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敵環伺的局勢下,憑什麼撒丁王國,可以統一整個亞平寧半島?

2020-12-14 精彩的歷史

義大利這片土地在歷史上有著不小的地位,這裡曾經孕育出了強大的羅馬帝國,而羅馬帝國也是西方世界的文明之源。但是隨著時間的腳步,羅馬帝國也最後走向了衰落,而亞平寧半島也陷入了分裂與毀滅,後來這裡經歷了很多王朝的統治,也曾短暫的回到東羅馬帝國的懷抱,但是最後還是重歸於混亂。但誰也沒有想到,在這片曾經的文明之土上,最後卻也誕生了文藝復興的光明之花

在亞平寧半島的土地上,民主政體和君主獨裁併列存在,而宗教神權和民主進步的思想也同樣在這裡盛開。在文藝復興之下的鼎盛時期亞平寧半島曾經是歐洲文化以及科技的中心,很多在其他國家沒有辦法生存的科學家都會選擇來亞平寧半島完成自己的學術研究,所以這裡眾星雲集,是歐洲科學家的集中地之一。而且亞平寧半島同時是教皇國的所在地,這裡也是歐洲宗建神權把握最嚴密的地方,也是整個世界天主教神權的核心。但是長期分裂的亞平寧半島必然會迎來屬於自己的統一。

原本只不過是亞平寧半島諸多邦國中較為弱小的一個撒丁王國,卻抓住了機遇逐漸強大起來。在19世紀的中後期奇蹟般的統一了一盤散沙的亞平寧半島,建立了一個統一的王國。其中有什麼樣的秘密呢?

01文藝復興的到來,為義大利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眾所周知,文藝復興在歐洲歷史上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這場輝煌的思想革命推動了亞平寧半島本地的工業發展與科技發展。而文藝復興所帶來的各種成果,也是歐洲後來資本主義革命的根基。但是文藝復興發生在亞平寧半島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所以義大利地區也就順勢成為了當時歐洲的科技思想中心,在整個歐洲範圍內都算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而這也是義大利可以完成統一的重要基礎

而工業革命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當時的義大利處於分裂狀態,沒有任何一個勢力可以擁有足夠勞動力來推動本國的工業發展。但是亞平寧半島卻是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也很早的時候就完成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進步。而且一直以來都擁有著十分優越的地理位置,它是東西方貿易的重要中轉站之一。但是在新航路開闢以後,亞平寧半島的地理位置重要性開始下降,這樣情況下,義大利必須擁有一個統一的政府才能推動本土的工業革命發展,義大利南北合作的情況下,才能趕上世界強國的腳步。

並且隨著文藝復興的到來,宗教神權開始逐漸衰落。眾所周知,教皇國坐落在在義大利的領土之上,而教皇也長期把控著羅馬城和梵蒂岡。在歐洲歷史上教權一直以來都是凌駕於皇權之上的,皇權也必須通過教皇的認可才有效。而作為宗教神權核心的義大利自然也是被宗教勢力所嚴格把控的地區之一。

但是好景不長,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給羅馬教庭帶來了極為慘重的打擊,歐洲各國反對宗教獨裁的勢力開始越來越強大。而新教的誕生也嚴重影響到了天主教原本的勢力,很多歐洲國家都選擇皈依新教,而放棄天主教隨著科技以及思想不斷進步,天主教在義大利的勢力也開始不斷的削弱,到後期教廷的力量已經沒有辦法在控制義大利諸邦國,而當時作為義大利邦國裡面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的撒丁王國,也趁機崛起,擺脫羅馬的控制獲得了很高的獨立自主權。

這些脫離了神權掌控的國家,不再滿足於原先的地位,他們需要更高的政治地位。宗教神權的衰落是不可阻擋的,而義大利的統一大勢也開始逐漸形成,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王國即將在世界上出現。

02義大利國內民眾渴望統一

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歐洲各大強國都在努力地擴展自己的殖民地,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義大利卻面臨著很大的危機。因為義大利的地理位置優越地位正在下降,其內部社會矛盾十分嚴重,國內沒有一個統一的聲音,根本沒有辦法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去參與這場瓜分殖民地的浪潮。

本來強盛的義大利邦國,例如威尼斯共和國就開始逐漸衰落,甚至後來被強大的奧地利帝國所吞併,成為了奧地利的一部分,曾經的強大也化作了塵土。在這樣的情況下,義大利本土的經濟增長逐漸放緩,義大利民眾也開始感受到生活水平的逐漸下降。義大利國內的社會動蕩不斷,而階級矛盾也在逐漸尖銳,一場革命即將到來

