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超難念日本地名你都會讀嗎?5個超難讀地名!

2020-12-16 樂吃購日本

#旅行日語#到日本旅遊時一定會看到不會念的地名,像是北海道「支笏湖」、長野「碓氷峠」都不會念對吧?看完文章後,下次就可以跟不會讀的朋友炫耀啦!

支笏湖

北海道「支笏湖」晶瑩像水晶般透明!「笏」念不出來好尷尬!

冬季的支笏湖

北海道一直都是觀光熱門景點,除了甘美新鮮的海鮮美食、香醇濃厚的牛奶起司、精緻甜入心的甜點之外,最大特色就是壯麗遼闊的自然美景。札幌車程約1小時的「支笏湖」就是必去的景點!

支笏湖是日本最北的不凍湖,即使到冬季湖面也不結冰,隸屬於支笏洞爺國立公園的範圍中,日文念作「しこつこshikotsuko」。支笏湖源自於愛努語,意思是支笏川匯流而成的湖泊。那麼「笏」中文要怎麼念呢?答案是要念成「戶」(ㄏㄨˋ)!大家在宮廷古裝劇裡,常會看到大臣要去晉見皇上時會手持著用來記事的細長手板,根據官品高低可能又會分成玉制、象牙制或竹片製成,這種手板就稱作「笏」唷。

日本人都寫不出來的地名「苫小牧」:「苫」該怎麼念?

從樽前山可看見的苫小牧市街景

離支笏湖車程約45分鐘,北海道有一座臨海市鎮「苫小牧市」。苫小牧市是北海道具代表性的工業都市,明治時期便開始發展製紙業,最有名的「王子製紙」苫小牧工場更是全世界報紙產量最大的工廠,苫小牧也因此被稱為「紙之城市」。苫小牧的自然資源也很發達,「北寄貝」的漁獲量也佔了全日本的一成,如果到這裡觀光時記得要吃看看北寄貝料理唷!

苫小牧的日文念作「とまこまいtomakomai」,地名來由也是出自愛努語,指的是流入山裡的河川,「苫」的中文則念作「山」(ㄕㄢ ),意思是草蓆、草簾。另外,它也可以念成四聲的「扇」(ㄕㄢ ˋ),念成四聲時用法會從名詞轉為動詞,有「用……覆蓋」、「蓋上……」的意思。

日本和製漢字又出現了!「碓氷峠」的「峠」到底是什麼意思?

輕井澤是日本知名的度假勝地,從東京自駕前往的話,就會看見「碓氷峠」(うすいとうげusuitōge)的路標。因為碓氷峠就位於長野縣輕井澤町與群馬縣松井田町之間。

碓氷峠的「峠」中文念成「ㄑㄧㄚˇ」,指的是穿越山脈或山脊的道路,像是北海道的石北峠、美幌峠、狩勝峠皆是如此。「山道」在臺灣多使用山口、陘、道、關等地名稱呼。另外「碓」中文念成「ㄉㄨㄟˋ」(同「對」),「氷」中文念成「ㄅㄧㄥ」(同「冰」)。

日本三大溪之一的「猊鼻溪」:「猊」字就是古代的獅子啦!

日本各地都充滿好山好水的好景致,而巖手縣一關市東山町則有一座長約2公裡的溪谷「猊鼻溪」(げいびけいgeibikei),兩岸峭壁超過50公尺,最高更達100公尺,景色壯麗、魄力十足,旅人們可以乘著屋形船遊船,觀賞川邊的各式奇巖怪石,猊鼻溪還被選作「日本百景」與「日本三大溪」之一呢!沿岸的奇巖怪石是猊鼻溪的一大特色,至於為什麼會被稱作猊鼻溪呢?則是因為溪流折返點的巖壁上,有一個突出的大鐘乳石,形狀長得跟獅子的鼻子很像。獅子古稱「猊」(發音為泥,ㄋㄧˊ),所以就稱為猊鼻溪了。

茨城縣「狢谷津」遺蹟的「狢」:意思是狸貓!

這些超難念日本地名你都會讀嗎?茨城縣「狢谷津」的「狢」的形象圖

日本除了美景、美食之外,歷史文化也保存得相當良好。在茨城縣就有一座「狢谷津」(むじなやつmujinayatsu)遺蹟,以石器、土器與古墳文化著稱。

這些超難念日本地名你都會讀嗎?茨城縣「狢谷津」漢字讀音圖

狢谷津的「狢」念成「和」(ㄏㄜˊ),是「貉」(ㄏㄜˊ)的古字,意思是指狸貓。日文常用諺語中,有一句話是「同じ穴の狢」(同個洞穴的狸貓),意思就是成語中的「一丘之貉」唷!

