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百元散熱器居然能壓 10900K?超頻三東海 X7 開箱評測

2020-12-23 愛用熱切的描邊怪

如今的水冷散熱器價格已經慢慢下來了,300 元左右就能買到一個入門級別的 240 水冷,所以看到水冷廉價後,很多玩家都放棄風冷投入廉價水冷的懷抱。

不過因為水冷的風險要比風冷高很多,一旦漏液就是幾乎毀滅性的損壞,所以還是有不少玩家依舊選擇高端風冷,但是能壓制高瓦數的價格並不會比水冷便宜多少,甚至還會更貴,不過我最近聽說超頻三新出了一款 150 塊不到的東海 X7 能壓住 10900K,我就滿懷好奇的搞了個回來,順便來測測它到底如何。

外觀展示

▲散熱器的正面就是一把 12cm 的 RGB 風扇了,9 翼設計,純白的風扇可以更好的傳導光線,讓 RGB 更加絢麗。

▲不過它的 RGB 也僅能做到亮而已了,無法和主板同步,不過好在每顆燈珠的顏色都不一樣,顏值還是不錯的。

▲背面直接就是鰭片了,不過兩邊也預留了凹槽,可以自行加裝第二把風扇。

▲這款散熱器使用了穿 Fin 和扣 Fin 的傳統工藝,這種成熟的工藝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成本,性價比非常高。

▲這款散熱器同時還使用了六根 6mm 的熱管,直觸 CPU 設計,底部打磨過,能有效增加和 CPU 的接觸面積,提高散熱效率。

▲標配一把 12cm 風扇,最大轉速 1800 RPM,最大風量可達 73 CFM。

▲這把風扇還支持 PWM 溫控,不過只有這一根線,所以它的 RGB 也就無法同步了。

▲扣具這邊同時提供了 AMD Intel 兩組,Intel 使用專用背板,AMD 使用主板原裝背板。

▲在散熱器扣具上一共提供了三種不同的螺絲孔位,可以通過這幾個不同的螺絲孔微調散熱器在主板上的位置,提高和主板的兼容性。

上機測試

本次測試一共採用了兩套配置,首先來一次介紹一下。

▲Intel 配置

CPU:10900K、10700K、10600K、10400

主板:ASRock Z490 Taichi

內存:ZADAK SPARK DDR4 3600 8Gx2

SSD:大華 C900 1T NVMe SSD

電源:超頻三 GI-P850 850W

▲Intel 平臺的主板採用了擁有三把主動 MOS 風扇的 Z490 Taichi,主要原因是為了不讓 MOS 巨大的發熱量影響 CPU 的溫度。

▲CPU 則是選擇了幾顆熱門型號 10900K、10700K、10600K、10400,不過我的 10400 是十核閹割版本,並非原生六核,所以會享受到新頂蓋的降溫加成,溫度僅供參考,除去這顆 CPU,其餘的 CPU 均為 SQS 最終測試版。

▲內存來自 ZADAK 的 SPARK DDR4 3600 8Gx2。

▲我使用的這兩條的規格為 XMP 3600 C17-19-19-39,屬於那種延遲中規中矩的 3600 頻率的條子。

▲它頂部的金屬特別像是皇冠,搭配獨家設計的五段式超廣角 RGB 燈效讓它無時無刻散發出王者的氣息,當然插滿食用更加。

▲測試 SSD 為大華 C900 ,這款 SSD 性價比非常不錯,TLC 顆粒,1T 容量僅有 700 元不到,緩內速度寫入也能達到 1800MB/s。

▲電源是超頻三的 GI-P850 850W 電源,開創性七防芯技術,特質的高導熱矽膠將裸露元件腳包裹起來,保護的同時將熱量快速從底蓋導出,電源內部整體降低溫度 5℃ 以上。核心部件採用全部進口品牌,設計壽命 100000 小時。

