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半聖人,王陽明為何能入列,曾國藩又為何稱為半個聖人?

2020-12-18 世間人說

所謂中國兩個半聖人不知道是哪位神仙捏造出來的言論,這樣的觀點肯定是無法成立的。

聖人是什麼?

有的人會拿《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的這句來描述: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聖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但《左傳》中可從來沒有說這是拿來衡量聖人的標準,人家在這裡談這三個標準,是拿來討論什麼是不朽,按照《左傳》裡的說法,所謂的不朽就是從立德、立功、立言三個方面來體現的,即所謂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關於聖人,《黃帝內經》中是這樣描述的: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簡單來說,聖人就是超脫了世俗的存在,擺脫了低級欲望,沒有貪嗔之心,既不刻意疏遠世俗,但也不刻意追求世俗,活的很灑脫,不會糾纏於事務,思想上也沒有煩惱,活得就是一個逍遙自在。

按照這個概念好像很簡單,但真的要實現起來,那是非常難得,基本上就像佛家說的無欲無求了,光這一點恐怕99%的人都做不到。

但是按照世俗的標準來看,能夠成為聖人,基本上都是名聲和成就很高的人,像孔子、孟子、老子這些思想大咖,開宗立派的人。

說中國只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王陽明,一個是曾國藩。

前兩個我認了,曾國藩就達不到了,半個也不行,曾國藩最大的成就是在政治上,思想上基本沒有貢獻什麼成就,說他立德,實際上不過是獨善其身總結出了一些個人經驗和想法,遠遠談不上聖人。

對於王陽明,像曾國藩自己都評價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所以也不知道是哪個神經病列的,硬生生把曾國藩也給塞了進去。

王陽明還是可以當一當聖人的,且不說他文武雙全了,就說他的那個心學就足以讓他和孔聖人肩並肩了。但心學追根溯源也不是王陽明開創的,從孟子到兩宋,很多哲學家都研究過。

只不過到了王明陽這裡,成了集大成者。

對於他的心學筆者沒有研究,所以也不敢妄談,簡單來概括他是我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成就最高的人,他和朱熹那一派不同的是。

王陽明這一派被稱為主觀唯心主義,朱熹他們被稱為客觀唯心主義。

什麼叫客觀唯心主義,王陽明有一句名言:

汝未來看此花時,汝花於汝心同歸於寂,汝來看此花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傳習錄》

意思就是很多東西你沒看見,就相當它不存在,就像你不去看一朵花時,你不知道它什麼狀態,但你去看時,你就會看到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態,這些都是取決你的心。

所以王陽明說心即理,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取決於你怎麼看,這就是心的主觀性了。

以前朱熹那一派用的是客觀唯心主義,意思是通過客觀事物變化的規律來尋求知識或者智慧,但王陽明覺得太麻煩了,而且他看不起朱熹的思想。

就倡導直接修良知,他有句名言: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意思一個人的心本來是沒有善,也沒有惡的,產生善惡是因為人的意識,知道一件事好不好是我們的良知在起作用,這個良知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公理,正義,大道,反正是正面的東西。

那修心就是保存好的,去掉惡的,這就是王陽明提倡的格物了,一個人始終保持理智,正確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萬物,這就算成功了。

