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歷史

2020-12-27 騰訊網

1933年8月,阿道夫·希特勒宣布限制所有非國防軍的輔助武裝團體組織,特別是羅姆的衝鋒隊和迪特裡希的柏林特遣隊。儘管如此,阿道夫·希特勒從內心來講,還是需要迪特裡希,因此他宣布柏林黨衛隊特遣隊仍在納粹執掌的政府中保留文職僱員地位(也就是公務員地位),同時薪金支付也和國防軍類似,黨衛隊普通隊員和國防軍士兵薪水等同,黨衛隊各級突擊隊長和旗隊長、旅隊長、地區總隊長、全國副總指揮、全國總指揮也分別按照對應的德國國防軍軍銜支付薪水。此外,阿道夫·希特勒還宣布要擴編黨衛隊。

1933年底,柏林黨衛隊特遣隊更名為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成了類似「禁衛軍」的角色。旗隊這一術語的標準意思是旗幟,意味著該部隊的軍旗寓意。換句話說,「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的意思就是「阿道夫·希特勒的禁衛軍」。

為了保衛希特勒本人的人身安全,約瑟夫·迪特裡希親自從「阿道夫·希特勒突擊隊」中挑選了120人,組建了這個私人衛隊。圖為這120人在慕尼黑的集體照,前排左數第3人是迪特裡希。此時,他們仍然穿著同衝鋒隊一樣的褐色上衣,但是為了以示區別,這支私人衛隊換上了黑色的領帶、黑色的領章、黑色的褲子和靴子。這120人全都是黨衛隊理想的模範:25歲,身高1米8,無犯罪記錄。作為「警衛旗隊」的前身,他們首先駐紮在奧古斯塔·維多利亞軍營,後搬至著名的柏林裡希特菲爾德軍營。

1933年11月,納粹黨在紐倫堡舉行盛大的建黨日慶祝集會。在會上,阿道夫·希特勒分別授予迪特裡希一枚金質黨章和一枚血章。第二枚勳章代表著迪特裡希曾追隨阿道夫·希特勒參加了1923年在慕尼黑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發動的未遂暴動,相當於阿道夫·希特勒承認迪特裡希是他的老戰友。迪特裡希十分喜愛這兩枚章。每一枚都代表著他從一名普通勞工迅速遷升的歷程。事實上,按照黨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的授權,迪特裡希和他的手下穿著已經與普通黨衛隊不同。當迪特裡希帶著手下800多名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的隊員,列隊走過主席臺前接受阿道夫·希特勒的檢閱時,他內心的自豪感真是溢於言表。

1934年初,阿道夫·希特勒和波蘭籤署了《德波互不侵犯條約》。這引起了德國境內許多民族主義者的不滿,他們認為阿道夫·希特勒和波蘭籤署《德波互不侵犯條約》實際上就是承認波蘭在1918年到1923年竊取德國部分領土(特別是指東普魯士走廊,又稱為波蘭走廊,以及西裡西亞東部)是合法的。阿道夫·希特勒這個看似「愚蠢」的政治決定實際上十分明智,這個條約的籤署從法理上遏制了波蘭進一步覬覦德國領土的能力。當時,波蘭陸軍有一百萬之眾,而德國因為《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國防軍兵力規模僅僅是波蘭的十分之一。在沒有完成擴軍的情況下,阿道夫·希特勒選擇和波蘭籤署《德波互不侵犯條約》無疑是個明智的選擇。對於這點,迪特裡希眼睛雪亮,看得十分透徹。

1933年,「警衛旗隊」作為元首本人的私人衛隊,在柏林體育館衝鋒隊舉行的一次集會上,首次公開亮相,引起了各方的矚目。

1934年6月初開始,衝鋒隊似乎有些迷失了方向。他們好幾個月以來都很少逮捕反納粹分子,而後更是失去了權力。他們不再有權管理自己的集中營,只能眼看著黨衛隊集中營(SS KZL)根據阿道夫·希特勒的一道道命令接管犯人們。此外,仍有很大一部分衝鋒隊員仍屬於預備役兵員,而且薪水沒有著落。

