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道醫,領我進入了道門,參悟了人生之門

2020-12-16 道音網

道醫、道教、道,在我的記憶中是遙不可及的,也從來沒有思考過是什麼東西。

一切從一個偶然的機緣開始。幾年前,我剛剛從一個地方的小小領導崗位上退下來,閒暇時間較多,於是一頭扎進心儀多年的周易及風水、術數中,樂此不疲地沉溺其中。偶然於微信朋友圈子裡,得知廣東東莞郭都真人古觀在招學習道醫的學員。

應該說,當初我對道醫是不感興趣的。雖然幼年時受從事中醫的親戚影響,對君臣佐使、四診八綱之類有所耳聞,但是一者自己已經五十多歲了,大半輩子從事教師和公務員工作,此時學醫行業跨度太大了;二者社會上以中醫、道醫名義培訓的騙子太多,無非以賺錢為目的的忽悠,心裡沒有好感。但是這個培訓是在道觀裡,據介紹還是由陳姓道長主事,雖然對陳道長不了解,但是從我曾經在民族宗教局工作、與宗教界人士打交道的經驗感覺,培訓不會離譜到哪裡,況且陳道長還兼任深圳對外投資促進會的職務呢?但是真正吸引我參加學習的,不是道醫培訓的名頭,而是作為其中一項內容的周易風水課。早聞兩廣、香港一帶民間研習周易風水以玄空、飛星一類為多,也想藉此機會一探究竟。

一路風塵僕僕不說,數千公裡遙遠不表。終於在東莞虎門鎮白沙社區的一個綠蔭掩映的公園裡,找到了培訓所在地——郭都真人古觀。觀在公園內,公園因觀而名。古觀其實不大(道觀都不大嗎!),並不高大的大殿和耳房、前殿連成一體,斑駁陸離的牆面、殘缺不全的磚雕裝飾、幾塊還能辨別清楚字跡的石碑、燃著紙品香燭的土地廟、以各種書體寫就的「福」字幕牆,在夕陽的餘輝下顯得厚重多文,透出淡淡的道教文化氣息。旁邊新建的平房一字排開,一色的黛瓦灰牆,亭臺廊閣皆仿楚韻漢風。

觀前還有一彎由古河道填成的形如玉如意的約十畝地大的水池,上面橫跨著彎彎曲曲的迴廊,池塘旁邊矗立著三兩個小亭子。池中有魚在自由自在地遊著,早晚有三三兩兩愜意的居民沿池畔小徑散步,當然廊中也不時有談情說愛的青年男女。

土地廟前有一棵傳說有近千年、瘋狂生長爆發著巨大張力的一叢大榕樹,觀前觀後還有十多棵掛著累累碩果的龍眼、木瓜樹等等。我之前通過網絡對這個地方的了解做了一些功課,現在感覺和網絡上介紹是完全一致的。道教本來就求真求善、和自然一致嘛!環境是自然產物,加上了人文色彩,構成了物化化人的優美環境。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當時尚在觀裡、現在已經羽化的程三偉道長。道教裡面是不以年齡論資歷、不以年齡論修行的。程道長不過四十歲左右,大學畢業以後從事過一些行業,後有機緣在湖北九宮山瑞慶宮入道,時受郭都真人古觀監院陳玄真道長邀請,負責觀內外日常事務,深受陳道長的器重。三偉道長一表人才,五官勻稱方正,白淨面皮討喜,下巴一縷稀疏的黑須,一付慈眉善目形象。工作守責勤勉,待人謙和有禮,生活安排細緻周到,熟悉道教經典、法事禮儀。其經唱字正腔圓、韻味悠長;畫得一手好符籙,幾可與修行多年的老道長畫的符媲美……

我曾經私下認為,三偉道長將來是廣東道教界的一株好苗子,可是天不假年,程道長於去年年初羽化。應該說,一個道觀主事形象與修養,往小了說,關係能否帶好一個宮觀,影響一個宮觀的形象和香火;往大了說,就是道教的外界形象,直接影響社會大眾對道教的感覺和認知!

