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愛親•她風採•天水好人】孝老愛親承中華美德 扶老攜幼...

2020-12-15 澎湃新聞

【孝老愛親•她風採•天水好人】孝老愛親承中華美德 扶老攜幼揚優良傳統

2020-12-08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孝老愛親承中華美德 扶老攜幼揚優良傳統

張家川縣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職員

豆曉麗

在張家川縣畜牧中心和張川鎮康樂小區,人們無不對豆曉麗的賢惠、善良、勤快、孝順所感動。她和奶奶、公婆、小叔子一起生活了8年,「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裡,她對每個人都是軟言細語,照顧周到,用女人的溫柔與勤快化解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憂慮,把自己的各個角色都詮釋的十分到位,營造了一個人人羨慕的和諧美滿的大家庭。面對眾人的稱讚,她總是淡淡地回應道:「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

作為孫媳婦,她能耐心傾聽年近八旬的奶奶嘮叨往事,詳細解答老人對於現代生活的疑問和困惑。一次奶奶走路滑倒傷了腿,公婆和丈夫都不在家,她連續兩天兩夜未合眼,悉心照顧,按時給傷處上藥,幫老人洗腳剪指甲,儘量減少老人病老的苦楚。奶奶由衷地感嘆到:「娶得這樣的好媳婦兒,真是祖上的積德啊」。作為兒媳婦,從嫁進這個家門的第一天,她就視公婆為自己的父母,凡事先考慮公婆的處境和感受。都說婆媳關係是這個世界最難相處的關係,在豆曉麗和婆婆這裡卻不適用,她們從沒有紅過一次臉,更別說吵架,是遠近街坊鄰居羨慕的對象。婆婆體質較弱,經常打針吃藥,豆曉麗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總是幫婆婆記著吃藥的時間,端水送藥。婆婆患聲帶小結時,怕油煙嗆到嗓子,她做飯時從不讓婆婆進廚房。在婆婆患重病期間,經過手術及化放療,雖然病痊癒了,但身體比以前更虛弱。為了讓婆婆安心養病,儘快恢復健康,她主動挑起了家中大梁,讓婆婆安心養病。除了細心照顧婆婆的飲食,更從心理上安慰、鼓勵婆婆走出疾病陰影。為了讓胃口不好的婆婆多吃東西,她絞盡腦汁變花樣做婆婆喜歡的飯菜。婆婆同病房的病友看到她無微不至的耐心和關照,十分羨慕地跟婆婆說你女兒好孝順啊,婆婆笑著說不是女兒,是兒媳,別人瞪著眼睛不相信,感嘆哪裡有這樣體貼孝順的好兒媳啊!

作為妻子,她不僅是丈夫的好伴侶,更是好戰友、好幫手。丈夫工作忙碌,她主動承擔照顧家人的擔子。丈夫偶爾遇事不順,她總以一個女性寬廣的胸懷去撫平丈夫的情緒,春風化雨般的溫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氣和的情緒、穩健的心態再次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在近三年的時間裡,丈夫特別忙碌,三分之二的時間都不在家,她除了幹好自己的工作,照顧家人、輔導孩子一樣也沒落下,丈夫由衷地感慨妻子是個識大體、顧大局的人,是他前進的動力和支撐,這個家的和諧多虧有她。

作為母親,她十分疼愛孩子,更懂得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成長上,從小重視孩子正確三觀的培養,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作為、有貢獻的人。學習上,她注重對孩子的引導,是孩子的良師益友,她以身作則,閒暇的時候陪孩子一起讀書,兩個孩子成績都名列前茅。生活中,她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十歲的女兒自己能洗小件衣服、蒸米飯、炒簡單的菜。

細微之處見真情,家庭和睦萬事興。多年來,她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詮釋著「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這句至理名言,用她最純真的感情,溫暖著一家人。以實際行動傳承了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體現了當代女性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