1934年6月開始,阿道夫·希特勒讓迪特裡希手下大部分隊員享受了幾天假期,好讓迪特裡希抽空陪他穿過阿爾卑斯山脈,出訪義大利,會見義大利法西斯黨魁——墨索裡尼。兩周後,阿道夫·希特勒下了一道特別命令,允許衝鋒隊所有全職人員去放鬆休休假,他還親自給衝鋒隊高層領導預定了不少好的酒店。正如他給迪特裡希手下和部分黨衛隊員休假權利一樣,他也打算犒賞一下衝鋒隊員。可衝鋒隊頭子羅姆卻對阿道夫·希特勒不滿了,他認為自己的衝鋒隊正被邊緣化。在權力上,他這個衝鋒隊的頭子已經完全沒法和黨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乃至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的迪特裡希相比,這是他無法容忍的。羅姆的抱怨也並非毫無道理,在阿道夫·希特勒執政了一年半後,羅姆在納粹執掌的政府中仍然沒有謀到一官半職。就像格奧爾格·施特拉塞,雖然被元首冷落,但還是按照元首的命令,獲得了休假。

6月25日,阿道夫·希特勒突然動員國防軍,並取消了國防軍所有官兵的休假。為了對阿道夫·希特勒這個明顯的挑釁舉動做出回應,德國境內幾個區的衝鋒隊頭子都開始動員衝鋒隊員,試圖與之對抗。不過這麼做卻毫無意義,因為德國國防軍擁有強大的武裝,而衝鋒隊不過是個只會街頭鬥毆的混混組織而已。

做為回應,黨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緊急把黨衛隊各地區所有領導人和保安局局長召到柏林的黨衛隊全國總部,向他們通報,稱羅姆正密謀政變。對與會的黨衛隊各地區領導人來說,聽到這個消息並沒有感到特別吃驚。羅姆早就是一個大麻煩,他公開聲稱阿道夫·希特勒對猶太人太心軟,在公共場合也經常表現出對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藐視。他甚至還呼籲進行「二次革命」,把上臺的納粹黨頭目全部轟下臺。1934年2月,他提出阿道夫·希特勒應該讓他出任德國國防部長一職,以便讓10萬國防軍併入目前已經膨脹到300萬人的衝鋒隊武裝組織,組建新一代的國防軍。羅姆對他們深表歡迎。各地民眾當然深知這些納粹黨徒原本的成色,因此給他們取了一個漂亮的綽號「納粹牛排」,諷刺他們表面披著衝鋒隊的褐衫,內心卻是紅色的。此外,羅姆還是個同性戀者,他的副手弗蒙德和衝鋒隊許多高層也都有同樣的癖好。羅姆的所作所為,完全和德國傳統背道而馳,因此普魯士軍官團、貴族階層、大資本家、天主教會,以及容克地主們都把希望放在阿道夫·希特勒身上,請他出面懲治羅姆,整肅衝鋒隊。

1934年6月28日,希姆萊對黨衛隊和警察組織進行總動員,同時還秘密從國防軍要了一批步兵武器,裝備黨衛隊。

1934年6月30日拂曉前,阿道夫·希特勒在「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和特奧多爾·艾克的「髑髏」旗隊的護衛下,驅車駛往位於巴特維塞的度假酒店。身著黑色制服的黨衛隊手持槍枝突入酒店,恩斯特·羅姆以及衝鋒隊其他高層頭目還沒下床就被黨衛隊逮捕。

與此同時,普通黨衛隊和保安局,以及各個政治警察部門也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逮捕衝鋒隊在各地的頭目。在「整肅」衝鋒隊的同時,他們還廣泛逮捕涉嫌反對希特勒、戈林或希姆萊的納粹黨內部人士。一些黨衛隊頭目藉機公報私仇,以「整肅」名義拘押宿敵。特奧多爾·艾克在羅姆被逮捕後,建議羅姆自殺,但被拒絕。既然敬酒不吃吃罰酒,特奧多爾·艾克只得命令手下開槍「幫」羅姆一把。埃蒙德·海因涅斯也被射殺。許多和阿道夫·希特勒政見不同的納粹黨內部人士被逮捕後於慕尼黑的斯塔德海姆監獄被處決,負責執行槍決任務的其中6人就是迪特裡希的「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成員。

