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致一個自視甚高的合資品牌,如今淪為共享汽車,依然無人問津

2020-12-17 一聲清逍

觀致在售的車型只有兩款,分別是觀致3和觀致5,前者還停留在18款國五車型,算是被放棄了,而觀致5還活躍在各城市中,不過是作為共享汽車出現,連小編所在的北方三線城市也安排了好幾輛,不過沒怎麼見過人開。

這個品牌小眾冷門,而且車子的價格也偏高,沒有合資的命卻得了合資的病,比主流合資車型賣的都貴,這讓消費者怎麼買帳,比如緊湊型SUV觀致5,入門級的價格為13.88萬元,這個價位著實嚇退了很多人。

觀致在做工和質量上還是可圈可點的,獲得過多個大獎在碰撞測試中也取得上佳的表現,搭載的1.6T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表現還算可以,最大馬力為197,峰值扭矩是290N·m。

觀致營銷差,換代慢,在車市中一點水花都沒有,人們最多關心下這個牌子還有沒有,或者是否已經退市,同時經銷網點也少,買了車後期的保養和維修都是事,誰會願意花錢買罪受。

不過觀致還有資本可以一搏,全新A+級SUV觀致7將會於下半年上市,不知能否獲得市場的認可。

相關焦點

  • 顏值品質不輸合資品牌 觀致7的實力不容小覷!
    如今又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擺在我們眼前,它就是觀致7。 合資品牌由於品牌溢價的考慮,往往會在用料和做工上比較寒酸,內飾設計和眾多國產車型相比仿佛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 觀致汽車品牌解析:觀致7為什麼不能力挽狂瀾呢?
    【觀致汽車】2020年截至七月的累計銷量為2722臺,最新單月銷量成績為166臺,這是全國銷量的成績。而且觀致汽車旗下有分時租賃(共享出行)業務,也就是說用戶不僅是C端市場還有B端客戶。然而在兩方同時發力的前提下結果也沒有「兩開花」,為什麼觀致汽車的銷量會這麼差呢?原因要分為兩個階段解讀。
  • 年輕化設計比肩合資品牌,觀致7「燃點」在哪?
    8月27日,觀致汽車旗下全新A+級SUV、寶能集團賦能觀致汽車後推出的首款車型觀致7開啟預售9月17日觀致7正式上市。截至10月底,僅1個多月的時間觀致7累計銷量超過5000輛,其中10月銷量環比增長幅度達30%;這意味著,觀致7與其源自方界美學設計打造的全新造型,逐漸獲得了市場認可,熱度在不斷上揚。
  • 寶能集團籌劃打造高端汽車品牌 定位高於觀致汽車
    「寶能汽車集團正在籌劃一個高端汽車品牌,定位將高於現有的觀致汽車。」日前,寶能汽車集團常務副總裁大谷俊明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品牌強國工程籤約儀式上,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圖片來源:企業供圖作為當前寶能集團旗下唯一的汽車品牌,觀致汽車始終堅持正向研發,在產品上贏得了較好的口碑,但在市場表現上始終差強人意。此前,外界就曾猜測寶能集團並不滿足於僅有觀致一個品牌。此次大谷俊明對外披露寶能集團正籌劃一個高於觀致的全新品牌,是寶能首次正面證實這一傳聞。
  • 對標合資品牌 觀致7的競爭力有多強?
    今天我們挑選一款定位為方舟SUV的觀致7,與全新RAV4榮放、全新奇駿兩款主流合資SUV進行對比分析,來看看這三款SUV,誰的競爭力更強!以價格相近和動力相當作為比較基準,我們挑選了觀致售價13.68萬元的2020款 1.6T 巡航豪華型,和全新RAV4榮放2.0L都市版及全新奇駿2.0L時尚版兩款主流車型進行比較。
  • 一手好牌輸了市場,探奇瑞觀致汽車的底蘊
    在筆者看來,汽車中比較有內涵的品牌非觀致莫屬。定位為高品質乘用車的觀致品牌成立於2007年,由奇瑞和以色列集團合資成立。然而這個新生品牌的熱情卻遭到市場無情的回應,這一殘酷的現實讓觀致汽車十年情懷高高落不了地。
  • 為什麼買觀致7?全方位對比同級合資SUV
    A級SUV市場需求量特別大,競爭也是異常殘酷,除了國產勁旅哈弗H6、長安CS75 Plus、榮威RX5 Max等車型外,同級別合資品牌的大眾探嶽、豐田RAV4榮放、日產奇駿也通過各種形式實行降維打擊,與同級國產SUV殺的不可開交。
  • 中國和以色列的合資品牌生產了個日系風SUV,這就是觀致7
    但是,我們發現,量子再厲害,也沒能救觀致。提起來,"觀致"這個品牌本質上是一個合資品牌,來自於中國的奇瑞汽車和以色列的美國量子公司共同創立的奇瑞量子汽車公司。然而,這個品牌在當年沒有選擇取名叫"量子"而是叫了更加富有中國特色而且略顯晦澀難懂的"觀致"。
  • 有人說觀致汽車質量堪比寶馬3系,自主品牌最好的車,你怎麼看?
    有人說觀致汽車質量堪比寶馬3系,自主品牌最好的車,你怎麼看?說到觀致汽車,想必很多人和我的感受一樣,那就是生不逢時。作為自主品牌中的第一個「吃螃蟹的車企」,觀致的推出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自主品牌對高端市場的可望。
  • 被寶能控股1年後的觀致汽車,如今發展的如何了?
    被寶能控股1年後的觀致汽車,如今發展的如何了?視頻地址:評論:0被寶能控股1年後的觀致汽車,如今發展的如何了?1/ 4被寶能控股1年後的觀致汽車,如今發展的如何了?猜你喜歡被寶能控股1年後的觀致汽車,如今發展的如何了?
  • 1.6T爆出197匹,如今賣身寶能淪落為共享汽車
