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撫養,中國祖母被「上崗」?致敬「無名英雄」!

2020-12-17 澎湃新聞

原創 中國婦女報 中國婦女報

隔代撫養在我國城鄉十分普遍。本文基於對廣州市祖母隔代照料家庭的實證調查,發現在「二孩」照顧安排上能夠維持隔代撫養的家庭,夫妻更願意生「二孩」。

中國祖母參與照料孫輩,為家庭和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她們的付出應當得到社會承認。

同時,也應意識到兒童照料責任已呈現「家庭化」「女性化」和「代際化」的趨勢,需要對家庭政策及時調整,給予家庭和女性充分支持。

隔代撫養在我國城鄉十分普遍。這種模式的出現與我國缺乏對普通家庭提供兒童照顧支持的家庭政策密切相關。

本文從(外)祖母(如非特別所指,下文統稱祖母)的角度出發,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對廣州市10個存在祖母隔代照料的中產階級雙職工家庭的祖父母及其成年子女進行了深度訪談,並訪談了兩個沒有採用祖母帶孫輩的家庭,形成對比。藉此考察祖母的「一孩」照顧經歷和對照顧「二孩」的反應,以及由此對夫妻生育決策產生的影響,並考察兩代人圍繞著「二孩」照料和生育決策的實際互動過程。

珍貴的照料資源

一個基本且重要的事實是,祖母為工作母親無償地提供了大量時間和照顧服務。

在孫輩三歲以前,所有10個家庭的祖母都以全職方式照顧孫輩,每天時間約10個小時。

在孫輩上幼兒園以後,祖母們則以半天或者周末輪班的兼職方式提供照顧。

由於祖母參與照顧,工作母親得以兼顧工作與育兒。相較於父親及祖父,母親及祖母承擔大量的育兒工作。這說明,家務勞動的性別不平等在隔代撫養中持續,同時在女性成員中進行代際轉移和分工。

外祖母的作用明顯提高,在非獨生子女家庭中同樣如此。幾乎所有年輕父母在訪談時表示,外祖母是照顧孫輩最可信賴的第一人選。

但是,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最終是否由外祖母來帶,取決於外祖母的身體狀況、女兒/老人的工作情況、老人與女兒/女婿的關係以及居住條件。其中,居住條件值得特別關注,這取決於家庭經濟能力。

在公共託幼服務稀缺的情況下,祖母照料孫輩的工作對父母有重要價值。

在12個家庭中,只有4個家庭曾經或者正在聘請保姆,包括短暫過渡、配合祖輩等方式,也沒有家庭將孩子送去私立早教機構。同時,沒有一對夫婦專門就育兒向祖母支付服務費。

這說明即便對中產家庭,長期使用高昂的市場化託幼服務也是一種經濟負擔。這使得工作母親必須依靠祖母提供的無償服務。

而且,與市場手段相比,受訪父母們普遍認為「交給老人帶更安全、更放心」。這說明中產家庭的兒童風險防範意識很高,而託幼市場的監管機制有限。

帶孫輩就是「上崗」

祖母們將照顧孫輩明確定義為一份工作,具有勞動與責任的含義。

在她們照顧孫輩的敘述中,「辛苦」「責任」和「壓力」是主題。她們經常使用「上崗」或「上班」等詞語,來描述帶孩子的事情,把休息時段稱為「下崗」或者「下班」。

相反,父母們強調帶孩子讓老年人「有滿足感」,他們享受天倫之樂。

兩代人講述兒童照顧感受的不同方式說明隨著兒童照顧責任從國家轉移到家庭和女性,它不再是休閒活動而是一項艱苦工作,照顧者對此有複雜感受。

儘管祖母表示帶孩子對身心有壓力,但是她們更強調「不自由」,無法自主地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

在訪談中,她們表示晚年生活大部分被育兒事務佔據,「人被孩子綁得死死的」「哪裡也去不了」。當照顧孫輩與個人事務發生衝突時,家裡人期待她們優先考慮孫輩和子女需要,個人願望被壓縮。

