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會生物:專注創新藥研發,打破國外藥物壟斷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北國網

自科創板推出以來,作為核心領域之一的生物醫藥板塊就備受市場關注,吸引了眾多具有發展潛力的醫藥企業積極申報。當前已有百奧泰、澤璟製藥、神州細胞、君實生物等企業過會,皆為新藥研發類企業,在會的醫藥企業還有仁會生物、艾力斯、盛諾基等。

其中,仁會生物(上海仁會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專注於內分泌、心血管及腫瘤治療領域內創新生物藥自主研發和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創新生物醫藥領域的自主研發,主要產品及在研產品均為自主研究發現與開發的原創新藥,目前已有一個原創新藥誼生泰和一個三期臨床BEM-014項目,並具有前瞻性的多梯次研發管線布局。

上市中國糖尿病領域第一個創新藥

目前,中國大陸約有 1.3 億糖尿病患者,我國已成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國。2016年12月,仁會生物獲批上市中國糖尿病領域內的第一個創新藥——貝那魯肽注射液(商品名誼生泰),並獲得國家1類新藥證書。

所謂一類新藥,即未在國內外上市銷售的藥品(包括化學藥、生物製品、中藥和天然藥物),是最具技術含量和最能體現企業研發實力與核心競爭力的藥品。從2019年醫藥企業申報1類新藥的數量來看,排位靠前的有恆瑞醫藥、信達生物、正大天晴、石藥集團中奇製藥和基石藥業等。

公開信息顯示,誼生泰在研發過程中就曾獲得「國家『十一五』重大新藥創製專項」、「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轉化項目」等重大專項計劃的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誼生泰還是全球首個且唯一的全人源GLP-1類藥物,其上市打破了國際醫藥巨頭的市場壟斷,體現出中國在原研生物藥領域的創新能力。

全人源GLP-1因與健康人自身分泌的GLP-1的胺基酸結構一致,在體內可被識別,故其降解方式與人自身的GLP-1降解方式一致,半衰期較短。相比非人源屬性GLP-1,全人源GLP-1不易產生抗體,安全性更有保障。

誼生泰的「餐時(速效)、全同源」的生理性作用機制,可最大程度地模擬人體生物活性,在藥物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多重獲益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並在餐後高血糖、肥胖及糖尿病合併併發症的三個細分患者群體治療領域具有一定臨床不可替代性和競爭力。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分析,2018 年,GLP-1 類藥物國內市場銷售金額約為 7.0億元,而全球 GLP-1 類藥物的銷售金額約為 85 億美元,國內GLP-1 類藥物市場份額僅佔總體糖尿病藥物的1.2%,較全球GLP-1 類藥物平均市場份額(13.7%)差距巨大。誼生泰在糖尿病治療市場中的整體市場地位和競爭優勢,有望助其打開巨大市場空間。

在研項目儲備豐富潛在市場空間大

近幾十年來,超重/肥胖已成為世界範圍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流行疾病,其發病率呈不斷增長趨勢。Frost & Sullivan 的分析報告顯示,我國肥胖人數從2014年的1.62億人增至2018年的2.0億人,且未來仍有增加趨勢。

仁會生物的BEM-014項目正在國內開展肥胖/超重III期臨床研究。BEM-014 作為與人體自身分泌 GLP-1 胺基酸序列完全一致的藥物,具有明顯的減重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

目前,國內超重/肥胖症藥物治療市場僅有奧利司他仿製藥獲 NMPA 批准用於肥胖治療。BEM-014 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獲批的創新減重藥物,可充分滿足目前國內減重藥物的潛在市場需求。該臨床研究已獲得「國家『十三五』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和上海市2019 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產學研醫合作領域項目的支持。

