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一重大失誤,如果沒有主動打蘇聯,蘇聯會進攻德國嗎?

2020-12-22 子淵談史

德國當年肆虐歐洲,已經獲得了巨大的優勢。如果他們一直在歐洲活躍的話,也許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為最終的勝利爭取到更大的優勢。也就是說,二戰期間德國進攻蘇聯,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失誤。因為德國的精銳士兵,基本上都死在了冰天雪地的蘇聯。而後德國因此失去了大規模進攻的能力,只能被動挨打。那麼在二戰爆發的時候,德國如果不主動去攻打蘇聯的話,蘇聯會入侵德國嗎?

有不少人認為,德國和蘇聯的戰鬥,其實是註定發生的事情。因為德國對蘇聯發動進攻之前,蘇聯這邊已經制定了一個名為「大雷雨」的作戰計劃。當時,德國和英法等國打的不可開交,蘇聯計劃趁著這個機會,派兵攻佔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地。如果這個計劃能夠順利實施的話,蘇聯有可能直接打到德國的本土。如此一來,半個歐洲都會落到蘇聯的手中。但蘇聯沒有想到的是,德國跟英法等國的戰鬥居然會結束的那麼快。因此,蘇聯被迫放棄了進攻德國的想法,打算靜觀其變。

蘇聯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這邊還沒有展開行動,德國就搶先下手,對蘇聯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兩軍剛交戰你的時候,德國因為裝備精良,迅速獲得了一些戰爭優勢,將蘇聯打得節節敗退。可惜的是,德國並沒有掌握蘇聯的情況,在不斷戰鬥的過程中,德國士兵因為無法適應當地的惡劣情況,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而蘇聯卻因為接連不斷的反擊,爆發出了更加強大的能量。隨著戰鬥的不斷繼續,德國失去了繼續戰鬥的能力,讓蘇聯得到了最終勝利。