所以你看現在有很多看待事物總是容易出現偏激的看法,這就是走歪了,失去了自己的心。

這就是大體王陽明心學的闡述內容,但真要闡述起來肯定不是那麼簡單,這裡只是大體概括一下,總之王陽明憑藉他的這個思想成就 。

我覺得他肯定是可以當聖人的,至於曾國藩則遠遠達不到標準。

另外王明陽打仗也是很厲害的,皇帝還沒來,就把叛亂給平定了,結果惹得皇帝還不高興。

相關焦點

  • 王陽明為何有資格與孔子並稱為聖人?曾國藩夠資格稱半個聖人嗎?
    【孔子之後的兩千多年後,聖人隊伍為何又王陽明和曾國藩?】阿拉伯世界稱默罕默德為先知,漢文化圈稱孔子為聖人,聖人是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一個專有名詞。在漢文化圈,孔子是公認的第一位聖人,近年來,又出現了一種新的說法,擴編了聖人的隊伍,人們為孔子又找了兩個伴兒:一個是王陽明,一個是曾國藩。
  • 人人出彩|上下五千年,出了兩個半聖人,分別是誰?
    但是古往今來,能被人們賦予聖人之名的人只有兩個半。我們中國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也曾經說過,中國歷史上只出過兩個半的完人。那這兩個半人都是誰呢?兩個聖人指的是孔子和王陽明,而曾國藩則算是半個聖人。看到這裡,肯定會有人產生疑問。這並不奇怪,因為中國的歷史太久遠了,光是今天還流傳著的能人異士的傳說便不可數,更不用說現實中實際存在的能人異士了。
  • 梁啓超為何提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
    中國歷史上能夠稱為聖人的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而曾國藩只能算半個,也就是說他的貢獻、成就還不能與孔子和王陽明相比較。那麼,孔子和王陽明被稱為聖人,我們必定是心服口服的,可曾國藩做出的貢獻也不少,卻只能被稱為「半個聖人」?其實在古代,聖人的標準是根據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叔孫豹提出來的一個觀點,也是文化界的共識,那就是聖人必須做到「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 為何千年來的聖人只有兩個半,而不是3個,曾國藩只是半個聖人?
    梁啓超認為孔子,王陽明是聖人之一,曾國藩為之半個。但一千萬個讀者有一千萬個不同的觀點,後來有人把孟子,老子也添加進了聖人之列,同時還有諸葛亮,但認為諸葛亮僅是半個聖人。這幾個聖人中,最沒有爭議的就是曾國藩了,他確實做出了不世出的功績。但聖人的標準,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品德。
  • 【陽明心學】王陽明究竟有什麼厲害之處?中國五千年兩個半聖人為何...
    普遍認為中國古往今來只有兩個半聖人一是孔子,半個是曾國藩,還有一個就是比曾國藩還早的王陽明。近代有人對曾國藩的評價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官、為將、為相一完人」。這半個聖人的評價就這麼高,那麼一個聖人的王陽明又是什麼樣的呢?
  • 王陽明有多厲害?曾國藩對其推崇備至,被稱為中國兩個半聖人之一
    王陽明大家了解一下,中國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英雄人物自然也不會少,對歷史有著重大貢獻的更是數不勝數,但是被稱之為「聖人」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儒家的孔子,那半個就是清末的曾國藩,還有一個就是明代的王陽明。王陽明可以說是一個傳奇的人物,為什麼這麼評價他呢?
  • 千年文明傳承史,聖人僅有兩個半,那半個怎麼回事?
    千年文明傳承史,聖人僅有兩個半而在華夏傳承史中能直接稱之為聖的僅有「兩個半」。而在歷史發展到了今天能直接稱之為「聖人」的人也僅有「兩個半」。兩個半聖人是由梁啓超先生提出來的,在梁啓超先生看來,第一位聖人就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中國儒家學派創始人,是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一,他的德行、功績和言論大家都十分清楚,我就不再多說。
  • 王陽明究竟有何厲害之處?中國五千年兩個半聖人為何有他?
    中國五千年悠久歷史,誕生了不少出類拔萃的人才,其中最最最極致的人才叫作聖人。中國有很多聖人,如詩中聖人杜甫,酒中聖人杜康,兵聖孫武,武聖關羽,畫聖吳道子,書聖王羲之,大聖孫悟空等等。但這些「聖」都是某一方面造詣突出,達到了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稱之為「聖」,但這些聖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聖人。真正意義上的聖人,是思想上的聖人,是精神上的聖人,是民族的精神導師,是超脫凡人的軀殼,接近於神的聖人,這樣的聖人就寥寥無幾了。
  • 中國五千年兩個半聖人,王陽明是其中一個,究竟有何厲害之處?
