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道教、道,在我的記憶中是遙不可及的,也從來沒有思考過是什麼東西。
一切從一個偶然的機緣開始。幾年前,我剛剛從一個地方的小小領導崗位上退下來,閒暇時間較多,於是一頭扎進心儀多年的周易及風水、術數中,樂此不疲地沉溺其中。偶然於微信朋友圈子裡,得知廣東東莞郭都真人古觀在招學習道醫的學員。
應該說,當初我對道醫是不感興趣的。雖然幼年時受從事中醫的親戚影響,對君臣佐使、四診八綱之類有所耳聞,但是一者自己已經五十多歲了,大半輩子從事教師和公務員工作,此時學醫行業跨度太大了;二者社會上以中醫、道醫名義培訓的騙子太多,無非以賺錢為目的的忽悠,心裡沒有好感。但是這個培訓是在道觀裡,據介紹還是由陳姓道長主事,雖然對陳道長不了解,但是從我曾經在民族宗教局工作、與宗教界人士打交道的經驗感覺,培訓不會離譜到哪裡,況且陳道長還兼任深圳對外投資促進會的職務呢?但是真正吸引我參加學習的,不是道醫培訓的名頭,而是作為其中一項內容的周易風水課。早聞兩廣、香港一帶民間研習周易風水以玄空、飛星一類為多,也想藉此機會一探究竟。
一路風塵僕僕不說,數千公裡遙遠不表。終於在東莞虎門鎮白沙社區的一個綠蔭掩映的公園裡,找到了培訓所在地——郭都真人古觀。觀在公園內,公園因觀而名。古觀其實不大(道觀都不大嗎!),並不高大的大殿和耳房、前殿連成一體,斑駁陸離的牆面、殘缺不全的磚雕裝飾、幾塊還能辨別清楚字跡的石碑、燃著紙品香燭的土地廟、以各種書體寫就的「福」字幕牆,在夕陽的餘輝下顯得厚重多文,透出淡淡的道教文化氣息。旁邊新建的平房一字排開,一色的黛瓦灰牆,亭臺廊閣皆仿楚韻漢風。
觀前還有一彎由古河道填成的形如玉如意的約十畝地大的水池,上面橫跨著彎彎曲曲的迴廊,池塘旁邊矗立著三兩個小亭子。池中有魚在自由自在地遊著,早晚有三三兩兩愜意的居民沿池畔小徑散步,當然廊中也不時有談情說愛的青年男女。
土地廟前有一棵傳說有近千年、瘋狂生長爆發著巨大張力的一叢大榕樹,觀前觀後還有十多棵掛著累累碩果的龍眼、木瓜樹等等。我之前通過網絡對這個地方的了解做了一些功課,現在感覺和網絡上介紹是完全一致的。道教本來就求真求善、和自然一致嘛!環境是自然產物,加上了人文色彩,構成了物化化人的優美環境。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當時尚在觀裡、現在已經羽化的程三偉道長。道教裡面是不以年齡論資歷、不以年齡論修行的。程道長不過四十歲左右,大學畢業以後從事過一些行業,後有機緣在湖北九宮山瑞慶宮入道,時受郭都真人古觀監院陳玄真道長邀請,負責觀內外日常事務,深受陳道長的器重。三偉道長一表人才,五官勻稱方正,白淨面皮討喜,下巴一縷稀疏的黑須,一付慈眉善目形象。工作守責勤勉,待人謙和有禮,生活安排細緻周到,熟悉道教經典、法事禮儀。其經唱字正腔圓、韻味悠長;畫得一手好符籙,幾可與修行多年的老道長畫的符媲美……
我曾經私下認為,三偉道長將來是廣東道教界的一株好苗子,可是天不假年,程道長於去年年初羽化。應該說,一個道觀主事形象與修養,往小了說,關係能否帶好一個宮觀,影響一個宮觀的形象和香火;往大了說,就是道教的外界形象,直接影響社會大眾對道教的感覺和認知!
