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的傳承來源於什麼時候

2020-12-16 典福道人

究竟什麼是道醫?我們都知道中醫學是世界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中華醫學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多少不可估量的貢獻,從伏羲河圖八卦釋天下,黃帝洛書百科制天下。神農百草本經安天下。

中醫對人類貢獻的同時,道醫也對人類的貢獻不菲。

道醫修身修性修行,任何科學和文化都有其發展過程和演變規律。而道醫學則是在古代中國歷史長河中衍生出來的,其鼻祖是伏羲氏。伏羲氏結合自己超人的智慧創造研究出了易法和道原從而由此進入了道治時期。在這裡我們有必要說一下巫文化,巫是道文化的根源。道醫學是巫文化的發展,但任何一種醫學都是建立在陰陽學基礎來鑑別和實施的。

巫醫的日月和中醫的陰陽,西醫也有,西醫也有陰性反應和陽性反應。像我們這段時間做的核酸檢測都能證實陰陽無處不在。

有些人認為陰離子陽離子,陰電陽電為科學而陰虛陽虛就是不科學?我們要記住用科學無法解釋的並不一定不科學,而且我們可能還沒邁進那一步!從巫開始傳而行道,從道行而易,從易而行醫。

說到這裡我們不能不說黃帝內經,古代對人類貢獻最大的聖人黃帝,以自己的智慧把伏羲的易道與神農草本結合起來,從而使中華醫學此時一度領先世界。而我們唯一遺憾的是,古人鴛鴦繡罷從君看,莫把金針度與人的思想保守,導致秘而不傳,從而使現在的黃帝內經並不完整。素問靈樞兩卷只是黃帝內經的一部分。很多人認為道家文化的產生是在先秦時期,我認為這是不知原委的解說。道家從伏羲道原法脈而來,從伏羲到先秦就已經開始秘密傳承。到了老子時期道得到更好的傳揚,老子將自己超人的智慧和技能通過道德經而保留,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道醫學就是通過無為而為,無修而修,一切遵循自然。以老子的理論作為指導修行之綱略。從而對人體結合自然進行內觀覺知的全部紀實。到家文化啊是道醫學的核心,如果沒有道家文化的產生就沒有後世道教對人體進行沒證的各種實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醫由此奠定了理論基礎。道之理在於無為而治,治病過程中也有無為而治的思想,利用人與自然相結合的法則來治病。道醫的主要特點是偏重於「神」也就是藏神。

而中醫偏重人體的藏象。西醫偏重人體的臟器。無論看中的什麼,這裡唯一貫通內外的還是氣,道醫起源上古,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若隱若現,經歷幾千年艱難曲折的發展過程,與傳統中醫相比就像從未出閨房的姑娘。什麼時候能一朝選在君王側還得靠人們的了解和弘揚。如果依然保持秘而不傳恐怕真的會絕跡江湖了。 在經過巫道易的演變而最終成醫。很慶幸這個文明能夠傳承下來,我們一直認為巫為巫婆,實則巫為傳天數者。天數就是星律,古人觀天地日月星辰變化而定四時八節吉兇。在黃帝內經記錄巫祝之法,祝說病由移精變氣,這種精神治法就是把精神聚集起來,隨著人們對物質的需求欲望增加,慢慢的這種技能也就隱退,祝由術落於民間。

道醫既談道教又談中醫,突出以神學思想而形神兼治。無論怎樣傳承他們都不會離開道的教義。因為道是能探索宇宙本源的。道有其善變性和多變性。道醫的內容十分豐富,他包括方劑,湯液,針灸,導引,調息,內丹,辟穀,內視,神治,祈禱,道,德,符,佔,咒,齋等。而道醫流派又有丹道醫學流派,祝由禱祈派,天真,詹黃按摩流派,青城藥功學派,維世唐門流派。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我們緊張的生活和無形的壓力迫使我們面對事情必須有足夠的時間,從而讓自己忘記了身體的保養和修持。道醫正在慢慢的在新時代的發展中悄悄隱退,如何弘揚和傳播道醫文化任重而道遠。