程道長不是我的授業師,更不是傳度師,但是那骨子裡面透出來的氣質,那經唱、符籙、儀軌等等反映出來的道教文化情懷,加上特有的環境,構成了春風化雨般的獨特場態。我後來進一步了解道教,走近道教,能夠把積久在骨子裡漢文化的傳承因子調動出來,三偉道長起了至關重要的標杆作用。

道醫學習既複雜又簡單。道教講究大道無形、大道至簡。擔任主教的玄真道長本來就是想以醫入道、以醫弘道的。開門見山就說,做道醫首先必須是一個道士,怕大家畏難接著又說,其實我們漢民族每個人都是道士。他反覆強調道醫要秉承傳統的規矩,有所謂「六不治」「十不治」的說法。後來我們聽出意思來了,其實說到底還是為醫要修心為上,講究心正、心誠、心善,醫學了、道也就修了。

玄真道長的手法治療、針灸、針刀,甚至是中藥的引入,雖然不是無懈可擊,但是都有他獨到的道教認知內涵。從一點一滴的具體操作開始,一條經絡的尋找、一個經筋結節處的定位,道長總是不厭其煩。大家雖然文化水平有高低,行業差距較大,感悟能力有高下,但都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要領。我感受最深的是,他把道教的做法和觀念,在你不知不覺中代入到你的言行和生活中來:道醫就是道教的內容,衣食住行要習行道教禮儀,按時的早晚課是必須的……他的「做一名道士要有拿手的東西,否則不能稱為合格的道士」的話振聾發聵。自然而然地,學習山、醫、命、相、卜的內容,就擺到了大多數學員的面前。

玄真道長沒有給我們講「道是什麼」這類玄而又玄的東西,而是從具體的行為做起,從體察開始,至於你後來是否覺悟、頓悟是你自己的事。這樣做,使大家懂得道就存在於生活中,避免了大家學道的畏難情緒;悟道要從具體的實證做起,避免了時下普遍存在的誇誇其談、坐而論道的弊端;道既有太上的「非常道」、「非常名」的大道,也有食人間煙火的實實在在的小道。我研習周易本經三十多年,對風水、術數有所涉略,加上當下學習的道醫,我感覺自己稍微用功,就可以成為合格的道士。其實大多數學員和我一個心思,否則後來就不會有全班三十名學員有二十多人參加了傳度,極少數沒參加的也因為有客觀原因。

通過道醫培訓,我認識了我師玄真道長,得到他許多啟發和實實在在的幫助,如對道醫基本知識的掌握,從零基礎起步到能夠基本處理疼痛症一類疾病,更重要的是引我入了道門。

道醫培訓結束後,因為對道教的景仰,對道醫的孜孜以求,我還朝拜了武當山及其它一些道觀,參加了陝西樓觀臺舉辦的道醫文化發展論壇,結識了一些高道大德。此後沿此因緣,又認識了天南海北一大批道教界朋友。我還認真系統地學習了道教一些經典文獻,學習道教的發展史,以及包括道醫的其它一些專業書籍。

現在我對道教的認識,對山醫命相卜的掌握,早已不是當初參加道醫培訓時的狀況。特別是通過對道教經典的研讀及對一些道教行為的實證考察,使我從新的角度開始對社會人生進行思考,我個人的認識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最明顯的是去掉了幾十年社會工作中的一些戾氣、傲氣,甚至是邪氣。對生命觀念的認識相對深刻了,對功名利祿的看法相對豁達了,對人對事的看法相對通透平和了。

人生應該是圓融的,有人一輩子僅僅體驗了人生的一小部分生活,或者說是一種生活,甚至根本就沒有明白社會人生的真諦,在違背道的認識、違背道的方式中了此一生。宗教生活是人的最高層次的生活,它甚至超越了世俗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而這樣的生活,值得我們去追求和嘗試。