總的來說,德國如果不主動進攻蘇聯的話,或許能夠繼續保持優勢,但是兩國的戰鬥,卻無法避免,他們註定會進行正面交鋒。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如果戰勝蘇聯,會轉移戰線進攻英國嗎?
    阿道夫.希特勒是法西斯主義的締造者,在他發動二戰時,波蘭就是他要進攻的第一個國家。蘇聯與波蘭在地理位置上相連,德國高層害怕德軍大舉入侵波蘭時,蘇聯大軍會趁亂加入戰鬥,從而進入蘇波的包圍圈。1939年8月2日,希特勒與蘇聯通信,想要與蘇聯保持互不幹擾的局面。當時的蘇聯與西方在意識形態的問題上鬧得不可開交,為了能夠在資本主義包圍圈中生存下來。
  • 二戰中如果德國單挑蘇聯,蘇聯會是對手嗎?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爆發後,美英蘇等國家紛紛捲入戰爭。作為歐洲反法西斯戰爭的中流砥柱,蘇聯在二戰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美英的幫助下,蘇聯人打敗了德國軍隊,取得了蘇德戰爭的勝利。儘管蘇聯人在蘇德戰爭中擊敗了德國,但很多人認為如果沒有美英的幫助,單憑蘇聯自己是打不贏德國的。
  • 二戰時,假如德國擊敗了蘇聯,希特勒會進攻中國嗎
    因為冬季的蘇聯過於寒冷,這樣德國人根本吃不消。這也是讓那些德軍軍迷的捶胸頓足的地方吧。大家都在說當時德軍全力進攻莫斯科,就可以提前攻下來,就不會遇到那凍死人的鬼天氣了,可是畢竟歷史已經發生,不能逆轉啊。可是大家似乎非常的好奇,如果德軍拿下蘇聯,世界的格局會是怎樣的呢?德軍會不會因為中國和日本動手呢?畢竟中國也是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啊,如果這倆打起來的話,那就好看了。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二戰中如果日本和德國共同夾擊蘇聯,蘇聯會滅亡嗎?
    短暫的交手之後,雙方很有默契地籤訂了停戰協定,一直到二戰後期雅爾達會議後,蘇聯才再次出兵東北,進攻關東軍。這場戰役,日軍在軍事重工業上的劣勢暴露無遺,面對蘇聯的重型坦克、火炮,被壓製得很慘,打得十分艱苦,但日軍的頑強作戰意志,也使蘇軍承受了巨大損失,雙方對比下來,蘇聯贏也是慘勝而已。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當初德國不主動攻打蘇聯,其結局會怎麼樣!
    二戰期間,蓄勢待發的德國,對很多國家發動了進攻,它在歐洲地區肆無忌憚,接連打敗了英國和法國等資本主義強國,在歐洲地區基本上已經橫掃無敵。後來德國對蘇聯發動了進攻,結果在冰天雪地的蘇聯損傷慘重。有不少人認為,在二戰時期德國進攻蘇聯,可以說是一個極其愚蠢的重大失誤,當初德國若是不主動進攻蘇聯的話,結果會如何呢?蘇聯會主動進攻德國嗎?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在德國進攻蘇聯之前,兩國其實有一份互不侵犯的友好條約,正常來說,德國是不能去攻打蘇聯的,可惜德國沒能遵守這個約定,直接單方面撕毀合約,對蘇聯發動了進攻。
  • 二戰時期,假如美國沒有參戰,英國和蘇聯能打贏德國嗎?
    導語:二戰時期,假如美國沒有參戰,英國和蘇聯能打贏德國嗎?眾所周知,二戰前期美國是沒有參與戰鬥的,他參戰的契機在於「日本突襲珍珠港」。希德勒聽到這個消息時也是氣得不行,他十分害怕美國參戰,一直不去主動招惹,結果日本就如此堂而皇之的拉他下水,簡直就是「豬隊友」般的操作。後續大夥應該都知道了,美國摧枯拉朽的攻勢,日軍招架起來十分吃力,初期建立的優勢慢慢丟失,隨後走上失敗的邊緣。
  • 二戰德國進攻蘇聯失敗,如果不攻打蘇聯,是否能改變結局
    二戰德國進攻蘇聯失敗,如果不攻打蘇聯,是否能改變結局 德國的目標是要先打倒蘇聯,然後再來對付美國,那知道蘇聯不好打,志在必得的莫斯科,居然因為冬季偶然輸了。
  • 二戰德國突襲蘇聯,日本為何不支援德國進攻蘇聯?日本:我太難了
    在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悍然發動對蘇戰爭。戰爭初期,以德國為首的納粹勢力屢屢突破蘇聯防線,直到史達林格勒戰役的爆發,蘇聯憑藉龐大的戰略縱深和無數的人力物力投入,蘇聯的潰敗得到緩解,納粹德國的進攻勢頭受到遏制,陷入膠著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戰場優勢逐漸衰落,為了緩解戰場壓力,迫切需要日本法西斯的加入,從東方對蘇聯發動進攻。
  • 二戰中,如果沒有英美的援助,蘇聯能夠打得過德國?
    一方面西線戰場與英美等國進行開戰,一方面在東線戰場上面與蘇聯進行開戰。就拿東線戰場上面德國在1941年入侵蘇聯的進度以及勝利成果來看,三個月消滅蘇聯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兩線作戰畢竟還有自身的條件限制。 那麼,在二戰期間,蘇聯如果沒有英美的幫助,蘇聯能不能打贏德國呢? 本文帶領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 如果蘇聯與德國一直結盟,二戰會打成怎樣?
