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剛過,在君善公益黨支部書記、理事長梅紹輝先生的帶領下,安徽省古陶瓷博物館館長梅傑先生、安徽中廣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睛彩安徽頻道總監唐興年先生、眾通社副社長、眾通社安徽聯絡處主任王明士等一行五人,參訪了安徽紅色文化博物館,並與飾演毛澤東主席的特型演員、文化館館長項學和先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項學和先生是一位退役老兵,多年來一直堅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神聖職責。作為一位特型演員,自2008年開始,就先後在銀屏上多次塑造了我們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形象,弘揚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精神,生動體現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尚宗旨。
在建黨90周年之際,項學和先生自籌資金拍攝了第一部電影《長岡的難忘歲月》。全片以毛澤東主席在長岡進行鄉調的7天經過為主線,刻畫出一位平易近人、一心為百姓著想的領袖形象,同時寫出了「農村土地改革」和「婦女能頂半邊天」、「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經典語錄。該影片同年在央視頻道上映,是作為向黨90周年獻禮片。
2012年,項學和先生又自籌資金拍攝了電影《黃土情》,演繹了毛澤東主席與陝甘寧邊區發生的系列故事。1941年,邊區的財政極度困難,為度難關,保證抗戰順利進行,邊區政府催收愛國公糧,邊區農民對此意見很大,影片中「武蘭花事件」,毛澤東主席知道後深受觸動,由此而引發了他對政府與農民、抗戰與民生、老百姓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等問題的深思,經過充分的調研,他提出了精兵簡政、自己動手、風衣足食的偉大戰略決策。該影片於2013年在央視六頻道上映。
2015年,項先生及他的紅色文化館與長影集團合作,作為承制單位拍攝了電影《抗日名將衛立煌》,此片已於2020年上半年拿到國家電影發行許可證。
2019年,項先生又自籌資金拍攝了電影《雙清別墅1949》作為建黨100周年的獻禮片,正在緊張的後期製作當中。
由於多年飾演偉人的情結,加之毛澤東主席的人民公僕的高尚情操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情懷深深的影響、感染了他。2015年,懷著一顆感恩之心,項先生自籌資金,創辦了安徽紅色文化博物館。該館坐落於合肥市包河區,約三千平米,是安徽省首家紅色文化博物館。該館於2017年7月1日對外開放;2018年1月被合肥市委、市政府譽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9年6月被合肥市教育局譽為中小學生校外素質教育基地。
館中共設立有9個展廳,有偉人風採、國防教育、安徽革命史、安徽抗戰館、渡江支前、英雄楷模、知青歲月、安徽記憶、老電影等。
安徽紅色文化博物館於2017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至今,接待了團中央、安徽省委組織部、中國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徐根初、上百位香港大學生、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部隊、幹休所、學校、企業、街道黨員幹部前來進行紅色教育活動。至今,舉行黨建活動2千多批次、參觀人員達8萬人次。
據項先生介紹,本館開館至今,對外一直沒有收過門票,接待活動,也都屬於公益性質,館中日常支出費用,如:人員工資費用、水電費用、物業費、租賃費用,場館內部建設費用,平均每年支出上百萬元,完全由自己自籌資金解決。可以想像,如此規模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在沒有收益的情況下,僅憑一己之力,堅持為社會做貢獻,所要承受的壓力,面對的困難也是巨大的。
項先生真誠希望這樣的紅色教育基地能夠持續的辦下去,給現在的年輕人一個真實了解黨的歷史的地方。為了博物館的持續發展,更好地服務社會和人民,同時也希望政府和社會仁人志士能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