註:本文中所有引用圖片,皆為廣東東莞郭真人古廟實景拍攝。

本文作者 | 孫理盟

相關焦點

  • 道醫養生與修煉法脈要旨發微-長生之道
    是以太上蘊好生之德,開度世之門,著經立法,道祖老子遺不朽靈文《道德經》五千言,南華真人莊子著《南華真經》等。道家道教醫學,日臻完善,道醫名家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醫學經驗和養生方法;道學修真宗師、煉丹家們更是直指玄妙,漢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北宋張伯端平叔著《悟真篇》等。現存的道學典籍《道藏》所收道書凡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備細詳說。
  • 修煉的關鍵是一個悟字,參悟功法,感悟天地
    所謂的練氣,實際就是修煉天地之氣。何為天地之氣,天地遠轉之氣,亦為萬物法則之氣,亦為天地法則,亦為道。練氣即是修道,修的是道,需要的是參悟,感悟,領悟,得以悟道修成。修煉的關鍵是一個悟字,參悟功法,感悟天地,領悟法則,悟出所道......
  • 理想人生|為心找到淨土,讀書遠遊,參悟文化
    在這個喧囂和霓虹閃爍的城市生活,人從學校畢業就在職場奮鬥,中年為生活奮鬥,到了暮色之年,人閒下來,想讀讀書,未過百目,已無眼力,趁著年輕多像文人墨客學習,讀讀書,到處看看,開闊眼界,積累我們的人生閱歷,為職場上增加機會,在精神上升華思想。一生落幕之時,別落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乍暖還寒孤獨終老時,思想裡總要留點什麼。
  • 再見,三道門
    大學四年,幾乎沒和校門外說話總略帶文藝腔的南京妹子,結過什麼不可名狀善緣的他,沒想到在此後人生的十三年,竟然也是跟「門」成為了一生的情人。 那道門叫三道門。時至今日,已經轉業的他,都始終沒有搞明白三道門為什麼叫三道門? 是的,沒錯,這個人就是我。我和三道門有過太多太多的故事。
  • 原創人生感悟散文詩:彩雲飄,我沉醉
    彩雲飄,我沉醉,蜃樓中,仙樂霓裳矯情妖嬈。彩雲飄,我沉醉,小閣內,夢幻幽香奇石玉簫。彩雲飄,我沉醉,山巔上,霞光紅映大江湧潮。我缺少像徐志摩這樣散文詩大家的浪漫情懷,也沒有林徽因等大師那樣深的文學功底,也總感覺過於婉約低沉。新月派、九葉派、朦朧派看得越多,越都學不來。但徐志摩、林徽因等未曾謀面的師傅們,把我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吧,拿來主義。個人認為,詩還是重在於對人生的理解,對人生感悟及感悟人生。且詩在於心,心境決定詩境,能不能表達出來人生感悟在於自身功底。詩首先需要打動自己,不要在乎能不能打動別人。
  • 探訪:顛覆傳統易經觀的最具影響力的道門奇人陳烯堯
    提出這一學說的就是道門奇人陳烯堯。他是中原十大風水師,他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易學風水大師,香港易學影響力風水大師,他不僅創有玄甲尋龍風水法,更是玄學易學融合第一人,在天醫方面更是傳奇,不用任何藥物,療愈百病,很多高血壓、糖尿病等疑難雜症通過他的手,恢復正常。他就是陳烯堯,全真龍門第二十三代弟子,天醫門掌門,著名道醫、玄學家、易學家、風水大師。
  • 天國之門
    請點擊上方「神州團契」  關注我們《天國之門》我們日常生活裡,每天都會進出若干道門,這些門有的很大
  • 道醫的傳承來源於什麼時候
    道醫修身修性修行,任何科學和文化都有其發展過程和演變規律。而道醫學則是在古代中國歷史長河中衍生出來的,其鼻祖是伏羲氏。伏羲氏結合自己超人的智慧創造研究出了易法和道原從而由此進入了道治時期。在這裡我們有必要說一下巫文化,巫是道文化的根源。道醫學是巫文化的發展,但任何一種醫學都是建立在陰陽學基礎來鑑別和實施的。
  • 《參悟「單氏評書」中的英雄情懷》
    隨著年齡的增長,聽書的層次也就上了新臺階了,感悟自然多了起來,不再追求哪個俠客厲害,哪個義士威武了。久而久之,悟到了人生體驗中應多增添一股大氣、一份情懷 、一種精神。這股大氣,這份情懷,這種精神是多方面的,發散性的,可滲透到你的工作、生活、學習中,最欽佩書中英雄縱橫天地之豪氣,最欣賞書中英雄一生愛國之情懷,最 敬重英雄不怕犧牲堅韌不拔的拼搏精神。在聽完單老的評書《三俠劍》時,我寫下了聽書感悟:「青萍飛炫,桃花香影撫顏。宛醉間,已覺勝仙,純陽之法久迴旋,誰人不驚羨! 點劍如雨,氣貫鋒端,箭步踏石卻是山,悟藝天外現天。
  • 發掘道醫與養生文化,助力「健康中國」戰略
    陸文榮會長表示,「我個人認為,扶助和支持道教醫學的發展,就是其路徑之一。」 我們的訪談,就圍繞著這個話題展開。道門中人對此非常讚賞。這對道教醫學有什麼影響呢? 陸文榮:「道教醫學」這個說法是最近二、三十年開始使用的,歷史上並沒有什麼獨立的「道教醫學」,道教醫學就是中國傳統醫學,中國傳統醫學也離不開道教。
