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會生物:糖尿病診療為業績打底 減肥新藥帶來創新活力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徐金忠)鼠年首家科創板企業上海仁會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會生物」)將於7月31日首發上會。日前,仁會生物執行長左亞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將持續專注於創新生物藥自主研發和產業化,目前上市中國糖尿病領域內的第一個創新藥,在減重治療領域正在開展新藥三期臨床研究。未來,仁會生物將形成糖尿病診療為公司業績打底、減肥新藥為公司帶來創新活力的良性局面。

緊抓發展機遇

資料顯示,仁會生物是一家專注於創新生物藥自主研發和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已上市一款新藥——誼生泰。

仁會生物於2014年8月掛牌新三板。掛牌後,仁會生物先後完成五次股權融資,共融資近6.5億元。2016年12月公司獲批上市了中國糖尿病領域內的第一個創新藥,也是全球首個且唯一的全人源GLP-1 類藥物,國家1類新藥誼生泰(貝那魯肽注射液)。仁會生物招股說明書顯示,誼生泰在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具有獨特優勢,2018年1月其被《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推薦為臨床常用降糖藥,這是國產原研GLP-1製劑首次被寫入指南。誼生泰的上市打破了國外大型藥企對GLP-1領域內新藥的壟斷,展示了中國在該領域的創新能力,其廣闊的市場前景為公司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及新藥研發實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國內已有多款針對糖尿病的GLP-1藥物上市,但是對應降低的血糖類型略有不同。據左亞軍介紹,國內已上市的長效藥物針對的是空腹血糖,誼生泰則在餐後血糖治病療效上表現得更加突出,而後者在國內糖尿病患病率超過80%,且餐後人體血糖波動更易引起失明、腎病、心血管等併發症,誼生泰則可以通過降低餐後血糖及減少血糖波動來降低慢性併發症風險。

創新驅動發展

資料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誼生泰的銷售金額分別1360.71萬元、2681.69萬元和5588.08萬元,銷售額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且增長速度較快。公司通過組建銷售和學術推廣團隊、與經銷商建立合作關係及舉辦學術會議等形式,增強專家和醫生對疾病的認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誼生泰現已獲得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丹麥、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的專利授權,相關專利覆蓋了生產工藝、製劑配方、檢驗方法等環節。這既有效地保護了仁會生物的技術成果和商業利益,也為拓展誼生泰市場空間打下堅實的基礎,未來一段時間內,誼生泰的市場銷售仍將保持較高增速。

除了糖尿病診療外,仁會生物還致力於減肥藥的創新,BEM-014超重/肥胖適應症研究已開展國內III期臨床研究及美國臨床研究,並獲得「國家『十三五』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和上海市2019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產學研醫合作領域項目的支持,有望成為中國減重領域第一個原創新藥。從誼生泰到減肥新藥,在產品的研發邏輯上順勢而為,公司在糖尿病領域外,拓展了減肥減重這一前景廣闊的領域。