    中國五千年兩個半聖人都是誰?一是孔子,半個是曾國藩,還有一個就是比曾國藩還早的王陽明。那麼,這個明代奇人王陽明到底有多厲害呢?心學的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釋道,而且善於統兵作戰,經常聽各種學者誇明代奇人王陽明是個牛人,王陽明到底有多牛?
  • 王陽明與曾國藩,都被稱「聖人」,為何曾國藩卻只能算半個?
    王陽明與曾國藩,雖然都稱「聖人」,但是曾國藩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按學歷,王陽明弘治12年二甲第七名進士,曾國藩道光18年三甲第42名,賜同進士出身。按帶兵,王陽明自備戰至平定寧王之亂用時43天,曾國藩練兵半年被石祥禎部擊敗,羞憤交加想要跳水自盡。
  • 被稱為半個聖人的「他」,究竟有什麼厲害之處?
    在古代,形容在某一方面做到極致的人都被稱為「聖人」。 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上,誕生了不少出類拔萃的人才。像一些家喻戶曉的。如「詩聖」人杜甫,「」酒聖人杜康,「兵聖」孫武,「武聖」關羽,「畫聖」吳道子,「書聖」王羲之等。
  • 中國上下五千年,儒家出了兩個半聖人,王陽明是一個
    但是有人說中國上下下五千年,儒家僅有兩個半真正的聖人,其中聖人孔子是不必說了,這第二個聖人就是王陽明,還有半個聖人是曾國藩。可以說在一些人的認識中,王陽明在儒家的地位甚至比亞聖孟子還要高。王陽明究竟是何許人也?到底有什麼厲害之處?
  • 中華五千年聖人兩個半,有兩個半聖人,你可知他們都是誰?
    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能夠同時做到的稱為聖人,是以後世評價出的兩位半聖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曾國藩。此種評價體系是建立在儒家價值理念之上的,立德,為個人道德修養層面的;立功,建功立業,立不世之功;立言,充滿智慧與光芒的思想言論流傳後世。 立德,個人行為,較為容易做到。
  • 中國古代的「兩個半」聖人,你知道都是誰嗎?
    聖人,是超乎於普通人之上的人才。我們常說的兵聖孫武、武聖關羽等,都是在某一個領域比較牛的人。但是能單獨稱作聖人的,在悠悠五千年文化中,其實很少。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這也成了許多後人平判聖人的標準。悠悠中華到底有過多少個聖人呢?
  • 中國歷史上兩個半聖人,兩個是孔子和王陽明,那半個聖人是誰?
    能夠被稱之為聖人,自然是非同凡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宗師孔聖人,自不必說。王守仁,別號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而那半個聖人就是曾國藩。王陽明在江西做官時,到一個寺廟裡參觀。
  • 中華五千年,兩個半聖人裡為何有王陽明,他有何厲害之處?
    提到王陽明,我們都知道他是我國明代著名思想家、軍事家及心學集大成者。眾所周知,在中國古往今來的兩個半聖人中,一個是孔子,半個是曾國藩,還有一個就是王陽明了。那他究竟有何厲害之處,能夠成為這其中之一呢?別急,下面聽小編細細分析給大家聽。
  • 中華五千年,王陽明憑何成為「兩個半聖人」之一?這4個字是答案
    中國近代有一種說法,說是「中國有兩個半聖人」,而普遍認為,這個「兩個半聖人」一是孔子,半個是曾國藩,還有一個就是比曾國藩還早的王陽明。近代有人對曾國藩的評價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官、為將、為相一完人」。這半個聖人的評價就這麼高,那麼「一個聖人」的王陽明又是什麼樣的呢?
  • 王陽明,作為中國「兩個半聖人」之一,他是不是名過其實了?
    王陽明作為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又是明代官場上的中流砥柱,甚至被認為是中華民族千年以來的兩個半聖人之一。要知道另一個被稱為聖人的是孔夫子,這肯定是毫無爭議的。那麼王陽明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讓他竟有能力和孔子相提並論呢?少年勤學懷凌雲之志王陽明名守仁,出生在一個富貴顯赫之家。
  • 梁啓超提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有什麼依據?
    文·段宏剛芸芸眾生都要經歷生老病死,一個人死後如果能被後人蓋棺定論為「聖人」,那就是對他最好、最高的評價。普通人死去會灰飛煙滅,隨著時間推移,沒有人再記起。而聖人不同,聖人的人格、精神、思想、修養、學識等,會超越時空而存在,完全可以做到流芳百世,永垂不朽,被千秋萬代的人敬仰和膜拜。
  • 聖人王陽明寫了首過年的詩,您讀過嗎?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即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孔子和王陽明各佔其一,曾國藩算半個。那麼,什麼人符合「聖人」的標準?肯定是有條件的,即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稱「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