程道長不是我的授業師,更不是傳度師,但是那骨子裡面透出來的氣質,那經唱、符籙、儀軌等等反映出來的道教文化情懷,加上特有的環境,構成了春風化雨般的獨特場態。我後來進一步了解道教,走近道教,能夠把積久在骨子裡漢文化的傳承因子調動出來,三偉道長起了至關重要的標杆作用。
道醫學習既複雜又簡單。道教講究大道無形、大道至簡。擔任主教的玄真道長本來就是想以醫入道、以醫弘道的。開門見山就說,做道醫首先必須是一個道士,怕大家畏難接著又說,其實我們漢民族每個人都是道士。他反覆強調道醫要秉承傳統的規矩,有所謂「六不治」「十不治」的說法。後來我們聽出意思來了,其實說到底還是為醫要修心為上,講究心正、心誠、心善,醫學了、道也就修了。
玄真道長的手法治療、針灸、針刀,甚至是中藥的引入,雖然不是無懈可擊,但是都有他獨到的道教認知內涵。從一點一滴的具體操作開始,一條經絡的尋找、一個經筋結節處的定位,道長總是不厭其煩。大家雖然文化水平有高低,行業差距較大,感悟能力有高下,但都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要領。我感受最深的是,他把道教的做法和觀念,在你不知不覺中代入到你的言行和生活中來:道醫就是道教的內容,衣食住行要習行道教禮儀,按時的早晚課是必須的……他的「做一名道士要有拿手的東西,否則不能稱為合格的道士」的話振聾發聵。自然而然地,學習山、醫、命、相、卜的內容,就擺到了大多數學員的面前。
玄真道長沒有給我們講「道是什麼」這類玄而又玄的東西,而是從具體的行為做起,從體察開始,至於你後來是否覺悟、頓悟是你自己的事。這樣做,使大家懂得道就存在於生活中,避免了大家學道的畏難情緒;悟道要從具體的實證做起,避免了時下普遍存在的誇誇其談、坐而論道的弊端;道既有太上的「非常道」、「非常名」的大道,也有食人間煙火的實實在在的小道。我研習周易本經三十多年,對風水、術數有所涉略,加上當下學習的道醫,我感覺自己稍微用功,就可以成為合格的道士。其實大多數學員和我一個心思,否則後來就不會有全班三十名學員有二十多人參加了傳度,極少數沒參加的也因為有客觀原因。
通過道醫培訓,我認識了我師玄真道長,得到他許多啟發和實實在在的幫助,如對道醫基本知識的掌握,從零基礎起步到能夠基本處理疼痛症一類疾病,更重要的是引我入了道門。
道醫培訓結束後,因為對道教的景仰,對道醫的孜孜以求,我還朝拜了武當山及其它一些道觀,參加了陝西樓觀臺舉辦的道醫文化發展論壇,結識了一些高道大德。此後沿此因緣,又認識了天南海北一大批道教界朋友。我還認真系統地學習了道教一些經典文獻,學習道教的發展史,以及包括道醫的其它一些專業書籍。
現在我對道教的認識,對山醫命相卜的掌握,早已不是當初參加道醫培訓時的狀況。特別是通過對道教經典的研讀及對一些道教行為的實證考察,使我從新的角度開始對社會人生進行思考,我個人的認識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最明顯的是去掉了幾十年社會工作中的一些戾氣、傲氣,甚至是邪氣。對生命觀念的認識相對深刻了,對功名利祿的看法相對豁達了,對人對事的看法相對通透平和了。
人生應該是圓融的,有人一輩子僅僅體驗了人生的一小部分生活,或者說是一種生活,甚至根本就沒有明白社會人生的真諦,在違背道的認識、違背道的方式中了此一生。宗教生活是人的最高層次的生活,它甚至超越了世俗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而這樣的生活,值得我們去追求和嘗試。
註:本文中所有引用圖片,皆為廣東東莞郭真人古廟實景拍攝。
本文作者 | 孫理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