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曾國藩,他是晚清時代逆襲的代表人物,從一個天資愚鈍的孩子,一直做到晚清重臣,更是洋務運動的推動者之一,實在讓人敬佩。
對於當時的統治者來說,曾國藩更是有巨大貢獻。比如組建了湘軍,為了保衛清朝統治者,粉碎了太平天國運動。
然而,卻鮮少人知道其實曾國藩組建的湘軍並沒有後世想像中的那麼強,大多數都是輕描淡寫的帶過。
的確,一開始的湘軍是無法和太平天國的軍隊正面對決的,以至於雙方發生的鬥爭時,曾國藩將近3次被打的絕望不已,自盡的念頭冒出來好幾次。
但是他卻一次又一次地被一個人救起,這才成就了轉折點,讓事態發生了轉機。然而當曾國藩度過危機後,卻因為想要逃避職責而彈劾救命恩人,這也成了他人生中的一大汙點。
一、湘軍敵不過太平軍,曾國藩想自盡多次,卻被這一個人救起曾國藩的救命恩人就是李元度,一開始是一個心懷大志的書生,年輕時期就中了舉人,然而後期的路卻不是很順暢。
京城聯考六次會試,李元度無一例外全部「敗北」。這讓年少成才的李元度很受打擊,但他卻也不想止步於此,當時的洪秀全已經起,在路中,李元度碰上了曾國藩正在招募,組建湘軍。
這時候的李元度便決定棄文筆而穿鎧甲,勢必為朝廷效力,所以他選擇了加入了曾國藩,去對抗洪秀全。一開始,他做了曾國藩帳下的一名小幕僚。
雖說湘軍是一個要去攻打太平天國的軍隊,但實際上曾國藩對普通的陸地打仗都不是很了解,更別說水戰了。在第一年的時候,曾國藩就在靖港輸得慘烈。
而李元度深知曾國藩不通水戰,為了保護曾國藩的安危,偷偷讓自己身邊的人跟緊曾國藩。然而,讓李元度沒想到的是這一場戰爭居然輸得那麼慘,而沒有在戰場倒下的曾國藩反而因為覺得給朝廷丟臉想要以死謝罪。
正好李元度安排的人看到了,趕忙拉住他,這之後曾國藩一直處於悔恨和反省之中,也是李元度陪在身邊。
都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放在清朝也是一樣的,水戰的失利讓曾國藩總結出自己的弱勢,一定要想辦法練好水戰。訓練過程還是不錯的,也因見效快打了對方好幾個措手不及。
然而,1855年他卻碰上了石達開,當時的曾國藩還不知道這將是他的宿命對手。兩人在江西展開水戰,結果曾國藩又被打了個落花流水,好不容易訓練出來的水戰軍隊竟然全軍覆沒,連乘坐的旗艦也被繳獲了。
這比起第一次的敗北還要丟臉,曾國藩說什麼都要去自盡。這時候,又是李元度開導曾國藩,不要因為一兩次的失敗而選擇放棄,人沒了那就是真的什麼都沒了。
只有活著才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說罷,還親自回到湖南,招募了一支軍隊,成為曾國藩的護衛軍。
第二年,石達開再次和曾國藩對上,這一次石達開直接想把曾國藩困死在南昌城裡,一旦這個包圍圈合上,曾國藩必死無疑。這個時候的曾國藩已經抱著必死的心態,一站到底。
這時候又是李元度出現了,他領著700人在石達開的包圍圈合攏之前突破重圍。在把外圍和裡圍結合起來,裡應外合讓敵軍措手不及,最後把劣勢轉化為了優勢,從實際上又救了曾國藩一命。
二、「忘恩負義」曾國藩為逃避苛責,而去彈劾救命恩人,至其被革職1860年,洪秀全派人攻打安徽,而曾國藩則讓李元度去抵抗,然而卻因為輕敵,曾國藩竟然只給李元度幾千人馬。
還說太平軍都是一些烏合之眾,給李元度幾千人已經很多了。而李元度也沒有過多反駁,帶著僅有的幾千人就去守城,但是當時太平軍派出了多少人呢?四萬人。
這確實是烏合之眾,可這烏合之眾也太多了,幾千人打四萬多的兵,不得給對方壓著打?
所以,結局也可以預料到了,李元度輸得很慘,這也是由於他自己太過於信任曾國藩,覺得洪秀全不會派超過萬人的軍隊去攻打安徽,勝過幾次就飄飄然了。
但是,這次的失敗原因,肉眼可見是曾國藩的失誤佔據了主導,但是李元度因為忠心耿耿還是願意和曾國藩一起承擔罪責,甚至李元度擔心上頭怪罪曾國藩,曾想直接上書表示這次的責任是他一人的責任。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曾國藩居然如此的忘恩負義,他因為擔心被職責,而自己的英明和職位會不保,而直接上書彈劾李元度貿然出擊,不服軍令,把自己撇了個乾乾淨淨。
不過他沒想過的,是李元度早已決定一人攬下罪責,曾國藩這一手反而是傷及了他心。一代名臣,更是晚清的出名人物,僅僅因為擔心苛責,而將所有的罪過推向救命恩人,實在是讓人大跌眼界。
連當時了解到事態,和曾國藩一同在清朝為官的李鴻章,都大罵曾國藩小人,如此不仁不義。而李元度也因此彈劾而被革職。
三、曾國藩後悔不已,想盡辦法彌補,卻也改變不了「忘恩負義」的事實曾國藩彈劾李元度不止一次,曾達到3次之多,除了逃避苛責以外,就是為了發洩不滿情緒,和殺雞儆猴。
不過這拿救命恩人來當箭靶子的還是第一次見,最後李元度被查出,帶頭調查的則是左宗棠。
而那時候想起李元度種種幫助,一直無二心,曾國藩突然覺得後悔不已,偷偷找到左宗棠說清,又給朝廷遞送摺子,給李元度辯解。
當時,左宗棠非常生氣,不同意從輕發落,也幸好李元度的人緣不錯,最後只是被革職。後來在同治5年的時候被貴州巡撫向朝廷申請,請他出山,之後李元度屢立戰功,才換得了一個好一些的晚景。
曾國藩越到晚年,越覺得對不起李元度,事情上處處幫李元度,李元度也大氣,沒有和曾國藩過多的計較,兩人冰釋前嫌。
這確實是曾國藩的一大汙點,還好曾國藩盡力補救,也算是對得起李元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