在這次持續兩天的「長刀之夜」中,大約有200人被處決,數千人被拘捕並關進了集中營。許多原本看守集中營的衝鋒隊員,到頭來卻發現自己竟然和犯人一樣也被關進了集中營的牢房。迪特裡希帶著他的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在「長刀之夜」中嚴格地執行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整肅」命令。許多人,比如前州警庫爾特·梅耶,他們並非盲目追尋阿道夫·希特勒的命令。除了阿道夫·希特勒的命令外,德國政府首腦以及總統馮·興登堡也有意要除掉衝鋒隊。換句話說,德國政府對這些衝鋒隊員早已深惡痛絕。

看到希特勒下狠手以後,德國國防軍轉而支持希特勒政府。數十萬前納粹衝鋒隊員,立即轉入黨衛隊組織。

1934年7月20日,為了嘉獎黨衛隊在「長刀之夜」的忠誠,阿道夫·希特勒授權希姆萊的黨衛隊為獨立公開的武裝組織。至此,黨衛隊正式從衝鋒隊脫離,但仍然歸政府和納粹黨領導。希特勒的決定讓希姆萊欣喜若狂。

1934年7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20周年紀念日那天,迪特裡希和所有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一起身著軍服,由興登堡授予榮譽十字勳章,參加閱兵慶典,這讓德國國防軍將領感到十分欣慰。(在他們眼裡,黨衛隊此舉無異於承認國防軍的正統地位。)

1934年8月,興登堡總統去世,阿道夫·希特勒決定不經任何手續,就自行宣布成為政府首腦和國家元首。儘管許多政見不同者內心不贊同這種獨裁政策,但卻默不作聲,默認現實。

全部換裝黑色制服的黨衛隊本部衛隊,也就是希特勒最初120人私人衛隊的部分成員的合影,左數第1個是提奧多爾·威施,第6個威廉·蒙克,第7個弗立茨·維特,這3個人後來都成了武裝黨衛軍師長。

1934年9月,希姆萊收到了一份「大禮」。在阿道夫·希特勒毫不妥協的要求下,德國國防軍不得不承認希姆萊擁有組建一支輕步兵軍事組織的權力,雖然國防軍仍堅持認為這些人(黨衛隊)不過是平民而已。和同時代的大部分人一樣,希姆萊也很希望指揮自己的部隊。為此,他甚至連這支新武裝的名字都想好了——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編制為3個旗隊。迪特裡希的「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正是三大旗隊之一(另外兩個是「德意志旗隊」與「日耳曼尼亞旗隊」)。突然間,迪特裡希又變成了一名戰士,並成為希姆萊手下的一位旗隊長。

另一方面,如果迪特裡希要把手下的小夥子們訓練成合格的戰士,那麼他就不能再把他們當成是阿道夫·希特勒的「私人衛隊」。希姆萊想到了解決的辦法。他組建了一個新的元首保鏢組織——帝國保安局,由漢斯·拉滕胡貝爾領導。這個組織仍是普通黨衛隊的編制。出於聲望原因,迪特裡希的旗隊仍保留了「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的頭銜。從現在開始,迪特裡希的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把戍衛元首的任務交給了帝國保安局負責。「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只有在需要的情況下才會在重要儀式場合擔任儀仗隊。

換句話說,迪特裡希甚至自己都沒意識到自己拿到了大獎——脫離元首保鏢工作,正式開始邁向軍隊組織。在參加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的同時,他仍然是希姆萊的密友,並感謝希姆萊為他提供了一個升職的機會:讓一名前國防軍中士和一名加油站員工一躍升任旗隊長。當然,希姆萊這麼做也有他自身的私心在裡面,那就是讓迪特裡希遠離阿道夫·希特勒中心,避免迪特裡希危及自己的地位。希姆萊是個疑心很重的人,他對黨衛隊內部高層都持有強烈的戒心,特別擔心迪特裡希,這個多年的老友在元首的耳邊嘮叨太久,不免會影響自己的地位。通過把迪特裡希扔到軍營帶兵,他把迪特裡希從元首身邊踢開。可以這麼說,希姆萊十分妒忌迪特裡希能夠那麼親近元首,之前有幾次希姆萊想晉見元首,結果卻被迪特裡希擋駕:「對不起,元首現在很忙,沒時間見你。」雪上加霜的是,在迪特裡希做阿道夫·希特勒侍衛長時期,甚至連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普通的一名隊員也敢擋希姆萊的駕。現在好了,希姆萊通過讓迪特裡希的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升格為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三大主力之一,採取明升暗降的方式,排除了自己潛在的政治對手。

