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獎勵排名靠前的百所高校,科研實力大比拼,雙非高校黑馬多

2020-12-17 高等教育研究員

雖然說一所高校有多麼的優秀不能僅僅從這所高校獲得的科研獎勵數量來衡量,還要結合生源質量、畢業生質量、教學質量、科研成果、學校硬體和師資水平等因素。但是,科研獎勵對於評估高校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畢竟科研獎勵多的高校重視科學實踐,學生參與到具體項目中將會得到更多的鍛鍊和成長機會。

社會科研獎勵主要分為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和人文社會科學獎,這類獎勵往往是經國家批准、由社會力量設立、面向全國評選的經常性科學技術和哲學社會科學獎勵,社會科研獎勵常被歸入「省部級獎勵」範疇,是對優秀科研成果和優秀工作者的一種鼓勵。

這些獎項如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中華醫學科技獎等,下面表格整理了部分科研獎勵。

清華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59項部委科研獎勵、社會科技獎勵及社科獎勵排名榜首;武漢大學28項,緊隨其後;地處湖南的中南大學獲得27項獎勵,位列第三;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各19項,並列第四名;北京郵電大學獲得18項獎勵,位於榜單第六位;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重慶大學也都進入了榜單的前十名。

科研獎勵排名靠前的百所高校的具體情況如表格所示,科研實力大比拼,雙非高校黑馬多。

從表格中可以發現,在獲獎數量排名中國家雙一流高校、地方雙一流高校和雙非一流高校的排名比較清晰。國家雙一流高校中,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躋身前五強;地方雙一流高校中,昆明理工大學、江蘇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和燕山大學躋身地方科研獎勵數量前五的高校;在雙非大學中,西南民族大學、江蘇理工學院、信息工程大學、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和內蒙古醫科大學的部級科研獎勵數量較多。

科研獎勵排名靠前的百所高校,科研實力大比拼,雙非高校黑馬多,昆明理工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燕山大學、揚州大學、重慶交通大學等行業特色鮮明的地方雙一流建設高校有著突出表現是與學校的歷史積澱分不開的。

例如,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本身就是「建築老八校」的成員之一,在建築領域具有非常紮實的根基;燕山大學源於剛剛百年校慶的哈爾濱工業大學,之前是在哈工大分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在國內有著「機械四小龍」的地位,行業認可度極高;昆明理工大學則是西南地區近些年發展迅速的理工類大學,學校規模非常大,甚至發展勢頭讓同城的雲南大學都感到壓力。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歡迎關注我的個人主頁,更多內容希望能夠幫助您!如果您覺得文章還不錯,歡迎點讚和留言哦。