相關焦點

  • 從道醫到儒醫,是倒退,中醫沒落之根本
    由於道家思想講無為求長生,很早就把中醫納入自己體系裡,想長生,首先要有好的身體,所以不少道士修道修成了名醫,葛洪,孫思邈比比皆是,道醫是原汁原味的岐黃傳承,最大特色是中醫和周易結合最緊密。最難入門的中醫分枝,因為過於玄幻,講反觀內照,結合人的生辰八字,所以被不少人抹黑,說中醫是迷信的。
  • 華合天下《道醫傳承》學術班與5月19-21號成都開班啦!
    歷史的道醫名家有很多,如張道陵、孫思邈、杜光庭、張伯端等。代表著作有很多,如《廣成先生玉函經》、《石藥爾雅》、《韓氏醫通》、《海藥本草》等。      【形治部分】道醫在治病防疾過程中,善於運用傳統醫學本草湯液、方劑(各種丸、散、膏)及針灸(鬼門十三針、陰陽九針)等手段,這與中醫學內容大致相同。
  • 發掘道醫與養生文化,助力「健康中國」戰略
    這對道教醫學有什麼影響呢? 陸文榮:「道教醫學」這個說法是最近二、三十年開始使用的,歷史上並沒有什麼獨立的「道教醫學」,道教醫學就是中國傳統醫學,中國傳統醫學也離不開道教。道教醫學今天在中國能夠發揮什麼作用呢? 陸文榮:道教醫學作為道教煉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是一種預防醫學。道教的煉養實踐並不是有病了才去做,而是每天的日常生活方式,實際上就是有病治病,無病防病。
  • 專訪陸文榮會長:發掘道醫獨特價值增強抗病免疫能力
    那麼,道教醫學與中國傳統醫學是什麼關係呢?這對道教醫學有什麼影響呢? 陸文榮: 「道教醫學」這個說法是最近二、三十年開始使用的,歷史上並沒有什麼獨立的「道教醫學」,道教醫學就是中國傳統醫學,中國傳統醫學也離不開道教。
  • 感悟|道醫,領我進入了道門,參悟了人生之門
    道醫、道教、道,在我的記憶中是遙不可及的,也從來沒有思考過是什麼東西。一切從一個偶然的機緣開始。幾年前,我剛剛從一個地方的小小領導崗位上退下來,閒暇時間較多,於是一頭扎進心儀多年的周易及風水、術數中,樂此不疲地沉溺其中。偶然於微信朋友圈子裡,得知廣東東莞郭都真人古觀在招學習道醫的學員。
  • 道醫角度看生死,生命起源與陰陽交合
    傳統古風「讓悠悠古風 吹遍古老的華夏大地」經典傳承
  • 道醫對人體「氣」的三個認識
    道醫以道教的基本理論「天人同構」思想,思考人與自然的 關係,提出以「炁」作為宇宙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人體的認識中區分於 原始「炁」,即先天祖氣與後天之氣和人體結構各部器官功能的氣。道醫引人道教 的陰陽五行、八卦學說來解釋宇宙與人的共性,認識到萬物存在著相反相成的態勢, 並結合了周易的陰陽五行的理論,以陰陽統五行,以五行證陰陽並符合於八卦,用於 道教之符號及圖像形式結合氣論,生命論,解釋宇宙的複雜結構及天地萬物的相互關 系,推衍出來表徵宇宙的結構和時空綿延狀態。運用八卦符號圖像把宇宙空間,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位,分出陰陽、四季和 人類的認知。
  • 道醫醫天、醫地、醫國、醫民、醫性、醫心
    多吃深綠色蔬菜、鹼性食物對身體健康幫助很大,但所有這一切還只是局部,對於生命來說,什麼是生命真正的價值和意義?——這才是道醫存在的價值。 道醫可以了卻生死,解決人類根本的生死問題,一次性根治人們不斷湧現的身心靈所有煩惱,而不僅僅於身體、心理問題。
  • 《道醫養生與現代文明病》新書發布在京舉行
    第六屆中華道醫學術交流大會日前在北京舉行。主辦方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道醫學分會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二百多位道醫高手、研究者、愛好者齊聚一堂,廣泛交流了在道醫學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成果,在認真總結既往的同時也深入探討了道醫學的發展方向。在本次會議上,發布了由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書《道醫養生與現代文明病》。
  • 能子先生你真能—塗方禹入庫《中國傳承·人才智庫》
    系天柱山道醫武學第一代傳承人、武當玄武派內家拳第十五代傳人、中國道教龍虎山正一天師道羅字輩66代弟子、國際道醫學會聯盟會主席、天柱山道醫武文化協會會長、香港國際能子道醫武文化學院院長、安徽省潛山市道教協會副會長,能子灸道、能子針道、能子武道、能子丹道、能子炁道等首創人。
