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戰敗,希特勒的警衛旗隊為何繞過蘇軍奔襲112公裡向美軍投降?

2020-12-27 騰訊網

1945年5月,德國首都柏林即將被蘇軍攻陷,此時此刻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末日已經來臨。就在這個時候,德軍黨衛軍第1裝甲師,又叫做「「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卻在即將戰敗的時刻突然間離開防區奔襲112公裡,突破蘇軍的重重阻截之後,進入奧地利境內向美軍投降。

看到這裡,很多人不禁要問,既然已經決定要投降,究竟為什麼不向進攻柏林的蘇軍投降,反而要想美軍投降呢?

一、警衛旗隊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

毫無疑問,這是一支王牌部隊。但是要注意的是警衛旗隊並不屬於德國國防軍序列,而應當是希特勒的私人衛隊,而後逐漸的發展成為了一個師,部隊中無論是士兵和軍官全部是標準的日耳曼人,人數最多時達2萬餘人。

這支具有希特勒御林軍性質的部隊擁有最為忠誠的軍官和士兵,最為精良的武器裝備,最為優厚的待遇,所以他們自然也是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但是在這同時,他們也是對希特勒各種屠殺任務執行最為堅決,犯下無數戰爭罪行的隊伍。

尤其是在蘇德戰場上,警衛旗隊與蘇軍更是結下了血海深仇。在1941年,曾經有6名警衛旗隊士兵被蘇軍殺死並暴屍示眾,而警衛旗隊為了報復則直接屠殺了4000名蘇軍戰俘。在1943年,警衛旗隊還曾經將俘獲的700多名蘇軍的傷兵全部屠殺……

二、蘇聯對德國有著切齒的仇恨

首先我們要說的是,在二戰中德國給蘇聯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整個二戰期間,被黨衛軍屠殺的蘇軍戰俘總數就達到了95萬。整個戰爭期間,蘇聯超過900萬的正規軍士兵倒在了德國人的槍口之下,百姓死亡人數超過1000萬。

如此的深仇大恨,誰都可以猜到蘇聯軍隊對於投降的德軍會是怎樣的一種態度!

另一方面,蘇聯軍隊本身也是一個有仇必報的部隊。當蘇德戰場局勢扭轉,蘇軍開始向著德國境內推進的時候,蘇軍把德國人曾經強加給他們人民的苦難一點不差的還給了對方!在1945年前後,蘇軍攻入德國腹地之後,前後有超過200萬德國女性被摧殘。此外大多數德軍戰俘被送到西伯利亞戰俘營,這些德軍俘虜同樣在這裡遭受到了慘無人道的迫害,死亡率竟然高達九成以上。

好,一個是血債纍纍,一個是有仇必報……

三、意識形態的趨同,使德國軍隊傾向於向美國投降

最後要說的一點,就是意識形態層面的問題。德意志第三帝國究其本質而言,還是一個從資本主義走向帝國主義的國家,其整體的意識形態與英美等國更為接近,對於處於社會主義的蘇聯則存在著天然的敵視。

正是這種敵視,使得德意志第三帝國從陷入頹勢開始,便在戰略層面將抵抗蘇聯入侵作為重點,而對於西線的盟軍則大開方便之門。在後來,德國失敗已成定局的時候,他們甚至恨不得將盟軍率先請進柏林,同時也要拼盡全力死死的遏制住蘇聯軍隊的攻勢。

綜合上述三點,我們可以發現,之所以警衛旗隊要不惜千裡奔襲繞過蘇軍而投降美軍,一方面是因為警衛旗隊在對蘇作戰中犯下血債纍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本身也深知蘇軍一向是以牙還牙、有仇必報,此外還有在意識形態層面對於社會主義的敵視。

