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型演員項學和先生和他的安徽紅色文化博物館

2020-12-22 月音的生活

「七·一」剛過,在君善公益黨支部書記、理事長梅紹輝先生的帶領下,安徽省古陶瓷博物館館長梅傑先生、安徽中廣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睛彩安徽頻道總監唐興年先生、眾通社副社長、眾通社安徽聯絡處主任王明士等一行五人,參訪了安徽紅色文化博物館,並與飾演毛澤東主席的特型演員、文化館館長項學和先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項學和先生是一位退役老兵,多年來一直堅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神聖職責。作為一位特型演員,自2008年開始,就先後在銀屏上多次塑造了我們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形象,弘揚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精神,生動體現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尚宗旨。

在建黨90周年之際,項學和先生自籌資金拍攝了第一部電影《長岡的難忘歲月》。全片以毛澤東主席在長岡進行鄉調的7天經過為主線,刻畫出一位平易近人、一心為百姓著想的領袖形象,同時寫出了「農村土地改革」和「婦女能頂半邊天」、「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經典語錄。該影片同年在央視頻道上映,是作為向黨90周年獻禮片。

2012年,項學和先生又自籌資金拍攝了電影《黃土情》,演繹了毛澤東主席與陝甘寧邊區發生的系列故事。1941年,邊區的財政極度困難,為度難關,保證抗戰順利進行,邊區政府催收愛國公糧,邊區農民對此意見很大,影片中「武蘭花事件」,毛澤東主席知道後深受觸動,由此而引發了他對政府與農民、抗戰與民生、老百姓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等問題的深思,經過充分的調研,他提出了精兵簡政、自己動手、風衣足食的偉大戰略決策。該影片於2013年在央視六頻道上映。

2015年,項先生及他的紅色文化館與長影集團合作,作為承制單位拍攝了電影《抗日名將衛立煌》,此片已於2020年上半年拿到國家電影發行許可證。

2019年,項先生又自籌資金拍攝了電影《雙清別墅1949》作為建黨100周年的獻禮片,正在緊張的後期製作當中。

由於多年飾演偉人的情結,加之毛澤東主席的人民公僕的高尚情操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情懷深深的影響、感染了他。2015年,懷著一顆感恩之心,項先生自籌資金,創辦了安徽紅色文化博物館。該館坐落於合肥市包河區,約三千平米,是安徽省首家紅色文化博物館。該館於2017年7月1日對外開放;2018年1月被合肥市委、市政府譽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9年6月被合肥市教育局譽為中小學生校外素質教育基地。

館中共設立有9個展廳,有偉人風採、國防教育、安徽革命史、安徽抗戰館、渡江支前、英雄楷模、知青歲月、安徽記憶、老電影等。

安徽紅色文化博物館於2017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至今,接待了團中央、安徽省委組織部、中國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徐根初、上百位香港大學生、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部隊、幹休所、學校、企業、街道黨員幹部前來進行紅色教育活動。至今,舉行黨建活動2千多批次、參觀人員達8萬人次。

據項先生介紹,本館開館至今,對外一直沒有收過門票,接待活動,也都屬於公益性質,館中日常支出費用,如:人員工資費用、水電費用、物業費、租賃費用,場館內部建設費用,平均每年支出上百萬元,完全由自己自籌資金解決。可以想像,如此規模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在沒有收益的情況下,僅憑一己之力,堅持為社會做貢獻,所要承受的壓力,面對的困難也是巨大的。

項先生真誠希望這樣的紅色教育基地能夠持續的辦下去,給現在的年輕人一個真實了解黨的歷史的地方。為了博物館的持續發展,更好地服務社會和人民,同時也希望政府和社會仁人志士能助一臂之力。