最後幫大家整理這次介紹文章中出現的5個漢字的讀音,記住了之後,下次要跟朋友聊聊日本自由行經過時,就能輕鬆念出來啦!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看似不知道怎麼念的地名,其實意外很好懂呢?不管你是不是去過這些地方、或者計劃要去這些地方,就先從認識地名與讀法做起吧!趕快就趁今天,把「支笏(ㄏㄨˋ)湖」、「苫(ㄕㄢ)小牧」、「碓氷峠(ㄑㄧㄚˇ)」、「猊(ㄋㄧˊ)鼻溪」、「狢(ㄏㄜˊ)谷津」等地名都記下來吧!就不用再怕有邊念邊沒邊念中間的尷尬場面羅!

相關焦點

  • 安徽一讀就錯的5個地名,一個比一個難,網友:一個都沒讀對
    安徽省5個地名一讀就錯,一個比一個難,網友:一個都沒讀對,美麗,安徽省已經在韓國著名觀光大省,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名字勝黃山、九華山、宏村等更美的風景,安徽人,「痛」的地方也有很多地名容易讀錯甚至連讀不懂,例如這5個,一個比一個難,網民是一個沒讀對!
  • 廣東最「難讀」的5個地名,畲江鎮上榜,剩餘4個看你會讀嗎?
    在我們國家,劃分了很多區域,其實每一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其實體現當地特點最好的方式就是地名,但是有些地名非常難讀懂。廣東一直都是我國的經濟大省,GDP常年穩居國內榜首,廣東也是一個流量大省,關於廣東的話題一直都是熱門,但是廣東省有幾個地方的地名很難念,看你認識幾個?
  • 廈門這些地名這麼念 解讀難懂難念的地名
    【這些地名這麼念】  ●「後江埭」的「埭」念「dài」  ●前埔等帶「埔」地名念「pǔ」  ●檳榔的「檳」念「bīng」  ●篔簹的「篔」念「yún」  ●大嶝、小嶝的「嶝」念「dèng」  ●港仔後、豆仔尾的「仔」念「zǐ」  ●「內厝澳」和「頂澳仔」的澳字「ào
  • 100個中國最難讀的地名,第一個就讀錯了……
    地名是歷史的精髓要素之一。中國地名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區的變化、傳統文化的觀念,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100個最容易讀錯的中國地名,看完這些,絕對讓你心生感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 江西「最難念對」的3個地名,個個看似簡單,外地人卻經常念錯
    ,看到這些名字的話能讀嗎?今天蝸牛介紹江西三個最難讀的地名, 一切看起來都很簡單,外人經常讀錯。第一個縣的名字叫婺源, 說到我們的漢字,大家在無意識中,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應該有這樣的習慣吧:首先看其構成部分,將其讀成其中的一部分讀音,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很高, 但是這個地方的名字連一半都讀不懂, 第一個單詞讀作「wu」,第二個縣的名字是「廿陽縣」,該縣與上文所述屬於同一市管轄, 這個城市名字的第一個字看起來像「戈」嗎?
  • 中國最難讀地名大盤點,這161個中肯定有你讀錯的!|中國自駕地理
    而且,截止至2018年末,我國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72個,建制鎮數量從2176個增加到21297個。數量之多,不是專門研究這門功課的人,在有些場合難免會因念錯字而難堪,甚至容易成為一種笑柄。為了避免鬧出這種笑話,今天我分成三部分:歷史文化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地區、地名生僻字,挑出161個地名的正確發音及其少數民族語言背後的含義,看看你能讀對多少?
  • 漲知識| 100個中國最難讀的地名,第一個就讀錯了……
    地名是歷史的精髓要素之一。中國地名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區的變化、傳統文化的觀念,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100個最容易讀錯的中國地名,看完這些,絕對讓你心生感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1.浙江麗水的麗,不讀lì,讀lí。2.浙江台州、天台的臺,不讀tái,讀tāi。3.浙江嵊州的嵊,讀音為shèng。
  • 安徽合肥:從「撮」到「疃」,這些地名你讀對了嗎?
    作者:束文杰前幾年,網絡上出現大量關於「難讀地名」盤點,抑或是「易讀錯地名」。總之,很多人看到這些地名,雙眼一懵,張口就露了餡。當然,這也不能說明人們素質水平如何如何,實在是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外國人不也說了嘛,人家「洋字碼」才26個字母,咱們漢字實在難懂。這不,據目前收錄最多的大型字書《中華字海》,漢語單字有85568個。另有通過專家鑑定的北京國安諮詢設備公司的漢字字庫,收入有出處的漢字91251個,據稱是目前全國最全的字庫。合肥的地名呢?其實也有不少難懂的字,今天不妨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它們。
  • 一節語文課——那些難讀易錯的中國地名
    只是,走過三四百城,也終究只是中國總城市數量的一小部分,在面對一個陌生的城市時,我們易犯的錯誤被大大低估了,哪怕僅僅是「將城市名讀對」這一件事。 於是我決定,今天在這裡上一次語文課(兼歷史課、地理、飲食課),完整呈現我們國家最難認、最易誤讀的城市地名。此篇內容大體上只細化至縣級行政區,若深入至鄉鎮街道那就太過龐雜,實難辦到。