正是在上述三個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才有了警衛旗隊後來的作為。

圖/來源於網絡

文/華夏問長安

相關焦點

  • 德國戰敗後,希特勒的警衛旗隊繞過蘇軍行軍一百多公裡投降美軍
    之後多次和希特勒一同亮相。 同年十月,更名為「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另外增加了835名新成員,主要負責總理府、柏林3個機場、其他政府機構和希特勒的私人住所。 1934年,警衛旗隊首次參與了血腥清洗,其中3名高級領導被警衛旗隊的士官處決,此後警衛旗隊轉為摩託化部隊,參加了萊茵蘭行動、佔領奧地利行動、佔領捷克斯洛伐克行動等。
  • 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歷史
    1933年底,柏林黨衛隊特遣隊更名為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成了類似「禁衛軍」的角色。旗隊這一術語的標準意思是旗幟,意味著該部隊的軍旗寓意。換句話說,「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的意思就是「阿道夫·希特勒的禁衛軍」。
  • 戰敗之後,德國元帥保盧斯投降被俘,而莫德爾元帥為何自殺?
    但是戰敗之後的決策卻因各個將領的性格而不同。就比如說二戰時期,德國戰敗之後,德國元帥莫德爾就因為戰敗自殺。在戰後統計中可以看到,德國少將以上的高級將領死亡人數在675人,戰死223人,其中自殺的德國元帥只有戈林、莫德爾、隆美爾、克盧格和格萊姆五人。但是這五個人裡,只有莫德爾和格萊姆是因為戰敗自殺。大家更為熟悉的隆美爾其實是因為捲入了當時暗殺希特勒的計劃之中,被迫自殺。
  • 德軍投降時,德國仍有部隊數百萬,為何不選拼死一戰 繼續抵抗?
    在德軍宣布投降前夕,德國本土已經動員了數百萬的民兵,配合當時德軍潰逃的散兵遊勇及外圍繼續駐紮作戰的德軍正規部隊,希特勒當時的家底還是非常龐大的。但是,在德軍投降前,希特勒選擇了自殺,接手的領導人也宣布投降。那麼,希特勒當時為何不做困獸之鬥,而是選擇失敗呢?
  • 「黑色閃電」希特勒近衛師
    最早的希特勒近衛師只是規模不大的一支準軍事的政治化部隊,稱為「阿道夫·希特勒旗隊」,參加了佔領蘇臺德地區、合併奧地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等行動,而它的第一次戰鬥卻是在1939年的波蘭戰役。隨南方集團軍群一路打到華沙城下,戰役勝利後,1940年3月旗隊在德國本土休整得到了新型的四號坦克,完全實現了摩託化。參加了荷蘭、法蘭西、敦刻爾克等戰役,一直開進到西班牙邊界。
  • 二戰後期,德國國外的德軍重兵為何不回柏林支援?
    很多人到這裡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何當時德國在國外的重兵不回柏林支援呢?是無能為力嗎?其實並不是,當時德國完全有能力將各條戰線上的兵力調回柏林,可是這樣一來,豈不是讓德國費盡千辛萬苦吃到嘴裡的肥肉又給吐出來了嗎?當時古德裡安將軍曾經對希特勒提出過這個建議,但被希特勒一口回絕了,等到柏林戰役開戰之前,德軍已經沒有能力回援柏林了。
  • 同是軸心國元首,為何墨索裡尼和希特勒喪命,裕仁天皇安然無恙
    1945年4月27日,就在蘇軍攻克德國首都柏林前夕,墨索裡尼被義大利遊擊隊俘虜,第二天就被義大利遊擊隊槍決。1945年5月2日,駐義大利的德國C集團軍群向盟軍無條件投降。 1945年春季,盟軍和蘇軍東西對進攻入德國本土。蘇軍兵臨德國首都柏林城下,1945年4月16日,250萬蘇軍在42000門火炮、6250輛坦克和7500架飛機的配合下發動柏林戰役,敲響了德國法西斯政府滅亡的最後喪鐘。 蘇軍將柏林城包圍得水洩不通,希特勒突圍毫無可能。