隨著義大利國內矛盾的逐漸尖銳,以及資本主義勢力的不斷發展。民眾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國度來維護義大利本土的統一。宗教神權顯然已經沒有辦法保護義大利的民眾,而奧地利法國等國家也對義大利虎視眈眈,想要在這片土地上擴展屬於自己的勢力。所以義大利民眾普遍是支持統一的。所以撒丁王國在後來的逐漸崛起,也是受到了義大利各地民眾的支持,西西王國已經淪為西班牙殖民地,而義大利的北方也被法國和奧地利分別掌管,只有中部地區有著一定的自主權。

撒丁王國抓住機會,在義大利內部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獨立浪潮。民眾紛紛支持撒丁王國對於義大利全境的政治主張,長久分裂和相互內鬥已經影響到了義大利民眾的正常生活秩序,而這一切都只差一場契機,一旦機會來臨,統一的浪潮將席捲整個義大利王國。

03當時的國際形勢有利於統一

在義大利統一前夕,歐洲各大強國都有著自身的政治訴求,他們在不斷的發動戰爭以謀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撒丁王國可以完成統一,和它完美的外交運作有著很大的關係。例如在普奧戰爭爆發時期,撒丁王國就選擇站在普魯士這一方,而戰爭結束以後自然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撒丁王國奪得了奧屬的倫巴弟地區,這極大的擴張了撒丁王國自身的領土以及國力,這為後續的義大利統一奠定了基礎。

隨著普魯士的崛起,撒丁王國堅定地站在了普魯士的這一邊。在普法戰爭時期,撒丁王國又再一次選擇支持普魯士對法國宣戰。而法國最後戰敗,戰後的法國根本沒有實力在插手義大利地區的政治事務,而撒丁王國則趁著這個機會吞併了法國在義大利地區的代言人西西里王國。

法國和奧地利一直對義大利地區都有著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們希望在義大利當地扶持自己的勢力。而撒丁王國就是在這樣惡劣的政治環境中艱難生存。他堅定地站在了法國和奧地利的敵人普魯士身邊,隨著普魯士的崛起,撒丁王國也同樣隨之崛起。奧地利在和普魯士的戰爭中戰敗,失去了對於整個德語地區的掌控,甚至被迫和匈牙利組成一個二元制君主國,才能維持國內的穩定。而法國也同樣在普法戰爭中慘敗,根本沒有能力再去插手義大利的事物。同時,撒丁王國早在之前就已經獲得義大利國內民眾的普遍支持,趁著西西里王國內亂的時候,在加裡波第紅衫軍的支持之下,撒丁王國在整個義大利半島上初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統治

撒丁王國早在之前就對義大利全局進行了鋪墊,他支持渴望統一的加裡波第紅衫軍,而其同樣給撒丁王國帶來了豐富的回報。這個渴望統一的政治勢力在西西里王國內部掀起了革命,推翻了西西里王國的王室,並且在成功以後將整個西西里王國的土地都轉贈給了撒丁王國。這樣撒丁王國已經掌握了義大利絕大部分地區,並且擁有歐洲強國普魯士的支持,於是在這樣的基礎下,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王國由此誕生。

義大利王國十分巧妙地運用了歐洲各國之間的矛盾,他知道自身實力弱小,所以在各國之間搖擺不定,夾縫生存,並且不放棄獨立自主的國家地位。他運用了一系列正確的外交手段,最後完成了整個義大利的自由和獨立。撒丁王國的成功並不是一個奇蹟,這和其歷代君主的英明有著不小的關係,如果沒有這些睿智帝王的有效政策,義大利根本沒有辦法完成統一。小小的撒丁王國在硬實力上是沒辦法和歐洲傳統強國奧地利和法蘭西所對抗的,只有使用合適的外交手段,才可以建立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王國。

總結

撒丁王國可以完成對義大利地區的統一,是多方面原因綜合而成的。但是其基本上還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給義大利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也是義大利本土資本主義可以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如果沒有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帶來的各種變化,義大利的統一毫無疑問是不可想像的。

第二,義大利在羅馬帝國滅亡之後,一直以來處於分裂狀態。宗教神權對義大利地區的掠奪也是十分嚴重的,長久的分裂和內鬥給義大利人民帶來了很大的打擊,一個沒有穩定社會秩序的國家,是沒有辦法得到民眾所支持的。長久的分離讓義大利的民眾渴望統一,渴望建立一個完整的國家來保護他們自身的權益,所以義大利的統一是有著其歷史必然性的,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義大利的統一是大勢所趨。