  • 《道醫養生與現代文明病》新書發布在京舉行
    第六屆中華道醫學術交流大會日前在北京舉行。主辦方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道醫學分會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二百多位道醫高手、研究者、愛好者齊聚一堂,廣泛交流了在道醫學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成果,在認真總結既往的同時也深入探討了道醫學的發展方向。在本次會議上,發布了由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書《道醫養生與現代文明病》。
  • 有寓意的人生感悟句子 人生感悟的句子簡短的
    8、人生的成功,多在於事事認真。人生的失敗,多在於對無足輕重事項的冷漠。許多人考察一個人,總是以小事來觀察,若是小事不做,大事又不能,則是不可重用之人。機會常會符合在小事上。9、別以為付出就有回報,凡事只有不計回報,方能踐行以德報怨。10、與其擔心別人做得比你好,不如關注自己怎樣才能夠一天天做得更好。
  • 人生小感悟——(人生的意義一)
    這個是我在網絡上的第一篇文章,我個人喜歡對我所遇到的人,物和事,進行深度的思考以及感悟。通過不斷的思想進化和靈魂淨化,來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當然這個是我在漫長的生活經歷中,慢慢總結出來的,後續文章會給大家分享!今天就請允許我淺談對「生命意義」的感悟和看法吧!
  • 【家居風水】對面門比我家門高大怎麼化解?
    門檻較近 如果鄰居家的門檻比自己鄰家的門檻較近,那麼這個時候確實會影響自己的風水,所以說正是因為如此,也應該規避這些潛在的不合理之處。 對面門比我家門高好嗎 對面的大門比自家的大門要高,這顯然是不好的,因為這種情況在風水中叫做大門吃小門,也就是大門和小門正面相對所引起的穿堂煞
  • 感悟人生的內涵句子 人生感悟的句子簡短的
    這段話很值得我們深思……17、我的青春高八度,我愛勤勞我致富。18、在各種事物的常理中,愛情是無法改變和阻擋的,因為就其本性而言,愛只是會自行的消亡,任何計謀都難以使它逆轉。19、如果你開始關心一樣東西,那麼你就會覺得四周都是那樣東西。其實相同道理,如果你只看到別人的優點那你就會覺得所有的人都是好人,世界就是那麼美好的。
  • 今夜在詩中感悟人生
    A佳句: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出自於:唐代李白的《三五七言 / 秋風詞》原詩: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走入相思之門,知道相思之苦,想起你的時候數不勝數,而孤單的時候則陷入了一份更加漫長無休無止的相思中,僅僅只能靠回憶中的美好來排解心中的愁緒。唉,早知如此相思之苦,牽絆人心,不如當初不要相識,省的這樣煩心。感悟:愛一個人,愛到深入骨髓,愛到融入靈魂,愛到生死作塵埃,只留一縷相思若輕煙,那又該是一種什麼樣的相思滋味。
  • 博士生成長需要經歷的幾道門!
    博士成長的過程需要經歷幾個重要階段,也就是需要經歷幾道坎,或者說需要經歷幾道門才能歷練出來。1.研究方向之門初入大學或科研院所,雖然經歷了碩士期間的學習,但依然需要深入思考自己適合做什麼,新的環境又能提供什麼樣的資源和配置。
  • 我的20條人生感悟:夢想太遙遠,遙遠到我想放棄!
    2.人生感悟的短句:人活的是一種心情,窮富也好,得失也好,成敗也好,都如雲煙,風吹即散,人生,是不斷收穫與放棄的過程,要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成不驕,敗不餒,不仰望別人的輝煌,不眼羨別人光芒,把握真實的自己,活出自己的本色。3.人生感悟的短句:夢想太遙遠遙遠到我想放棄。失敗的定義:什麼都要做,什麼都在做,卻從未做完過,也未做好過。
  • 專訪陸文榮會長:發掘道醫獨特價值增強抗病免疫能力
    陸文榮會長表示,「我個人認為,扶助和支持道教醫學的發展,就是其路徑之一。」 我們的訪談,就圍繞著這個話題展開。道門中人對此非常讚賞。這對道教醫學有什麼影響呢? 陸文榮: 「道教醫學」這個說法是最近二、三十年開始使用的,歷史上並沒有什麼獨立的「道教醫學」,道教醫學就是中國傳統醫學,中國傳統醫學也離不開道教。
  • 悟學.第一篇.悟學三心法之覺心
    悟:理解,明白,覺醒,如,醒悟、領悟、參悟、感悟、覺悟、大徹大悟等。學:指國學經典。悟學就是:領悟、參悟、感悟國學經典。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