來源/市婦聯組宣部

原標題:《【孝老愛親•她風採•天水好人】孝老愛親承中華美德 扶老攜幼揚優良傳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孝老愛親她風採天水好人」孝老愛親承中華美德 扶老攜幼揚優良傳統
    孝老愛親承中華美德 扶老攜幼揚優良傳統張家川縣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職員豆曉麗在張家川縣畜牧中心和張川鎮康樂小區,人們無不對豆曉麗的賢惠、善良、勤快、孝順所感動。學習上,她注重對孩子的引導,是孩子的良師益友,她以身作則,閒暇的時候陪孩子一起讀書,兩個孩子成績都名列前茅。生活中,她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十歲的女兒自己能洗小件衣服、蒸米飯、炒簡單的菜。細微之處見真情,家庭和睦萬事興。多年來,她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詮釋著「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這句至理名言,用她最純真的感情,溫暖著一家人。
  • 孝老愛親,他們用切實行動弘揚傳統美德
    家庭傳統美德,也許可以用這四個字歸納:孝老愛親。在聊城這片土地上,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也一直在流傳,並且湧現了很多孝老愛親的道德模範,他們以愛為紐帶,將整個家庭緊緊團結在一起,為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作出了貢獻,也讓這一傳統美德在當代社會熠熠生輝。
  • 陳小琴:孝老愛親,傳承溫暖家風
    家住賽罕區的陳小琴就用她的故事來詮釋關於家風的傳承。陳小琴榮獲2019年5月「賽罕好人」榮譽稱號、2019年度「青城好人」的榮譽稱號,她和丈夫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年事已高的父母和因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無微不至、竭盡所能。「孝」字當先、「愛」字裝心,被她奉為人生信條;孝敬父母、陪伴孩子,是她眼中最平凡的幸福。
  • 謳歌身邊好人、傳遞道德力量,新華區評選出十大「我身邊的好人」
    據了解,此次評選活動經宣傳發動、基層推薦、事跡展示、群眾投票、社會公示、評委評議、集中審核等程序,從社會各界中評選出具有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崇高品質的十大「我身邊的好人」和十位獲得提名的同志。
  • 榕湖社區:孝老愛親 共同參與
    近年來,榕湖社區在秀峰區委和秀峰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針對轄區內人口老齡化嚴重、老人養老難的實際特點,探索以黨建為引領,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依託志願服務,打造「孝老愛親」黨建服務品牌,通過一系列舉措,實實在在地提高了社區老人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 感動威海•首屆孝老愛親典範人物頒獎典禮舉行
    1月15日晚,感動威海·首屆孝老愛親典範人物頒獎典禮在威海市群眾藝術館盛大舉行,威海市政府副市長楊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張瑞英,以及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文聯、市民政局、文化和旅遊局、威海日報社、威海市廣播電視臺等相關領導出席了典禮儀式。
  • 【孝老愛親】媽媽,麼麼噠!
    【孝老愛親】媽媽,麼麼噠! 以下文章來源於LOOK洛陽 ,作者LOOK洛陽 LOOK洛陽圖說洛陽,帶您領略千年帝都的風採
  • 2013年14位溫州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傳揚溫州正能量
    「助人為樂好人」周躍南,替戰友盡孝28年如一日;「敬業奉獻好人」市長專線負責人胡瓊洲,一年化解群眾來電難題45000多件;「誠實守信好人」蒼南老爹吳乃宜,面對喪子之痛,信守承諾勒緊褲腰帶替子還債;「孝老愛親好人」張青青,拖著殘疾的身軀,用稚嫩雙肩撐起家的希望;「見義勇為好人」周震寰不顧個人安危,將深陷火海的兩位無助者救出……一次次踐行道德的義舉、傳遞道德的力量,讓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稱謂
  • 興文這名女性被評為「宜賓好人」,你認識她嗎?
    興文這名女性被評為「宜賓好人」,你認識她嗎?李秀英(女)夫婦▲宜賓好人」每季度評選一次,分為「助人為樂好人」「見義勇為好人」「誠實守信好人」「敬業奉獻好人」和「孝老愛親好人」五種類型。