    中國汽車品牌在這幾年有一種向上發展的趨勢,其中以領克、WEY、星途為代表,是中國汽車行業幾十年來的一個突破性舉措,這三個品牌的定位不同,但都肩負著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價值的重大責任,但你有沒有想過,在奇瑞的星途之前還有一個國內高端品牌,它就是觀致,觀致可以說是國內高端品牌的第一軍,當初它開創了國內高端品牌的先河
  • 觀致7實車曝光,勞斯萊斯設計+寶馬發動機,終於能鹹魚翻身了?
    作為自主陣營挺進高端市場的先驅,觀致汽車曾經也像WEY、領克、星途等品牌一樣被寄予厚望,可惜由於價格偏高,渠道建設滯後、品牌不受認可等原因,最終淪為市場的邊緣配角,並被奇瑞無情「甩賣」。2017年寶能集團收購了觀致51%的股權,正式接手觀致的運營。而在重新獲得輸血後,觀致則繼續籌劃新的產品。按照規劃,今年下半年,它將在現有觀致3和觀致5的基礎上,推出一款全新的SUV車型——觀致7。
  • 內江譽豪汽車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觀致汽車最高優惠3萬元
    觀致5內江市第十九屆汽車文化周即將拉開帷幕,國產自主品牌觀致汽車,將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本屆汽車文化周上,內江譽豪汽車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將攜旗下觀致5、觀致3、觀致3GT亮相。  據了解,觀致5作為該公司主推車型,在顏值、空間、操控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並配備了高效澎湃的動力系統、精準紮實的懸掛系統以及高性能的19寸馬牌輪胎,擁有良好的駕乘體驗。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無論是設計、品質還是操控,完全可以比肩合資品牌SUV。
  • 作為國產汽車「衝高」品牌:為何領克魏派能成功而觀致星途會失敗
    #奇瑞汽車過去與目前的高端品牌有兩個,分別為:觀致星途觀致的前身是「量子汽車」,奇瑞與以色列集團合資後更名為觀致;不過以色列集團的核心業務是航運與化工,在汽車製造方面無法給奇瑞幫助這種合資很顯然是跨界的,與傳統的中外車企的合作截然不同,無非是掛個「洋名」罷了。這就是觀致的硬傷之一,在網絡時代此類信息是很容易被網友發掘出來的;於是奇瑞曾經的人設多多少少有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味道,與寶沃斯威很是有些相像。
  • 觀致銷量如此低迷,為何不降價銷售?看完才知道觀致有多良心
    ,力圖打造一家世界級的豪華汽車品牌,並在2013年正式發布觀致的第一款車型:觀致3轎車。觀致至今推出三個系列的車型,分別是觀致3、觀致5、觀致7,這些車型在消費者中間的口碑非常高,每一款車都有著不亞於合資品牌的產品力,觀致也擁有眾多國內自主品牌的第一頭銜,第一個獲得E-NCAP碰撞測色五星成績,第一個獲得C-ECAP車內空氣品質檢測金牌環保評級,第一個獲得紅點設計大獎的自主品牌,但是卻叫好不叫座,出現了你買我推薦,我買我不買的現象,極低的銷量也導致了2014年虧損22億、
  • PK合資品牌 這款中國品牌SUV很能打嗎?
    近幾年來,自主品牌SUV在安全配置方面頗為下功夫,這也是自主品牌對抗合資品牌的一大殺手鐧。這三款車都配備了較為齊全的安全配置,諸如車道偏離預警、交通標識識別、主動剎車、駕駛員疲勞預警等。而觀致7,還配備了外後視鏡盲區影像補償。
  • 觀致這車品質超合資,搭1.6T,終被國人捧紅
    說起觀致這個汽車品牌,相信很多人對它的評價都還不錯,無論是品質三大件還是口碑都堪稱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可謂是非常的良心,但由於偏高的售價並沒有得到大部分消費者的認可,銷量一直以來都比較慘澹,致使觀致累計虧損已達80億。
  • 觀致汽車質量無可挑剔 為何沒有好的銷售業績
    說起國產自主品牌汽車哪家好,愛車一族首先想到的是長城、吉利、長安旗下系列汽車銷量最好。若論起汽車質量口碑,大多數人都會給觀致汽車點讚。安全C-NCAP碰撞測試名列前茅,車內環保無任何異味,動力調校也非常恰到好處、駕駛品質可同合資品牌媲美,工信部企業平均燃料消耗值(CAFC)相當不錯,還拿過紅點設計大獎。說句心裡話,觀致汽車是國產自主品牌少見的好車。雖然觀致車的質量口碑特別好,但是銷量不佳,很是令人不得其解,讓觀致粉絲詫異。觀致到底怎麼啦?
  • 很能打的顏值,觀致7憑此優勝合資品牌
    縱觀近年來的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在核心技術並不佔優的情況下,還能與合資品牌一較高下,設計語言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像傳祺GS4的凌雲翼、長安UNI-T的無邊界等,都在市場上引起熱議,也讓這些車在與合資品牌產品正面較量的時候,不落下風。
  • 寶能集團收購觀致汽車兩年後推出首款產品「觀致7」
    > 作者:俞立嚴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在資本市場活躍的寶能集團收購高端品牌觀致汽車兩年後終於推出首款產品,觀致汽車第三款產品「觀致7」於7月27日晚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