相關焦點

  • 仁會生物震撼糖尿病診療界之後:減肥新藥即將面世「錢景」如何?
    仁會生物全球首創的1.1類新藥「貝那魯肽」,為糖尿病治療領域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根據公開資料,其產品不僅是最「安全」的糖尿病治療藥物,更可促進胰島β細胞修復和再生,為緩解甚至治癒糖尿病帶來了希望。此外,其「減重」、「護心」之附帶功效,亦受廣大醫生、患者的歡迎。
  • 從0到1,仁會生物肥胖症創新藥的新敘事
    在此基礎上,仁會生物自主研發治療肥胖症的創新藥BEM-014,其為貝那魯肽在超重/肥胖治療領域的新增適應症。BEM-014與GLP-1受體結合,主要通過調節食慾中樞、增強飽腹感、延緩胃排空等機制改善患者的飲食生活習慣,減少能量攝入,從而實現降低體重、改善血脂等療效。
  • 科創板上市在即仁會生物創新藥取得新突破 將成業績一大增長點?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科創板上市在即仁會生物創新藥取得新突破 將成為業績的一大增長點?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穎徐超 無錫報導當糖尿病市場變得越來越擁擠時,不少藥企將其目光轉向肥胖症市場。
  • 仁會生物:專注創新藥研發,打破國外藥物壟斷
    來源:北國網自科創板推出以來,作為核心領域之一的生物醫藥板塊就備受市場關注,吸引了眾多具有發展潛力的醫藥企業積極申報。當前已有百奧泰、澤璟製藥、神州細胞、君實生物等企業過會,皆為新藥研發類企業,在會的醫藥企業還有仁會生物、艾力斯、盛諾基等。
  • 「不務正業」的仁會生物:重炒股、輕研發,上市之路能走多遠?
    1控股股東曾牽涉「老鼠倉」大案遙想當年,仁會生物在新三板掛牌的時候,雖然營收為零卻可以淨利潤輕鬆過億,如此妖嬈的表現,還要得益於不一般的股東背景。根據最新的公司招股書,仁會生物背後的主要控股股東為桑會慶,股權比例合計達到71.89%。
  • 仁會生物科創板豪賭:3億虧6億盈利前景難料 謀百倍淨資產募資
    主打產品市佔率僅萬分之五公開資料顯示,仁會生物主營創新藥的研發及產業化,目前已上市中國糖尿病治療領域治療用生物製品——誼生泰,而這也是仁會生物目前唯一的收入來源。數據顯示,誼生泰於2017年上市銷售,當年度產生的收入1360.71萬元,佔同期營業收入比例96.58%。
  • 仁會生物IPO:公司連年虧損產品效果低於市場平均,實控人善於資本...
    爆料郵箱:gongsi@staff.hexun.com  近日,上海仁會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在證監會網站披露,公司擬在上交所科創板發行不超過5744.05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25.00 %,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證券。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用於「新藥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歸還銀行貸款」等。
  • 仁會生物:誼生泰與長效GLP-1藥物不構成直接競爭關係
    (下稱:仁會生物)近日披露第三輪問詢回復。在餐後血糖高的細分市場上,主要治療藥物為短效/速效胰島素、短效/速效GLP-1、α-糖苷酶抑制劑、短效磺脲類促泌劑、格列奈類促泌劑和DPP-4抑制劑等6類。因此,長效GLP-1藥物不是主要競爭產品,不構成直接競爭關係。  誼生泰具有生理性GLP-1的活性代謝產物,其下遊代謝片段可繼續發揮代謝後的生理作用,可以為糖尿病患者帶來減重、代謝改善、神經保護、心血管保護等方面更多的綜合獲益。
  • 仁會生物科創板過會 資本「玩家」桑會慶續寫傳奇
    7月31日,仁會生物首發申請獲得上交所科創板發審委通過。在回復上交所的意見問詢函中,仁會生物表示,為增加公司核心產品誼生泰與同行業公司相關產品的可比性及可理解性,公司將誼生泰的分類修改為「短效」GLP-1 類藥物,並修改招股說明書相關表述。  而在賣力「包裝」核心產品的同時,仁會生物核心專利及自身研發能力也受到關注。
  • ...擬募資30.05億元|仁會生物|科創板|募資|募集資金|貝那魯肽
    相關信息顯示,仁會生物成立於1999年1月,坐落於張江科學城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是一家專注於創新生物藥自主研發和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此前,仁會生物曾於2014年8月11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證券代碼為「830931」。
  • 北京財政槓桿提速創新藥研發,長效糖尿病新藥破外企壟斷