  • 弘揚孝道文化 傳承中華美德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孝德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孝道文化校園,2020年12月15日,我校在新改造的大會議室開展了「弘揚孝道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經典誦讀展演。學校各位領導精心策劃,各部門積極響應、相互配合。
  • 【身邊好人】郴州何利結:尊老愛幼是美德
    她是班上的班幹部,也是三組的組長。她出生在一個平凡又溫馨的家庭,她的父母很疼愛她,給了她所有的關懷,從小就教育她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美德,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何利結五歲那年,妹妹才一歲,弟弟剛出生不久,父母他們就開始忙碌了起來,爺爺奶奶他們身體行動不便。
  • ...榜樣」全國青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總決選及頒獎典禮落幕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網】;8月25日,「中華少年說·戰『疫』好榜樣」全國青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總決選在北京落幕,並在八達嶺長城望京廣場舉行了頒獎典禮。來自全國各地的32名優秀小選手齊聚長城,「後浪」們通過中國經典與全球思維的結合以及傳統故事與當代英文表達的碰撞,讓中國故事有了能夠歷久彌新、走向世界的新演繹。
  • 龍南安基山林場:孝老愛親暖人心 志願服務我先行
    林中村孝老食堂善待老人、孝老敬老,積極傳遞了社會正能量,詮釋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當代青年樹立了積極正面的道德行為規範,感召年輕一代孝老愛親,傳遞了文明新風。(安基山文明實踐志願者幫助林中村鍾禮妹扛農具)連續2天,志願者們共助力25位老人收穫農作物,幫助老人們解決了實實在在的難題,得到老人們的口口稱讚,也讓孝老愛親、互幫互助的文明之風滌蕩了整個村莊,聚力鄉風文明,助推鄉村振興!
  • 2020年第四期(4)「西安好人」榜公布!
    他們點燃我們愛的火把,帶動我們一路前行。 他們在各自工作崗位和生活中,崇德向善、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書寫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篇章,是廣大群眾可親可信可學的身邊榜樣,展現了西安廣大市民群眾向上向善的精神風採,展示了千年古都崇德有禮的城市品格和城市情懷,向他們致敬,向他們學習!
  • 六年級作文:傳承中華美德
    在我的印象裡,美德就是讓人變得光彩熠熠的「濾鏡」,不管相機本身怎麼樣,只有濾鏡越多,照片才會越甜美。小時候總是幻想著自己當醫生救死扶傷的場景,那時候覺得很酷。現在我長大了,卻覺得醫生是個又髒又累的工作,除了整天照顧病人,還要經常面對冰冷血腥的手術臺,做生與死的把關。
  • 【臨洮故事】張豔霞:用愛和責任築起「孝老愛親」幸福家
    【臨洮故事】張豔霞:用愛和責任築起「孝老愛親」幸福家 2020-12-14 2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市李愛姿陳穎榮登 2—7月「中國好人榜」
    本報消息(記者王龍玉)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020年2—7月「中國好人榜」榜單,來自我市的永康女企業家李愛姿和浙大四院護士陳穎光榮上榜。  據悉,此次全國共有492位身邊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其中浙江省18人。
  • 她是一名退休教師,十年來,不忘初心,只為了他們……
    她號召資助孝老愛親的典範李爽,她去看望郭基前幫扶的文莊鎮倪莊村,常年掛尿袋的孩子胡振田,她捐款郭昌宏的愛心團隊。(王秀俠在記錄殘疾人)她去醫院看望良梨鎮全國見義勇為的英雄樊祥明,她了解農村好媳婦趙方俠,全國最美家庭朱引俠,全國先進司法所長車進才。
  •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時代風採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視察時,察看了文物修復保護、非遺文化傳承、文旅資源開發等情況,強調「我們愛這個城市,就要呵護好她、建設好她」。深情的叮囑,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視,對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思考。
  • 道德模範張付姐:為愛堅守46年
    □本報記者崔虹通訊員及涵旭丈夫犧牲時她只有27歲,46年來,她守著丈夫給她留下的家,自力更生,不僅送走了四位老人,還撫養大了三個孩子。她對丈夫忠貞不渝,對家庭無私奉獻,在生活中自強不息,2017年,她被評為市第五屆孝老愛親道德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