    從二戰的歷程來看,軸心國陣營裡儘管有德、意、日三巨頭,但由於位置和實力的因素,三者之間少有配合,他們之間的默契更多的還是體現在政治層面。從蘇聯的情況出發,假如這樣一個世界級的強國加入軸心國陣營,蘇德攜手德國搞定大不列顛似乎不是什麼難事,甚至在戰後世界格局的劃分上也會對美國形成優勢。
  • 二戰時強大的德國,為什麼會被蘇聯擊敗
    第一是德國不是正義的一方,而是侵略者的一方,他發動的戰爭得到了全世界大多國家的反對,第二德國要面對兩線作戰,德國並非打不過蘇聯,而是敗給了盟國。二戰並非蘇德的戰爭,而是德國為首軸心國和英美蘇中等幾十個盟國的較量,可以說德國一個國家硬扛美國、英國、蘇聯三大世界頂級強國的圍攻,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世界。美國英國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蘇聯將德國拖入蘇聯深處,同盟國用了了四年才把德國擊敗,德國之強大可見一斑。
  • 二戰德國若成功打敗蘇聯,那它之後的進攻目標會是哪一個?
    1939年時,在希特勒正式開戰之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蘇德之間提出被得到了雙方的一致認同,這使得希特勒暫時放下了對蘇聯的顧慮。緊接著希特勒公然違反國際協定,率領德軍進攻波蘭。蘇聯軍隊隨後也加入了德波戰場,蘇聯和德國對波蘭進行了分食。
  •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幫助德國打蘇聯?這四點是關鍵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幫助德國打蘇聯?這四點是關鍵 1941年10月,德軍170萬軍隊開赴莫斯科,蘇軍緊急應戰,歷時3個多月的莫斯科保衛戰打響了。
  • 二戰的蘇聯到底有多可怕?德國想贏,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德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截至1939年9月,德國軍隊早已突破《凡爾賽和約》10萬人的限制,一躍成為世界上最龐大和強大的軍隊之一。彼時的美國軍力只有世界第7,甚至某些方面還不如波蘭。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二戰是不可避免的,但將數百萬精銳消耗在蘇聯本來是有可能不發生的。至少德國完全沒必要在1941年6月就倉促地進攻蘇聯,從而為陷入兩線作戰埋下隱患。
  • 二戰時如果美國保持中立,英國和蘇聯還能不能擋住德國
    在二戰中,美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的參戰使得勝利的天平迅速向盟國傾斜,盟國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了德國為首的軸心國集團。很多人認為,如果美國人沒有參戰,一直苦苦支撐的英國和蘇聯必敗,德國、日本以及義大利將會贏得戰爭的勝利。實際上,真是如此嗎?二戰時如果美國保持中立,英國和蘇聯還能不能擋住德國?
  • 二戰時期,為何蘇聯沒有首先進攻德國,原因其實很簡單
    德國和蘇聯在二戰前干係非常友愛,由於兩邊都面臨著相像的國外布景,相互息息相通,配合交換借鑑產業常識,兩國在產業程度上都獲得非常大的進步。 二戰首先後,勢如破竹的德國戰績逐日劇增,野心日益伸展的他將眼力放到關數目壯大的蘇聯,如許才氣真正統治歐洲。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清晨時分,史達林才得到消息,德國糾集了190個師,550萬人,出動飛機4900架、190多艘軍艦,執行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正式向蘇聯發動閃擊戰!而此戰剛一開始,日本方面就收到了希特勒的邀請函,希特勒告知日本,德國已經入侵了蘇聯,還讓他們做好戰鬥準備。
  • 如果蘇聯被德國打敗,德國接下來會攻打哪國?答案出人意料!
    俗話說,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對二戰時的德國來說,雖然其軍事實力要遠遠超過大部分國家,甚至是連英法這樣的老牌資本主義強國,都不是德國的對手。然而由於在1941年的蘇德戰爭中,德軍錯誤了低估了蘇聯軍隊的實力,在打了近一年的時間後慘敗了。而在蘇德戰爭中的失敗,不僅讓德軍折損了大量的兵力,同時也讓德國徹底失去了在二戰中獲勝的可能。
  • 蘇聯在莫斯科擋住了德國進攻,為何德國在柏林擋不住蘇聯進攻
    (二戰中進攻的德軍)一、蘇聯在莫斯科擁有成功案例。1941年6月,德軍放棄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集結大軍向蘇聯發動了進攻。在他看來,自己的計劃其實並沒有錯。只不過遇上了莫斯科難得一見的寒冬。再加上史達林的焦土政策確實起了作用,才導致了德軍的最終的失敗。所以當後來蘇聯軍隊兵臨城下時,希特勒才會選擇實行焦土政策。他本來指望著讓蘇聯得不到補給,拖到援軍的到來。但最終這一切並沒有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