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機器:戰術小隊(Gear Tactics)》是戰陣機器系列的新作,以前的戰爭機器系列,大部分是fps玩法,不過呢這次的新作戰爭機器戰略版卻採用了類似《幽浮》的美式戰棋玩法。讓人眼前一亮,而畫面上,這個作品標準則是採用主流3a作品的標準,所以雖然戰爭機器戰術小隊是一款回合制策略遊戲,但遊戲爽快的戰鬥體驗和畫面效果卻非常不錯。
《戰爭機器戰術小隊》評測分:變成戰棋依然很爽
對於熟悉《戰爭機器》系列的TPS玩家來說,策略戰棋或許並不是他們所偏好的領域。你很難想像在慢節奏的策略戰鬥中,還能夠享受到TPS遊戲中行雲流水般的戰鬥快感,但遊戲確實確實做到了。
在這裡,首先感謝微軟給予17173的遊戲資格,本次評測基於WIN10系統Steam商店完美運行~
不止是更爽的戰棋,還是更不一樣的戰棋
《戰爭機器:戰術小隊》在遊戲的策略玩法上引入了行動點的概念,同時取消了同類戰棋遊戲中的網格設計。因此遊玩《戰爭機器:戰術小隊》的過程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神界2:原罪》的戰鬥玩法。在《戰爭機器:戰術小隊》戰鬥過程中,遊戲為每個角色都賦予了3個行動點,你可以耗費行動點進行移動、射擊、換彈夾、丟手雷、警戒、使用技能等一系列動作。
得益於行動點的加入,遊戲的戰鬥邏輯不再是傳統美式戰棋那種移動+攻擊的固定模式。行動點的出現,賦予了遊戲中角色更自由的行動邏輯,如狙擊手能夠在佔據制高點後持續進行火力壓制,你也可以選擇快速衝到敵人面前,用刺刀直接終結敵人後,再跑回後方的掩體內。
並且行動點也並非固定數值,如角色的職業技能、裝備技能都有可能回復行動點,讓角色做出更多的動作。更關鍵的是遊戲還保留了原作中的負傷倒地設定,當獸人兵倒地後,便可以衝上前去實施處決,成功處決便能夠為其他隊友恢復一點行動點。只要合理運用,甚至能夠在一回合能全清所有的敵人。
與此同時,遊戲也針對行動點做出了一些行為上的限制,熟悉《戰爭機器》的玩家應該都知道時刻保證自己的彈夾全滿才是接敵的最佳狀態,遊戲在換彈夾上還特意設置一個按鍵讓玩家能夠快速完成換彈夾操作。
在《戰爭機器:戰術小隊》中也同樣針對彈夾進行了深度的設計,遊戲中的角色每次更換彈藥都需要耗費1個行動點,所以在遊戲的過程中,你常常會面臨開槍還是換彈夾的抉擇,這個過程完全能夠讓你回憶起在《戰爭機器》系列中每一次緊張的換彈夾。並且諸如狙擊槍的技能升級,還能讓你在擊殺敵人後直接進行一輪不消耗行動的換彈夾。
遊戲中的角色在移動上擺脫了格子的限制,每一個行動點都對應有一定的移動距離。並且遊戲的尋路邏輯條理相當清晰,不論是翻越障礙還是找尋掩體,你都能夠很直觀的看到行動路線以及耗費的行動點。
此外遊戲還保留了《戰爭機器》系列經典的掩體吸附設定,如果在你行進的路上有一個距離合適的掩體,你的角色能夠在1個行動點的距離上跨出更大一步,直接進入掩體後方。從玩家的角度來看,你的角色行動十分自然且合理。
臨場感,遊戲戰鬥的爽快來源
在遊戲中,有非常多中不同類型的殺敵方式,直接開槍只是遊戲最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當你與敵人足夠接近時,使用手中的刺刀及鏈鋸直接近身攻擊才是最好的選擇。與此同時,你常常還會遇上大批的敵人,此時一顆破片手雷絕對是處理這些敵人的最好方式。
但是面對洶湧而來的獸人軍團,由於回合制的緣故,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敵人直接越過掩體衝到你的面前。如果你不擅於運用遊戲中的「警戒」功能,就會遇到以上這種情況。遊戲中的警戒功能可以讓你的角色對射擊範圍內的一片區域進行警戒,當敵人經過時,即可觸發警戒,直接對敵人進行掃射,不僅能夠有效殺傷敵人,更能夠阻擋敵人的前進路線。如在大橋口等位置,你甚至可以疊加警戒網,形成一片「死亡地帶」,保證讓所有的敵人有來無回。
當然你的敵人同樣會使用「警戒射擊」,此時玩家可以使用手槍來打斷敵人的壓制,前提是你需要使用未被壓制的人物進行打斷。壓制與反壓制,讓遊戲戰鬥過程中的臨場畫面大大提升。一個角色掏出手槍打斷敵人的警戒射擊後,解除壓制的角色直接衝到敵人面前掏出鏈鋸或甩下一顆破片手雷,解決大部分的敵人之後,集體掏槍進行全區域的火力覆蓋。
