚提升到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耕」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農耕文明,所有匠藝和文化都來自於農耕和土地。「育」是傳承和保育,以及美育、勞育和育人。
  • 【新春走基層】少年醒獅社團薪火相傳 傳統醒獅煥發生機活力
    【新春走基層】少年醒獅社團薪火相傳 傳統醒獅煥發生機活力金羊網  作者:文聰  2020-01-22 過年舞醒獅,這是東莞的傳統習俗之一
  • 匠者匠心【元亨利】 追溯傳統 重現價值
    元亨利作為古典硬木家具行業中的標杆,開啟了紅木家具價值被市場認可的時代,也成為紅木品牌價值被市場認可的榜樣。將黃花梨推向市場舞臺、收藏多門類古典藝術品、開啟新材料的運用……元亨利創始人楊波將「工匠精神」的價值推崇到市場,使之被認可,為「工匠精神」在當下市場生存並傳承提供了可能。  元亨利與紅木行業的結緣來自於對黃花梨的認識。
  • 傳承詩聖文化口傳記憶的薪火 《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新書首發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10月18日下午,《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新書首發座談會在成都杜甫草堂舉行,此次活動也是2020天府書展的系列活動之一。2017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啟動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口述史」項目,由譚繼和、張志烈、周維揚、丁浩、朱樹喜等成立專家組,經歷1000餘個日日夜夜,《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終於面世。
  • 探索工匠精神的創新意蘊
    新時代的大國工匠,一方面,要樹立全球視野與愛國主義理想信念,積極承擔為中國和世界創造更好生活的責任,在國際比較中發現優勢,找到差距,刻苦鑽研打磨中國產品,提高中國產品質量;另一方面,要堅持集體主義精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在祖國需要的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發揚團結協作精神,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攻關。
  • ...中國阿膠滋補養生文化旅遊節 匠心傳承 福膠以中國智慧走向世界
    祭拜神農、拜師敬茶、口傳技藝、啟封古阿井水和狼溪河水……12月21日,又是一年冬至時,傳承非遺精神,賦能康養產業,2020年中國阿膠滋補養生文化旅遊節暨福牌阿膠第71屆神農祭拜典禮在千年古鎮平陰縣東阿鎮福牌阿膠神農廣場舉行。每年冬至日,福膠集團都要舉辦祭神農大典。
  • 讓「鐵人」精神薪火相傳
    讓「鐵人」精神薪火相傳 2020-12-24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承襲文化的記憶,大漆修復技藝傳承者李程
    李程,是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西安工匠,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委員會委員,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他立足西安,挖掘漆藝,成為陝西漆藝界新生代的佼佼者、中華大漆文化的傳播者、陝西漆器復興的推動者、大漆修復技藝的傳承者。
  • 中國科技館舉辦紙主題展
    這個名為「中國手工造紙的技·藝」的主題展覽,由中國科技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聯合主辦,以紙及造紙技藝為中心,通過互動展品、實物陳列、模型、紙藝術品、多媒體等多種展覽形式,全面展示手工造紙的工藝知識、科技內涵、傳承人物和紙藝創新成果,展覽面積1800平米,展品36件(套),共分為五個主題展區。
  • 晉能控股動態:天安公司宏祥煤業開展「師帶徒」活動傳承工匠精神
    近日,宏祥煤業機電部部長王海正談籤訂協議對「工匠精神」傳承帶來的好處。為大力弘揚「大工匠」精神,宏祥煤業人力資源部組織「師帶徒」培訓活動,此次培訓採取一對一或一對二的面對面教學,經過前期摸索研究,實施先選師傅後選徒弟以及自主自願、雙向選擇為原則的「師帶徒」活動。
  • 京劇譚門薪火相傳七代而不絕,精神永在!
    京劇譚門薪火相傳七代而不絕,精神永在!《沙家浜》是現代戲,但譚元壽沒有將現代戲和傳統戲完全割裂開來,而是將傳統戲的程式化帶入《沙家浜》,演員的身段、武打都有傳統戲的影子。劇中郭建光有一處下場的戲,他沒有按現代的方式走下去,而是用傳統戲的走法,踱步下臺。一點小小的改變,就讓戲味更濃了。現代戲本來是沒有流派的,但因為他演的郭建光太出彩,《沙家浜》被默認是「譚家戲」了。
  • 大館帶小館!廣州藝博院與高劍父紀念館共同弘揚嶺南美術精神
    大館帶小館!廣州藝博院與高劍父紀念館共同弘揚嶺南美術精神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朱紹傑  2020-07-05 據悉,廣州藝術博物院將與高劍父紀念館等名人館,進行進一步的更廣泛的合作。
  • 薪火相傳,廣州交警精神傳承,科技興警!
    廣州交警今天舉辦「砥礪前行鑄警魂 致敬榜樣創輝煌」2020年度交警先鋒頒獎典禮暨民警榮休儀式,回顧了辛勤耕耘、碩果紛呈的一年。在薪火相傳儀式上,完成新老交接。三十年戎馬生涯,他們見證了廣州交警的發展歷程; 三十年鐵血丹心,他們鑄就了廣州交警的光輝歲月。依依揮別,曾經的從警點滴,化作如今的難捨難分,通過舉辦民警榮休儀式,為他們的警隊歲月畫上圓滿的句號,將他們恪盡職守的精神代代傳承。活動還為2020年度「交警先鋒」獲獎集體和個人頒獎。
  • 薪火相傳的技藝:北京掛爐烤鴨
    但至後來,據《元史》記載,元破臨安後,元將伯顏曾將臨安城裡的百工技藝徙至大都(北京),由此,烤鴨技術就這樣傳到北京,烤鴨並成為元宮御膳奇珍之一。 隨著時代更迭,曾經的宮廷美味早已變成「Beijing Roast Duck」名揚海外。這場薪火相傳的美味傳奇更是見證了中國人巧妙用「柴」、精準用「火」的超高境界。
  • 「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啟幕 鍾連盛朱炳仁跨界景泰藍《五牛中國...
    國際在線城建頻道消息:12月5日,由中國對外友好合作服務中心主辦的「大國工匠·非遺傳承——『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暨《五牛中國尊》全球首發式」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平宮盛大舉行。
  • 口述孟家三代人家風傳承 孟曉蘇《亞聖薪火》新書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12月22日,孟子後裔、著名企業家和經濟學家孟曉蘇博士口述的家風故事新書《亞聖薪火》新書發布會暨家風論壇在京舉行。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有「亞至」之稱。
  • 傳統技藝展示中華文化 北京冬奧會特許新品在京發布
    融合五大傳統技藝 精美絕倫《冬奧金鑲玉瓶》與《冬奧雙璽》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趙春明與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孟慶東領銜創作。作品融合了金銀澆鑄、琺瑯、花絲、玉雕、金鑲玉五大傳統技藝,呈現出色彩鮮豔、精巧繁複、絢麗細密的層次感和工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