  • 二戰曼施坦因反攻日託米爾得手,蘇軍為何失而復得?輸光了本錢
    與之相比,蘇軍僅傷亡3萬人,損失坦克271輛、火炮104門和飛機125架。戰鬥清點,德軍11個師只剩下1個團的兵力。仗打到這個份上,曼施坦因自然不好交代,他多次向希特勒請求增派援兵,並要求壓縮中央集團軍群的防線,把有限的兵力和裝甲部署到南線北部,以確保高加索和南線主戰場的安全。
  • 保盧斯戰敗投降,希特勒為什麼還要為他國葬?想想隆美爾就明白了
    藍色行動的結果是災難性的,軸心國在史達林格勒和高加索分別傷亡了150萬和40萬人,要不是曼施坦因在哈爾科夫反手一擊阻止住了蘇軍的追擊,德國有可能在1943年上半年失去整個第聶伯河以東的烏克蘭,戰敗至少會提前2年到來。
  • 二戰中第一位投降的德國元帥,第一天封元帥第二天便投降了
    就在希特勒宣布他晉升為元帥的第二天,他宣布投降,成為二戰中第一位投降的德國元帥。
  • 二戰時,希特勒的「骷髏師」究竟有多恐怖?為何能讓蘇軍聞之色變
    希特勒的「骷髏師」的前身是「骷髏總隊」,原本是管理納粹集中營的黨衛隊,他們是極端的納粹分子,以極其殘酷的方式迫害猶太人和處理戰俘,黨衛軍第三「骷髏」裝甲師就是以這些部隊中的一部分軍官
  • 希特勒最後的瘋狂,臨死前下了一條命令,讓人看到法西斯的邪惡
    在兩天之後,蘇軍的200多個師席捲了各個德軍防線,於該年1月19日,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跨過波森,進入德國邊境,此後直插德國腹地。 時間走入1945年的1月31日,朱可夫的軍隊攻至科斯琴,此時蘇軍距離柏林僅僅只有40英裡。 以上是1945年初東線的局面。
  • 為什麼同樣在二戰中戰敗,希特勒自殺,而日本裕仁天皇卻得以逃脫審判?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陣營戰敗,納粹德國和日本都是戰敗國,但為什麼德國的元首希特勒自殺了,而日本的裕仁天皇卻卻得以逃脫戰犯審判和制裁?
  • 沉迷神話的希特勒,與二戰德國的特殊部隊,被神話的狼人大隊
    無論「狼人大隊」是否真的存在,但在蘇軍後方活動的納粹秘密行動隊確實在不斷的給蘇軍製造麻煩,他們不斷的襲擊蘇軍補給隊,鐵路,車站,刺殺蘇聯城鎮重建團隊成員,甚至暗殺蘇軍軍官。1944年11月,蘇聯內務部隊在列寧格勒郊區的墓地逮到了一夥神秘人,他們在墓地裡挖掘了地道並使用墓穴藏匿武器彈藥,在經過一番激烈的交火後神秘人死的死逃的逃,只有一人投降,在經過審訊後他供述自己是為納粹德國從事後方情報和破壞活動的秘密行動隊成員。
  • 二戰時,納粹德國的古斯塔夫炮威力如何,為何德國工兵要將其炸毀
    後來,這所聞名全球的大炮兵工廠也的確沒有讓希特勒失望,他們的工程師對當時德國所有的野戰火炮、鐵道炮、要塞炮進行研究後認為,以目前德國所裝備的這些現有重炮來看,統統無法達到希特勒的要求,必須要重新研製700毫米口徑以上的巨型火炮才能摧毀馬其諾防線。
  • 1944年冬,納粹德軍發動最後一次攻勢,兩個團美軍向德軍投降
    希特勒還從東線戰場調集部分部隊前往阿登地區,這意味著東線德軍在1945年1月將沒有預備隊可用,而此時蘇軍正在醞釀新一輪的冬季攻勢。當負責東線戰場的德軍參謀總長古德裡安對此表示異議時,希特勒前所未有的當眾訓斥他道:「用不著你來教訓我!我已經在戰場上指揮了5年德國陸軍,在這一時期我獲得的經驗,參謀總部無論誰也比不上,我曾研究克勞塞維茨和毛奇,而且把所有的施裡芬文件都讀過。我比你們清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