正在帝國總理府內換班的「警衛旗隊」的衛兵們。1933年9月後,「警衛旗隊」就開始全權負責帝國總理府、柏林的3個機場、各政府部門(包括黨衛隊總部)和希姆萊的私人住所的安全。

1934年,法國也出現了政治動亂,軍警和不同政見示威者在巴黎發生了多次血腥衝突。和許多德國人一樣,對《凡爾賽和約》耿耿於懷的希特勒十分仇視法國。1870年,法國對普魯士宣戰。1914年,法國又先行實施軍隊總動員,並對德國宣戰。1919年,法國在巴黎和會上不僅強迫德國吐回了普法戰爭的戰利品——阿爾薩斯和洛林,還作為協約國之一參與佔領萊茵蘭非軍事區15年之久。1923年,法國入侵了德國魯爾,迫使德國工人在法軍的槍口下勞作了一年。在20世紀30年代,法軍才最終從萊茵蘭撤軍。法國人此舉給德國的戰爭販子們極好的口實。

希特勒打算充分利用法國的弱點,1935年1月,他在宣布了薩爾州的全民公投結果後敦促法國交還薩爾州。對希特勒而言,這是他個人政治生涯的一大勝利。為了展示自己的成功,阿道夫·希特勒特地讓迪特裡希的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將士們作為自1919年以來第一批進駐薩爾州行使駐軍權力的德軍部隊之一開赴薩爾州。大約1600名德軍就像電影明星似的踏著正步,在當地民眾夾道歡迎下開進了薩爾州。時年17歲的格爾德·布雷默就是薩爾州人,目睹了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威武赫赫的英姿後,他選擇了加入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

接著,希特勒又在1935年3月16日發表聲明,撕毀了《凡爾賽和約》,並宣布正式重建德國空軍,負責統帥新生空軍的是前一戰英雄——赫爾曼·戈林元帥。他還下令德國境內所有19到20歲年齡段的公民都要服各種兵役。預備役兵齡延長至45歲,所有預備役登記在冊的人員每年都要重新入伍訓練數月。同時,阿道夫·希特勒還給陸軍新建起了裝甲兵和重榴彈炮兵等兵種,並把陸軍兵力規模擴充為36個師。

希特勒的一系列舉動,讓英國和法國政治人物極為震驚。他們隨即開會,商討對策,但法國國內問題重重,最終面對德國的舉動毫無作為。孤立無援的英國雖有心制裁德國,卻不敢在沒有法國支援的情況下,獨自行事。在沒能給德國制裁的情況下,大英帝國還是自我安慰了一陣:張伯倫首相認為阿道夫·希特勒還沒有出兵萊茵河西面,德國陸軍的36個師規模仍然小於法國陸軍,對歐洲仍然構不成實質威脅,而且阿道夫·希特勒還就海軍各艦種發展規模限制和英國舉行談判,到目前為止,歐洲形勢還是穩定的。

對出兵薩爾州和撕毀《凡爾賽和約》,迪特裡希和大部分德國人自然是興高採烈,因為這個不平等的壓迫性條約就像緊箍咒一樣套在德國人頭上幾十年。甚至許多失業的工人也很高興,因為阿道夫·希特勒的強硬和不斷振興德國的政策,讓他們重新獲得了飯碗。希特勒想擴軍備戰,就得需要大量工人製造戰艦、飛機、卡車、火炮和坦克。

正當迪特裡希和他的同伴們對撕毀《凡爾賽和約》欣喜若狂的時候,一名黨衛隊將領卻開始擔憂了。國防軍為了擴軍,把預備役兵齡延長至19歲到45歲,但軍工產業熟練工人或造船這些特殊行業從業人員除外,希姆萊自然也認為在黨衛隊裡服役的士兵也算現役,但這個觀點遭到國防軍將領的反對。國防軍本來就很討厭黨衛隊組織,從來沒有把黨衛隊和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當成是正規軍事組織,因此希姆萊的觀點遭到了普魯士軍官團的堅決反對。普魯士軍官團巴不得黨衛隊馬上解散。迪特裡希深知雙方矛盾,唯一緩和國防軍和黨衛隊、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矛盾的辦法就是讓所有上46歲的黨衛隊成員加入國防軍,服役於輔助兵種單位。