此外,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炎治療領域,仁會生物研製的BEM-050正在開展臨床前研究,即將申報 IND。除布局具備優勢的內分泌領域外,公司也在心血管和腫瘤領域取得了具備良好前景的研發成果,為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仁會生物:糖尿病診療為業績打底 減肥新藥帶來創新活力
    日前,仁會生物執行長左亞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將持續專注於創新生物藥自主研發和產業化,目前上市中國糖尿病領域內的第一個創新藥,在減重治療領域正在開展新藥三期臨床研究。未來,仁會生物將形成糖尿病診療為公司業績打底、減肥新藥為公司帶來創新活力的良性局面。
  • 從0到1,仁會生物肥胖症創新藥的新敘事
    1類創新藥,零的突破仁會生物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專注於內分泌、心血管及腫瘤治療領域內創新生物藥自主研發和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仁會生物BEM-014產品妙在不僅減重效果好,重點是減掉的腰腹部頑固脂肪居多,同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會否成為新的醫療美容爆品?生物醫藥創新非一日可成,為了從1到X而繼續努力仁會生物從1999年設立開始就致力於GLP-1類的研發,是國內最早針對GLP-1進行創新藥研發的企業。
  • 仁會生物IPO:最「不務正業」的藥企 連年虧損何時是盡頭?
    據招股書披露,仁會生物專注於內分泌、心血管和腫瘤治療領域藥物的開發,目前,已形成靶點研究與藥物優化、蛋白藥物篩選與評價、基因工程串聯表達、高表達CHO細胞構建及篩選、蛋白藥物的質量研究、生物藥物水針製劑、轉化醫學等一系列核心技術平臺。
  • 「不務正業」的仁會生物:重炒股、輕研發,上市之路能走多遠?
    ,尤其是注重研發的創新藥企,正被推向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然而在這樣一眾濃眉大眼的創新藥企中,有一家企業在經歷了更名,掛牌新三板之後,終於遞交了科創板的上市申請。壓著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最底線申請的仁會生物,表面上研發投入不斷增加,實際上背後全都靠「炒股掙錢」。這樣的公司,能成功過會嗎?
  • 仁會生物科創板過會 資本「玩家」桑會慶續寫傳奇
    7月31日,仁會生物首發申請獲得上交所科創板發審委通過。在回復上交所的意見問詢函中,仁會生物表示,為增加公司核心產品誼生泰與同行業公司相關產品的可比性及可理解性,公司將誼生泰的分類修改為「短效」GLP-1 類藥物,並修改招股說明書相關表述。  而在賣力「包裝」核心產品的同時,仁會生物核心專利及自身研發能力也受到關注。
  • 仁會生物IPO:公司連年虧損產品效果低於市場平均,實控人善於資本...
    據和訊網觀察了解,發行人是一家專注於創新生物藥自主研發和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自 1999年 1 月成立以來,公司在內分泌、心血管和腫瘤治療領域堅持自主創新,形成了創新生物藥的完整開發體系。  發行人在創新生物藥的研發方面擁有一系列核心技術平臺,包括靶點研究與 藥物優化、蛋白藥物篩選與評價、基因工程串聯表達、高表達 CHO 細胞構建及 篩選、蛋白藥物的質量研究、生物藥物水針製劑、轉化醫學等。
  • ...擬募資30.05億元|仁會生物|科創板|募資|募集資金|貝那魯肽
    相關信息顯示,仁會生物成立於1999年1月,坐落於張江科學城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是一家專注於創新生物藥自主研發和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此前,仁會生物曾於2014年8月11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證券代碼為「830931」。
  • 北京財政槓桿提速創新藥研發,長效糖尿病新藥破外企壟斷
    在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基金的支持下,北京東方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類生物新藥JY09已取得20多國的國際發明專利,打破外企壟斷;北京康樂衛士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人員正在打造對抗HPV病毒的利刃——15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北京旌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通過歐盟CE認證,標誌著其獲得了進入歐盟體系國家的「
  • 科創板上市在即仁會生物創新藥取得新突破 將成業績一大增長點?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科創板上市在即仁會生物創新藥取得新突破 將成為業績的一大增長點?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穎徐超 無錫報導當糖尿病市場變得越來越擁擠時,不少藥企將其目光轉向肥胖症市場。