RGB 炫光風扇可與主板同步,低負載情況下可開啟風扇自動啟停,14cm 大尺寸風扇可以有效降低風扇噪音。

▲單單 12V 功率可達 849W,帶動目前火爆的 RTX 3080 和 RX6900XT 都不在話下。

▲側面的透光條可以藉助 RGB 風扇的光形成光條,如果你的機箱電源倉有開孔,那麼這款電源在合適不過了。

▲AMD 配置

CPU:5950X、5900X、5800X、5600X

顯卡:ASRock Radeon RX 6800 XT Taichi

主板:ASRock B550 Extreme4

內存:ZADAK SPARK DDR4 3600 8Gx2

SSD:大華 C900 1T NVMe SSD

電源:超頻三 GI-P850 850W

▲主板是華擎的 B550 Extreme4,這張主板性價比非常高,他的供電水平直逼自家 X570 Taichi,帶動 5950X 是完全沒問題的。

▲CPU 也是 AMD Ryzen 5000 全家桶,雖然這代積熱有所改善,但是現象仍然存在,很考驗散熱器性能。

▲由於 AMD 沒有核顯,所以隨手用了一張華擎的 Radeon RX 6800 XT Taichi 作為亮機卡。

燒機測試

▲首先我們把 PBO 關閉進行 AIDA64 FPU 十分鐘的燒機測試,除了 5800X 這顆積熱最為嚴重的 CPU,其餘的 CPU 都能壓制在 80 度以下,火力全開。

▲在開啟 PBO 後之後,電壓頻率功耗大幅度上升,很多 CPU 都直接頂到了 PBO 上限 90 度跑,單看溫度已經沒有價值了,所以我們需要結合燒機時的頻率一起看。

5600X 燒機時保持火力全開,全程運行在 4.5GHz 高頻,其餘的 CPU PBO 均能保持在 4GHz 以上。

▲令我驚喜的是 Intel 這邊四顆 CPU 都可以最大全核心睿頻運行,除了 10900K 這顆 220W 的大火爐在 100 度降頻的邊緣摩擦,其餘的 CPU 均在 90 度以下,表現很亮眼。

總結

唯一不足的問題就是 RGB 無法與主板同步,不過去掉這個問題之後,這款處理器的優點就很多了,六熱管加持的散熱能力非常不錯,扣具設計也很合理,顏值也不差,戰鬥力可以說是在百元散熱器中比較能打的,150 元就能戰 10900K 我是完全沒有想到的,總而言之,如果你想找一個帶 RGB 的百元高性價比散熱器,那麼這款散熱器值得你第一時間考慮。

