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超過50家公司公布了2019年理賠報告,除了理賠時效、獲賠率,保險公司還發布了理賠的類型、哪些疾病理賠率高、哪個年齡段發病率高等等,對我們在買保險的時候非常有幫助,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此前文章(2019年度保險理賠年報解讀之一:理賠難不難?),我們對理賠時效、獲賠率等指標進行了解讀。
我們分壽險和意外險、醫療險及重疾險幾個緯度來解讀。此前的文章(2019年度保險理賠年報解讀之二:壽險與意外險,2019年度保險理賠年報解讀之三:醫療險),解讀了壽險和意外險、醫療險。今天來解讀重疾險內容。
報告的幾個發現:
1) 重疾保額嚴重不足:一方面是多數保單的保額不超過20萬,另一方面,件均賠付金額的分布與風險不匹配!壓力最大的時期、理賠率最高的時期,恰恰是件均理賠金額最低的,保障不充足亟需改善。建議考慮配置30-50萬,甚至更高的保額
2) 理賠年齡趨於年輕化,買保險要趁早
3) 癌症、心腦血管保障等6種必保疾病佔重疾理賠超過90%:重疾產品不必過於關注保障疾病數量,100種和150種差別可能不大,當然價格一樣的情況,保障疾病種類越多越好。癌症和心腦血管疾病佔比最高,可以額外強化保障。
4) 男性和女性高發疾病差異:女性癌症佔比高於男性,男性心腦血管疾病高於女性;5) 輕症高發疾病幾種在原位癌、冠狀動脈介入術、腦中風後遺症等幾種疾病
6) 豁免不用不容小覷
7) 少兒高發重疾,以白血病、腦部腫瘤等幾種為主
8) 女性更易得重疾、男性更易身故
一. 重疾保額嚴重不足
買保險就是買保額! 大家都知道,生一場大病要花的可不是一筆小錢,少則幾萬,多則上百萬。 據衛生局數據限制,治療一場重大疾病的平均費用是50萬。
弘康年度理賠報告件均最高的是瑞泰人壽29.15萬,平安和陽光等一些大廠的件均理賠金額,則都在10萬以下。從客戶數量的角度講,大公司的客戶數佔多數,這也就意味著絕大多數人的保額不超過10萬。
更可怕的一點是,件均賠付金額的分布與風險不匹配!壓力最大的時期、理賠率最高的時期,恰恰是件均理賠金額最低的,保障不充足亟需改善!這有一部分原因是高年齡段的人群保費更貴,還有一種原因是很多家長在購買保險時孩子優先的思維,把較多資源投入到孩子身上了。
來自:泰康人壽2019理賠報告
保額為什麼這麼低?我猜猜可能有幾個原因:
1)有一些保單是很早之前買的,考慮上通貨膨脹因素,保額今天來看縮水了
2)保額本身買的就不高。很多重疾可能是同時保身故和死亡或者是有兩全返本特性,價格相對較貴,買的保額本身就不高。
此前文章,我們談到過一個觀點,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建議大家買消費型重疾險、買不含身故的重疾險,但實際上,從整個保險市場來看,買消費型純重疾險的消費者是非常少的,絕大部分人買的是含身故保障的終身重疾險,或者是返本重疾險。買這類重疾險的一個很重要問題就是保費偏貴,不能買比較高保額。
自從線上重疾險熱鬧起來後,特別是線上的消費型重疾越來越普及,保費降低很多,且買重疾保額優先的概念逐漸普及,重疾件均保額有提高,這一點從弘康和瑞泰件均理賠金額上有所體現。
多家公司公布了醫療險十大賠案,也能給我們另外一個參考:重疾險到底該買多少保額?醫療險是住院報銷醫療費用的,簡單理解花多少報多少,那就可以認為,在眾多的醫療理賠客戶中,不論是因為癌症,還是其他任何原因住院,客戶自己承擔的費用最多的10位,很多是在30萬-50萬之間(通常百萬醫療險1萬免賠可用社保抵扣,剩餘100%報銷)。如果我們想用重疾險來保障醫療費用(備份百萬醫療險停售風險),那目前合理的保額是30-50萬,考慮後續治療及通貨膨脹,至少應該買到50萬。
大家在買保險的時候,保額一定要充足,預算有限的話可以縮短保障期,確保在需要錢治病的時候是足夠用的。一般來說,重疾的保額我們建議大家買3~5倍的年收入,再加上通貨膨脹,保額建議儘可能安排30-50萬,或者更多。
二. 理賠年齡趨於年輕化
在重疾險理賠中,年齡段最高區間在30-50歲,中年人已經成為重疾理賠重災區。
理賠報告裡有一點值得引起所有人的重視——重大疾病保險出險開始年輕化。以平安的理賠年報披露信息為例,從2017年到2019年,31—40歲的青壯年人群重疾賠付佔比逐年升高,19年上升20%左右。
來自:平安人壽2019理賠報告
所以說保險要趁早買,保費便宜又好買,不要等到無險可買。
三. 癌症、心腦血管保障等6種必保疾病佔重疾理賠超過90%