  • 當潮汕地名遇上多音字,你讀對了嗎?
    現在讀揭陽、潮陽的「陽」為ion5/iên5(羊),但已經消失的歷史地名「海陽」和合稱「三陽」都讀iang5(揚)。澄海的蓮上、蓮下一帶,統稱「蓮陽」(意思可能是「蓮花山之陽」),「陽」也讀iang5(揚)。
  • 中國最最搞笑的地名集,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看看你能讀對幾個...
    這些個地方的人  估計都被家畜得罪過  無論雞鴨牛羊  一律摔死  估計連攜帶動物進來的人都會被打死吧……  知道「陟罰臧否」這個成語嗎?意思很簡單:賞罰褒貶。但讀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能完全讀對的人一定是高手:陟(zhì)罰臧(zāng)否(pǐ),你讀對了嗎?  7、郟縣  河南有兩個縣名字特別容易搞混,一個是陝縣,一個是郟縣。容易讀錯也可以理解,實在是長得太像了。陝(shan)縣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現在叫陝州區,是三門峽的市轄區了。
  • 「沂」上榜中國最難讀地名...
    中國地名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區的變化、傳統文化的觀念,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100個最容易讀錯的中國地名,看完這些,絕對讓你心生感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4.浙江鄞縣(現為鄞州區)的鄞,讀音為yín,不讀jín。5.浙江樂清的樂,讀音為yuè,不讀lè。
  • 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看看你能讀對幾個?
    知道「陟罰臧否」這個成語嗎?意思很簡單:賞罰褒貶。但讀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能完全讀對的人一定是高手: 陟(zhì)罰臧(zāng)否(pǐ),你讀對了嗎?7、郟縣河南有兩個縣名字特別容易搞混,一個是陝縣,一個是郟縣。容易讀錯也可以理解,實在是長得太像了。陝(shan)縣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現在叫陝州區,是三門峽的市轄區了。
  • 日本最特殊的地名,名字僅僅三個字,但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敢讀出來
    我們都知道,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當人類的智慧得到一定提升的時候,就創造出了語言,在經過很長的時間,又發明出了文字,文字的出現,可以說是對人類文明最大的推動,就像是中國,中國的文字漢字真的可以稱得上是當今世界上最難的字。
  • 歙縣洪水高漲,地名卻不知道怎麼讀,安徽還有3個地名容易錯!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歙縣這個地名的問題。這兩天歙縣可以說是被全國人民熟知了,但大家對於歙縣都有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不知道歙縣的地名怎麼讀!有這樣問題的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正式介紹一下歙縣。歙縣是安徽省黃山市下轄的一個縣,其正確讀法是讀(she),聲調是第四聲。歙縣是安徽省的教育大縣,整個縣的高考錄取率在全省都名列前茅。
  • 這10個景區:名字太難讀,很多遊客玩過後還會讀錯,你去過幾個?
    不過呢咱中國是被公認的世界文明古國,歷史又那麼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加上漢語作為全世界最難學的語種之一,很多景區的名字很生僻,一些人在到該景區旅遊之前,甚至不知道這個地方怎麼讀。更有甚者,一些遊客在遊玩過景區回程後,依舊不能讀對該景區,原因是太難記了,只知道到這個美麗的地方玩過,有過愉快或者不愉快的經歷,至於景區叫什麼,可能會說:在某某地方,但是那個字不會念。
  • 中日雙語丨東京難讀的地名,麻布狸穴町、人裡……いくつ読めますか?
    日本各地には、なかなか読めない難しい地名が多數存在します。
  • 中國一城市地名有10個字,位於甘肅與蒙古交界,卻是由外國人取名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漢字,千百年來演變了不知多少版本,從甲骨文到繁體字再到如今的簡體字,漢字也變得越來越好記,但如今還保留著很多漢字裡的生僻字,但許多年輕一輩的人已經不太認識這些生僻字了,大家傾向於去記更簡單的文字,所以現在中國的很多地名也都是簡化而來的,但有個地方卻恰恰相反。
  • 北京這些地名真是怪,外地人一聽就懵,第一次就念對的不多
    和北京同學在一起的時候,總讓我懷疑人生,我倆說的這到底是一個地兒嗎?後來發現,這些地背後有不少故事,老北京人叫習慣了,外地人卻一聽就發懵,第一次能念對的真不多。遊客最愛逛的大柵欄,居然叫Dàshílànr剛來北京的時候,就去前門遛彎。
  • 去這些地方旅遊了,可地名讀對了嗎?
    中國100個容易讀錯的地名,長知識! 1.浙江麗水,讀lí。 2.浙江台州,讀tāi。 3.浙江嵊州的嵊,讀音為shèng。 4.浙江鄞縣的鄞,讀音為y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