貼臉還會miss嗎?更合理的概率判定
談到遊戲的射擊,我們還是不可避免的要聊到在《幽浮》中出現槍懟到臉上卻打出MISS的情況。儘管在《戰爭機器:戰術小隊》中,同樣存在有概率的設定,不過遊戲將概率以更加合理化的方式進行表現,在這個過程中你不會因為概率而感到困擾。
就以貼臉設計為例,遊戲中每一把槍的命中率都各不相同,如適合近戰的霰彈槍命中率基本高達90%+,而狙擊槍因為過長的槍管導致在近身範圍難以命中敵人。遊戲在MISS的機制下,還穿插有部分命中的設定,在未命中或部分命中時,你會看到敵人會有一個向後縮的動作,哪怕未命中也不會讓人感覺違和。
除此之外,掩體同樣是影響概率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掩體的遮擋下,你對大部分的敵人命中率都僅有不到30%,要想命中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推出掩體,或者從側面攻擊以提高命中率。如果你不信邪地硬上,同樣也有可能會命中,就宛如在《戰爭機器》中,你瞄準掩體後方敵人露出的一絲頭皮,同樣也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熟悉的敘事,豐富的養成
《戰爭機器:戰術小隊》的主線劇情同樣圍繞著《戰爭機器》系列的世界觀展開敘述,儘管採用了回合策略的方式,但是並沒有採用戰略大地圖一類的設定,而是在章節化的敘事中間強制穿插多個支線任務。簡單說來,就是直接粗暴的「一本道」,循序漸進地推圖即可通關,對於《戰爭機器》系列的老玩家來說肯定能找到熟悉的味道。
不過這樣的敘事方式就決定了遊戲在後續的復玩性上有所欠缺,並且在支線的玩法上多採用戰場的復用,防守、逃跑、救援等多種玩法模式,在重複幾次之後就容易產生些許疲勞感。不過好在遊戲大量的寶箱刺激,玩家才能夠有動力繼續挑戰下去,期待下一次能夠變得更強。
毫無疑問《戰爭機器:戰術小隊》的養成部分是讓人想要開啟下一局遊戲的最佳動力,在遊戲中有物種職業,並且每個職業都有專屬特色武器,每把武器都可以通過模組插槽進行一系列的自定義,而人物的裝甲部分則是通用裝備,並且武器和裝備都能夠進行色彩、紋理等一系列自定義,這些改變甚至會在過場動畫中同步呈現。
在闖關的過程中,玩家能夠搜集到大量的裝備箱,隨機開啟的各種武器裝備,無疑能大大地刺激玩家遊戲的欲望,不過線性化的關卡挑戰讓這種開箱體驗只有在鐵人模式(死亡模式)下才顯得有一些意義。
此外,遊戲中每個職業都有著30多種不同的技能,通過選擇不同的技能成長分支,角色的戰鬥方式也會隨之改變。不過技能體系依賴於角色的等級,只有足夠高等級的角色,才能夠解鎖出對應的能力組合。
儘管遊戲有著豐富的職業成長體系,但是遊戲中的僱傭兵系統卻成為遊戲的敗筆,在遊戲中除了幾位主角外,玩家還能夠僱傭各種角色作為助戰人員。但是受限於關卡等級經驗,這些僱傭軍的等級始終無法跟上,到了下一個關卡,玩家就能夠招募更高等級的僱傭兵直接替代,這一套軍隊系統,完美地詮釋出了「工具人」的真正含義。
總結:優秀的外傳,好玩的戰棋
可以說《戰爭機器:戰術小隊》已經最大程度地將《戰爭機器》系列的經典玩法以全新的方式進行呈現。遊戲通過充滿快感的策略戰鬥體驗,還原出了系列原有的驚險刺激的戰鬥過程,同時遊戲還保留了充滿血腥暴力的處決動作,絕對能讓你感受到不輸TPS的戰鬥快感。此外,遊戲種類豐富的敵人,從數量,能力等多個維度不斷提升遊戲的難度,同時豐富的職業及能力組合也提升了遊戲的解題思路。
總的來說《戰爭機器:戰術小隊》作為一款回合策略類遊戲,在玩法上融合了經典並大力開拓創新,並且結合系列經典設定,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雖然有些小問題,但都不會很大的影響到遊戲核心體驗。所以在此筆者也是推薦給各位玩家朋友一玩,哪怕是沒有體驗該類遊戲的玩家都應該試試這款「3A級美式戰棋」。
(責任編輯: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