相關焦點

  • 將《2077》壓至50℃!這款超頻三新品百元散熱器有這麼神?
    前言: 說起百元價位的風冷散熱器,很多小夥伴都格外關注。主要是一直以來intel和AMD的原裝散熱器太醜,性能有限;而百元價位的散熱器不但性能非常能打,顏值也不錯。比如性價比超高的超頻三紅海mini、九州風神的反人類400、還有最近非常火的雅浚g3。
  • 狼牙鰭片設計 超頻三東海X4散熱器評測
    今天我們就來對超頻三東海X4散熱器做一個詳細評測。    超頻三東海X4散熱器沿用了超頻三以藍、白為主色調的外包裝設計,風格清新簡約,並且在正面設置了一個橢圓形的鏤空,讓用戶可以對散熱器有最直接的了解。此外,包裝上也詳細的印有風扇尺寸、熱管數量、兼容平臺等豐富的信息,方便用戶快速、全面的了解這款產品。
  • 風冷能壓絕不用水冷,超頻三東海X7散熱器 評測
    自己的i5-9600KF一直默頻使用,所以用水冷好像也有些浪費,所以就入手了一個超頻三的東海X7風冷散熱器,為什麼要買這款?理由挺簡單的,因為我看這款散熱器相對比較簡單,安裝簡單,理線簡單,因為這是一款單4pin的SRGB幻彩風扇的散熱器,化繁為簡是我喜歡的風格,理線真的理怕了。
  • Intel Core i9-10900K 超頻 IPM, XTU, BIOS 教學與散熱器挑選!
    從先前處理器性能解禁時的 XF 測試數據來看,Intel Core i9-10900K 不論在 AIDA64、Prime95 的壓力測試,穩定在全核 4.9GHz 的頻率,CPU 溫度更比上一代 i9-9900K 還要低了 3°C,從這點來看 10 核心的 i9-10900K 在全核頻率更高的情況下,卻能比 8 核心的 i9-9900K 還要低溫,這也顯現出第
  • 王者對決 AMD 銳龍9 3900X與Intel酷睿i9 10900K裝機分析與評測
    在Intel推出第十代酷睿處理器後,intel的旗艦產品酷睿i9 10900K規格也提升至10核20線程,相較上一代8核16線程對AMD 銳龍9 3900X 12核24線程的劣勢,這一代酷睿i9 10900K在規格上總算能超過銳龍7 3800X,位於銳龍7 3800X和銳龍9 3900X之間。
  • 半導體製冷10900K超頻5.5GHz,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散熱器測試
    CPU:Intel Core i9 10900K盒裝 3899元主板:華碩ROG MAXIMUS XII HERO(Wi-Fi) 3199元散熱器: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 3299元內存:宇瞻暗黑女神RGB DDR4-3600 8GBX4 599元X2固態硬碟:海康威視C2000PRO 1T 739元顯卡
  • i9-10900K全核心超頻5.5GHz,居然還是主板自動超頻
    這款水冷的扣具使用起來也很簡單,可以保證一次就安裝成功,所以不用太擔心下手失敗,矽脂糊掉的問題。九州風神獨有的冷排洩壓氣囊,可以讓水冷內外壓力動態平衡,優化水壓和流速。12cm 7葉靜音FDB風扇,可以看到風扇佔據了這個電源很大的面積,所以你可以想像,這個電源的體積非常小。14cm x 15cm x 8.6cm的小巧體積,大部分小機箱都可以輕鬆塞下,非常節省機箱的空間。除了電源開關外,電源上還有一個一鍵靜音按鈕,彈起時默認開啟。電源在中低負載時會停轉/低速運行。
  • 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評測:體驗零度以下的Cryo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聯手英特爾打造了ML360 Sub-Zero散熱器,通過應用Cryo冷卻技術實現更好的超頻散熱效果,這也是主動製冷技術首次應用到消費級CPU上。酷冷至尊的ML360 Sub-Zero和Cryo技術能擦出什麼樣的「水花」,下面我們就為您帶來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散熱器的評測。
  • 如何用好i9 10900K?主板和散熱最重要,體驗心得免費送上
    英特爾的第十代酷睿桌面處理器已經發售,估計不少土豪和發燒友都打算購入i9 10900K/KF這款目前最高端的處理器。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了i9 10900K的測試,對這款處理器最基本的性能已經有一定了解了。但是不管是什麼測試,可能對如何發揮i9 10900K的性能則語焉不詳。
  • 酷睿i9-10900K天梯榜首發評測:最強遊戲處理器之新王上位
    CPU接口的尺寸沒變,散熱器孔距也沒變,所以可以兼容原來LGA 115X的散熱器。創作能力測試x264以及x265是兩個老牌開源編碼器,應用相當廣泛,這次我們使用了新版本的Benchmark,它能更好的支持AVX 2指令集。