在迪特裡希看來,最擔心的是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成員被徵召前往國防軍,參加預備役兵的年度訓練。果真如此的話,就會出現黨衛隊的二級突擊隊大隊長(對應國防軍的少校軍銜)向國防軍的下士報到這種極為恥辱的一幕。此外,一名18歲的高中畢業生要想加入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的話,他首先得在帝國勞工組織(Reichs Labor Service,簡稱RAD)服役6個月,然後再進入國防軍服役2年。直到他從國防軍退役以後,才能成為迪特裡希的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的一員(假設他能通過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的考核)。即便如此,他還要做好列入預備役名單,並隨時根據徵召動員令,參加每年國防軍舉行的預備役兵訓練的準備。

相關焦點

  • 德國戰敗後,希特勒的警衛旗隊繞過蘇軍行軍一百多公裡投降美軍
    警衛旗隊是最早建立的武裝黨衛隊軍隊之一,前身是柏林黨衛隊,一開始只是單純的負責希特勒的安全,有點類似中國古代的大內侍衛、御林軍,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閱兵時看見或者充當保鏢。
  • 德國戰敗,希特勒的警衛旗隊為何繞過蘇軍奔襲112公裡向美軍投降?
    就在這個時候,德軍黨衛軍第1裝甲師,又叫做「「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卻在即將戰敗的時刻突然間離開防區奔襲112公裡,突破蘇軍的重重阻截之後,進入奧地利境內向美軍投降。 看到這裡,很多人不禁要問,既然已經決定要投降,究竟為什麼不向進攻柏林的蘇軍投降,反而要想美軍投降呢?
  • 黑袍織夢者:艾格斯和黨衛軍戰地記者旗隊
    同年11月,武裝黨衛軍的戰地記者團命名為庫爾特·艾格斯旗隊。庫爾特·艾格斯死後留下了自己的遺孀特勞特(Traute)和三個兒子,在他的追悼會結束之後不久,克羅爾歌劇院被英軍空襲炸毀。 黨衛軍戰地記者旗隊簡史
  • 魔鬼利刃:邪惡黨衛軍「四大王牌」師,帝國師第一,骷髏師居第四
    :特別是在東線,很多黨衛軍師爆發出了讓蘇軍膽寒的戰鬥力,其中又以「帝國」師、「維京」師、「警衛旗隊」師和「髑髏」師為代表,他們被認為是黨衛軍四大王牌。 「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警衛旗隊」師,作為武裝黨衛隊軍中排行第一位的作戰師,一直被視為希特勒的「御林軍」。
  • 裝甲邁爾小傳—二戰德軍最年輕的師長,帶領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血戰...
    1934年5月14日,由於表現出色,裝甲邁爾被調到了柏林,調到了「阿道夫 希特勒黨衛隊警衛旗隊」,在警衛旗隊中,裝甲邁爾於1935年3月10日晉升為黨衛隊突擊隊中隊長(SS-Obersturmfuhrer
  • 納粹國防軍和黨衛軍之間的區別是什麼?看完後明白了!
    希姆萊的黨衛隊發展成為「警察武裝」,或者稱為準軍事武裝,已經是1934年9月,這個時間點希特勒批准成立「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它也是武裝黨衛隊第一個師級單位的胚胎,下轄「警衛旗隊」、「日耳曼」、「德意志」三個團級單位和一個通訊分隊,但是仍然被國防軍嘲笑為「慶典和警衛專用工具」,認為這根本算不上一支真正的作戰部隊。
  • 我心狂野-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師,年齡輕輕但戰鬥力強悍
    二戰期間,除了老牌的「警衛旗隊」、「帝國」師以外,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裝甲師可能是第三支最出名的黨衛軍裝甲師了。該師之所以能在眾多武裝黨衛軍師中格外引人注目,主要是因為該師的基層士兵全部選拔自出生於1926年的年輕的希特勒青年團員,平均年齡只有17、18歲,所以他們又經常被稱為「希特勒的娃娃兵」。
  • 二戰時期,希特勒親手締造的王牌近衛師最後結局如何?