向隔代撫養告別

大部分祖母在一孩時候,都十分樂意為子女照料孫輩。她們沒有質疑女兒/媳婦出外工作的正當性,也理解勞動力市場競爭中工作母親的辛苦。

祖母們積極帶孫輩既有利他也有互惠的考慮。尤其是外祖母,她們對女兒的關愛之情,以及希望保障其職業生涯、經濟安全的考慮較為明顯。同時,她們希望通過幫助子女帶孫輩,能讓雙方關係更好,為自己未來增加養老保障。

但大部分曾經照顧「一孩」的祖母表示不願意再帶「二孩」。她們向其子女明確表示或者暗示不希望再帶「二孩」,甚至因此反對年輕父母生「二孩」。相反,沒有帶過孫輩的祖母則願意帶「二孩」,甚至希望子女生「二孩」。

此外,照顧「二孩」的意願呈現明顯的性別差異。承擔育兒工作更多的祖母,比祖父的反對更強烈。這些說明,獨生子女政策階段,祖母照顧孫輩的辛苦降低了她們參與帶「二孩」的意願。

這些祖母很少從經濟或物質角度不願意為子女帶「二孩」,更多是擔心持續照顧「二孩」,會損害個人身體,擠壓晚年生活的時間和自由。在餘下有限的晚年時間裡,她們個人追求優先於子女及家庭利益。

維持隔代撫養:

協商、妥協與合作

儘管大部分受訪父母強調,生「二孩」與祖輩的想法無關。但是,從實際的生育決策看,那些在「二孩」照顧安排上能夠維持隔代撫養的家庭,夫妻更願意生「二孩」。

在12個家庭裡,決定不生「二孩」的5對夫妻表示,不願意放棄母親的個人職業發展、不想降低一孩生活質量、不想再拖累老人、缺老人帶「二孩」等。這意味著在現有制度條件不變,育兒壓力又難以轉移給祖母的情況下,育齡夫婦決定不生「二孩」。

相反,已經或者決定生「二孩」的5對夫妻承認,事先都與祖輩協商過「二孩」照顧方案。這些方案包括:請保姆,讓祖輩從旁照看;換另一方祖輩照顧;採取兩邊老人輪流照顧等方式。這說明動員兩邊祖輩、與市場手段搭配,均是維持隔代撫養的方式,是鼓勵育齡夫婦生育「二孩」的重要原因。

然而,延續隔代撫養會帶來額外開支和關係調整(例如,購置房產、聘請保姆、協調兩邊老人等),這增加了生育第二個孩子的不確定性。如果無法維持隔代撫養,父母需要尋求完全市場化方式,或者父母一方退出正規勞動力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夫婦很可能放棄生育「二孩」。

真正的「無名英雄」

中國祖母參與照料孫輩,為家庭(尤其是工作母親)和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

如果沒有祖母們長時間無償地照顧孫輩,在現有的福利制度和勞動力市場結構下,包括中國年輕女性在內的年輕人不可能有比較高的勞動參與率,國家也需要支付大量的託幼服務開支。祖母這個群體是真正的「無名英雄」,她們的付出應當得到社會承認。

我們也需要清醒地意識到兒童照料責任已「家庭化」「女性化」和「代際化」的趨勢。

目前工作母親看似實現工作與照料平衡,不是因為福利制度給予家庭和女性充分支持,也不是因為私人生活領域男女不平等得到根本改善,而是通過代際之間將照顧責任部分或全部轉移給老年女性來實現的。

而且,與以往父系傳統不同,外祖母也以更靈活的方式為女兒照顧孫輩,緩解年輕女性的結構性困境。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曾經照料「一孩」的祖母們不願意繼續照料孫輩。這說明長期缺乏公共託幼服務等支持,祖輩身心承受壓力、也缺乏退休生活的自由,削弱了她們照料孫輩的意願。