相關焦點

  • 古華:扮演江青的特型演員
    因她神型兼備酷似江青,也是特型演員江青的扮演者,人民文藝家協會會員、鳳凰新聞社記。在中國雙創(比投電影人)中分別榮獲「全國偉人特型最佳魅力名譽大使」和「全國紅色文化最強名人大獎」。 、陝西大河智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追憶知青歲月,譜寫青春之歌題材,古華女士應王宏琦導演之邀參加電影《走過青春》新聞發布會在延安知青博物館隆重舉行儀式。
  • 華視特型演員藝術團蒞臨紅色映像商談「走進紅色藍山」活動事宜
    《中國紀錄》新媒體 王雨杉 高凌翔 武漢報導2020年7月2號,華人衛視特型演員藝術團團長、華人頻道副臺長段冬生、秦志明,華人衛視特型演員藝術團湖南永州影視基地、湖南湘源大舜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盤滿菊蒞臨《紅色映像
  • ...周年·紅土地上看變化】全國偉人特型演員一行稱讚蘆溪風景美如畫
    偉人特型演員與村民交談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訊 肖放萍報導:9月6日,參加由萍鄉市網信辦、中國江西網聯合主辦的「紀念秋收起義90周年,紅土地上看變化」全國偉人特型演員一行  劉少奇特型演員汪永貴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不虛此行,受益匪淺。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的汪永貴,是著名的影視演員,除出演劉少奇外,還參演《寶蓮燈》、《水滸傳》、《紅樓夢》等作品,同時在書法藝術上有較高的造詣。他說,此行的重要意義,一方面自己通過紅色文化的學習進行一次思想的洗禮,另一方面,通過走進鄉村,看到萍鄉創建文明城市、新農村建設,讓他對「煤城」的變化感到驚詫。
  • 沛縣人物:王成啟和他的鄉村紅色博物館
    紅色博物館館長王成啟站在領獎臺上;2018年12月,以紅色文化博物館為主體的沛縣紅色文化公益聯盟黨支部成立;2019年10月,王成啟的鄉村紅色博物館提檔升級,成為張寨鎮陳油坊村紅色文物展覽館;同年,他還獲得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紅色基因傳承者傑出個人」提名獎;2020年5月6日,履新僅一周時間的沛縣縣委書記吳昊來到張寨鎮陳油坊紅色文化展覽館視察調研
  • 安徽大學教授、中國文字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在國做客中國文字博物館專家大講堂
    2018年8月20日上午,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安徽省「皖江學者」特聘教授,安徽省首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中國文字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在國做客中國文字博物館專家大講堂
  • 劇版《重慶談判》將播,特型演員王霙致敬古月,馬曉偉挑戰孫飛虎
    在主創陣容方面,電視劇《重慶談判》由曾執導過《陽光下的法庭》、《馬蘭謠》、《先遣連》等多部作品的陳立軍擔任導演,曾獲第25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電視劇男演員獎的特型演員王霙在片中飾演毛澤東,周恩來和蔣介石分別由特型演員郭偉華、馬曉偉飾演。
  • 蔣介石特型演員隊伍再添一員,資歷不輸馬曉偉,造型卻撞臉光頭強
    《雙清別墅1949》因為製作成本的原因,電影的演員配置稍顯簡單,偉大領袖毛主席由項學和飾演,周恩來總理由郭偉華飾演,朱德則是觀眾熟悉的特型演員王伍福飾演。多年前,著名導演張黎就曾對馬侖說過他很適合出演蔣介石,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看到由他塑造的這一熒幕形象。
  • 民間蔣介石特型演員意外走俏,受商業活動青睞,但行業亟待規範
    一場簡短的民間「特型演員」表演就這樣結束了。有意思的是,民間也出現了不少蔣介石特型演員,他們和毛主席、周總理特型演員一樣,也是不少商業活動青睞的表演嘉賓。蔣介石特型演員蔣介石特型演員通常與毛澤東特型演員、周恩來特型演員一同表演,用革命題材影視劇中的經典對白引爆全場,帶領大家又穿越回到那個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革命時代。
  • 逾300斤特型演員瘦身記
    劉豔豔是一位特型演員,她的體重一度達到320斤。為了健康,劉豔豔放棄了特型演員這個職業,來到吉林長春接受減肥治療。劉豔豔說,肥胖不僅伴隨著疾病,也給她的生活造成了困擾。現在的她和銀幕中的形象差別很大。圖為劉豔豔在接受減肥治療。受訪者供圖
  • 央視版《大決戰》主演揭曉,演技派取代特型演員,或成其「軟肋」
    1、演技派代替特型演員而除了偉人領袖角色,和電影版一樣,劇版《大決戰》中主演角色多達上百個,其中林彪、粟裕、聶榮臻、劉亞樓、劉伯承等十幾個角色又是重中之重。 林永健曾飾演聶榮臻▲林永健曾飾演聶榮臻對於粟裕、林彪等主演角色,央視並沒有進行全國性大面積的特型演員海選,而是選用了曾在央視播出過的各大傳記題材劇裡的主角演員和與央視
  • 被稱為「小唐國強」,侯京健獲央視認可,成青年特型演員中的翹楚
    文\娛鋪子被稱為「小唐國強」,侯京健獲央視認可,成青年特型演員中的翹楚由張桐、侯京健、朱銳、侯夢莎、郭凱敏主演的奔小康社會獻禮劇山東京健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是由侯京健創立,他擔任該公司的總經理,而其實觀眾對侯京健最多的了解還是他作為青年毛澤東特型演員出現。
