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水冷散熱器價格已經慢慢下來了,300 元左右就能買到一個入門級別的 240 水冷,所以看到水冷廉價後,很多玩家都放棄風冷投入廉價水冷的懷抱。
不過因為水冷的風險要比風冷高很多,一旦漏液就是幾乎毀滅性的損壞,所以還是有不少玩家依舊選擇高端風冷,但是能壓制高瓦數的價格並不會比水冷便宜多少,甚至還會更貴,不過我最近聽說超頻三新出了一款 150 塊不到的東海 X7 能壓住 10900K,我就滿懷好奇的搞了個回來,順便來測測它到底如何。
外觀展示
▲散熱器的正面就是一把 12cm 的 RGB 風扇了,9 翼設計,純白的風扇可以更好的傳導光線,讓 RGB 更加絢麗。
▲不過它的 RGB 也僅能做到亮而已了,無法和主板同步,不過好在每顆燈珠的顏色都不一樣,顏值還是不錯的。
▲背面直接就是鰭片了,不過兩邊也預留了凹槽,可以自行加裝第二把風扇。
▲這款散熱器使用了穿 Fin 和扣 Fin 的傳統工藝,這種成熟的工藝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成本,性價比非常高。
▲這款散熱器同時還使用了六根 6mm 的熱管,直觸 CPU 設計,底部打磨過,能有效增加和 CPU 的接觸面積,提高散熱效率。
▲標配一把 12cm 風扇,最大轉速 1800 RPM,最大風量可達 73 CFM。
▲這把風扇還支持 PWM 溫控,不過只有這一根線,所以它的 RGB 也就無法同步了。
▲扣具這邊同時提供了 AMD Intel 兩組,Intel 使用專用背板,AMD 使用主板原裝背板。
▲在散熱器扣具上一共提供了三種不同的螺絲孔位,可以通過這幾個不同的螺絲孔微調散熱器在主板上的位置,提高和主板的兼容性。
上機測試
本次測試一共採用了兩套配置,首先來一次介紹一下。
▲Intel 配置
CPU:10900K、10700K、10600K、10400
主板:ASRock Z490 Taichi
內存:ZADAK SPARK DDR4 3600 8Gx2
SSD:大華 C900 1T NVMe SSD
電源:超頻三 GI-P850 850W
▲Intel 平臺的主板採用了擁有三把主動 MOS 風扇的 Z490 Taichi,主要原因是為了不讓 MOS 巨大的發熱量影響 CPU 的溫度。
▲CPU 則是選擇了幾顆熱門型號 10900K、10700K、10600K、10400,不過我的 10400 是十核閹割版本,並非原生六核,所以會享受到新頂蓋的降溫加成,溫度僅供參考,除去這顆 CPU,其餘的 CPU 均為 SQS 最終測試版。
▲內存來自 ZADAK 的 SPARK DDR4 3600 8Gx2。
▲我使用的這兩條的規格為 XMP 3600 C17-19-19-39,屬於那種延遲中規中矩的 3600 頻率的條子。
▲它頂部的金屬特別像是皇冠,搭配獨家設計的五段式超廣角 RGB 燈效讓它無時無刻散發出王者的氣息,當然插滿食用更加。
▲測試 SSD 為大華 C900 ,這款 SSD 性價比非常不錯,TLC 顆粒,1T 容量僅有 700 元不到,緩內速度寫入也能達到 1800MB/s。
▲電源是超頻三的 GI-P850 850W 電源,開創性七防芯技術,特質的高導熱矽膠將裸露元件腳包裹起來,保護的同時將熱量快速從底蓋導出,電源內部整體降低溫度 5℃ 以上。核心部件採用全部進口品牌,設計壽命 100000 小時。
RGB 炫光風扇可與主板同步,低負載情況下可開啟風扇自動啟停,14cm 大尺寸風扇可以有效降低風扇噪音。
▲單單 12V 功率可達 849W,帶動目前火爆的 RTX 3080 和 RX6900XT 都不在話下。
▲側面的透光條可以藉助 RGB 風扇的光形成光條,如果你的機箱電源倉有開孔,那麼這款電源在合適不過了。
▲AMD 配置
CPU:5950X、5900X、5800X、5600X
顯卡:ASRock Radeon RX 6800 XT Taichi
主板:ASRock B550 Extreme4
內存:ZADAK SPARK DDR4 3600 8Gx2
SSD:大華 C900 1T NVMe SSD
電源:超頻三 GI-P850 850W
▲主板是華擎的 B550 Extreme4,這張主板性價比非常高,他的供電水平直逼自家 X570 Taichi,帶動 5950X 是完全沒問題的。
▲CPU 也是 AMD Ryzen 5000 全家桶,雖然這代積熱有所改善,但是現象仍然存在,很考驗散熱器性能。
▲由於 AMD 沒有核顯,所以隨手用了一張華擎的 Radeon RX 6800 XT Taichi 作為亮機卡。
燒機測試
▲首先我們把 PBO 關閉進行 AIDA64 FPU 十分鐘的燒機測試,除了 5800X 這顆積熱最為嚴重的 CPU,其餘的 CPU 都能壓制在 80 度以下,火力全開。
▲在開啟 PBO 後之後,電壓頻率功耗大幅度上升,很多 CPU 都直接頂到了 PBO 上限 90 度跑,單看溫度已經沒有價值了,所以我們需要結合燒機時的頻率一起看。
5600X 燒機時保持火力全開,全程運行在 4.5GHz 高頻,其餘的 CPU PBO 均能保持在 4GHz 以上。
▲令我驚喜的是 Intel 這邊四顆 CPU 都可以最大全核心睿頻運行,除了 10900K 這顆 220W 的大火爐在 100 度降頻的邊緣摩擦,其餘的 CPU 均在 90 度以下,表現很亮眼。
總結
唯一不足的問題就是 RGB 無法與主板同步,不過去掉這個問題之後,這款處理器的優點就很多了,六熱管加持的散熱能力非常不錯,扣具設計也很合理,顏值也不差,戰鬥力可以說是在百元散熱器中比較能打的,150 元就能戰 10900K 我是完全沒有想到的,總而言之,如果你想找一個帶 RGB 的百元高性價比散熱器,那麼這款散熱器值得你第一時間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