祖母告別隔代撫養,不僅降低家庭的兒童照顧能力,也抑制了育齡夫妻的生育意願。如果家庭政策不及時調整,給予家庭和女性充分支持,會持續影響人口政策調整的效果。

(作者鍾曉慧為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教授,彭銘剛為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原標題:《隔代撫養,中國祖母被「上崗」?致敬「無名英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兒童節談兒童照料:隔代撫養的全球趨勢及中國特點
    2014年,中國老齡中心的全國城鄉調查數據顯示,該比例上升至66.47%;其中,(外)祖母照顧孫輩佔70%左右。可見,隔代撫養成為我國家庭跨地域、跨階層的兒童照顧主要模式。它們從父母(尤其是母親)或者兒童的角度出發,很少從祖輩自身感受和經驗出發,來探討老年人的角色與作用,動機與行為,以及隔代撫養對老年人晚年生活影響,以及社會政策的意涵等問題。在隔代撫養和兒童照料研究議題上,祖輩主體性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們把老年人提供隔代照顧看作是家庭義務,甚至還存在一種浪漫化的想像,覺得這是中國社會特有的文化習俗,老年人也很享受天倫之樂。
  • 新時代的中國請致敬無名英雄
    首先向那些一直守護著 「國家利益」的無名英雄,致敬!他們承擔著國家使命,保衛著國家安寧,對中國共產黨的忠誠,經常與危險為伍,用自己的生命捍衛著國家的利益﹔他們無悔付出,默默堅守著對祖國的忠誠!」
  • 致敬隱蔽戰線無名英雄
    致敬隱蔽戰線無名英雄——音頻《江蘇紅色特工檔案》用聲音傳承紅色基因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劉已粲 光明日報通訊員 春茹  解放戰爭時期,在白色恐怖的殘酷環境下,時任中共南京地下市委書記的陳修良領導地下黨同志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殊死搏鬥,為解放南京立下赫赫戰功
  • 致敬!株洲戰「疫」無名英雄譜(之五)
    致敬!株洲戰「疫」無名英雄譜(之五) 2020-03-04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張赫宣重新演繹軍旅經典 用音樂致敬無名英雄
    這首致敬軍人戰士的歌曲由許諾作詞,青年作曲家亢竹青作曲,這是張赫宣繼單曲《封魔者說》後再度與作曲家亢竹青聯袂合作,悠揚的曲調和深情的歌詞打動無數網友。用音樂致敬無名英雄,張赫宣重新演繹軍旅經典建國70周年閱兵活動讓我們看見了中國軍人們的風採,也讓我們了解了軍人背後不為人知的艱辛。
  • 平凡崗位的堅守,致敬戰役一線的「無名英雄」
    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卻知道他們為了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無名英雄」!面對疫情,人人都是參與者。光明網書發起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主題書畫展」作品徵集活動中,書畫家們用一幅幅情真意切的藝術作品,記錄下這些最美的身影,繪製一個個動人的瞬間,展現出一幅「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美麗畫卷。
  • 《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上線騰訊視頻,向「無名英雄」致敬
    《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 《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 獻禮建黨100周年,向無名英雄致敬。 《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表達了隱蔽戰線上的無名英雄對黨絕對忠誠的崇高信仰,展現了「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外交的使命感及國家形象。
  • 《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開啟全國高校路演 致敬國安無名英雄
    北京2020年12月14日 /美通社/ -- 12月11日起,建黨獻禮100周年電影《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將開啟全國高校路演,一同致敬無名英雄,一同守護家國安寧。 《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開啟全國高校路演 致敬國安無名英雄 影片由常徵執導,曾志偉、印小天、劉長德、趙予熙、李思博、王抒丹、王略濤
  • 《激情的歲月》登陸央視,李光潔、高露四度合作致敬國家無名英雄
    例如為「兩彈一星」奉獻的元勳們,他們曾經在戈壁沙漠中默默無聞地奉獻出自己青春與熱血,甚至生命,只要一說起他們,無不令所有國人敬重,正是在這舉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更應該懷念這些無名英雄。《激情的歲月》就是一部致敬「兩彈一星元勳」的電視劇,即將於9月23日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