第三,撒丁王國也是義大利王國可以建立的最重要基礎。這個國家原本只是一個小國,他和義大利本土的很多強國都沒有辦法相比,和曾經強大的西西里王國,還有威尼斯共和國相比,他都只不過是一個再弱小不過的國家罷了。但是他卻可以在夾縫中運用正確的外交政策,左右逢源,為自己的國家獲得最大利益,最後完成了整個義大利全境的統一。如果沒有撒丁王國的運籌帷幄,義大利也沒有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相關焦點

  • 兩西西里王國:比撒丁王國更大的義大利邦國,為何沒能統一義大利
    1870年撒丁王國進軍羅馬,完成了義大利的統一。但是在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之前,義大利的最大邦國是兩西西里王國。為何兩西西里王國沒能統一義大利,而撒丁王國完成了統一,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法軍入侵西西里奧地利佔據義大利東北部,對義大利半島有重大影響,兩西西里實行親奧地利的政策,喪失了統一義大利的機會。三,親近奧地利
  • 撒丁王國是如何統一義大利的?
    很多人說義大利人自由散漫的民族性格,來源於其長期分裂(沒有統一的中央集權)的歷史基因。不錯,義大利國家真正統一的時光的確很短。最晚直到19世紀中葉,整個亞平寧半島才算是基本統一在一個義大利國家之中,而整個義大利國家的統一是由其西北部的一個名叫撒丁王國的小國家完成的。那麼這個小王國是如何實現義大利的統一大業的呢?它的站隊技能又是如何生成的呢?
  • 義大利統一後定都羅馬,為何卻不恢復「羅馬」作為國名?
    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871年撒丁王國軍隊進入羅馬城,分裂長達1400年的亞平寧半島才重新實現統一,這個新國家被命名為「義大利」,首都還是羅馬城。 羅馬城不但是義大利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以羅馬語為核心的拉丁語同樣也是現代義大利語的基礎。那麼,為什麼義大利統一後,卻沒有恢復「羅馬」的國名?
  • 羅馬象徵著輝煌歷史,義大利統一後為何不用含有「羅馬」的國名?
    古羅馬人把自己城市的名字「羅馬」,變成了整個帝國的名字。▲一提到羅馬,總會讓人聯繫起古羅馬帝國古羅馬帝國分裂後,羅馬城依然是西羅馬帝國的首都。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871年撒丁王國軍隊進入羅馬城,分裂長達1400年的亞平寧半島才重新實現統一,這個新國家被命名為「義大利」,首都還是羅馬城。
  • 為何說義大利的統一,有取巧的成分?
    長久以來,關於義大利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然而我們在各種戲謔和調侃的同時也不禁疑惑,身為歐洲列強的義大利為何與歷史上同樣崛起於亞平寧半島的羅馬帝國大相逕庭?
  • 羅馬帝國曾那麼強大,義大利統一全國後為何不用「羅馬」為國名
    上圖_ 法蘭克王國的形成與發展 經過數百年的較量,日耳曼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法蘭克王國統一了幾乎整個西歐大陸。儘管各個政治勢力和國家都有拿下亞平寧半島,統一義大利的想法,但由於教皇國的巨大影響力,各個政治勢力都無法誕生一位「秦始皇」,消滅教皇國統一整個亞平寧半島。即便法國、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等強國,也都對分裂成一團亂麻的義大利無濟於事。 慢慢地,法蘭克王國一手扶持起來的教皇國成為亞平寧半島統一的最大阻礙。在教皇國統治之下的羅馬人何時才能復興昔日羅馬帝國的光輝?
  • 遠在黑海之濱的克裡米亞戰爭,如何影響義大利的統一進程
    到了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新興的羅馬共和國用「義大利」為整個亞平寧半島命名,自此,「義大利」逐漸成為世人所熟知的地理概念。由於教會權力過於強大(羅馬是教廷的所在地),義大利地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缺乏一個強有力的世俗權力核心,這就從根本上阻礙了義大利本土走向統一的歷史進程。
  • 成華區文化館線上活動(332)·文化分享 |​ 羅馬帝國曾那麼強大,義大利統一全國後為何不用「羅馬」為國名