  • AMD 銳龍 7 5800X/銳龍 5 5600X評測:6核贏10核的好傢夥
    但對於各位消費者而言,銳龍7 5800X與銳龍5 5600X才是更值得購買的性價比之選,這篇文章將會把我們的銳龍 5000系列處理器評測做一個補全。8核16線程的銳龍 7 5800X,BOOST頻率達4.7GHz,售價3199元;6核12線程的銳龍 5 5600X,BOOST頻率4.6GHz,售價2129元。兩款CPU對比上代的同定位產品,首發價格其實差不了多少。
  • 微星海皇戟X主機評測:散熱比全塔還強
    1、i9-10900K處理器Trident X 10th主機搭載的是i9-10900K處理器,原本這款CPU的默認全核頻率為4.9GHz,加速頻率為5.3GHz,TDP為125W。在這裡微星稍微調整了一下,將全核頻率設定在5.0GHz,加速頻率也是5.0GHz,TDP為150W,可以在1分鐘的時間內維持230W的運行功耗。
  • 什麼樣的散熱才能壓住Core i7-10700K?實測9款散熱器告訴你答案
    現在不配送散熱器的主流處理器有Intel Core i9-10900K、Core i7-10700K、Core i5-10600K以及AMD的Ryzen 9 3900XT與Ryzen 7 3800XT,但由於AMD處理器的XFR特性,使用散熱性能更好的散熱器就能獲得更高的頻率,散熱器的選擇其實是對頻率有影響的,所以並不是太適合做這個測試,而Intel處理器中,
  • 超頻內存比超頻CPU收益更大!影馳HOF OC Lab皚鑽DDR4-4400評測
    HOF OC Lab 皚鑽DDR4-4400 8GBx2套裝價格為1799元,另外還有五種不同頻率版本可選,4000MHz 1199元、4266MHz 1399元、4600MHz 2499元、4800MHz 2699元、5000MHz 2999元。
  • 9900K也能壓,Be quiet! 德商必酷Dark Rock Pro 4散熱器體驗
    在基友的安利下,選擇的是這款TDP250W,最大噪音僅為24.3db的德商必酷Dark Rock Pro 4散熱器,從廠商的英文名稱Be quiet就能看出這家廠商主打靜音,也被發燒友親切的稱為「閉嘴牌」,再加上樓主喜歡全黑的,所以最終京東619元入手,這款散熱器日常也有599元的價格,可惜沒趕上。
  • 大力出奇蹟:測評英特爾i9-10900k/i5-10600k
    這代旗艦i9-10900k是英特爾史上第一款10核消費級處理器,同時也是英特爾史上出廠頻率最高的處理器,睿頻高達單核5.3GHz。中端的i5-10600k也是在睿頻最高4.8GHz的前提下增加了超線程技術,看起來更像是披著i5皮的i7-8700k。
  • Zen3架構基礎款單核錘爆10900K?AMD 銳龍5 5600X評測
    主板採用E-ATX板型,依然是偏硬朗的設計風格,Dynamic Dashboard(龍魂動態面板)作為GODLIKE的靈魂也保留了下來,晶片組散熱器外框的龍圖騰圖案也藏有RGB燈效。其還直接捆綁了兩款擴展卡,其一是MSI 10G Super LAN獨立萬兆網卡、其二是名為M.2 Xpander-Z Gen 4的PCIe 4.0 x16(x8)轉雙M.2存儲轉接卡。
  • 銳龍9 3900X再戰酷睿i9-10900K:性能更強且售價更低
    7nm vs 14nm銳龍9 3900X與酷睿i9-10900K的規格對比如上表所示,前者用的是臺積電7nm工藝,後者用的是Intel自家14nm++工藝,說真的Intel的14nm早在2014年就投產了,能一直改良用到現在也是挺厲害的,而且它至少還得撐兩年多,但它與現在的先進工藝相比差距確實有點大。
  • 4熱管風冷能壓173W的3900X?喬思伯MX140散熱器深度測評
    最近的散熱市場競爭是越發的激烈的,由於之前用水冷有過漏水翻車的經歷,這次我雙十一購買了喬思伯家的MX140,4熱管+14CM風扇+頂蓋RGB,也就一百出頭,可以說是非常滿足我的需求了,下面測試一下3900X的極限拷機,看看這款散熱器能不能壓住。
  • 外星人A51m遊戲本評測:加持10900K,超強!
    外星人A51m遊戲本評測:加持10900K,超強!更為令人驚嘆的是,它的CPU和顯卡均支持超頻,玩家可以利用外星人預設的一鍵超頻功能,輕鬆讓這款遊戲本再攀性能高峰。  筆者手中的這款外星人Area 51m 2020版遊戲本搭配有酷睿i9-10900K,這款處理器是第十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臺式機處理器的旗艦產品,基礎頻率3.7GHz,睿頻更是高達5.3GHz,性能相當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