  • 【獅城時評】回眸2020,向「無名英雄」致敬
    【獅城時評】回眸2020,向「無名英雄」致敬 2021-01-07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隱秘而光榮的無名英雄
    宣傳片中,牆上掛著隱蔽戰線英雄前輩的照片。  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之際,國家安全部推出形象宣傳片,致敬人民警察。形象片的講述人是前段時間熱播電視劇《隱秘而偉大》的主演李易峰。視頻雖然只有短短4分鐘,但其中有很多「隱藏細節」。你,看懂了嗎?關注1警號「密碼」12339代表著什麼?  形象片講述人李易峰身著的警服上,警號為「012339」。為什麼是這組數字?
  • 山東:為奉獻者奉獻,致敬城市無名英雄
    山東青年心連心,在送去口罩的同時,還送上由團幹部、大學生代表等親手書寫的感謝信,表達廣大團員青年對「快遞小哥」默默奉獻的無限感激和真摯問候,致敬犧牲假期迎難而上,步履不停、俯首躬行的城市無名英雄!致敬城市無名英雄!內容來源:山東團省委【責任編輯:楊海琴    流程編輯:吳蘊聰】
  • 電影《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預告片 致敬隱蔽戰線無名英雄
    電影《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預告片 致敬隱蔽戰線無名英雄2020-12-09 編輯:董志成 來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版權聲明:本內容中國青年報獨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
  • 隔代照料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
    老年人的隔代照料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世界範圍內,雖然西方文化強調個性獨立,東方文化以家庭黏性為主,但隔代照料都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早在1998年,美國就有43%的祖母們定期為孫輩提供一定程度的照料。歐洲學者漢克(Hank)於2008年的調查也發現,歐洲超過一半的老年人參與了隔代照料。
  • 隔代撫養不放心?退休帶娃的奶奶,堅持讀詩詞養出5歲小「神童」
    隔代撫養不放心?退休帶娃的奶奶,堅持讀詩詞養出5歲小「神童」撒貝寧主持的《挑戰不可能》節目上,有過這麼一位年齡只有5歲的小嘉賓。他因為熟背「300多首唐詩、100多首宋詞、識字量3000+」,被撒貝寧稱之為「行走的中華小詩庫」。
  • 頗具爭議的隔代撫育,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告訴你該如何權衡利弊
    相信很多家庭都會面臨隔代教育的難題,但很多父母都無法去正確平衡它。一、弊大於利的隔代撫養「隔代撫養」只是培育,沒有教育。教育學家孫雲曉通過大量調研發現,在我國70%的「隔代撫養」都不成功,老人對孩子的生理保育多於培養教育,使孩子形成了驕橫、任性的性格,長此以往,被溺愛長大的孩子對父母的管教抵抗,並與之產生疏遠,從而出現了「獨一代」不管「獨二代」的尷尬局面。
  • 隔代探望的困難
    但實踐中中,有很多的孩子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大的,隔代建立的情感有的甚至遠遠超過與父母建立的情感,他們的父母一旦離婚,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探望孩子時,如果直接撫養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配合還好,否則見孩子一面非常困難。
  • 不要讓「隔代親」成為「隔代慣」 「隔代養育智慧叢書」新書首發
    上海開放大學副校長王伯軍指出,上海家長學校自成立以來,以推進家庭教育的發展和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為己任,積極開展「建設和美家庭、培育智慧父母、推廣科學育兒、提升隔代養育」等各項活動。為了讓廣大祖輩在家庭中都能成為智慧的長者,享受天倫之樂,與孫輩共度幸福晚年,上海家長學校著力打造「祖輩成長課堂」,並組織專家隊伍編寫「隔代養育智慧叢書」。
  • 隔代育兒發生分歧怎麼辦?老人做好幾點,輕鬆培育出優質娃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老人帶娃是如今比較普遍的現象,多數家長將孩子交由老人照顧的同時,又會擔心老人過於溺愛孩子,對娃成長不利,隔代教育確實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依舊有老人可以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 黃田中家庭:隔代孝老成就人間佳話
    在參內鎮羅內村,提起黃田中一家,大家都對這個妻賢子孝、隔代孝老,其樂融融的家庭交口稱讚。黃田中家庭於2017年3月被福建高院評為「全省法院五好文明家庭」;2018年2月榮獲「安溪縣首屆文明家庭」榮譽稱號。不久前,黃田中家庭評為泉州市文明家庭。