  • 有種神奇的醫術叫「道醫」
    而一些膾炙人口的醫學典故,如「杏林春暖」「懸壺濟世」「橘井泉香」等,都與道醫有關。中醫學和道醫學認為,肺主一身之氣,肺朝百脈,《靈樞 營衛生會》說:「血之與氣,異名同類。」根據道醫三元生理學來看,血、氣都屬於質源性物質。血載氣,那麼如此推論,寸口不僅僅是血液血管的波動了,應該還有氣的搏動。道醫脈診,將氣和血兩者整體把握進行脈診。
  • 廣州首家慈善道醫館開張 已服務群眾過千人
    廣州道醫館在新中國成立前曾經懸壺濟世而贏得百姓的口碑,如今重現羊城,讓市民重新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道醫文化。  17日,南方醫科大學香港校友會與廣州首家慈善道醫館、珠光街道辦事處共同舉辦的「仁心施妙手,慈善滿珠光」大型義診活動大受街坊歡迎,只要是街道內的低保戶都可免費就診,而老年人與殘疾人只要憑老年證、殘疾人證來就診,只收取最低的成本價。
  • 心懷大眾,濟世度緣—道醫母榮生與太乙掌灸
    師法道醫,傳承祝由接骨術小時候,母榮生老師因為眼翳,被當地草藥神醫周起榮的妙手回春之手治好,便拜其為師學習中醫,做起了當地的民間草藥醫生。每逢農忙和高溫時節,他都會熬製草藥為田間勞作的鄉親們端過去,防病防暑。
  • 關於道醫與鬼神!
    」,那麼道醫和普通中醫究竟有何不同呢?而道醫治病,則會綜合考量,在疾病的診斷上,普通醫生一般考慮是否存在外感內傷、情志不暢、飲食起居等,而道醫還需要多考慮三個因素,其一是命運;其二是鬼神;其三、風水。在具體的治療方法上,道醫除了中醫的針灸、湯藥、金石、推拿、按摩之外,還要考慮禳星延壽,驅邪治病、風水調理、符鎮等。
  • 「道醫濟世堂」第十九代傳人 痴迷創新40餘年的「專利大王」
    2020年10月3日,中國評論網貴州採編中心主任盧曉梅聯動遵義人全媒體慕名前往貴州清鎮市紅楓湖,採訪「道醫濟世堂」第九代傳人,痴迷創新40餘年的「專利大王」陳文才。據介紹,「道醫濟世堂」始創於秦朝早期,距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是峨眉後山一帶久富盛名的中醫世家。
  • 管窺傳奇:道醫祝由符咒訣(行觀道醫人四則)
    《 一 則 》據說道醫有本書,叫 《祝由十三科》,據軒轅黃帝開篇說:凡針藥所不及者,祝由是也。又說:可以縛鬼魅! 又據說道醫有個技法,叫《鬼門十三針》,孫真人用之針治附體之虛病!大道至簡、符合於能量有無出入行跡間 一一一行觀道醫人《 二 則 》凡針藥所不及者,道醫祝由是也!針藥所不及者,何也?因果業障陰性能量者也。
  • 「嶗山菌王」張述金:手握「救命仙丹」道醫懸壺濟世
    青島嶗山太清宮皈依弟子,嶗菌野生靈芝放牧人,中醫道醫世家傳承人張述金(左)。原來他是祖傳中醫道醫世家傳承人。他說,根據祖傳醫書裡講,腫瘤這個東西最早產生的是(陽虛)陽氣虛了以後,慢慢的結成一個小塊,然後逐漸的長大,成為一個影響生命的東西,所以在治療腫瘤這方面疾病的時候,就要找原點,還要在陽氣上下工夫,腫瘤可以和人共存的,在治療腫瘤患者的時候,首先要保住患者的陽氣,不要讓他繼續消耗陽氣,等陽氣足了,免疫力提高了,再去攻毒、攻淤這樣能很好的治療好這名患者。
  • 仙道貴生丨關於道醫與鬼神!
    我們知道早在天師設立五鬥米道的時候,就有「三官手書」。就是若有道民犯病,則上三官手書自述其過錯,則可以使疾病痊癒。《上清天醫寶懺》云:「伏聞天齊七政,稟陰陽運化之機,人患三災,著福善禍淫之果。日月猶逢剝蝕之時,仙真尚有風雷之數。今作弟子眾等,叨居人類,系屬凡軀,不能離乎數而超乎緣,難免屬於星而隨於運。時命以逆,次舍以乖,或氣稟本弱,或戕賊滋多。
  • 道醫符籙驅邪治病的方法,道家護身符簡介【道醫】
    符籙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亦為道醫驅邪治病的一種手段。古代傳說符籙起源甚早,《事物紀原》引《龍魚河圖》云:」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黃帝出車決日,蚩尤無道,帝討之,夢西王母遣之以符授之。
  • 《人物介紹》中國北京白雲觀道醫館館長李宇林道長
    人物介紹:        中國北京白雲觀《祥緣閣》文化商務會館隆重推介,李宇林道長,中國道教華山派第25代弟子,中國道教學院第一屆畢業生,中國道教協會理事,中國道教協會全國第一直屬宮觀中國北京白雲觀原監院,現任中國北京白雲觀道醫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