相關焦點

  • 高校科研實力排名,上海交大無緣前5名,這所高校穩坐第一
    一所優秀的大學,不僅應該有過硬的教育實力,還應該有強大的科研能力。我國的名校普遍都有這樣的特質,如果不具備強大的科研能力,是很難成為「名校」的。我國優秀的大學有不少,有的已經成為國內的佼佼者。一般我們總是能看到大學的綜合排名,不過大學的科研實力排名,還是和綜合排名存在一定的出入的。
  • 我國30所「雙非」高校排名,實力都很強悍,超過211大學
    其實,我國有很多的照顧性的211高校,即使是現在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也是有很多都是因為區域性的問題,而得到國家的重點照顧,加上部分老牌的211高校發展得很慢,所以我國有很多「雙非」高校,都是有實力超越211工程大學或者是雙一流高校。
  • 廣西宣布重點支持這三所高校衝擊雙一流,號稱廣西雙非院校三劍客
    其實除了廣西大學之外,廣西還有三所實力比較強悍的雙非院校,被稱為廣西雙非院校三劍客,是廣西省重點支持建設的三所高校,有望衝擊雙一流,下面咱們就來看看這三所高校的實力如何:1.廣西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位於廣西南寧市,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廣西共建的省屬重點醫藥類大學。它的前身是創建於1934年的廣西省立醫學院,經過發展在1996年更名為廣西醫科大學。
  • 世界權威大學排行榜公布年輕大學排名,國內這三所高校表現亮眼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是四大權威大學排行榜之一,它在6月24日世界年輕大學排行榜,主要是對建校50年以內的大學進行排名,全球共有400多所高校上榜,中國內地有6所,分別為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汕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揚州大學和南華大學。
  • 這所雙非高校助研津貼6000月,用年薪10萬+重獎博士生潛心科研
    本文來源: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青塔、浙大學報英文版坐落於浙江杭州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日前公布了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小編了解到,該高校建立了豐厚多元的獎助體系,根據青塔之前報導《這所高校用不只是生活補貼,無論是學科實力、科研經費、科研平臺、學術資源,還是高層次博士生導師、對博士生的支持力度,杭電都保持著超高的水準。
  • 遼寧宣布重點支持這三所高校衝擊雙一流,號稱遼寧雙非院校三劍客
    遼寧省是東三省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有兩個副省級城市,分別為:瀋陽和大連。並且遼寧省的高等教育實力也是非常不錯的,在首輪雙一流的高校評選中,有四所高校被評為雙一流高校,分別為: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
  • 2020年中國碩士點高校實力排名:97所高校上榜!溫州大學居第二名
    一所高校的綜合實力往往是由生源質量、師資力量、學校規模、科研和學術能力等要素組成。碩士點、博士點的數量正是科研和學術能力、師資力量的體現,在一定程度上會反映出其院校的綜合實力。
  • 2020年我國科研實力排名,上海交大無緣前5,第1名實至名歸
    一所優秀的大學不僅可以展現出優秀的教育實力,還能凸顯出自身的科研實力,是我國各大名校的普遍存在的特徵,也是判斷一所大學優秀與否的關鍵。這一現象不僅代表著我國科研實力蒸蒸日上,還代表科教興國這一戰略的重大突破,為了能在眾多高校中挑選出科研實力強悍的院校,每年都會有一些機構對此進行評估,因評估側重點不同,排名也有所不同。
  • 四川這所高校厲害了,科研實力很突出,網友:又是別人家的大學
    這所院校電子科技類專業的綜合實力非常強,電子科技大學還屬於國防工業院校,對於國防建設有重要貢獻,也是兩電一郵的院校之一。除此之外,校內有多所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些重點實驗室精度高,設施完善,為電訊工程的研發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 2020中國高校科研成果排名榜,中南大學排名第8,南大排名11
    隨著如今網際網路信息傳播的速度在變快,很多領域從默默無聞到逐漸被關注,高校也是其中的焦點,特別是在科研成果上,除了讓外界獲悉高校最新的動態之外,往往成為學生和家長擇校的重要因素。筆者通過國內影響力比較大的軟科排名機構,獲悉《2020年中國內地大學科研成果榜單》,這份榜單注重的是大學科研成果以及論文發表的數量,因此與正常的排名發生了很大的變動,對此,人們引起了比較大的爭議。另外,這份榜單對於將來想要往科研領域發展的同學來說可能會起到參考的作用,本文已將這份榜單放置文末供大家參考。
  • 2019年教育部重量級科研平臺評估結果出爐,八所高校整改或未通過
    雖然教育部工程中心重要程度不及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但是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仍然佔據了重要的地位。而這次教育部工程中心評估是依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評估細則》,從2019年10月至12月,教育部組織開展了能源與礦業、環境與輕紡、土木、水利與建築等領域7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定期評估。
  • 中國「雙非」高校前30排名!上科排第二,國科大竟未上榜!
    中國「雙非」高校前30排名!上海科技大學在雙非高鷳中排名第二,令人意外的是,國科大竟未上榜!】  眾所周知,關於中國「雙非」高校排名,有一所高校那是神一般的存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當仁不讓,理應在所有高校中排在第一位的。  但軟科發布的,2020年中國「雙非」高校前30排名,中國科學院大學卻未見蹤跡,令多少人大跌眼鏡,出乎意料。
  • 浙江省宣布這三所高校將被支持衝擊雙一流,號稱雙非院校三劍客
    其實除了這三高校,浙江省還有很多實力很強的雙非院校,並且浙江省也明確表示要支持以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師範大學為代表的浙江省屬雙非院校衝擊雙一流。並且我們從浙江省地方高校的財政預算中可以看出,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這三雙非院校的辦學經費最高,因此也被稱為浙江雙非院校三劍客。
  • 河南這所一流大學全國排名靠前,實力堪比985,不是鄭州大學
    而在河南眾多的高校中,只有一所211高校,這不可謂一個缺憾,畢竟如果家門口多幾所985、211高校的話,很多河南考生就不會不辭辛苦地跑到省外去讀名校了。但是河南地區的高校整體實力依然還是很強,擁有鄭州大學這樣排名很靠前的211高校,目前也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同樣也有河南大學這樣的老牌地方名校,同樣入選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高校以綜合實力論英雄,北大實力有目共睹,華科大收穫驚喜
    專業網站評估高校,9大指標滿足優質高校要求艾瑞深作為中國權威的評價機構,其發布的數據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他們一般會參考9項標準,來判斷一個大學的實力。而華中科技大學作為今年的黑馬,位列榜單第7位,取得了歷史性的好成績。而在最近2020中國大學星級排行中,除了北大、清華這些傳統高校上榜外,上海交通大學此次躋身進了前十強。
  • 科研院所與高校,哪個「含金量」更高?附研究生院及科研所排名
    2.研究所的文獻資源總量小於高校,但人均佔有量會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會花幾百萬元購買電子資源,各類文獻資料庫非常全,清華同方、萬方數據、超星、期刊論文、學位論文、電子圖書、外文資料庫非常全,很多高校都會達到一百多個資料庫。
  • 國內實力最強的100所大學排名,復旦跌出前五,南開大學排名19!
    雖然我國高校有將近三千多所,但是被人熟知的高校不多。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我國的高校也在其中不斷地被大家廣泛宣傳,特別是實力超強學校,在中國各個領域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培養的人才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 中國高校排名面臨「重洗」,浙大躍升第二,人大排第14名
    依照北大的綜合實力,在我國各類大學排名中,極少出現跌出前二的現象,基本上都是與清華輪坐榜首。不過,學校雖說在QS的排名上有所退步,但在泰晤士世界大學中的表現依舊出眾,同比往年上升7個位次,在全球高校中排名第24。
  • 科界傳聲|高校優秀科研團隊建設亟待重視
    高校現行的立項資助制度,多強調個人項目,不利於科技工作者集體攻堅;科研考核、科研獎勵及職稱評定,更注重第一作者、項目或課題負責人,其他成員在成果或項目中所作的貢獻未得到充分肯定,容易在成果署名、任務分工上產生矛盾;科研獎勵重數量、輕質量,使得重視成果質量、紮實搞科研的團隊因取得的成果不多,獲得較少的科研獎勵,分配給團隊成員個人的獎勵更少,容易引發成員間的矛盾衝突。
  • 我國最好的四所「雙非」大學,實力超過末流985高校,你知道嗎?
    在大家的印象中,我國的好學校一般都是985、211高校,其實還有幾所「雙非」高校實力超群,不管從就業、師資還是高考錄取分數來說都非常優秀,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我國最好的四所「雙非」大學,實力超過末流985高校,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