  • 五省市同步開出首張處方 我國自主研髮乳腺癌新藥打破進口藥壟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1日訊(記者 朱國旺)7月1日,我國首個自主研發治療乳腺癌抗HER2單抗創新藥伊尼妥單抗(商品名:賽普汀),在北京、江蘇、安徽、山東和浙江同時開出當地首張處方。此時距離該藥獲批僅12天,實現了中國創新藥目前首張處方開出的最快速度。
  • 仁會生物:誼生泰與長效GLP-1藥物不構成直接競爭關係
    (下稱:仁會生物)近日披露第三輪問詢回復。  第三輪問詢主要涉及唯一已上市產品的市場定位、市場空間、重大事項提示與風險因素、銷售費用、研發費用資本化、廣州銳訊、股份支付、終端藥店核查等8個問題。  唯一已上市產品的市場定位方面。公司唯一已上市產品誼生泰(貝那魯肽注射液),為速效GLP-1類藥物,定位於餐後血糖高、糖尿病合併肥胖和糖尿病合併多種併發症三個細分市場。
  • 桑枝總生物鹼片衝擊600億化藥降糖市場!原研壟斷打破在即
    文 | Eva打破600億化藥壟斷格局,糖尿病領域迎來首個中藥新藥; 多領域首仿誕生,C肝、抗凝領域、罕見病等原研壟斷迎來衝擊; 諾誠健華1類新藥奧布替尼第2個適應症提交上市申請; 石藥歐意阿普斯特片,領先原研,國內首家報產。
  • 藥明生物、合全藥業與Tubulis達成合作 加速新一代ADC藥物臨床研發
    根據合作協議,藥明生物和合全藥業將成為Tubulis的CDMO(合作研究開發生產)合作夥伴,提供 ADC產品中間體的規模放大、工藝開發和GMP 生產服務,其中合全藥業專注於連接體(linker)和有效載荷(payload),藥明生物專注於單克隆抗體(mAb)和Tubulis專有Tub-tag®
  • 投資9億融資53億,北京財政槓桿提速創新藥研發
    生物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正匯聚北京經濟高質量增長新動能。記者7月31日獲悉,截至6月底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基金在新一代健康診療領域已投資18個項目近9億元,總融資超53億元。借市場「無形之手」放大財政資金實現槓桿效應,高精尖基金合作的新一代健康診療領域碩果頻出,多款創新藥即將迎來市場收穫期。
  • 36氪首發|建設創新抗體藥物研發服務平臺,「三優生物」獲數千萬元A...
    三優生物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專注於創新抗體藥物研發和服務的生物高技術企業,主要為生物藥研發企業提供相應的藥物研發解決方案。具體來說,三優生物會以兩種模式協同客戶獲得創新抗體藥物分子:第一、利用領先的抗體庫和一體化的研發能力為客戶提供研發外包服務;第二、自主孵化或者合作開發抗體分子後,授權轉讓給客戶。
  • 專注眼科創新藥研發,典晶生物完成5000萬美元A輪融資
    典晶生物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和執行長張金忠博士表示:「我們非常感謝三家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的支持和信任。公司將利用這些資金建立全球創新的研發管線和核心眼藥創新技術平臺,以滿足中國和全球患者對於眼部疾病的醫療需求。
  • 仁會生物科創板豪賭:3億虧6億盈利前景難料 謀百倍淨資產募資
    主打產品市佔率僅萬分之五公開資料顯示,仁會生物主營創新藥的研發及產業化,目前已上市中國糖尿病治療領域治療用生物製品——誼生泰,而這也是仁會生物目前唯一的收入來源。數據顯示,誼生泰於2017年上市銷售,當年度產生的收入1360.71萬元,佔同期營業收入比例96.58%。
  • 凱萊英擬在美國投建創新藥CDMO研發中心 創新藥產業鏈迎來「高光...
    12月10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擬以自有資金500萬美元,在美國波士頓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從事創新藥CDMO研發服務,加強與創新藥公司,尤其是海外Biotech的溝通與合作,全面優化布局創新藥研發產業鏈。
  • 仁會生物震撼糖尿病診療界之後:減肥新藥即將面世「錢景」如何?
    臨床效果多重優勢突出,更兼行業權威專家背書,仁會生物貝那魯肽的營業收入很快以幾乎一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長。2018年,其營收突破了4000萬。從銷售費用中,我們或可窺見仁會生物將貝那魯肽推廣至市場的決心:2016年至今,公司年均銷售費用約7000萬,是營業收入的兩倍以上。
  • 揚州高校師生研發防松螺母,打破國外壟斷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韋娜 記者 顧瀟)「我們的防松螺母核心防松指標已經超過了國外一流產品,而成本卻很低。」12月3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了解到,該學院智能製造學院師生團隊發明了「智緊王恆力防松螺母」,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和市場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