重疾險理賠率最高的依然是惡性腫瘤,像平安人壽惡性腫瘤理賠率67.5%、中意人壽更是高達82%。心腦血管疾病是危害性極高的疾病。 除了癌症,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就是心腦血管疾病了。 從各保險公司的理賠數據看,心腦血管疾病位居重疾理賠前列。心臟病、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等,這些疾病一般事發突然,沒有預兆,容易造成癱瘓,死亡率也相對較高。這也可以印證,6種必保重疾基本已經涵蓋了90%以上的理賠。
雖然癌症、心腦血管類疾病是最高發的,但是男女之間還是有明顯差異的。很多公司的癌症理賠佔到女性重疾理賠的比例超過80%,男性則在60%-70%。在心腦血管疾病方面,比如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男性的佔比則是明顯高於女性。因此,很多公司的癌症理賠數據中,女性的癌症理賠高於男性。比如陽光人壽公布的數據中,女性癌症佔到癌症的比例超過60%。
面對這麼高的發病率,而且根治的可能性很小,癌症二次賠付這一保障責任顯得十分有意義,無論是持續、復發、轉移還是新發,都可以賠付第二次。在癌症的保障方面,預算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癌症二次賠付的責任,或額外投保防癌險,加大對惡性腫瘤的保障力度。
如果青睞重疾多次賠付的產品,要注意癌症是否單獨分組。
2019年也出現了一些心腦血管有額外保障的產品,有家族病史的朋友可以多考慮。
四. 男性和女性高發癌症有差異,不同年齡段也各有不同
在癌症當中,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極高,男女高發的癌症還是有區別的。男性多集中於肺、肝、、腸、甲狀腺等部位;女性多集中於甲狀腺、乳腺、肺等部位。不同公司情況有一些差異,男性高發癌症前三位主要為甲狀腺癌、肺癌、結直腸癌等;女性高發癌症前三位主要為甲狀腺癌、乳腺癌、子宮頸癌。
來自:泰康 人壽2019理賠報告
來自:百年人壽2019理賠報告
華夏人壽公布了不同癌症地區差異:
五. 輕症高發疾病集中在原位癌、冠狀動脈介入術、腦中風後遺症等幾種疾病
這幾年,圍繞中症和輕症的創新越來越多,疾病種類越加越多。輕症的理賠也在快速增長。
來自:泰康人壽2019理賠報告
如同25種重疾可以覆蓋重疾理賠超過90%以上,幾種高發輕症在選購帶輕症產品的時候要特別關注,不僅要關注輕症的數量,更要關注質量,原位癌、冠狀動脈介入術、腦部疾病高發,這幾種都要保上。
來源:保險公司2019理賠報告
從年齡來看,輕症的年輕化更為嚴重。
來自:泰康 人壽2019理賠報告
六. 豁免不用不容小覷
豁免,就是出險後,保費不用交了,以後還能賠。豁免分為投保人豁免和被保險人豁免。比如父母給孩子投保、夫妻互保等情況下,投保人和被保險人都可以選擇豁免責任。。豁免的條件可能是輕症、中症、重疾、失能、傷殘、身故等。通常豁免責任保費並不是很高,在預算支持的情況下,,建議大人、孩子都選上。
多家公司都公布了豁免保費的金額,我們以平安為例,2019年的賠付金額338億,同比增祖26%,保費豁免80億,同比增長很快。
七. 少兒高發重疾,以白血病、腦部腫瘤等幾種為主
以太平人壽為例,它家呈現的未成年人前5大重疾,分別是急性白血病、腦部腫瘤、淋巴瘤、肝癌和心臟疾病。其中白血病按出現年齡分布如下:
八. 女性更易得重疾、男性更易身故
理賠數據顯示,不論是整體看還是分年齡段看,女性比男性的重疾險理賠獲賠率更高,所以女性應多關注重疾責任。
數據來源於太平人壽
在身故責任上,男性的出險率要大幅高於女性,且大部分身故是因疾病導致。理賠數據中,疾病身故與意外身故的比例竟達4:1。
疾病身故的機率這麼高,意外險並不包含疾病身故的賠付,而壽險是無論疾病還是意外身故都可以賠付的,所以壽險的作用不可忽視,尤其是對於家庭經濟支柱來說。 除了壽險,我們也可以配置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
所以,女性保障得多關注重疾,男性的疾病、身故保障應該配齊。
————END————
相關閱讀:
重疾險選購指南
定期壽險選購指南
醫療險購買指南
意外險選購指南
2019年度保險理賠年報解讀之一:理賠難不難?
2019年度保險理賠年報解讀之二:壽險與意外險
2019年度保險理賠年報解讀之三:醫療險
2019上半年理賠報告出爐,哪家理賠快?
2018年壽險公司理賠數據大揭秘
2018年度理賠報告(25家公司報告匯總)
行業理賠數據大揭秘
保險理賠難不難?
保險理賠案例:不看廣告看「療效」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轉發和更多人分享!掃碼直接關注【燕梳雜談】公眾號,與精算師面對面聊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