    這就是有著黑色閃電之稱的納粹黨衛軍,黨衛軍一共下轄42個師,巔峰時期總人數近百萬。希特勒麾下最能打硬仗、惡仗的近衛師就出自這個團體,它的原名叫「領袖警衛旗隊」,由希特勒一手締造,在黨衛軍序列中排行第一位。在二戰時期,南徵北戰,為希特勒立下了汗馬功勞。
  • 王牌中的王牌—二戰德國黨衛軍第二「帝國」裝甲師徵戰史
    但當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親衛隊」團擴編為師級建制,「帝國」師不得不屈居於老二的位置,該師參加了白色方案-入侵波蘭,黃色方案-入侵法國及低地國家,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颱風行動-莫斯科戰役,堡壘行動-庫爾斯克戰役,守望萊茵行動-突出部戰役,春醒行動-維也納戰役等著名的戰役,黨衛軍「帝國」裝甲師是二戰中武裝黨衛隊表現最出眾的王牌部隊。
  • 阿道夫·希特勒死亡之謎
    1945年4月30日,作為納粹德國元首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阿道夫·希特勒結束了其傳奇且罪惡的一生。但自從二戰結束後,這件事似乎被某種神秘的力量遮掩了起來。
  • 二戰德國中的黨衛軍以及國防軍,到底有何區別?
    對希特勒忠誠度不同在納粹走向滅亡的時候,國防軍官兵在敗局已定的時候,都會放下武器;而黨衛軍都是死硬分子,都會選擇誓死抵抗。柏林戰役中最先放下武器的都是國防軍,而黨衛軍大多數官兵則選擇了魚死網破,血戰到底。黨衛軍在二戰中為非作歹、惡貫滿盈,大家對他們非常鄙視。
  • 阿道夫·希特勒,一個電影迷
    阿道夫·希特勒,一個電影迷 Adolf Hitler, Film Fanatic有時,他與這些團體的聯繫會在電影院裡外上演,比如當希特勒在觀看《衝鋒隊員》之前,穿過衝鋒隊士兵的榮譽警衛線——這些衝鋒隊隊員主要是曾在柏林共產主義地區的衝鋒隊服役的納粹分子。
  • 阿道夫希特勒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1889年4月20日晚上6:30,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一個名叫Braunau Am的小村莊,就在德國巴伐利亞邊境的對面阿道夫·希特勒把自己的姓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甚至把它變成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然而,他自己的家譜卻被完全搞亂了,這將使他終生感到尷尬和擔憂。
  • 老照片背後的故事:阿道夫.希特勒
    1924年的這一天,希特勒從蘭茲堡監獄獲釋。他因為參與啤酒館暴動而被關押了8個月1936年8月15日,柏林奧運會上,希特勒面對一個激動的美國女人,被突如其來的熱情嚇了一跳正在參觀拿破崙墓的希特勒,這位獨裁者此時可能在想:如果這個男人還在,我就永遠到不了巴黎1939年,阿道夫·希特勒與南斯拉夫的奧爾加公主在談話在1941年5月5日,德國的哥德哈芬港,希特勒在海軍上將呂特晏斯和上校林德曼的陪同下
  • 希特勒最愛的女人有多美|阿道夫·希特勒|愛娃·布勞恩|吉莉...
    2011年,德國歷史學家格特馬克爾出版了一部新的愛娃傳記《Eva Braun:Life with Hitler》——愛娃·布勞恩:《與希特勒的生活》。愛娃·布勞恩,做了阿道夫·希特勒13年情婦和一天多的妻子。她與希特勒定期會面開始於1930年,這對希特勒當時的情人——吉莉·拉包爾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希特勒的另一個情人同時是他的外甥女)。
  • 關於阿道夫·希特勒你可能不知道的9件事
    黃石國家公阿道夫·希特勒是歷史上最著名,也是最遭唾棄的人物之一。作為納粹德國的領導人,他策劃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大屠殺,這些事件導致至少4000萬人死亡。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他成了無數書籍、紀錄片和電視節目的主角。下面列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以及一些不太為人所知的關於他的事實。隨母姓阿道夫·希特勒幾乎就是阿道夫·希克格魯伯。阿道夫·希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