    法蘭克王國統一了幾乎整個西歐大陸。由於法蘭克的國教是基督教,為了拉攏羅馬教廷勢力,法蘭克國王於公元754年將羅馬城周圍的不少土地劃給了教皇,教皇從單一的宗教統治最高管理者變成了教皇國的最高領導者。用今天的話說,教皇國已經成為教皇領導下的主權國家,而這個教皇國的首都就在羅馬城。而羅馬帝國滅亡後的義大利也從行省名稱變成了地理名稱。
  • 這得從義大利統一戰爭說起
    1,義大利地區的統一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義大利和中東、南亞等地區一樣,只是個地區性名詞而並非國家。這種情況自西羅馬帝國破滅後就開始了,這個時代的義大利地區幾乎所有列強都有插上一手,亞平寧半島先是被查理曼大帝徵服,後面又合併入神聖羅馬帝國。
  • 沒有統一之前的義大利半島,都有哪些國家?
    距今兩三百年前的義大利半島,還是處於分裂狀態,到處都是獨立的公國和王國,而在此之後,整個歐洲大陸,甚至可以說整個世界,都陸陸續續的開始了國家的統一,比如德國的統一,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的合併為西班牙,日本的統一,而在義大利半島也同樣如此,那麼,在此之前的義大利半島,都有哪些獨立的國家呢?
  • 韓國政府說朝鮮半島局勢十分嚴峻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首爾6月14日電(記者陸睿 耿學鵬)韓國統一部14日表示,朝鮮半島目前局勢十分嚴峻,韓朝都應努力遵守雙方之間的所有協議。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統一部當天就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部長金與正13日發表的談話做出上述表態。韓國國防部當天表示,韓軍正在維持高度警戒態勢,並密切關注朝軍動向。 另據韓國總統府青瓦臺消息,青瓦臺當天凌晨緊急召開國家安保會議常委會視頻會議,討論當前朝鮮半島局勢和對策。
  • 義大利半島統一後,以重構「現代羅馬帝國」為天命,為何屢屢受挫
    義大利是南歐重要國家,主要由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其首都羅馬從公元前8世紀開始,始終是西方文明的中心之一,存續長達千年之久。西羅馬滅亡之後,義大利北部於8世紀被併入法蘭克王國。後來先後崛起了許多城邦,其中著名的有米蘭公國、威尼斯共和國、熱那亞共和國、佛羅倫斯共和國等。拿破崙戰爭後,歐洲民族解放運動此起彼伏。
  • 沒在亞平寧吃過義大利麵,你好意思說你是西班牙老兵?
    西班牙傭兵是16世紀傭兵界的著名品牌,但它和西班牙的緣分還真沒義大利大,可以說沒在亞平寧半島吃過義大利麵,那就真不好意思稱自己是西班牙傭兵。    西班牙傭兵中伊比利亞半島土著只佔兩成左右,剩下的八成都是瓦隆人、義大利人、德意志人、愛爾蘭人這些戰鬥(窮橫不要命)族群。
  • 左右逢源的義大利巧借外國勢力完成統一
    義大利半島不僅歸屬薩丁王國等義大利割據政權,還有一部分被奧地利佔據。當時奧地利佔據義大利半島的東北部,實力強大,是義大利半島統一的最大阻礙。薩丁王國是當時最有實力統一義大利的政權,但面對奧地利則實力遠遠不足,所以撒丁王國決定藉助外國勢力打敗奧地利完成統一。二,第一次義大利獨立戰爭
  • 韓朝聯辦被炸 半島局勢升級
    &nbsp&nbsp&nbsp&nbsp(國際觀察)韓朝聯辦被炸 半島局勢升級&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首爾6月16日電 題:韓朝聯辦被炸 半島局勢升級&nbsp&nbsp&nbsp&
  • 義大利的統一之路,靠「抱大腿」而崛起
    拿破崙戰爭後,義大利人的民族意識逐漸覺醒,並且隨著經濟的發展,義大利統一的呼聲越來越高!此時除了北部的倫巴底和威尼斯處於奧地利帝國的統治外,義大利半島上有實力最強(除去奧地利帝國外)的撒丁王國,還有帕爾馬,摩地納,託斯坎納三個小邦,此外,還有佔據羅馬的教皇國和兩西西里王國,共七股勢力。
  • 朝鮮半島局勢重現緊張
    朝鮮半島局勢重現緊張因不滿「脫北者」團體散布反朝傳單,朝鮮6月16日下令炸毀了開城工業園區內的朝韓聯絡辦公室大樓。當日,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還宣布,將在朝韓已實現「去武裝化」的地區重新部署兵力,並向韓方散發傳單。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當日晚間發表聲明稱,對此深表遺憾,同時強烈警告稱,若朝方繼續採取惡化局勢的措施,韓方將強力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