    在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基金的支持下,北京東方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類生物新藥JY09已取得20多國的國際發明專利,打破外企壟斷;北京康樂衛士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人員正在打造對抗HPV病毒的利刃——15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北京旌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通過歐盟CE認證,標誌著其獲得了進入歐盟體系國家的「
  • 仁會生物IPO:最「不務正業」的藥企 連年虧損何時是盡頭?
    但云創財經了解到,仁會生物的財務狀況並不樂觀,且目前唯一的產品仍然處於市場導入期,報告期內累計虧損已達上億元,作為創新藥研發企業,這隻「噬金獸」何時能夠依靠主業盈利還是未知數。另外,仁會生物作為一家醫藥企業,公司並沒有在主業上認真鑽研,而是熱衷於進行各式各樣的資本運作,以2015年為例,公司用於研發費用支出為1957萬元,而用於購買理財產品的支出則為其研發費用的4倍,高達8431萬元。由此可見,如仁會生物此次科創板上市成功,募集來的資金如發生閒置,是否又將進行資本運作,我們暫不得而知。 連年虧損何時了?
  • 知名醫藥企業牽手中國夥伴為「雙循環」新格局注入活力
    丹麥藥企諾和諾德供圖   (第三屆進博會)知名醫藥企業牽手中國夥伴為「雙循環」新格局注入活力  中新網上海11月6日電 (記者 陳靜)諾和諾德牽手微軟提升民眾對糖尿病認知;諾華製藥與微醫打造「專病一體化診療」模式;輝瑞與醫學院校共同推動醫防協同;勃林格殷格翰助力中國卒中學會推廣標準化、規範化的卒中診療流程
  • GLP-1類藥物攪局糖尿病市場,通化東寶、甘李藥業「危矣」
    國內降糖藥千億市場可期據有關報導顯示,目前我國糖尿病人口已成為全球之最,2019年國內糖尿病患者約為1.16億人,預計這個數字會在2040年達到1.5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2.8%,而在1994年該患病率僅為2.28%,總體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
  • 諾華糖尿病新藥 III期試驗結果擊敗禮來Trulicity
    2017年8月21日訊/生物谷BIOON/——Novo Nordisk宣布SUSTAIN 7 III期臨床試驗陽性結果,試驗比較了其每周一次給藥的2型糖尿病藥物semaglutide與Eli Lilly的Trulicity(dulaglutide)。
  • 仁會生物:公司治療超重肥胖創新藥物貝那魯肽的三期臨床研究項目...
    仁會生物:公司治療超重肥胖創新藥物貝那魯肽的三期臨床研究項目獲得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2020年度立項 時間:2020年01月14日 22:31:22&nbsp中財網 原標題:仁會生物:關於公司治療超重肥胖創新藥物貝那魯肽的三期臨床研究項目獲得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2020年度立項的公告
  • 中國生物製藥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
    創新藥佔比從去年同期約20%增加到約25%,大量重磅產品上市在即。 抗腫瘤用藥銷售額約人民幣57.92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約37.8%。 2018年新上市品種為13個,2019年新上市品種為26個,2020年至今新上市品種為26個。 研發取得理想成績,於第三季度內,獲得生產批件11件。
  • 49個1類新藥亮眼 12個首仿勝券在握 進攻慢...
    目前公司有49個1類新藥、16個2類新藥在研,聚焦抗腫瘤、2型糖尿病、止痛等治療領域;27個新分類報產品種在審,其中15個暫未有首仿(含劑型首仿)獲批。受疫情影響,醫院門診量、手術量下降,恆瑞醫藥業績依舊穩健,推測主要是卡瑞利珠單抗、吡咯替尼、19K等抗腫瘤創新藥(偏剛需屬性)的銷售拉動。2020年前三季度,恆瑞醫藥研發費用為33.44億元,同比增長15.34%,增速有所放緩;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17.23%,比例持續加大。
  • 過去十年200億元投向生物醫藥創新 本土「新」勢力加速崛起
    未來,我們將繼續通過自主研發和國際合作雙輪驅動,為患者帶來更多創新的治療手段。」去年首屆再鼎-CSCO腫瘤學高峰論壇時,再鼎醫藥僅有一個則樂進入上市審評階段。在國家持續鼓勵生物醫藥自主創新的背景下,一年後再鼎已經擁有了針對3個適應症的2款產品獲批上市,一款產品已納入優先審評的新藥上市申請,在中國及全球範圍內正在開展或計劃開展的腫瘤臨床試驗數量超過25個。
  • 鴻運華寧鄭州生物創新藥生產基地項目在航空港區啟動
    據悉,鴻運華寧是一家由資深海歸和國內企業家共同發起成立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成立於2010年,建有省級抗體新藥企業研究院和博士後工作站,致力於心血管、代謝系統及癌症等重大疾病領域,是國家十三五「重大新藥創製」專項的承擔單位,採用「杭州創新策源,鄭州產業轉化」模式,兩地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