  • 特型演員孫維民為了接近人物形象,原來雙眼皮都是用膠布貼出來的
    50多次扮演周的特型演員孫維民,原來雙眼皮都是用膠布貼出來的自從30年前在舞臺劇《使命》中第一次扮演周總理後,孫維民就與周總理的藝術形象結下了不解之緣。孫維民是目前知名度較高的周總理特型演員之一,與劉勁相比,孫維民參加的社會活動、晚會表演較少,在普通觀眾當中劉勁的觀眾緣更好。孫維民雖然已50多次扮演周總理,但有一個特型演員普遍存在的問題,本人外形與五官更接近魯迅,既使化妝也沒有達到那種神形兼備的像,因此受到的爭議相應比較多。
  • 國家文物局推介百項2020年度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
    近日,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100項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其中重點推介展覽20項(名單附後)。  本次推介的百項展覽內容涵蓋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脫貧攻堅奔小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家風家訓、民族民俗、紅色基因傳承等主題,既有多館聯合舉辦的大手筆製作,也有獨立策劃的小成本精品,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辦展單位除文物系統所屬博物館外,還有不少是行業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包含了中央級、省級、地市級、縣級等不同層級,是全國博物館優秀展覽的一次集中展示。
  • 吉林:磐石市博物館「紅色文化校園行」活動 走進各中小學校
    磐石市博物館「紅色文化校園行」活動走進磐石各中小學校活動現場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精神,全面推進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學習,促進博物館資源與課堂教學、綜合實踐活動有機結合
  • 2019長治文化產業周 武鄉:蘊藏著紅色記憶的博物館
    2019長治文化產業周武鄉展館2019長治文化產業周武鄉展館武鄉是「八路軍的故鄉、子弟兵的搖籃」,是太行精神的重要孕育地和形成地。走進武鄉展區,就如同走進了一座沒有圍牆的抗戰博物館,展區共分紅色傳承、紅色藏品、紅色文創、紅色記憶四大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紅色傳承展區,這裡可以了解武鄉藝人如何用他們的雙手傳承著紅色文化。
  • 特型演員「中國蛋哥」爆紅的背後
    費玉清大概不會想到,自己的老歌會這樣強勢闖入外國網友視野,迎來「第二春」,他更不會想到,視頻的作者不是音樂人,而是一位常年「摸爬滾打」的特型演員——「中國蛋哥」張愛欽。然而,在這「高光12秒」前,他曾走過一位特型演員在劇組的艱難坎坷漫漫長路。他曾參演《神奇俠侶》《美人魚》《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智取威虎山》等多部影視作品,總票房破70億。但在這些戲裡,他常常只能憑藉獨特頭型,出演那些不起眼的「路人甲乙丙丁戊」。
  • 費玉清的《一剪梅》紅遍海外,多虧了這位名叫蛋哥的特型演員
    其實這首歌能夠火爆,還真不是費玉清的功勞,因為他得知了此事之後,也是在微博上發文稱,非常驚訝這首老歌能得到外國朋友們的喜愛。 而費玉清最應該感謝的就是一名叫做蛋哥的特型演員了。當初他在家裡吃飯的時候,外面突然下了一場大雪,蛋哥就出門錄製了一段視頻,並且還配上了一剪梅的音樂。
  • 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突出僑的特色,傳播紅色文化
    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地處南安市金淘鎮佔石村。自2014年5月正式開館以來,博物館以「僑」為紐帶,深入挖掘整合僑鄉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強化設施建設、多方聯動協作,深入開展社科普及宣傳活動,走出了一條底色鮮明、「僑」味突出的社會科學普及新路。
  • 中國客家博物館:客家人尋根問祖和文化交流的平臺
    中新社廣州12月22日電 題:中國客家博物館:客家人尋根問祖和文化交流的平臺  作者 王堅  中國博物館協會近日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位於「世界客都」廣東梅州的中國客家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成為該市唯一一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 中國瓷房子博物館館長「跨界」當演員並獲獎
    天津僑商張連志、中國瓷房子博物館館長張連志憑藉在電影《津門懸案之消失的女人》中的「跨界」演出榮獲「中美電影年度最具突破演員獎」。中國瓷房子博物館如今是天津的網紅打卡地,其前身是歷經百年的法式老洋樓,後被天津僑商會副會長張連志買下親自設計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